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有什么缺陷?

爱情阳光


说一个汉语勉强算得上的缺陷,欢迎有益讨论。


就我知道的西方语言,不论是英语、法语还是德语,在交流的时候,有一定的便利。假设有这样一种场景,一个识字不多的人,对着面前的文字,通过电话传达给对方。即使遇到不知道的生词,不知道意思,发音也不准确,但是,并不影响信息传播。他仍然可以读出来,发音错误,但也能够猜出来。甚至,哪怕是一个个拼出字母,还是可以交流。

然而,同样的情境,假如是汉字,那么就没有办法表达。有些汉字,比如“旮旯”,还算可以表达,九和日两个字可以分辨出,即使这样,在传话的时候,还是有可能造成误解。比如,日在九上,那么是“旭”吗?更偏的一些汉字,比如“沆瀣”,如果不认识,前一个还勉强可以用左右半个字来描述,后一个怎么解释?甚至于,这些字怎么说给别人听?亟,戢,桜,簋,蕤。所以,在用口语交流时,遇到生僻字,汉字可能会带来一些困难。甚至,很多时候,如果口述,遇到同音字,也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一个字,需要花费时间搭配词语或举例,才能说明白,有时还会闹笑话,就像网上一个笑话:请问您是潘西郎先生么,名字是潘金莲的潘,西门庆的西,武大郎的郎。

所以,同样在特定场合,不能用纸笔交流,而只能口头交流时,汉字就会带来困难。当然,并不是否认汉字的优点,而且,汉字本来就是表音字,和西方表音字母不同,在很多场合,汉字更具有优越性。但是,在用语言交流的时候,如果遇到生字,汉字就会造成障碍。或许,这个时候,就应该想着早知道就好好读书,虽然并没有什么用,很多字没遇到还是不认识。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Celave


我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教了35年的英语,现在退休了。今天我从词汇、语法这两个方面谈谈英语和汉语究竟各有什么长短。

有人说,汉语常用字只有三千左右,掌握这些就够日常用了,我同意这种说法。可英语则不然,仅高考英语就需要至少三千五百词汇,考研五千五百,托付八千至一万不足。如果你是学医的,那你就惨了,那些长长的由拉丁文衍生的单词,会让你哭爹不止!尘肺病,汉语短短三个字,小孩子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再看看英语单词: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汉语的疾病名词在词尾后只加个什么“症”、“病”之类的就可以了,简单且明了。当然长英文单词可以简写,但简写会出现意义交叉重复。

英语中,几乎每一种鸟的命名就是一个单词,全世界有鸟类有九千多种,想想吧!这些词汇,不认识就是不认识。而汉语中,无论什么鸟就在后面加个“鸟”字,读者只需知道这是种鸟足够了。英语单词再算上那么多动物和昆虫的名字!脑袋大不!这就是汉语词汇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

下面再说语法。英语时态语态共有十六种!即使常用的也有七、八种。英语时态是通过词形各种变化来表现的。抛开这些多变的词形不说,更难的是对它们意思的理解,什么一般式,进行式,完成式,完成进行式。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学生都不能真正地全部理解,更不要提实际应用了。

汉语时态的表达不使用语法手段,而是使用词汇手段。比如在动词词尾使用“着”、“了”、“过”,在词前使用“曾经”、“已经”、“一直”等,简单到位。汉语对时态语态的简单巧妙使用令人惊叹!

上面只说了谓语动词的变化,英语还有非谓语动词的变化,非谓语动词有,不定式、分词、动名词,它们的时间和语态的变化更另学生头痛,这些东西更难理解。英语定语从句里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以及二者的区别,有很多人直到高考了都弄不明白。

我今天只谈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人,而不是指作为母语的人来说的。

有些人说汉语最难学,那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学英语,或没学好英语,或没学过英语。


自由行所见所闻


我不说那些空话。只要是自然语言,肯定是有缺点的,不可能完美,汉语亦然。但汉语的情况其实很复杂。

先从语法上分析。汉语属汉藏语系,无单复数,无时态,无阴阳性,白话文中连从句等复杂句型都很少,敬语如今也很少使用了。语法上唯一的难点估计也就是量词过于复杂。如此简单的语法,自然容易产生歧义。再加上普通话吸收了大量方言,很多固定用法都无法用语法解释。所以有人说汉语逻辑性较差。

再从书写体系分析。汉语才用了汉字作为记载工具。而汉字与其他书写体系,如字母、谚文、假名完全不同,汉字是表意文字(或者说是半表意半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最大的优点是减少歧义。比如汉语中的fanghuo,可以表示防火,也可以表示放火,若是没有汉字,意思完全不同。在日语中,防火是ぼうか,放火是ほうか,只是清音浊音之分,很容易看错。韩语中两个写法直接一样,都是방화,不用中文必定会出现歧义。所以日本至今都在使用汉字,韩国想废都废不了的原因。此外汉字本身就带有含义,即使创造出一个新词,大家都能明白是何意。

大家可能觉得汉字里多音字太多,但其实那是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汉字简化时把多个繁体字均归为同一简体字,这才造成了众多的一字多音多义的情况。但相应地,汉字的书写难度大大降低。

