一年级学生上学要注重什么?

麒麒奶奶7


我们家有一个六年级的小姐姐,也经历了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转变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上学要注重什么的问题,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虽然小学和幼儿园都会按照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来运作,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核心就在于幼儿园的生活以玩耍为主,随意性较大,小学的生活则是以学习为主,因此,要特别注重给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首先是要按时的睡觉、起床,晚上不拖延,早上不赖床,按照规定的时间表来执行,中午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一天的学习时间很长,如果睡眠不足,很容易出现疲劳、困顿的感觉,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是要强调上学守时不迟到的几率,幼儿园的时候,往往比较随意,迟早、请假的情况多,想不去幼儿园就不去了,上了小学以后就必须改变这种观念,没有特殊情况,一定不要迟早、请假,要让孩子意识到上学的严肃性。

小学的生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和作业压力会越来越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因此在吃饭、玩耍的方面,需要控制时间,不能太磨蹭,否则会对学习计划的执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养成一日事一日毕、不拖延的习惯

小学学习生活,每天都会有当天的学习任务,也必须要求孩子当天完成,不要形成拖延的习惯,作为家长,需要督促孩子完成当年的学习任务,包括作业、复习、预习等内容。


培养复习、预习的习惯

学校学习的知识,通常就是课堂上老师讲一遍,回家做一次作业,到第二天往往就会开始学习新的内容,如果孩子不及时的进行回顾复习,在经过十天半个月之后,很容易将学过的知识忘掉,这个时候,复习就非常重要的,及时、反复的复习,有助于孩子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可能有新的感悟。

毕竟,“温故而知新”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

预习也同样重要,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助于上课的时候更好的理解老师的讲解,提高学习效率。

这个习惯的培养,特别需要依赖家长的督促、指导,别指望着孩子自己会主动进行有效的复习、预习,对于年幼的孩子,自觉性、自律性都不够,家长的干预很重要。


培养阅读的习惯

现在小学的学习和知识的范围,已经远远不仅限于教材的范围了,需要孩子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涉猎很多领域的知识,才有可能更好的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

我女儿这几年的经历来看,每年都会完成十几本课外读物的阅读(这个强度算很低的了),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提供课外必读、选读的书目,让家长自行购买给孩子阅读,因为在课堂学习、课后考试中都可能涉及到相关的内容。

此外,现在小学的学习已经不像我们当年只有语文、数学了,英语、科学等科目的内容非常的丰富,科学课甚至有很多初中物理方面的知识,如果学习的范围不够,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将会非常的吃力。

孩子的阅读不可能靠强迫,一定要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是放下手机、关上电视,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

学校的学习、成年以后参加工作的生活,对于孩子的人身来说就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健壮的体魄、良好的体质,因此,建议鼓励孩子、带着孩子一起开始锻炼身体,养成喜爱锻炼的习惯。

5、6岁以上的孩子,具备了较好的奔跑、跳跃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耐力了,可以让孩子学习游泳、跑步、打球等运动,增强体质、培养自信,也给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加强和孩子的沟通

开始上小学的孩子,很可能会面临学习的知识没学会、上课没听懂、不敢发言、和同学之间不敢沟通甚至有小矛盾等问题,家长一定不能当甩手掌柜,将孩子扔给老师不闻不问,需要经常跟孩子聊天、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期间的情况、想法、感受,进行适度的干预,帮助孩子更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


*************************************************

元宝爸爸:我是两个孩子的全职爸爸,70后花样大叔,专注育儿、教育和亲子旅行的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转发我的观点,更欢迎评论发表您的意见,谢谢!


元宝爸爸聊育儿


很高兴为您解答疑惑。一年级学生上学注重什么?在我看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在人的一生中,习惯很重要。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将来就不可能有所作为。这一点想必朋友们都应该清楚。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呢?我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父母做榜样。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肯定会有样学样,如果父母没有做到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又怎么培养好的习惯呢?我邻居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事,小孩的妈妈经常看手机,可是就是不让孩子看。很明显,妈妈也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却这样说,你都看为什么我不能看?妈妈没话说了。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影响真是挺大的。

第二:关注孩子的学习。作为父母,你去过几次学校?有没有了解过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即使在忙,也要抽空到学校和老师沟通。不仅可以了解孩子最近的表现,也可以安抚孩子的内心。最起码让孩子了解到父母是很关心自己的。

