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現狀:寫給處於嚴重虧損散戶們的一封信,建議每天讀一遍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一直想給股市裡的中小投資者寫點什麼,也一直猶豫要不要寫。猶豫的原因在於,不知道好意會不會被認可,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在資本市場的大熔爐裡,有時候即使喊出真理,很多人也會默然覺得這是譁眾取寵的自我張揚。

總之,對於散戶講投資理念,特別是對於A股市場來說,說大邏輯法則顯得不落地,說權謀顯得不高雅,說哲學大部分人聽不懂。現實反而是這樣——大部分人都願意聽內幕消息,雖然從來沒有成功應用過。

真實的情況是:等內幕消息傳到你我的耳朵裡,大概率是圈套。我們做上市公司顧問的時候,董事長核心的信息連董事會都不一定先告訴。原因很簡單——真正的內幕消息就是錢,為什麼要給你?

支撐下筆的理由也很簡單,作為國內多家頂級公司的戰略顧問以及資深股民,個人覺得有責任多傳播一些有價值的視角,特別是糾正散戶的錯誤投資習慣,算是一個功德。

何況身邊還有很多大鱷級的朋友也會提供真知灼見。另一個角度看,如果這個市場永遠是90%的失敗者,我們作為市場經濟中所謂的“專業人士”,也是戴著道德枷鎖的。

邏輯一:股市不是一個很好的發財天堂,中小投資者卻總以為這是夢開始的地方。

A股市場最大的主旋律是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展開的,最開始上市的時候還曾經有過按照省市/老少邊窮地區發放名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談價值並不是市場最首要的邏輯。

舉例來說,有一點很難克服的就是產能問題。因為伴隨著科技進步和迭代,註定需要淘汰一部分產能。在國外會呈現出以經濟危機為節點的經濟週期,而中國一種比較特殊的表現就是股市影響的股災週期。

A股市場現狀:寫給處於嚴重虧損散戶們的一封信,建議每天讀一遍

邏輯二:市場以零和博弈為主,中小投資者總以為可以做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思維筆者並不反對,該學習學習,該實踐實踐,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一個創業板公司上市後100多元的股價,在1.5級突擊入股的市場上,資本介入的價格通常是1~2元。

所以,什麼是底?哪個價格是安全邊際?解禁洪峰為何屢屢在低點擊垮市場,不言而喻。資本市場上的價值是相對於價格的,也相對於時間維度,純粹的價值分析很多都是欺騙。

邏輯三:只有個別有進取心和執行力的上市公司會成為超級成功者,而中小投資者卻認為每一個誓言都是真實的。

創業板幾十家早期上市的公司,進化為BAT級別的並不多。這樣的公司雖然戰略上在冒險,但是從根本上是一家有進取心並且有成績的公司。

對於大部分平庸的地方性上市公司來說,由於增發的融資渠道可以不斷地讓公司獲得低成本資金,精工細作和希望大成的企業家並不多,大部分小富即安,或者在某個行業領袖的位置上沾沾自喜。

從這個角度看,創業板是最具備創業精神的,這也是其享受高溢價的原因。但是創業板的民營企業很多缺少國家的政策保護,也沒有兜底,因此難以避免不好的企業會被淘汰。而在任何一個競爭場所,差學生一定比好學生多吧?

邏輯四:A股市場炒股最重要的技術是保本,中小投資者卻以為是盈利。

筆者做股票有一位大師傅——吳老師,屬於近20年縱橫資本市場未嘗敗績的頂尖高手,他經常引用巴菲特的那句話——做股票最重要的兩個原則,一個是保本,一個是記住第一條。

從操作的角度看,破位減倉,止損清倉這兩個炒股最重要的技術往往被忘記,大部分人都把99%的注意力放在買好股票,從來不考慮“善終”的問題,這是散戶和很多散戶化機構最重要的弱點,幾乎90%的被套都是沒有止損造成的,一般兩天破位頂級操盤手就會減倉,10%止損就會清倉,只要堅持紀律都是有機會逃離的。

邏輯五:最靠譜的投資邏輯是等待確定性,中小投資者卻總認為和不確定性博弈顯現投資水平。

什麼是“確定性”?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知道,在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往往很多股票殺跌到高管增持點位以下,或者殺跌到增發價格以下,甚至接近公司的淨資產和淨現金儲備,如果排除市場本身的系統性風險,如果一隻股票在基本面沒有惡化的前提下,僅僅因為股市預期跌破多個大資金增持位置的時候,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一種確定性表現方式。

還有一種確定性就是基於中國經濟長期消費升級和增長的一些內生性大消費領域,很多股票看著漲得慢,卻是有確定性的。這種確定性要比去判斷主力拉昇的高度更深刻。股市中,大家需要尋找的就是類似的安全邊際,而不是自己的個人判斷。


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A股市場現狀:寫給處於嚴重虧損散戶們的一封信,建議每天讀一遍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A股市場現狀:寫給處於嚴重虧損散戶們的一封信,建議每天讀一遍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當然,我最討厭那種尖銳地提出問題,把人痛處挖的鮮血淋淋,最後又沒解決方案的婊子。所以我分享了3套止盈方案作為你的參考:

