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在中國古代,教師行業的最高榮耀,莫過於給皇帝當老師。

倘若從皇帝做太子起就給其當老師,那不單是培養朝廷未來的接班人,自己也會被當作未來重臣培養。

太子是“預備”的皇帝,太子的老師更是未來“預備”的棟樑,加官晉爵,指日可待!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同時,帝師也是一份高危職業,俗話說:伴君如伴虎。

帝師雖能旁敲側擊的督促,但卻不能擺出為師者尊的威嚴,“雖師,臣也,雖徒,君也”,尊卑順序的位置絕對不容許逾越。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除此之外,帝師的門檻也頗高,不光是科舉成績好、學問深厚,還得有著高超的書法造詣。

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宮廷帝師們的書法風采吧!


康熙皇帝之師——沈荃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沈荃《臨褚遂良枯樹賦軸》紙本行書 116×42cm 河北省博物館藏

沈荃(1624~1684),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字貞蕤,號繹堂,又號充齋。清順治九年(1652年)探花,授編修,累官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卒諡文恪。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沈荃《行書臨爭座位帖軸》綾本行書 238×50cm 天津博物院藏

沈荃常指導康熙學書,對康熙皇帝影響很大。據傳沈荃每侍帝書,下筆即指其弊,兼析其由,深得康熙帝賞識,常召至內廷論書。

康熙曾對李光地說:“朕初學書,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實侍,屢指陳得失,至今每作書,未嘗不思荃之勤也。”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沈荃《行書浪淘沙詞軸》綾本行書 178.2×44.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沈荃《行書蘭亭後序軸》綾本行書 237×51cm 山西省博物館藏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雍正皇帝之師——徐元夢

徐元夢(1655-1741),姓舒穆祿氏,字善長,滿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授浙江巡撫。雍正帝即位,署大學士,充《明史》總裁。乾隆帝即位,入直南書房,充《世宗實錄》副總裁。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追贈太傅,諡號文定,入祀賢良祠。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乾隆皇帝之師——朱軾

朱軾(1665-1736),瑞州府高安縣艮下村(今屬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鎮艮下朱家村)人,字若瞻,號可亭。自幼苦讀寒窗,通曉經史百家,是著名的經學家、文學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進士。

歷任潛江知縣、陝西學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撫、左都御史。雍正時,充聖祖實錄總裁,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兵部尚書。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初入學,雍正命朱軾為師,在懋勤殿設講壇,行拜師禮。

朱軾對弘曆的要求很嚴,連雍正也覺得過分了,就對朱軾說:“教也為王,不教也為王。”意思是說,對皇子,教育他做王,不教育他也做王,先生何必這麼嚴格呢?朱軾答道:“教則為堯舜,不教則為桀紂。”意思是說,教育好他,就可以使他做堯舜那樣的賢君,不教好他,就會成為夏桀、商紂那樣的暴君。

雍正見說得有理,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乾隆做了皇帝后,非常感激和尊重他的老師,曾親自到高安來問候朱軾。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道光、咸豐、同治皇帝之師——祁雋藻(qí jùn zǎo)

祁雋藻(1793-1866),字叔穎、淳浦,避諱改實甫,號春圃、觀齋、息翁,晚年號觀齋,山西壽陽人,清代道光、咸豐、同治三朝宰相。

曾任國子監祭酒、戶部右侍郎、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官職。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祁雋藻輔政為官達46年之久,兼任過道光皇帝的上書房總師傅、咸豐皇帝的太子太保銜、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讀。

世稱“三代帝師(道光、咸豐、同治)”、“四朝重臣(嘉慶、道光、咸豐、同治)”。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其書法由小篆入真行,先宗柳公權,又學顏魯公,參以黃庭堅,筆意直追魏晉,師法“二王”,探索書法之真諦,形成了瀟灑練達、舒適遒健的風格。

清道光、咸豐年間,被推為“書壇盟主”。《清代翰林傳略》稱其為“一代書宗”,為清中晚期四大書法家之首,有“一時之最,人共寶之”、“楷書稱首”的讚譽。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同治、光緒皇帝之師——翁同龢(hé)