总而言之,汉语虽有缺陷,但并不至于影响表达,甚至使汉语更富有诗意。反倒是韩语,缺陷才是真的大。


funcsee


汉语有哪些缺陷?这个问题忽略了汉字,应该问:汉语汉字有哪些缺陷?只说缺点不说优点认识不全面,要是问“汉语汉字有哪些优缺点?”就更好。本文就谈“汉语汉字有哪些优缺点?”重点谈缺点。


言归正传,除汉字外,世界现存各国文字都是表音文字,中文是唯一现存的意音文字,同英西印阿俄等表音文字相比,汉语汉字的优点有:


系统使用声调,语音丰富,单音数量比表音文字丰富得多,语音表达简明高效动听;

单词左右一维组合,汉字左右+上下二维组合,字符占用空间小,书面表达简明高效美观;

汉字形旁的归类能力比单词的词根词缀强,组词方便,同类事物无需造无法联想记忆的词;

汉语语法简单灵活而强大,无需单复数、格、时态、比较级等复杂的规则;

总之,汉语汉字比表音文字更擅长表达海量信息。


汉语: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表达海量信息和文化传承的工具(声调语言、意音文字)

英语:Language is a tool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to express massive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非声调语言,拼音文字,26个拉丁字母 )

西语:El lenguaje es una herramienta para la comunicación humana que expresa información masiva y patrimonio cultural.(29个拉丁字母 拼音文字 无声调)

印地语:भाषा बड़े पैमाने पर सूचना और सांस्कृतिक विरासत को व्यक्त करने के लिए मानव संचार के लिए एक उपकरण है।(50个天城文 印度 无声调)

俄语:Язык - это инструмент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общения для выражения обшир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33个斯拉夫字母 无声调)

泰语:ภาษาเป็นเครื่องมือสำหรับการสื่อสารของมนุษย์เพื่อแสดงข้อมูลขนาดใหญ่และมรดกทางวัฒนธรรม(76个泰文字母,有5个声调)

韩语:언어는 거대한 정보와 문화 유산을 표현하기위한 인간 의사 소통을위한 도구입니다.(40个颜文字母,表音文字 无声调)

希腊语:Η γλώσσα είναι ένα εργαλείο για την ανθρώπινη επικοινωνία για να εκφράσει μαζική ενημέρωση και πολιτιστική κληρονομιά.(24个希腊字母,无声调)

世界语:Lingvo estas ilo por homa komunikado por esprimi masivan informon kaj kulturan heredaĵon.(28个拉丁字母,无声调)


相比英西印阿俄德法等表音文字和语言,汉语汉字的优点是得天独厚的,在非海量信息时代英语可以雄霸天下,但在海量信息时代,汉语汉字的优势是英语等表音文字无法企及的。汉语汉字的优点就不展开说了,请搜索本人的拙文: “世界各大语言文字的比较看汉语汉字的优劣

”以及“汉语改革为全球通用语的设想”。



在海量信息时代,汉语和汉字是唯一可以轻松表达海量信息的语言文字,是担当世界通用语言的不二选择,但中文存在的缺陷是不能忽视的,不改革中文是很难担当世界通用语言之重任的。



汉语汉字的缺陷


一、入门难学是中文最大的缺陷


母语使用表音文字的学同类的语言文字入门快,中文因为独特:语音有声调,单音(没有拖泥带水的辅音)表义,有很多同音字和多音字,字形不同于字母---方形、笔画多、结构复杂,词法简单组词自由,句法规则少,组句灵活(母语用表音文字的觉得汉语语法也不简单)……



中文入门难学要排除母语使用表音文字的影响,真正公平的调查统计是:各国小孩掌握运用母语和文字所达到的水平和速度。中文入门难还因为中文的基本字符比表音文字多:表音文字大多用50个以下的字母:英文26,西文29、俄文33、印地50、阿文29、德文30…… 中文的形旁有170多个,声旁约1000个(280个独体字+260个非字构件+部分合体字),这1000多个字当然比二三十个字母难入门多了。



中文入门难学不全是缺点,正是中文的独特和基础字符多、组合方式多,才是中文的表达能力比表音文字更强大---表达简明高效,擅长表达海量信息(联合国六大语言,永远是中文最简明高效,比较世界各大语言文字,也是中文最简明高效)的根本原因。但不能因此否定中文入门难学存在的一些重大的可以修正的缺陷,下面从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的角度做具体分析:



1、汉字声旁的表音功能破坏得太厉害,识字不敢读半边,得靠死记硬背,

在8105个一二三级常用字中,汉字约49%的是形声字,28%是与声旁音节不同假借字。汉字形声字能通过记住声旁字来看字识音,但假借字是与声旁音节不同(声母韵母不同)的字,根据声旁识字常常读错字,因为汉字声旁的表音功能已经基本丧失。


这些破坏汉字表音功能的所谓“形声字”,实质是“假借字”已泛滥成灾:



告gao--hao皓浩哠 kao靠 zao造 gu梏牿 hu鹄 jiao窖 ku酷


艮gen--hen很恨狠痕 ken恳垦 jian艰 xian限 yan眼 yin垠银


曷he---ke渴 ai蔼霭 jie揭碣羯 xie蝎歇 ye谒


每mei---hai海 hui悔诲晦 wu侮 min敏


者zhe---du都赌堵睹 chu褚储 shu暑署 zhu著箸猪诸煮渚 tu屠 xv绪


隹zhui---dui堆碓 huai淮 jie截 juan隽 nan难 sui睢 wei维惟唯帷 yan雁 zhi稚 zhun准

……



这些让声旁字失去了表音功能的所谓“形声字”,很多人以为是“古今音变”造成的,一个声旁字“古今音变”再怎么变也是一个音,保留古音也就两个音,怎么会带来十几个不同的读音?