1、當股價出現最近10個交易日內最低價時賣出,這是海龜的止盈機制;

2、 當浮盈低於持倉20%時,設置股價回撤10%即賣出;當浮盈大於持倉20%時,跌去浮盈的40%即賣出;

3、 股價在20日線上堅決持有,跌破20日線賣出;

三套方案各有優劣,但基本都可以治療手賤的問題,關鍵還是你能否堅定的去執行它。

至於止盈以後的交易策略就很簡單了,總而言之就一句話,永遠不在下跌浪中買股票、補倉,就算因此錯過坑底的低位也不要可惜,股價在20日線以下的永遠不要買,永遠不要,這幅圖右邊的慘劇你就可以避免。

不過我話說的簡單,道理你也懂,可你不一定能做到,這才是整件事情最難的地方。交易是一場修行,我一直覺得這句話很裝逼,但它沒撒謊。

A股市場現狀:寫給處於嚴重虧損散戶們的一封信,建議每天讀一遍


三點修煉戰勝市場

為什麼市場似乎總與廣大投資者作對,常常造成了大多數散戶在牛市裡賺了指數卻輸了銀子,熊市虧的更多。投資者在市場中如何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何在這個市場中始終處於主動,做到既賺指數又賺錢?

一是正確的投資理念和良好的持股心態。危機中的暴跌,反覆抄底反覆被套,最後割肉,無法擺脫陰霾,變成了一漲就追,一追就套,一跌就割肉,始終處於被動。利空襲來急跌加暴跌,而跌到位了又不敢大膽出手,而一旦發現大盤均線轉好,大盤馬上晴轉多雲,結果折騰來折騰去,什麼也沒有撈到,丟了銀子也為國家貢獻了印花稅。股市對每一個投資者來說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有機會,就看你如何把握,輸錢往往都是輸在自己的性格上,而不是輸給股市。縱然你有滿腹經綸,倒背如流技術理論,能嫻熟應用賺錢大法,不論你的資金有多大,如果沒有一個成熟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態,照樣讓你有去無回,血本無歸。這是血的教訓,鐵的真理。性格決定命運,心態決定成敗。任何一個立志於證券市場的投資者,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培養和鍛鍊自己的性格,使其不斷完善和成熟,從而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卓越境界。成熟的投資理念和心態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磨練出來的,只有磨練出來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可靠,經得起市場的檢驗。

建議:投資者在操作時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而沒有良好的心態是無法在這個市場立足的,一句話,要想學會炒股要先鍛錘鍊好心態。

二是無知的賭博心理。很多散戶在每天操作的時候,總是喜歡盯著漲幅榜,而對跌幅榜從不關心,一旦發現漲幅榜股票拉起,馬上跟進結果發現沒有漲停,而是衝高回落,次日主力來個低開低走,結果經不住主力洗盤而割肉走人,沒過幾天主力又拉了起來並且超過了買點。

建議:在操作的時候,不要只盯漲幅榜,更要關注一下跌幅榜,可能一些股票縮量調整到了重要均線支撐位的時候,反而是潛伏的好時機。大家都想買的時候價格就高漲,大家都想賣的時候,價格反而更低,要反市場操作,或許對錯就在一念之間。

三是強烈的從眾心理。媒體吹捧的多,大家談論的多,利好消息多,就喜歡跟進.尤其是媒體大肆宣傳的,一直看不想進,等發現判斷錯了,想進了,結果被主力來個金螳脫殼,結果被忽悠進了。其實好股票都是大家沒有注意的,就像創業板在推出時很少有市場投資者看吉峰農機,後來卻成了創業板的一面旗幟,連大盤調整也照樣上漲,直漲得讓市場瞠目結舌。這就是“市場專門和投資者做對,看好的不漲,不看好的卻漲到天上”。而所謂大黑馬,就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挖掘發現,操作就更難了。

建議:在投資操作的時候,只有自己才是神,越是別人不看好的,越要有自己的判斷力,面對猙獰的市場要有超人的定力。要知道,主力在出貨前都是煙幕彈瀰漫,而一旦你中了煙幕彈,你就可能無法全身而退

A股市場現狀:寫給處於嚴重虧損散戶們的一封信,建議每天讀一遍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一隻貪婪的凝望著市場,一隻清晰的看著自己。

其實在交易的過程中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控制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向控制自己下功夫心理控制、行為控制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只要能過這一關,就成功一半了,這點做不到,其他部分做的再好都沒用。

要成功首先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不到這一點,無人能幫你。也不可能邁出這最後半步。

知行合一的問題,說重一點,實際上還是一知半解的原因。無知,無畏行;一知半解,難行;真知(跟市場儘量融為一體,以自己的視角讀懂市場),易行。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順勢是我們來到投資市場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但在實際的交易中人們卻往往背馳而行,喜歡抄底摸頂,我們被內心的恐懼和貪婪所驅使,在上漲時不敢買時,卻一心想賣到一個最高價,但是在實踐中,高點出現後大多情況下會出現更高的高點,而最終的高點其實只有一個,前面的高點大多時間又會被新的高點所取代,這也就是為什麼要順勢,因為真正的高點和低點永遠只有一個,要捕捉到這樣的點的可能性極其微小,在交易中當然要永遠去做概率最高的事情。