翁同龢(1830~1904),江蘇常熟(今蘇州常熟)人。字叔平,號松禪,別署均齋、瓶笙、松禪、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咸豐六年(1856年)考中狀元。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翁氏在朝40多年,為晚清政壇的重要人物。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參與了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以及對英、法、德等國的交涉和近代銀行開設、鐵路修建、新式大學堂興辦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響。

他向光緒帝舉薦康有為等進步人士,被康有為譽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因捲入“帝黨”與“後黨”的政治鬥爭被慈禧太后罷官。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翁同龢早年從習歐、楮、柳、趙,書法崇尚瘦勁;中年轉學顏體,取其渾厚,晚年得力於北碑,平淡中見精神。打通顏字和北碑,兼收眾長,從而形成了翁字的獨特書風,成為晚清頗具影響的書法家。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光緒皇帝之師——孫家鼐

孫家鼐(1827~1909),字燮臣,號蟄生、容卿、澹靜老人,安徽壽州(今淮南壽縣)人。咸豐九年(1859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出湖北學政,升侍講、侍讀。入值上書房。光緒四年(1878年),命在毓慶宮行走,與翁同和同任光緒帝師。

歷升侍講學士、侍讀學士、侍郎等職。光緒二十四年(1898),光緒帝下詔推行變法,廢科舉,興學堂,命孫家鼐主辦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宣統皇帝之師——陸潤庠


同治十三年,陸潤庠在殿試中一舉奪魁,成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狀元,辛亥後,留清宮,任遜位末代皇帝溥儀之師。


陸潤庠溫和平易近人,接物無崖岸,雖貴為大臣但服用簡樸。能書法,擅行楷,早年致力於唐人手禮,尤鍾情於歐陽詢、虞世南尺牘,古人語其妙,虞結在肺腑,歐結在肢節,大不侔也。陸潤癢熔鑄二人之特點,採各家所長自成一體。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宣統皇帝之師——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

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鉅子,國學大師。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宣統皇帝之師——羅振玉

羅振玉(1866-1940),字叔蘊、叔言,晚年號雪堂、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於古器物學、考古學、金石學、甲骨學、農學等方面皆有成就。

精於收藏考釋,著有《殷墟書契菁華》《殷墟書契前編》《殷墟書契後編》《殷墟書契考釋》等,被譽為“開甲骨文識字之始”,是近代以甲骨文入書的開創者。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宣統皇帝之師——朱益藩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號定園,益浚弟,江西蓮花人。光緒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陝西學政,上書房師傅,考試留學生閱卷大臣。

曾任北京大學第三任校長、著名書法家。朱益藩七十壽辰的時候,溥儀給他的壽詩中就有“善書健腕猶飛白,旨酒溫顏自渥丹”的句子,對他的書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宣統皇帝之師——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漢族,福建閩縣螺洲人。晚清大臣,學者。1909年,陳寶琛奉召入京,擔任禮學館總纂大臣。

1911年,陳寶琛任宣統帝溥儀的老師,賜紫禁城騎馬。1912年2月12日,清帝遜位,陳仍追隨溥儀,奉命修《德宗實錄》。

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月,溥儀被逐出故宮時,溥儀見到陳寶琛,放聲大哭說:“我無顏見祖宗啊!”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宣統皇帝之師——梁鼎芬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學者、藏書家,廣東番禺人。光緒六年進士,授編修。

歷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彈劾李鴻章,名震朝野。後應張之洞聘,主講廣東廣雅書院和江蘇鐘山書院,為《昌言報》主筆。詩詞多慷慨憤世之作,與羅惇曧等人並稱“嶺南近代四家”。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宣統皇帝之師——袁勵準

袁勵準(1877~1935),字珏生,號中州,別署恐高寒齋生。武進縣城(今常州市區)人。書畫家。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被命為南書房行走;光緒二十八年任京師大學堂監督;光緒三十一年負責創辦實業學堂(北大工學院前身),任監督,在此期間曾任甲辰科會試同考官。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皇帝的老師,書法果然不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