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一箱几脾最好?

用户6614304998559


中蜂的蜂箱问题

中蜂的蜂箱不像意蜂那样单一,一般意蜂的蜂箱就是一种,那么就是郎氏意蜂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蜂十框标准箱,但是中蜂的蜂箱很多,由于各地的中蜂群势和习性有所不同,中蜂除了中蜂标准箱外,还有很多民间自己研制的蜂箱,比如我们常说的高窄式中蜂箱,GN式中蜂箱、中蜂16框卧式蜂箱、卧式土养蜂箱等等。大大小小的算下来,据有关资料统计,光是中蜂箱就有100多种,而且一百多种中蜂箱各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空间大小不一样

其实中蜂标准箱的大小主要是考虑蜂群的群势,所以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空间大小的中蜂箱,尤其是木桶中蜂箱更是规格多种多样,不但从空间上来说大小不同,长宽比例也有很大的差异,里面的构造也有不同。

第二:使用的巢脾不同

就活框养殖的中蜂箱来说,有的中蜂箱长宽比例不同,除了中标箱比较通用之外,其它的中蜂箱还是有着很大差异,所以光是巢础这点就有各种不同的规格。从蜜蜂的习性来说,虽然中蜂标准箱有国标箱的说法 ,但是很多地方采用中蜂标准箱并不是最佳选择。由于巢脾大小的不一样,必然导致了蜂群中蜜蜂数量的不一样,从这种情况来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无法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中蜂的蜂脾数量几张最佳的。

中蜂一箱几脾最好?

从中蜂的习性和区域性来说,我们想要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中蜂一箱几脾最好难以衡量,但是中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固定群势,比如我们贵州,一般普通的蜂群随便可以达到7八脾的样子,可以算是强群,甚至有的七八脾了还不会出现分蜂,所以蜂部落认为蜂箱中放多少脾蜂最好的问题,可以参考蜜蜂的生物学特点和我们养蜂的目的来看。那么从我们养蜂的目的来确定,我们看看我们养蜂中常见的目的有哪些。

第一:生产

生产蜂蜜相信是很多养蜂人养蜂的主要目的,对于生产而言,一般采用强群取蜜,但是并不是超强群,一般达到本地的强群标准,没有发生分蜂即可。

第二:繁殖

从繁殖蜜蜂的角度来说,根据蜂部落的观察,弱群的蜜蜂繁殖能力并不强,强群的蜜蜂繁殖能力也不强,相对来说蜂群处于一个中上等群势的时候繁殖能力是最强的,所以蜂部落认为从繁殖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蜂群群势维持在当地群势的中上等群势最好,这个时候蜂群的繁殖能力最强。

第三:越冬

对于越冬来说,蜂部落在关于蜜蜂越冬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了,采用弱群越冬和强群越冬的差别,相对来说使用强群越冬不但安全,饲料消耗也不一定有弱群那么多,所以在蜜蜂越冬上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当地蜂群的最强群势来进行越冬。


蜂部落


中蜂一箱几脾好,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中蜂喜欢分蜂,群势一旦有点大就容易起王台,闹分蜂。人工干预以后,不仅解决了蜜蜂分蜂的问题,也减少了蜂农朋友的损失。因此养蜂人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蜂群让蜂群健康发展。

当我们收到的蜂很少时,要么把蜂群合并到其他蜂群中,要么就放一脾或半脾,同时要加强饲喂,避免蜜蜂因饲料不足而发展不起来。

当我们收到的蜂是强群时,就要根据蜂量的多少来决定放脾,不要蜂过多于脾,也不要脾多于蜂。蜂过多于脾时,蜜蜂容易爬到箱盖上做脾或在蜂箱外面结团,不利于蜂群管理,也损失不少资源。当脾多于蜂时,蜜蜂由于对蜂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伤脾,伤蛹。蜂蛹过多死亡后,气味很快就会弥漫蜂箱,过不了多久蜜蜂也选择飞逃。

养殖不是机械作业,虽然有规律可循,绝不是按部就班。要根据蜜蜂蜂群的大小对蜂群进行管理,蜂多时加脾,蜂少时,减脾或并入其他蜂群。温度过热时,把蜂箱移到阴凉的地方,拓宽蜂路,洒水降温。温度过冷时减少蜂脾,缩小蜂路并给蜂群保暖。如此,方能长久养蜂




百色小蜜峰


中蜂究竟一箱几脾最好?原则上说,蜂群越强大则越好,强大蜂群病虫害少,养殖效益高。而蜂脾数量放置的多少是由蜜蜂数量来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蜜蜂群势。蜜蜂活框饲养的优势和本质在于,能够极大提高蜜粉产量,科学、便捷管理蜂群。活框饲养能够根据蜜蜂的生活需求,随时调整巢脾数量。所以,一群蜜蜂中巢脾的数量基本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并非一成不变的常量或定数。


早春时节,外界气温缓慢回升,蜂群从慢长的冬季蛰伏或半蛰伏状态中被激活,随着少量蜜粉进入,蜂王开始产卵。在首批子蜂出房前,本已羸弱的蜂群,由于老蜂的逐渐死亡而变得更加弱小。蜜蜂为了达到繁殖所需要的温度,就会密集在子脾部位发热保温。而失去蜜蜂保护的多余巢脾,往往会被巢虫、霉菌等所侵害。为了保护巢脾,节约蜜蜂劳动力,给蜜蜂提供适宜的哺育环境,我们会将多余的巢脾抽出保存备用,用隔板或保温板将蜜蜂所在区域进行空间调整隔离。也就是说,脾子的数量应由蜜蜂数量来决定,以蜜蜂爬满巢脾为准,特别是早春和晚秋,应充分做到蜂脾相称。

