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只要半年就发展为尿毒症了?

医学小侦探


根据题目应该是说,发现肾脏病半年时间就进入尿毒症期了,发展较快。

其实,尿毒症的诊断,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肾脏病5期。需要依赖透析治疗或者肾移植治疗,才能维持生命。也是慢性肾脏病的最后一期。

在我们临床工作当中,有一句话叫做:慢性肾脏病是隐形杀手。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可能得了慢性肾脏病,而没有任何表现。如果不去体检,可能发展到尿毒症,危及病人生命了才发现。

所以,我们在长期的医疗工作当中,经常会有病人,因为不舒服,自认为是感冒来医院就诊,结果检查发现是尿毒症。

也有些人抱怨说,别人得了肾炎,好多年了都没有开始透析,而我却发现肾炎几个月就到了尿毒症期,需要透析治疗。

曾经有一个病友跟我炫耀说,六年前和我一起住院的几个病人,都到了尿毒症期,需要透析,或者换肾维持生命。只有我现在还算好,能够用药物控制疾病的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个是原发病的不同。我们知道,引起慢性肾脏病的起因,有原发性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不同的原发性肾脏病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继发性肾脏病的发展速度也是不相同的。

比如,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急进型肾炎是发展最快的慢性肾脏病。一般早期就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少尿、肾衰竭。往往半年到一年左右就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而如果是隐匿性肾炎,有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长期稳定不会进入尿毒症期。

比如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速度相对其他如高血压肾损害、梗阻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等比较快一点。

另一个就是,发现疾病的时间不同。如果一个人经常体检,可能在发病的初期就发现了慢性肾脏病。比如我们就常常在一些定期体检的、入职体检的、入户体检的人群里面发现了不少蛋白尿或者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而有些人因为基本不做体检,如有小小不适,也是自己硬挺着。这种情况,一旦有了慢性肾脏病,可能到了很晚期,才能发现自己的疾病。

还有就是,发现自己有了慢性肾脏病以后的重视程度,也对自己的疾病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人会积极治疗,而有些人一旦听说慢性肾脏病基本不能治愈,就放弃治疗。认为反正治不好,治也没有用,还不如不治疗。殊不知,虽然治不好,但是治与不治,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不管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早期积极处理很重要。一旦慢性肾脏病进入第三期,病程的发展就越来越快。我常常告知我的病友们和我们团队的医生们:慢性肾脏病是加速度发展的。

那么,当一旦发现有慢性肾脏病,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关键是注意加快肾功能损害的因素。比如高血压,比如大量蛋白尿,比如水电解质紊乱,比如使用肾毒性药物,比如严重感染,比如高尿酸血症,比如高血糖、高脂血症,比如嗜酒、吸烟等等。这些都是慢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和肾衰竭几乎是共生体。高血压可以引起肾损害,而肾损害也能够引起肾性高血压,反过来又加速肾脏受到损害的速度。所以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大量蛋白尿,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肾毒性药物,严重感染,烟酒等等都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多数还是独立危险因素。所以,控制这些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肾病追踪


患者案例:

一年前,刘先生在单位参加公司健康体检时发现了两个尿蛋白“+”,当时也有点慌,就去了肾内科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慢性肾炎。当时刘先生马上就要做新郎了,开始的时候都在按时检查,但是人都有惰性,慢慢地刘先生也就不在意了,甚至经常熬夜,还有为了工作喝酒应酬等。

没过多长时间,前段时间刘先生在家人的催促之下去体检,当时的血肌酐水平已严重超标了,肾小球滤过率指标明显下降,医生说他的肾功能已经出现了衰竭,已有尿毒症的迹象。

前后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刘先生就由肾炎发展成尿毒症,三十来岁的年纪居然遇到这样的情况,无疑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回想当初,刘先生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甚至最基本的体检也有忽略,熬夜喝酒、天天应酬,疾病加重可想而知。

从这个案例当中不难发现:这位刘先生都曾对自己的身体不重视,不定期做检查而致疾病加重。对于在肾病预防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尿常规检查来说,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上主要以尿素氮和肌酐指标来判断患者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假如该指标出现上升的趋势,很可能说明患者的肾功能开始下降。

2、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尿毒症患者就没有尿液了,其实很多患者并不是没有尿液了,而是尿液当中只有水分,无法排出体内毒素。因此,尿液量与疾病轻重不能划等号。

3、小心尿蛋白“+”的出现

在肾内科临床上,一旦发现尿蛋白+,同时还存在红细胞大于3个/高倍视野时,就要及时问诊了,这些都是肾小球肾炎的判断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