第三:适当锻炼。小学生喜爱玩,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妨在学习过后,留点时间玩耍。既可以放松压力,又可以活跃脑子,还可以活动筋骨。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咪咪哒


第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按时作息,按时写作业,每天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每天锻炼身体等。

第二、跟同学相处的能力。

一年级跟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老师兼顾代理家长的作用,孩子洗手、吃饭、睡觉、上厕所、看书、学习,这些大事小事,幼儿园都会管,包括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但是到一年级之后,老师基本上只负责孩子的学习,生活上只有意外情况,老师才会管理。一般老师是给大家讲规则,要求大家遵守。小朋友需要学会自行和同学相处,自行照顾自己的。孩子开始跟同学相处,处理跟同学之间的小矛盾。

第三、沟通的能力。

孩子要学会表达自己,在班级之中,想要让老师和同学注意到自己,孩子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学会沟通能力。

一年级正好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受益终生!


Veeyn


首要要感谢我们的家长,愿意花时间来读这封信,内容比较多篇幅比较长,愿意阅读并且读完说明你很重视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教育。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孩子能不能较快教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对今后的发展也会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然而作为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家长,不知各位真的准备好了没有?一年级中我们可能会碰到这些问题,学习上:上课不听讲、效率低下、回去作业拖拉厌学等,行为习惯上:迟到、没礼貌、没有责任意识、丢三落四等,也有可能面临打架、受伤或者被人碰伤等问题,我们甚至还可能会碰到更多的奇奇怪怪的问题,你都准备好了吗?

我有一个朋友在法国读博士,她是做教育研究的,她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家庭教育是拉开学校教育差异的潜在基础性因素”。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一年级是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的“幼小衔接期”——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那孩子的心理水平还将长时间地处于幼儿阶段;

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如果孩子不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他就会把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劳役”;

一年级是孩子习惯、性格定性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避免孩子坏习惯形成的最佳期;

一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地重要萌发期——在这一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是自信还是自卑;

一年级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家长可以使孩子成为天才,也可以让孩子变得愚笨。

一年级如此重要,作为家长,要如何去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个转折期呢,我们需要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一、家长要帮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接期”

1.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比如说: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平时,孩子们还要到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要自己学会在学校里吃饭,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这些都需要锻炼。在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并让两个小朋友的座椅和在一起成为同桌。因此,一个教室一般由4个大组构成。这样的班级环境变化,无疑是对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方面是师生和生生关系的变化。小朋友在幼儿园,每天都有老师全方位的保护和陪伴,师生之间接触很密切。而进入小学,每门功课都由不同的教师执教,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相对较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尤其是一些家长把学校里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喜欢归咎于老师身上,老师也是普通人,没有三头六臂,更无法同时照看51个小朋友,老师的教育是针对大部分孩子的教育,如果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情况特殊,请自己根据孩子特点,在家对于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在学校老师主要还是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师生关系也是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每个孩子在家都很宝贝可以理解,但是在学校老师是教书育人不可能24小时看护,请家长根据孩子在校情况有重点的针对性补充教育。

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里到校时间可能更为灵活一些,如果小朋友起床迟了,那迟点就迟点,没什么关系。但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们在7点45分左右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更早到校,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一年级上半学期,老师们一般都会利用好早读这一段非常宝贵而有效的学习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

再者,教育内容与目标的变化

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唱游、美术、体育、道德与法治、主探、体活、写字等。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并且以测验的形式加以检验。此外,为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才能,我们周一下午还开设快乐活动日,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画画、讲故事、文学社、古诗词等课程。

2.让孩子在情感上接受小学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等。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要多鼓励、赞赏孩子,并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比如,家长可以说:“今天玩具收拾得真干净,真像一名小学生!”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产生羡慕小学生、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入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一下小学,这样,入学后孩子的陌生感就不会太强烈。

家长要特别注意,不管上哪所学校,你应该对小孩讲,这所学校是最好的,这所学校的老师是最好的。这样才会更加激发孩子的自信,感觉到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感到骄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比如:“你再不听话,让小学老师来管你!”这样的话语,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不该有的心理压力。