这些所谓“形声字”其实是古人乱借读音不同的声旁来组字的“假借字”,比如“都du”借用了读音不同的声旁字“者zhe”和“阝”组字,其它的“赌堵睹”也用借来的“者”组字;“著zhu”借“者”来组字,“箸猪诸煮渚”也来借“者”组字,至于声旁字“者”的表音功能就不管了。后来发展到乱借乱用,一个声旁字被组合成多个不同读音的字。



“假借字”为什么会泛滥成灾?其原因一是古代汉字的读音系统不明,造字不注重声旁读音的统一,第二是古人造字懒惰,不重视造字规则,导致乱借声旁来组字。要让识字变得简单,除了废除乱借读音不同的声旁来组字的“假借”造字法,还要把大量的假借字改为真正的形声字,恢复声旁字的表音功能。



2、同音字和多音字太多是学汉语的大麻烦,汉字为什么会有同音字?是因为汉字多而读音少。《新华字典》收录13000汉字,有407个标准音节,1319个读音,一个读音平均10个汉字,7000常用字,一个读音平均5个汉字。



单词为什么很少同音?单词是靠双音和多音组合才避免同音的,如果单词单音表义,其同音单词比汉字要多得多。英语约400个单音,汉语用了4个声调,单音数量增加到了1300个,就语音表义的效率来说,汉字优于表音文字。



汉语在有尖团音和入声时代,单音数量多达2700个,尖团音和入声的消失,也是民众选择的结果。人类的嗓子能发的单音数量有限的,汉语单音即使多到2700个也无法做到一字一音地消灭同音字,但可以通过“增加读音”和“避免同音字拥挤”来减少同音字。



我们说英语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音在普通话里没有完全对应的拼音,比如英文字母C、J、Q、V,现有汉语拼音没有发音完全相同的音,可汉语拼音可以是发sei、jei、kiu、wi音的,但这些音节没有被汉语利用,也没有相对应的汉字。



英语talbe[teibl]、excuse[ɪkˈskju:s]、key[ki:]、five[faiv]、shine[ʃaɪn]等单词的发音,汉语并没有相对应的发音及汉字,因为汉语的tei、kiu、ki、fai、xai这些音节也没有被启用。还如英文taxi[ˈtæksi],汉语没有æ韵母等。



在语言交流和翻译盛行的时代,在翻译人名地名时只能用音译,可音译时汉语缺乏完全一致的读音,只能用近音替代,比如“Peru”,汉语没有“pe”读音(be me读音也没有),用近音“秘bi鲁”代替,还生造了一个多音字;再如“Hillary”,汉语没有读音“hi”(gi、 ki音也没有),用近音替代翻译成“希拉里”。



把世界地图中的城市、村镇、岛屿、山河湖海都用汉字标个地名,世界各国70多亿人的姓名用汉字音译一下,会发现汉字读音根本不够用,这说明汉语语音的表现力不够。



汉语普通话应该吸收国际音标,丰富汉语的语音,增加韵母:增加“ɛ iɛ uao vo”4个韵母,增加音节和读音。有些声母韵母的组合音节,汉语普通话根本就没有利用,其可增加利用的音节多达150个:


be bɛ bia bio biu biang biong bou bvo;

cei cɛ cuao;

dɛ diang din diong dua duai duang duao dv dve dvn dvo;

fai fao fe fɛ fi fia fiao fian fiaŋ fiu fvo

gi ging giu guao gve;

hɛ hi hing hiu huao hve ;

jai jo je jei ju jua juai juang juao;

ki kɛ kin kiu kuao kve ;

lɛ liong lua luai luang luao lui lvn lvo;

mɛ mia miɛ miu miaŋ mvo;

pe pɛ pia piaŋ piɛ piu pioŋ pvo;

qai qo qe qei qu qua quai quaŋ quao;

ra rai rei rɛ ;

sɛ suao;

tei ten tɛ tia tiaŋ tioŋ tiɛ tin tiu tua tuai tuaŋ tuao tv tve tvn tvo;

ɛ ;

wao we wou wi wɛ win wiu;

xai xo xe xei xu xua xuai xuaŋ xuao;

yai yei yɛ yu yua yuai yuaŋ yui;

zɛ zuao;



汉语普通话可以增加声调,汉语普通话只有4个标准声调,而其它方言的声调比普通话都要多,湘、赣、客方言的声调是六个,吴和闽方言的声调是七到八个,粤语的声调是九个。汉语声调吸收方言的声调由四变五--增加一个ʌ拱声调。



