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起眼的铁块子,价值12条人命,保存1200年后成特级国宝

在影视作品中,皇帝赏赐大臣 “免死金牌”时,必定会引来众臣的羡慕,因为,有了它就等于多一条性命。但是,在我国古代,免死金牌真的存在吗?它的作用真的那么神奇吗?下面小编就给您揭秘: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铁块子,价值12条人命,保存1200年后成特级国宝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免死金牌确实存在,只不过它并不是纯金制成的,而是用“铁”制造的。所以,它被称为“丹书铁卷”。

在汉高祖时期,“丹书铁卷”是用来做记录的铁卷,并没有免死功能。到了北魏时期,它才被赋予免死功能。虽然,史书上对历代皇帝下发的免死金牌有明确记载,但真正留下来的却少之又少,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钱镠铁券”。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铁块子,价值12条人命,保存1200年后成特级国宝

公元前896年,董昌起兵造反,想要自行称帝。钱镠劝说无果后,便亲自率兵平定了这场叛乱,董昌身首异处,最后翘了辫子。

唐昭宗为表彰钱镠解决叛乱之功,将其封为镇海节度使,并赏赐了这块非常珍贵的“钱镠铁券”。但是,这具钱镠铁券却和其他铁卷有一个明显的不同。

在唐昭宗册封的诏书中,除了记录钱镠的战绩、爵位等,还特意表明了钱镠铁券的真正用途,钱镠可以免除9次死罪,其后代子孙也可以免除3次死罪。一块重达13斤的铁块子,竟价值12条人命,由此,我们便能看出钱镠铁券的真正价值。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铁块子,价值12条人命,保存1200年后成特级国宝

钱镠得到“钱镠铁券”后,非常谨慎地将其保存在皇宫。但是,钱镠铁券却两次落水,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儿呢?

元兵南下灭宋国时,钱镠铁券在兵燹战火中不见了踪影。公元1331年,它被渔夫从水中捞起,钱镠的后人得到消息后,便用钱将其买回,并放到祠堂。抗、日战争爆发后,钱氏的后人为保护钱镠铁券,直接将其扔到后院的水井中,战争胜利后,才将其取出。正因如此,钱镠铁券才能完整地被保存下来。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铁块子,价值12条人命,保存1200年后成特级国宝

如今,钱镠铁券被后人视为国宝,但是,这件国宝除了可以免死12次外,它还有什么珍贵之处呢?钱镠铁券成为特级国宝,其本身的历史价值只占了一小部分,更重要是它本身承载的巨大精神内涵。

根据唐昭宗的旨意表明,“钱镠铁券”可以抵12条人命,一券在手,法律都限制不了我。但是,钱镠和他的后人却无一人使用钱镠铁券,也就是说,钱家一直兢兢业业为国效力,从不做违法的事情,这种优秀的品质值得被后人称颂。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铁块子,价值12条人命,保存1200年后成特级国宝

钱镠铁券历经波折,但钱镠后人却“世守不坠”。钱镠铁券失而复得后,钱镠的后人便将其供奉在祠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乾隆皇帝都曾亲自索观过铁卷,其中,乾隆皇帝特意赏赐给钱氏后人《观铁劵歌》。

无论哪个朝代,世人都非常尊重钱家的后人,他们尊重的并不是钱镠铁券,而是,钱家人奉公守法,不越法律的围城,恪守为人之道的优秀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