3.让孩子了解,“没有玩具的课堂” 同样有趣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自由玩耍的幼儿园走过,所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不能很快适应小学这种相对比较紧张的学习环境。而也有很多小学老师针对一年级孩子的这种不适应,把一年级的课堂笑称为“没有洋娃娃的课堂”。

当一年级的孩子抱怨自己坐不住的时候,如果家长责备他们,或者否定他们的情绪,或者认为他们的这种抱怨是无理取闹,那孩子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对家长产生反感,进而使亲子关系出现裂痕。

我的同事的女儿也曾向她抱怨过上课没意思,想要重回幼儿园。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一本名叫《一年级的小豌豆》的书使她的女儿的观念产生了很大转变。她闭口张口的“小碗豆说了”,并且对这个虚构的同龄孩子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死心踏地,进而会按着她说的话去寻找“没有洋娃娃的课堂”的乐趣。

同时,一年级的孩子非常感性,当他们的情绪得到家长的认同,而且他们觉得家长所讲的话很有道理时,他们会按照家长所说的去做。

一年级,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

1.面对消极、自卑——引导孩子深入地了解、认识自己

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讲,由于他们即将面对的是重重的困难和不适应,所以这一时期,他们很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因此我们引导孩子深入地了解、认识自己,区分自己心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可与同伴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主动去挖掘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

2.面对推卸责任、悲观——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我曾教到这样一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迟到,每当我问他原因时,他都会说:“妈妈起床晚了,所以我也起晚了。”在我的建议下,孩子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闹钟,但第二天他仍然迟到了,我再问他原因时,他仍然理直气壮地说:“妈妈给我买的闹钟声音太小了,我都没有听见闹钟响。”

也许有家长会说:“这个孩子是在撒谎,他是在为自己的错误寻找理由。”其实,确切的说,这应该是孩子的一种归因方式,也就是说,他习惯了把由自己失误而造成的错误推给别人或者周围环境。家长们可不要小看孩子的这种归因方式,久而久之,它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很容易悲观的,接着他的人生也必将走向失败。

作为教师,我建议家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你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①告诉孩子,不管是由于睡眠原因,只要是出现了错误,首先应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弥补错误;

②引导孩子从自身的方面寻找原因;

③继续向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错误中没有所得,引导孩子的吸取错误的经验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3.面对以“自我”为中心——让孩子学着吃点“亏”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

“好吃的都是他的,家务都是我们的,这孩子太精了。”

“每次让他做家务时,他都表现出十二万分的不满意,就好像他就不应该做家务一样。”

……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容易就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自己和他人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很难意识到对所在家庭、集体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发现让孩子“吃亏”也是他们成长的一种方式。也许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家长的“大道理”,但“吃亏”会让他们清醒,进而会自己总结不再“吃亏”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孩子自我意识的继续发展,他们会明白家长的一片“苦心”。到那个时候,他们会为自己拥有的能力,比如强烈的责任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关心他人的能力等而感到骄傲,他们更会感激家长对自己的教育。

一年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

同样的年龄,听同一个老师在讲课,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果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很多家长把这一问题的原因归结在,孩子的智力存在差异。而事实我们知道大多数孩子的智力相差无几。决定孩子学习成果好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多重要,我们必须把目光先放长远。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存在这样一个疑惑:“孩子的一二年级时成绩优秀,怎么到了三年级就忽然大幅度下降呢?”原因一:一二年级知识简单,只要孩子去学,他们都能学会;三年级不仅知识难度增加了,其他各方面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原因二,早跑的孩子对学习重复的内容失去兴趣,养成了不认真听课的习惯,到了三年级时常“碰壁”,厌学情绪更为强烈。因此,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很多老师把三年级称作为孩子们的“一道坎”。

那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碰到这道坎呢?答案是:并不是。拥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孩子就能够成功跨过这个“坎儿”。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有很多种,内容比较多,家长们可以自己上网搜集资料,根据孩子的个性“量身定做”。

2.端正学习态度,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形成正确地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学习态度,往往决定他今后整个学习生涯中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说孩子能在入学初期就感到学习是件有意思的事情,是件快乐的事情,那孩子的一生都将在这种快乐的学习态度中受益。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年级是家长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态度的关键期。

在入学初期,我们需要不断地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观念——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平常心,永远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去发现学习中的新鲜感;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舆论环境”。

3.明确学习动机,让孩子明白,他在为什么学习。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孩子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地学习习惯的前提。到了二、三、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逐渐开始定型,如果我们在那个时候才去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学习动机,将会难度增加很多。

心理学家们曾经在一年级的班级里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第一天,心理学家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能认真地写满一页生字,我就给你们每人5元。”结果,孩子们都认真地完成了。

第二天,心理学家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能认真地做完这几道数学题,我就给你们每人4元。”结果,开始有孩子不满了:“昨天还是5元,今天怎么少了?而且做数学题比写生字难多了!”

