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全文閱讀約需6分鐘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朋友聊天,其中一位聊起,他早年間從一位親戚手中接手了一個鋪面。

這位親戚,90年代中期,就是靠這個鋪面積累了第一桶金,而後返鄉辦廠去了。


而他在生意最紅火的時候接手,卻一直做得不溫不火。賺的錢生活是夠的,離第一桶金的逼格,還是有距離的。

再說他這位親戚,極會賺錢。大半輩子輾轉好幾座城市做生意,不止一次,把正興隆的小生意,交給親戚們去做。

可這些接手他生意的親戚,竟沒有一位,成功把他的賺錢路子發揚光大。甚至有人不出2年,做死了紅紅火火的旺鋪。

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其實不少。

經營一個小生意,開一間紅紅火火的鋪子,看別人做得輕鬆,你想接手賺錢,哪裡是做個工商變更那麼簡單就成了?

這看似毫不費力的賺錢背後,是對這小生意本質的認知,是一整套系統能力:


  • 你的市場敏感度夠不夠?
  • 選品能力如何?
  • 能不能建立起自己的生意人際網?
  • 供應鏈有沒有搞定?
  • 擴大規模的窗口期有沒有抓住?

如果你對這生意的相關認知沒有系統地建立起來,做死正旺的鋪子,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我們都賺不到,自己認知邊界之外的錢。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而在我們的認知邊界之外,虧起錢來,倒是十二分的容易。

有位讀者,給我留言,說她前些年投資了一個公寓,如今閒置著心疼,問我怎麼辦。

說實話,我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

她投資的這公寓,在5線城市。公寓周邊據說規劃了商務區,卻一直沒落實。


本來還零星有些辦公區,她說去年也陸續搬空了。賣掉且不說有沒有人接盤,交易的稅費就夠喝一壺。


租出去?


周邊沒有景點沒有大學沒有辦公沒有商業,同類型公寓又超多,供遠遠大於求,租給誰?

前幾年房產市場紅紅火火的時候,很多人怕錯失機會,在對投資房產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入場。

我當時也收到過不少北京周邊商鋪啦、公寓啦甚至租賃權小產權房啦等等的宣傳單。


中介小哥一天一個電話、一口一個姐,勸你趕緊上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我身邊也聽說過不少人在沒搞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麼的情況下,慌慌張張上車。

  • 有人買了商鋪,發現鋪面周邊人流量幾乎為0,所有鋪子都全天候大門緊閉;


  • 有人投資了寫字樓格子間,結果整個一大幢寫字樓,全年只租出去了2、3個小隔間;


  • 有人以為自己上車了地鐵口住宅,一轉眼成了辦不下證的小產權房……

在自己的認知邊界之外做決策,和賭博沒兩樣,處處是坑。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因此,做投資有條鐵律:不懂的不要碰。

有讀者朋友給我留言說:“自己的錢都存銀行了,收益很低,跑不贏通脹。


看我提過很多次買基金,他也心動了想買,但是也不想費腦子瞭解,怎麼能直接買?”

我勸說:不懂,且不想去弄懂,那就不要買。

見過很多人說要做基金定投,結果高位開心地買買買,指數跌了幾個月,明明是追加籌碼好時機,他們卻忍不了了。


先是停止定投,而後乾脆割肉離場,心裡默唸著“再也不玩基金了,騙錢的”。


雖然我鼓勵大家心有餘力,都可以瞭解下基金,瞭解下基金定投,我自己也正在指數中投入越來越多的錢,打算一直拿住了。


但假如你真的暫時沒有心力去學習它,那就不要期待在它上面賺錢。


存創新存款也挺好的,真的。(回顧請戳《度小滿撒錢了,30天多賺0.15%》)

認知邊界之外的世界,永遠不應該是我們的戰場。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舉個極端的例子,買彩票。


2塊錢一張,我們都知道中獎概率低到可忽略不計,買了就當把錢捐了。


但是之前有條新聞,講美國一擁有數學學位的老爺爺,發現了某彩票在特定情況下的概率漏洞,於是利用數學計算,大量購買這種情況下的彩票。


十幾年時間合法獲利1.74億。

在這位老爺爺的認知圈裡,該彩票成了合理合法提款機。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而我們這些數學渣渣呢?我們能奮起效仿,說我擔心錢貶值、擔心存銀行跑不贏通脹,就去買彩票提款嗎?

底褲都輸沒,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邊界,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

很多時候,做投資、做事情,拎得清的人,與拎不清的人的區別,就是能不能知道自己的認知邊界在哪裡,能不能管住自己的貪婪,只賺邊界內的錢,不心懷賭性指望逾越這個邊界賺錢。


我們可以用力生長,有意識地去主動拓展這個邊界。

我們讀書,我們聽課,我們工作,我們覆盤,我們反思,我們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這些都是在幫助我們不斷拓展認知邊界。

如今各行各業都在不斷被顛覆,而許多顛覆的底層邏輯都是打通的,因此跨界拓展認知常常有奇效。


靠2塊錢賺1.74億:認知邊界內的錢,最好掙


建築界之前就有件大事兒,雄安新區的BIM管理平臺,不是某家建築企業中標的,而是阿里雲中標的。


且,綜合評分高達91.12分,第二名才得了60.83分。

去年我們在做設計平臺的時候,一開始有一個點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看其他類似設計平臺,也沒有做得出彩的。


後來偶然間,我體驗了一遭各大相親平臺的流程、套路,才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強調的多元思維模型,其實也是讓我們擁有一系列高精尖思維武器,然後用他們去跨界打怪。

萬物互聯,道道相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