汉字现有读音与汉字的分配极度不均,有些读音下的汉字多得要命,有的读音下的汉字少的可怜。比如:


jī 几矶肌讥叽机饥玑畿其期基箕奇畸剞犄芨圾跻齑稽嵇击激积鸡迹绩缉姬羁唧屐赍丌咭笄乩

jí 吉诘佶疾嫉及级极汲岌笈即辑集急籍藉脊瘠嵴棘亟楫戢蕺蒺革殛

jǐ 几虮己纪济挤给脊戟掎麂

jì 记纪忌跽觊技妓伎芰齐济剂哜鲚霁荠季悸既鲫暨冀骥系计寄际继寂祭蓟稷偈髻洎
yī 一壹医衣依铱伊咿漪猗椅欹揖噫黟

yí夷姨咦痍荑胰怡贻诒眙饴疑嶷移遗宜仪蛇颐彝迤沂圯

yǐ 以已衣尾椅倚旖矣乙钇蚁舣迤酏蛾苡

yì意癔臆镱薏噫义议艾刈易埸蜴衣裔艺呓亿忆仡屹异益溢镒缢嗌亦轶佚弈奕翌羿翼熠翊役疫绎峄怿译驿邑悒挹弋谊抑毅逸诣懿肄劓翳


fú服夫扶芙蚨福幅辐蝠弗拂佛砩氟怫绋伏袱符苻孚浮俘桴蜉稃郛匐涪凫罘芾


xī 西栖茜牺舾粞硒息熄螅希欷稀烯浠郗唏吸昔惜腊夕矽汐奚溪蹊嬉熹嘻僖析晰淅皙蜥菥樨犀膝兮羲曦悉蟋歙翕熙锡


yù 与语育遇狱雨欲裕浴峪鹆预蓣豫鹬玉钰吁芋愈喻谕昱煜阈域蜮誉蔚寓粥郁御驭尉毓妪聿饫鬻……


有些音节的汉字少的可怜:

chuā欻 chuá chuǎ chuà,

dēi déi děi得 dèi,

dēn dén děn dèn扽甙,

diā diá diǎ嗲 dià,

diū 丢铥 diú diǔ diù,

ēi éi诶 ěi èi,

fōu fóu fǒu否缶 fòu,

gēi géi gěi给 gèi,

guāi乖掴 guái guǎi拐 guài怪,

kēng 坑吭铿 kéng kěng kèng,

hēi黑嘿 héi hěi hèi,

fō fó佛 fǒ fò

……

汉字可通过均匀分配避免同音字拥挤来减少同音字。



《新华字典》的多音字有600多个,可以通过合并读音、利用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替代和新创汉字等方式改革,消除多音字。



3、汉字简化不够系统和彻底,部分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书写麻烦,汉字基本笔画虽然只有点横竖撇捺勾折等几种,由于汉字组合方式多,其构件和笔画也多,汉字的书写比表音文字要复杂和困难,特别是那些结构复杂笔画臃肿的汉字。


1956年的简化字改革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绝大多数简化字简化都不错,简化字改革因为领袖催的紧而时间仓促,留下遗憾是难免的。



汉字简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形成有效的改革方案,民众参与讨论形成共识,反复修改优化为全社会认可的文字。那次简化主要是为书写方便减少笔画,没有从简化“形旁”和“声旁”入手做系统简化,有些常用字简化了,但它的同声旁或形旁的字却没有简化,比如:


“讓”简化为“让”,而“嚷 壤 攘 禳”等字都没有被简化;

“憶 億”简化为“忆 亿”,而“臆、噫”等字都没有被简化;

“觸 燭 濁”简化为“触 烛 浊”,而“镯 躅”等字都没有被简化;

“僅”简化为“仅”,而“歏 勤 谨 馑 觐 鄞”等字都没有被简化;

“溝 構 購”简化为“沟 构 购”,而“媾、篝”等字都没有被简化;

“鄧 燈”简化为“邓 灯”,而“橙 凳 澄 瞪 蹬 镫 噔 磴”等字都没有被简化;

“權 勸 歡 觀”简化为“权 劝 欢 观”,而“灌 罐 颧 鹳 獾”等字都没有被简化;

……

这些字中与声旁字同音的应该从简化“襄 意 蜀 堇 冓 登 雚……”字入手,不同音的可以用其它笔画更少的声旁字代替组合,没有同音的声旁字就新造字。


有些字简化粗暴以至丧失了理据,比如用“又”旁简化的字:雞-鸡、漢-汉、鳳-凤、戲-戏、樹-树、對-对、艱-艰、難-难、嘆-叹……用“又”替代减少笔画,这种简化缺乏理据。可以用象形、指事或会意造字法简化其声旁字,也可借用同音且笔画少的声旁来简化其字。


有些字简化带来了声旁的混乱,比如:壩-坝、壩-坝、顧-顾、爺-爷、際-际、層-层、導-导、澱-淀、噋-吨……声旁简化得不一致:瀘-泸、顱-颅,而同声旁的“爐-炉、驢-驴、廬-庐、蘆-芦”。


有些字简化导致形旁不对,比如:聽--听、勞-劳,“听”字应该用“耳”旁,声旁可以简化的“厅”字,“劳”字和“草”没什么关系,不应该“两个火”简化成“艹”旁。

有些意义不相干且意义繁多的字而不能“多繁合一简”,例如:

斗:漏斗dǒu、鬥dòu争(斗争)发:發fā現(发现)、頭髮fà(头发);

干:干gān涉、乾gān燥(干燥)、幹gàn活儿(干活儿);

后:皇后、先後(先后); 面:麵条(面条)、表面;

系:关系xì、繫jì鞋带(系鞋带); 脏:髒zāng水(脏水)、内臟zàng(内脏);

……

意义不相干的用一个字来表示,会造成字词混乱难以区分。对汉字的义项多寡应树立管理规则,单个汉字的字义最好不要超过6项,不相干的义项须新造汉字来分解这个字的意义。

有些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或相近且义项较少(义项不超过2项)的字,应该合并的却没有合并,只要你翻字典看那些同音字就会发现,比如:

àn暗黯,“暗”字有两个日,还暗吗?合并为“黯”,将“黯”字简化;

áng卬昂,合并为“卬”;

áo敖遨,合并为“敖”,“敖”本义就同“遨”;ào岙坳,合并为“岙”;

chuí棰槌椎,合并为“棰”;

hóng宏弘,合并为“宏”,hóng洪泓,合并为“洪”;

tuō乇托,合并为“乇”;yān淹湮,合并为“湮”;

……


有些笔画重复、难写难看的汉字,却没有简化,比如:鼻重董美羹善堇霍藿截隆墨壹喜亶萋萱墓蓍篝尊蕾豊阑彧……汉字造字应注重简明美观,避免笔画重复。


有些结构臃肿、难写难看的汉字,也没有简化,比如:癌霸臂鞭傍薄藏餐谶爨媾灌罐颧嚎壕壑瀚糊蝴徽酱犟舅夔籁癞濑隆窿鹭磷粼嶙鳞麟戮辘麓霾髦耄懋篾濮攀磐譬赢嬴瀛撬觑衢阙阕瓤嚷攘壤襄镶睿蕤畲歙麝孀髓榫懈蟹邂亵誓嗜噬饕餮癣魍薇巍龌馨罅噱薰霪樱缨鹦嘤罂赝焉蔫嫣蜒魇黝黝鼹骤鬃纂攥遵樽鳟……


这些汉字都是结构复杂的汉字:左右套上下、上下套左右、上中下、左中右、上下套左中右、左中右套上中下,汉字组字应简化其结构,变成上下或左右结构,两个符号可以合笔,组字的整体笔画不要超过16画。


汉字改革不能局限于方便书写简化笔画,汉字改革是一场系统的增强汉字识读记写的改革,不仅要方便书写,还要方便识读记,简化要依据字源增强新造汉字的构字理据,减少哪些乱借声旁组字的“假借字”,恢复声旁字的表音功能,加强汉字识读记的优势。


4、汉字在形变和简化过程中,没有保持识读记的优势,汉字从笔画圆转流畅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变成横平竖直的隶书楷书,是为了书写的规范和美观,但也降低了汉字象形表意功能。汉字不能全部限于方块字,大自然很多事物是圆形、菱形、梯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的,不能为了书写规范字体的变化,而忽略汉字的表意功能。汉字的绝大部分可以是方块字,但少部分字可以是非方块字。

汉字隶变字形完全变成方块字后,就很少用象形、指事、会意造字,而多用形声、转注、假借来组字。即使是方块字,汉字依然可用象形、指示、会意造字法新造和改造那些构意较差的汉字。

比如“箭”字,箭的实物非常简单,完全可以象形,不需要用形声造字法来组合,可以把“竹”字变成“个个”中间加“一横”表示就很直白了。图中的“垂隹雨”三字可以更简化地象形为独体字,“扁鼻窗翅跪骨环裤哭楼路墙峦笑楔窄栽嘴……”无需用会意、形声等组合造字法来造字,用象形即可。 有些汉字很难象形,但古人造字的构义并不是最优的,可以用会意法来改造构义差的汉字。比如:


“集”字的构义为三个“隹zhui”(断尾巴鸟)聚在树“木”上,意为“鸟集”,一个“隹”8画,3个就是24画,加“木”为28画,为了简化只用一个“隹”,一个“隹”还能表“集”吗?或许还孤单呢?用“鸟集”造“集”字并不好,用什么来表示“集中”的“集”呢?用三个“虫马羊牛鱼犬豕”笔画太多,用三个“人”表示,有“众”字。可以用抽象的量词“个”表示,三个“个”字组合,9画可以合并为7画。


“粗”字没有甲骨文、金文,小篆为“米且”,“且”字表男根,“米且”表“粗粮”还可以,表“粗大”实在牵强,不妨用上下结构“大且”会意法表“粗”更好。 “波”浪的“波”形象其实很简单,汉字变成方块字,用“匚”字组合变个方向,象形成忽上忽下的字符表示。


“扁”字用“户册”会意组字,本义为在门户上题的竹简,此本义转注为“匾”。 “扁”引申为物体平而薄:扁平、扁担,再引申为:走了样,不成样子:看扁了”,再引申为动词“使之不成样子”意为“打人,揍人”:扁他。用“户册”表“扁”笔画太多,“扁”字还做声旁的“bian编遍pian偏谝骗篇翩蹁”的字笔画就更多了。“扁”字简化,同音节的“bian编遍”跟着简化,“pian偏谝骗篇翩蹁”的声旁用“片”字代替。


“边-邊”字,从辵chuò,臱mián声。臱-自穴方,“自”是“鼻”的本字,“邊”的本义为走到目之所见远方的山崖边缘,简化字将臱mián简化为“力”,用“辶力”表“边”义,实在不敢苟同,“辵臱”和“辶力”的构义都不够好,边--旁边、边际、边境,都指方位,和“辶:行走”没什么关系。新造“邊”字,“臱”中的“方”应该保留,加一个“bian”音节的笔画少的声旁组字,比如简化的“扁”字(无穷的方形符号)加“方”上下结构组合成新的“边”字。