接下来,心理学家给孩子们的金钱奖励越来越少。最后,当这些金钱奖励消失时,孩子们都愤怒了,他们集体“罢学”,再也不做心理学家给他们分配的学习任务了。

事实是这样的,一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物质奖励,但家长们绝不能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为物质奖励一旦消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消失。所以我建议:精神鼓励增加,物质奖励减少。同时给孩子打好预防针,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自己学习。

有了学习的兴趣,但要形成能力,还需要我们做以下几点:

一年级,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期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打好漫长学习生涯的“地基”

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一年级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如果把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比作一幢高楼大厦,那一年级就相当于这幢高楼大厦的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不管这幢大楼有多高,它都是不牢固的。

在这里我列举一些:

①养成爱护书本的习惯

当孩子拿到书后,家长协助孩子包好书,在书的封面上写好班级、姓名。书或作业本的角有褶皱,提醒孩子把它弄平,让孩子的书、本子,始终像新的一样。这无形之中就是在告诉孩子,尊重书的态度就是尊重知识的态度。

②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在长期的教学中,我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写字方面最大的问题不是写不好字,而是写字姿势不正确,有60%以上的学生在写字姿势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写字时身体趴在桌上,眼睛离书本太近,手腕往里抠、手指离笔尖太近……希望家长们让孩子完成一定的小任务时,要特别注意留心孩子的写字姿势,一旦发现问题要马上纠正,而且不提倡孩子一次写太多的字。另外教的时候一定要教正确了,特别是一些笔顺、字音,如果错误的内容先入为主了,那改过来就更麻烦。(豌豆、蒲公英;车、火、扔、及、方)而且家长为孩子选购的铅笔呢,也应该是硬度适中的木杆铅笔,如适用于绘画书写的HB中华铅笔;橡皮呢,一般选用比较软的。

最关键的是孩子总是趴在书桌上写字、看书,这体现的不仅是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懒散的学习状态。用这种状态对待学习,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正确的读书姿势应该是:要求书本平摊在桌子上,人坐正,腰挺直,眼离书本一尺,左手押书,右食指指字,大声朗读,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更不要拖腔。

正确的书写姿势应该是:写字时也要人坐正,腰挺直,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一笔一画写好每个字。

③多看课外书

今年,上海的一年级也开始全面施行国家部编语文教材。新教材重在培养孩子的字感,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的迫切愿景下学习拼音,而这两点,都是为了“延伸课文,海量阅读”铺垫的。为什么要那么重视阅读?因为少读书,不读书,一直是语文学习中最大的问题,老师无奈,家长苦恼,原沪版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大量阅读放在了语文书上,最后老师教学时课时紧张,而本册教材虽然课文数量不多,但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鼓励学生不带功利地读一些“闲书”,鼓励“似懂非懂”地读书,“连滚带爬”地读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阅读的兴趣。一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个栏目叫“和大人一起读”,我们希望在整个小学阶段,您能始终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开展亲子共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本次家访中,下发的《新生入学指南》上,我们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书目,希望您能通过购买、借阅等方式和孩子在一学期或是一学年中读完,在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一举多得。有些家长想要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但是孩子不重视,所以我建立了微信阅读打卡群,这个阅读群我会监督孩子们读书一个月,如果家长觉得是负担比较重可自行退群,一个习惯养成需要21天,等孩子们有了阅读习惯阅读群就解散,因为我还是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书本内容的教学上。

开学后,家长们需要调整学生的作息,争取每天6点30起床,晚上8点30睡觉。并且让孩子每天拥有30分钟的固定阅读时间,让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④做好孩子的预习、复习

每天做好预习的作业,老师要求读几遍必须做到,读书声音响亮、流利,而后根据孩子熟练与否再可多读几遍,家长签好名和日期,如已读3遍,家长姓名,日期(统一签在该课题的右角);

引申一点:预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一个聪明的家长是这样帮助孩子预习的:

明天孩子就要学习 “生命”的“命”这个字,妈妈告诉了他这个字的读音,当孩子要求妈妈告诉他这个字的写法时,妈妈这样告诉他:“关于这个字的笔顺和写法,明天老师会详细地给你讲的。你要认真听,明天把这个字的笔顺告诉妈妈,好不好?”