A股市場現狀:寫給處於嚴重虧損散戶們的一封信,建議每天讀一遍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交易的本質就是一種概率遊戲,沒有人能永遠做出正確的選擇,資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我們犯錯時仍保留繼續遊戲的資本。 生活沒有秘決,只有辛勤的付出加上正確的方法,才可能收到生活給我們的一些些欣喜,成功是如此之不容易,不論任何行業,股票也一樣。知道規則只是讓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讓我們用最小的成本和代價來學習,要成為灌籃高手更需要的是球場上的汗水和一次次的失敗來鑄就。車手冠軍的最大秘決就是練習,與其說他有秘決,不如說他有一種自己的素養和經驗,而這種素養是在其長期的訓練中自成一體的東西。

交易同樣沒有秘決,我們學習的過程就是戰勝自我的過程,承受失敗痛苦的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因為經歷痛苦我們更加理性,因為理性我們更加成熟。

對於成功的交易者來說,如果發生連續性的損失,他們知道出了差錯:他們會立即停止交易,重新檢討交易或分析的方法。輸家則欲罷不能----他們繼續交易,因為他們已經沉迷在遊戲的激情中,希望再度掌握勝利的滋味。

你必須在合理的風險與不合理的損失之間劃一條界線。一位交易者必須承擔合理的風險,但絕對不允許發生預定風險之外的損失。

批進兩箱貨物可能是合理的生意風險,但囤積一卡車的貨物可能就是純粹的賭博了。 對於任何一筆交易,風險絕對不可以超過帳戶淨值的10%,人總有賭的意願,尤其看到很多人暴利.但要堅決抵制!

如果你發現某個理想的交易機會,但停損點必須設定在合理的風險之外----應該放棄。在交易中避免接受10%以上的風險,這就如同酗酒者避免進入酒吧。如果你不知道應該承擔多少風險,那最好還是謹慎一點。

趨勢無法精確地預測,卻可以被有效地跟蹤。我們無法創造市場的機會,只能等待和把握市場機會。冷靜是交易的良友。不要讓心理影響交易。交易中規則為王。交易規則是確定的。用確定的規則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以不變應萬變,一把直尺走天下

大道至簡。繁複的交易技術往往導致交易決策與交易執行的困難與混亂。交易技術務求簡單,簡單到不用大腦的地步。技術越複雜,頭腦越糊塗。發現市場簡單的一面,以簡單的技術手段去把握它。虧損是交易必然的組成部分,合情合理的虧損是可以接受的。

交易成功之路:完善交易技術,提煉交易規則,加強規則執行能力,造就鐵血的交易性格。最可怕的敵人是自我,最難改變的是人性,最可悲的欺騙是自我欺騙。如果不明確前進的方向,我們便失去了方向感,無法前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技術盲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盲點缺乏認知。逐一反省和刪除過去的錯誤,就會越接近成功。從簡單到複雜,謂之精明;從複雜到單純,謂之智慧。

交易心理的控制就是去除人性,保持理性。任何人性心理的波動,將導致交易動作的變形。市場常常將投資者的預期破滅。破滅的是希望,不破滅的是規則。

交易決策:勇敢而不莽撞,謹慎絕非膽小,自信卻不自負。

交易決策:衝動是魔鬼,冷靜是天使。

投資常常因得失心太重迷失自我,從而導致交易動作變形。寧可看錯,不可做錯。看錯不可悲,做錯才可怕。

從實戰操作角度看,純粹的理論對於實際操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實戰交易,不僅要看到入市時機,還必須同時知道風險控制點和退出點。對於一名優秀的交易者來說,市場沒有什麼比交易規則更神聖的了。

交易執行原則:按規則執行,虧損也是正確的;不按規則執行,贏利也是錯誤的。該斷不斷,反受其亂。當機立斷是最可貴的投資品質之一。靜如處子,動若脫兔。該出手時就出手,但要膽大心細。

控制你的損失,讓利潤自由成長。能做的是控制風險,卻無法控制盈利。耐心是最可貴而必需的交易品質。

交易中一旦失去耐心,投資者就像一個狂躁不安的野獸,必將撞得頭破血流。一擊制勝的最佳時機就是耐心的盡頭。

以確定的交易策略面對不確定的市場變化,無論結果如何都是正確的!預期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預期落空時,還抱著預期不放。

許多投資者敢輸不敢贏,對被套有著驚人的承受力,卻對盈利產生高處不勝寒的恐懼感。我們不能創造機會,但要能把握機會;不能控制盈利,但要能控制損失。

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則為準繩,這是一名優秀交易者必備的交易理念。整個交易過程的邏輯鏈清晰明確,才能在交易中進退自如,左右逢源。彈性交易以風險控制為主導,強調風險收益比,在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潤最大化。

熊市之道:觀望與等待。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交易之道: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觀望不是消極的等待,而是伺機而動。機敏而冷靜地注視著市場,耐心等待獵物的出現。我們可以選擇交易節奏,但市場的節奏由市場控制。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