有些汉字的造字构义,古人缺乏科学的认知,这部分字就应该改造,比如:“雷”字的甲骨文象闪电,二“口”象滚动式的轰鸣声,篆书隶书的“雷”为“雨”下三个“田”,楷书简化为“雨田”,“雨”下在“田”还是雨或水,哪能表“雷”?“雷”字的演变,是汉字丧失其表意功能的典型。我们知道“云”的碰撞产生电而形成“雷”,用两个“云”字加“电”字符号构义“雷”字,笔画太多。一个“云”字,中间加两个“电”的符号,构义为“雷”。



5、可独立成字的构件不是字或常用字,而其组合字却常用,加重汉字识读记的负担。可独立成字却是非字构件的:“朝”字去掉“月”,“制”字去掉“刂”,“那”字去掉“阝”, “练”字去掉“纟”,“追”字去掉“辶”,“姊”字去掉“女”, “曹”字去掉“曰”,“经”字去掉“纟”,“旅”字去掉“方”, “派”字去掉“氵”,“劵”字去掉“力”,“昔”字去掉“日”, “段”字去掉“殳”,“惠”字去掉“心”,“卸”字去掉“卩”, “临”字右下角部分,“曾黑”的共同部分,“寒襄”的共同部分,“弟”字去掉两点,“叚”字左边……


是汉字但不是常用字的构件也很多:巜 丂卩丩乇厶廾廿彡夂彐屮巛卂禸氶厷冘肀刅毌犮戋戉㠯匃夗疋朿癶尗㐆聿虍乑屰巟豸穵肙呙奂夆釆佥夋臽罙疌壴畐禺曷昷臾臿爰叚鬲堇啇豙……


这些在《中华大字典》或许查到它们是汉字,但不是常用字,它们应该赋予更重要的意义并组词变成常用字,以方便汉字的识别和记忆,可惜它们为什么至今待在冷宫,而它们组合的徒子徒孙却成了常用字。


这些可以独立成字的是汉字的构字部件,它们应该赋予其读音和更重要的新意,使之成为常用字,这对汉字简化和识字大有帮助,而不应该成为生僻字甚至浪费不用。



二、中文缺乏与时俱进,夹杂大量英文,没有造新字新词来适应新事物
中文里面夹杂英文词汇很普遍,比如:吃饭AA制、照B超、考MBA、当了CEO、用CNC、刷POS机、唱KTV、USB接口、有没有WIFI……这和日文假名中夹杂汉字类似,实在有点不伦不类,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而英、西、印、俄、阿、韩、泰等语言都保持了文字的纯净与统一,没有在本语言中夹杂其他文字。比如:


信通:adsl cad cpu crm cnc ct dna dvd erp gprs hdtv icp ict ic ict iot it id led oa pcb pos usb wifi…… 信息通讯类缩略词太多,需要新造部首,再造新字新词。


塑料:pvc ppr pp pc abs pa pmma pu ps pe pom peek…… 需新造“塑”旁来归类塑料类的新字,把塑料类的缩略词简化。


商业:aa atm cbd ci cpa cpi gdp ktv oem vip diy spa otc……


组织与标准:apec wto cet opec cmm who gre gmp imf iso itu pmp……


职位学位:ceo cfo cio cto coo cmo cgo cpa mba mpa……


本土洋品牌:TCL、FSL、VIVO、OPPO、HTC、ASD、ONLY……



无论老外和国人,学记这些英文缩略词都觉得麻烦,很多英文缩略词翻译成中文都太长,大众使用不方便,因此需要造新字新词,词汇只有简短才得人心:英文缩略词的汉化。

官方对规范语言缺乏法规,没有鼓励大家按规范造新字新词,以适应新事物,新字新词可通过媒体讨论,官方审核收录来完善汉字。

对相应的字进行简化归类,比如颜色类:

三,汉语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汉语编程不流行。汉语远没有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根据《民族语》2017年的数据,世界第二外语使用人数排名前十的语言是:

1、英语(9.9亿) 2、印地语(2.15亿) 3、马来语(2.04亿)4、汉语官话(1.93亿) 5、法语(1.53亿)6、阿语(1.32亿) 7、俄语(1.13亿) 8、西语(0.91亿) 9、葡语(0.5亿) 10、孟加拉语(0.19亿)


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的二语人数在快速增加,1997年为0.3亿,2017年为1.93亿,相比英语等拼音语言的诸多优势,汉语的国际化程度和潜力发挥得还远远不够,汉语编程还不成气候。

这是截取网友的一段中英文变成对比图,虽然格式不是严格对应,英文编程似乎比汉字编程简洁,汉字完全可以变成而且可以做到比英文更简洁,汉字确实要进一步简化。汉字编程没有流行,意味着汉语汉字的国际化缺乏有力的翅膀,汉语的国际化会非常缓慢。



四、汉字简繁体没有统一,国人对汉语汉字的优势、使命和缺陷及其改革缺乏共识,多数国人还在崇洋媚外,对英语等表音文字顶礼膜拜。有的人还要叫嚷着汉字拼音化废除汉字,有的还揪着简化字的几个缺点否定简化字,倡导恢复繁体字等等。


大多数国人没有发现英文等表音文字的致命缺陷,也没有意识到汉语汉字表达简明高效、擅长表达海量信息、适合担当世界通用语的优势和机会,更没有改革汉语汉字的缺陷,将其打造成为世界通用语的动力和理想。