当然,妈妈还帮助孩子用这个字组个词——“生命”,然后接着问孩子:“你知道这个字还能怎么组词吗?”

孩子兴奋地又说了个“命运”。接着就说不出了。

妈妈说“没关系,明天老师会用这个字组很多词,到时候你要把那些新鲜的答案告诉妈妈!”

孩子郑重地点点头。

让孩子带着疑问和积极性去听课,这才是孩子听课的最佳状态。

再来说说复习——

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复习都是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复习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因为复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到这儿,我们必须要说一点,关于一年级需不需要回家作业?我的想法是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并存,但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注重作业的质与量。原因之一,我刚也说了,复习旧知很重要;第二,为了更好地与三年级衔接,写是必须的,如果一二年级不写,到了三年级突然让学生提笔写回家作业,那么孩子们肯定是不愿意的;再者,城区、市区的学校的一年级都有布置回家作业,有的学校的作业量还很大。当然如果有哪位家长有不同意的,请私下告知我。

举个例子【出示预习、复习】

也就是说基本上一篇课文有两个签名。老师检查孩子的预习、复习情况时最直观的您的两个签名,一个是预习后签的,还有一个是复习后签的。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项作业的检查权,家长务必再忙再累也要认真负责行使!

⑤学有余力的学生,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写写或默默我们教的拼音和字

注意:写字量不要太多,关键要孩子观察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正确,书写要端正、美观,现在考查中,写字分值很大,许多学生失分大多在写字这一块。当有默写的要求时,让孩子事先写写、默默,有点基础,就不会那么累了。


sevenworkroom


一年级学生上学我认为应注重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息习惯”!


我们家现在是第二个一年级学生了,第一个时我没有好好管理与教育,以至于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又慢慢的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现在是第二个一个级学生了,我总结出一些经验,分享给你。


一年级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还是很简单的,且大部分都在幼儿园学过。

一年级学生在学校要养成上学不迟到,上课要认真听讲,认识记好每天所学知识(家长每天可以还孩子交流,问孩子今天学的知识是什么,以加强巩固孩子记忆),并养成每天放学回家后独立按时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不会的家长讲解与辅导);

每天晚上和早上可以读儿童读物十分钟(当然是有“拼音”标注的书),时间久了就养成良好习惯了,对以后学习有帮助;

每天早上让孩子看课程表,知道今天上什么课,需不需要带辅助物品;

吃饭饮食上要给孩子养成不挑食、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孩子们都爱吃零食,但是一定要放在饭后吃(因为饭前吃零食多了,可能会导致不吃饭);

每天午休30分钟,晚上按时睡觉。

每天的看电视时间也要控制,有空时多带孩子户外玩耍,有助于孩子成长与身体健康。

更不要给孩子养成从小玩手机的习惯,除非学校布置的有手机上的“一起作业”,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后,要立把收掉手机。


我们家里也是一年级学生,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么多,我一直在照着做,希望孩子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人在风上走


我今年教一年级,所以来谈一下。第一,注重习惯的养成,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第二,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态度大于能力。第三,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突出,必须注重兴趣的培养。第四,注重培养孩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简单说这些。


听雨41913248


孩子的教育,我认为首先是父母的教育,尤其是母亲的教育。钱是重要的,品性也是一样重要。要求孩子读书,自己却在打麻将,孩子内心也不会服气的。一年级孩子至少写作业认认真真,不能马虎了事。课外阅读很重要,不识字也要看绘本,考试做题离不开读懂题目,正确理解题意,父母让孩子慢慢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因为父母亲也并不是完美的。做父母的,自己也多读点书吧,孩子也需要父母的引导的。与之共勉。


冰钟玉670


一年级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重要,每天整理书包,坐姿,握笔姿势,一开始必须家长费点心,把所有的好习惯养成


妍岐妈


应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比如预习、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