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更早地征服了海洋,可惜由于王朝制度和思维缺陷,只知宣扬国力和皇恩浩荡,而没有鼓励民营资本拓展贸易和市场,失去了地理大发现而殖民世界普及中华文化的机会。


今天是知识爆炸时代,只有汉语汉字能担当表达海量信息的重任,表音文字担当不了这个重任,这个机会需要国人齐心协力革除汉语汉字的缺陷,真正变为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表达书写的工具才有实现世界通用语的可能。



啰嗦了这么多汉语的缺点,有人说汉语的这些缺点和英语相比,都不算缺点,因为:

汉字用假借非同音声旁造字导致死记硬背,英语也要死记硬背大量无法联想识记的同类词;


汉语的同音字、多音字很麻烦,英语词形变化也很麻烦;


部分汉字笔画太多结构臃肿难写难看,英语部分单词冗长,难写难记;


汉语学习入门难,大量汉字词的读写就搞死你,英语后期学精难,后期海量单词就烦死你;


汉语适合表达海量信息,英语适合表达简单信息……


这样比较,汉语的缺点似乎也不是多大的缺点了,但汉语的缺点改起来不需要伤筋动骨的,表音文字要克服表达海量信息的笨拙与冗长的弊端,要增加字母数量,要变左右一维组合为二维组合,要有声调增加单音数量,避免冗长的多音才表义……这就要全盘推倒学习中文了。


天道人德


汉语有缺陷,你怎么想的?竟有人鼓噪叫嚣汉语言是落后语言,一定会被淘汰,什么人哪!本不想斥责这帮洋奴汉奸,忍无可忍这种无知的跳梁小丑,啥玩艺!


读了一辈子书,天天活在汉语里,汉语博大精深,越来越觉得自已懂得太少,恨不得趴在书里。

如果说中国人最应该为什么骄傲?汉语!

汉语承载了华夏民族的历史、信仰,唐诗宋词,除了汉语,任何一种语系都无法比拟!

汉语是中华文明最大的遗产,唯一仅存的体系化象形文字,象形、形声、会意……长城、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月圆月缺、花开花落、聚散离合、欢喜哀愁……只有汉语才能完美解读!

你读过仓央嘉措的诗吗?“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你知道是哪个国学大师翻译的吗?藏文的所著是怎么写的?让你翻译你会译成什么?

“我不知道这世间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够拥有爱情还能够抱住佛脚”。

“我无法权衡,爱你与佛兼在”。

“爱不休,佛亦在,取与舍,若熬煎,问苍天,安两全”……

汉语之美在乎精炼,汉语之美在乎意与境不同而表达意向截然相反,抑扬顿挫里,是中国人的灵魂表示……

如果你非要找出汉语有什么缺陷?刨根问底,汉语是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缺陷。作为工具,的确不符合高度信息化进化过程。但,象形文字是地球文明的载体,而汉语作为普遍使用的象形文字已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了。就这一点来说,一点无关紧要的缺陷可以完全无视。


虽然汉语作为工具来说,有其不便的地方,但它却揭示着这个世界的本质,就如同计算机语言中的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一样,低级语言不是低级、低质,更从根本上解释计算机硬件,汉语也是低级语言,也就是底层语言的一种,只有底层语言才是地区这个文明系统的汇编语言,其他一概不行。


汉语有什么缺陷?洋墨水喝多了!忘本!蒙元、满清都没胆量毁灭汉语,这是华夏魂,他们不敢犯天!

你是否读过《诗经》、《论语》《中国古文鉴赏字典》、《红楼梦》、《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唐宋八大家散文选》……

韩国人想恢复汉字,你听说过吗?

奉劝有些人,不要再祸害中国文化,你觉得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先进,你快点移民,中国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嫌多,数典望祖的货,精通外语就以为自已高人一等,中国的月亮不够圆,去美国做你的假洋鬼去吧!不是汉语有缺陷,缺德的人看啥都有缺陷!

(负薪映雪感谢的阅读与关注!图片源于网络,著作权归本人所有!如有谬误,敬请留言点拔!)


负薪映雪


汉语的缺点如下:

1、冗余度太高,同样一句话语气不一样,环境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就会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

2、多音多义字太多,如会,长等,为什么不多造几个字,取消多音字。

3、字笔画太多,书写慢,学习难度大。

4、汉语句子的重点不突出。在英语中,当定语和状语部分过于冗长时,会把它们移到限定词的后面,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形式体现。而汉语则不然;它的定语和状语不管多么冗长,都要放在被限定词的前面。结果很多时候,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谓宾)完全淹没在“定语”和“状语”这样的枝杈之中,对孩子分析句子成分相当不利。

5,汉语表达不精确,歧义太多不适合用于合同等重要文件。


续安平965


我不认为汉语有什么缺陷,如果真的有,那应该是对外国人不太友好,毕竟这可是号称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他们学起来很可能会发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亦然,“己”“已”“巳”这三个字,足以让所有初学汉语的外国友人发狂。


目前全球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以英国为例,他们从政府到民间,都在全方位推动汉语教学,其中包括国家颁布法令、教育部开设专职岗位、每年定期检查汉语教学等,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预计到2020年,全英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将会达到40余万人。

国外对汉语如此热情,反而是国内的某些人,不知道图什么,说汉语这里不好、那里存在缺陷,甚至还专门从中挑出一些可有可无的毛病,最令人讽刺的是,这些说汉语不好的人却在使用汉语。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大致意思是有一个中国人,努力学英语,就是为了可以和外国人沟通交流,有一次他真的遇到外国人,但是却发现这个外国人说的是中文,并且还向他请教汉语知识,他却答不上来,还问这个外国人,“为什么不说英语?”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汉语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语言。


在汉语中,字和字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随意调换一两个字,都会形成不一样的意思,有时候只是一个词的运用,就足以窥测汉语的博大精深。

比如,“夏天能穿多少是多少”“冬天能穿多少是多少”,为什么说汉语对外国有人并不友好呢,只是这里“多少”的运用,就会让他们头皮发麻。

说汉语存在缺陷、应该将之淘汰掉的人,要么是不爱国,要么是自己汉语学的差。


金兔历史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汉语是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母语。

不仅在使用人数上,是世界第一大语言,在发展历史上,同样是十分久远

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经成为历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了;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更是罕有人懂。而以中国古汉字为基础的汉语,一脉相承,代代相传,至今仍然是重要的世界语言之一。

汉语之所以能有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不可忽视的就是它的很多优势。

比如汉语自带构词法,有天然的归纳性,拥有丰富的情态,并且声调多样,能够很好表达感情色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语也有不少的缺点。

首先是汉语的符号化水平比较差。

相对于英语的这类的符号化语音文字,就算不知道具体单词的意思,所听既可以写出来,同样,看到就能读出来。但是汉字就不行了,不会就是不会,是字不是字,抓住半扎字,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此外,汉字的同音现象很泛滥,著名的如赵元任所做的《施氏食狮史》,用近百个同音汉字,讲了一个小故事,这要是读出来,估计不少人要崩溃了。

以上就是汉语的一些缺点。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我觉得汉语的缺陷就是相对于字母语言初学比较难。而一旦学会了,深入则比外语简单。中文最难的还是成语,谁叫中文历史太悠久了呢,发表大部分成语都是两三千年前就形成的。

所谓中文缺少逻辑性,完全是无稽之谈。中文是最有逻辑的,而且是内含逻辑性的。比如, 公牛,母牛,公鸡,母鸡,用英文是 bull, cow, cock, hen。英文四个词互无相关性,而中文四个字组成了四个词,你不但知道了指的是什么东西,而且从字面你就能了解比英文更多的内容。再举个例子,cow 和 milk ,这两个词,不了解意思的话,你看不出任何逻辑关联来。但用中文的话,奶牛,牛奶,关联性非常强。这难道不是中文的逻辑所在吗。

单字更是,金属都有金字旁,气体都是气字头,非金属固体则都是石字旁。让我们对元素分类比外国人简单了很多。其他的像,鸟类是鸟字旁,昆虫类是虫子旁,树类都是木字旁,草类都是草字头。这不就是中文内含的逻辑性吗,外文绝对没有这种逻辑性。

汉字我觉得最绝的还是“肏”,太过形象了。

至于时态词性,我倒觉得是外文的缺陷的表现。语言是干什么的,是用来交流的,而不是用来研究。能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清楚的意思才是最好的语言。一个语言既然已经能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了,为什么还要加入时态词性等繁杂的东西呢。完全没有必要。加入那些繁杂的东西完全是因为,既有的东西无法表达清楚意思,才需要用时态词性等去限定,来表达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这根本不是优秀,而是缺陷。

至于歧义,任何语言都有,不只是中文,任何语言都会有的。歧义才会使一个语言有魅力。没有任何歧义的语言岂不是太枯燥乏味了。

据传联合国文件中中文的那本最薄。如果是真的,那也证明了,中文是最优秀的语言。用最简短的内容表达最清楚的意思。


猪头巧克力


我觉得每一种语言都有优点和缺点,汉语也不例外。我先说说汉语的优点吧。

汉语优点:汉语的优点就是他比较简洁,一个字能代表很多含义,就算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产品,新科技,不停出现。汉字用现有字进行改装,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而英语就不行,它需要有新的字母组合,组成新的词汇,新科技,新产品不停出现。最终,英文不堪重负。越来越长。而汉语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汉语的缺点:由于汉字是方块字,每个笔画都有拐角或者横平竖直,书写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流畅,没有那么快。相对于英语来说,每个拐角都是弧形,这样书写又快又流畅,比汉字强得多。另外,汉语同一句话能表现不同的意思,使外国人比较蒙逼。这不是汉语的缺点,二是中国人的文化特点。比如,我们北方冬天这段时间能穿多少就穿多少,夏天在海滩上的女生是能穿多少就穿多少。同一句话的意思就截然不同,虽然很有文化特点,但这让新学中文的外国朋友感觉到很为难。

但是英语的缺陷也难改变,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出现,英语需要新的字母组合,才能组成新的事物,而汉字却不需要,只把原来的,解构,组成新的词就可以了!所以在联合国几种官方通用语言中,汉字文稿,往往是最薄的那本。

最后要说明的是,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有的人说水浒传翻译成英语的话,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如,水浒传翻译成 水边的故事,或者,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中华帝国的罗宾汉们等!这是文化特点的不同!

以英语和汉语比,是具有代表性,拉丁语言都有如此问题!如果你觉得我写的还不错,你就给他说点个赞。码字很辛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