正常情况下,早春时期的中蜂群势,1~2脾满蜂被称为弱小蜂群,3~4脾满蜂被称为中等蜂群,5~6脾满蜂被称为强群或大群。


除早春、秋末以外的其它养殖时节,由于外界温度基本在25℃左右徘徊甚至更高,除新分群外,正常的中蜂群势基本在4~8脾左右,无论是流蜜期还是高温盛夏期,巢脾的数量应该依据群势大小略多于蜜蜂数量,即多加1~2张巢脾,即能满足额外的蜜粉储备,又能防止蜜粉压缩蜂王产卵圈,避免蜜蜂造赘脾和在巢内、巢门口结团吊絮或引发分蜂热。除正常取蜜外,也可将不含子蜂、多余的封盖蜜脾抽出保存以备补饲。

通常情况下,蜜蜂的群势大小受到遗传、蜜粉源、气候、王龄及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蜂王相对于意蜂王产卵力较差,蜜蜂群势较小、爱分蜂,较难维持强大蜂群。实践证明,只有强大蜂群才能够获得蜂蜜高产,而弱小蜂群取蜜很少或者根本无蜜可取。第一年蜂王产卵力最好,逐年次之。中蜂的遗传和外界蜜粉源、气候等因素非人力所能把控,而蜜蜂的管护却与养殖技术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或技能,对蜜蜂的综合性能加以引导或改变,如每年更换蜂王。经验表明,一年内的优质中蜂王群,可维持6~8脾甚至更大的蜜蜂群势而不分蜂。二年内的正常中蜂王群,只能维持4~6脾的蜜蜂群势就产生分蜂热。二年以上的中蜂王群,仅2~4脾就会产生分蜂热。而现代商售的中蜂标准箱,就是依照中蜂单王群所能达到的群势极限,能够放署10个标准巢框设计加工的主要原因。

若饲养场地和空间有限,也可采用中蜂标准继箱饲养双王群的超级中蜂群,垂直隔王板和水平隔王板共同运用,其养殖效益也是不错的。

本人认为,中蜂较有饲养价值的基本群势应在6脾满蜂左右。理想的群势应在8脾满蜂左右。脾子的数量应根据蜜蜂的群势来定,除早春和晚秋做到“蜂脾相称”外,其它时节应依据群势大小,多加1~2个巢脾。


亢岁平


中蜂养殖看蜂群强弱选择性放多少片蜂脾为宜。蜜蜂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蜂脾放置数量,不适配的数量将导致棉虫等虫害在蜂脾的产生。儒生以就此观点与大家分享。

  1. 弱群的蜜蜂数量少,蜂脾放置以蜜蜂能覆盖为准,初始放置二脾巢基。查看两巢基是否会被蜜蜂覆盖,如有五分之二以上的脾没有蜜蜂,则只放置一脾。此弱群需要调用蜂蜜水进行精心饲养,确保工蜂的食物,促使蜂王产卵,以壮大蜂群。如果在一月之内仍然没有起色,考虑合并蜂群或者更换蜂王。无法壮大的弱蜂群极易发生棉虫,导致蜂群的弃巢逃跑。

  2. 查看蜂箱内蜂群如果两脾提起来较重,蜜蜂全面覆盖且有下垂趋势,此时需要增加一片巢基。较重的脾说明内采集有较多的蜂蜜,蜜蜂有足够的食物,蜜蜂下垂起吊则表明蜂群正大壮大。此时增加巢基有利于蜂蜜产量的提升与蜂群的发展。虽然三片蜂脾仍属于弱群,只要做好虫病的预防管理,一个月内可增加到四片蜂脾,正式进入中蜂的正常蜂群范围。
  3. 4~6片蜂脾的蜂群,固定一星期进行一次要查看,根据外界蜜源是否丰富,箱内蜜蜂数量是否增加还是减少,对蜂脾做出相应的调整。蜜源不足的情况下,蜜蜂数量增加,此时保持蜂脾数量不变;蜜蜂数量呈下降趋势,及时将老脾挑走;蜜源充足的情况下,蜜蜂数量减少,查看蜂脾情况是否正常,如发现有死亡的蜂蛹,及时更换蜂箱与蜂脾。更换蜂箱后蜜蜂数量无法覆盖蜂脾,马上减少一片巢脾,避免因蜜蜂照顾不到蜂脾而被棉虫侵害,造成损失;蜜蜂数量增加,进一步向强群发展,此时根据蜜蜂下垂的长短适时放入巢基;
  4. 7片蜂脾以上的蜂群根据情况做好分群的准备。特别在春季及时分群对养殖中蜂的发展有很大帮帮助,人工分群以抽调3片蜂脾作为新群的基础。在蜂王质量好的情况下,一个月后可发展至4片蜂脾以上。对于到秋天才7片蜂脾以上的蜂箱,只适合保持原有状态,有利于蜜蜂的顺利过冬。

中蜂养殖放置多少蜂脾适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可墨守成规。一般保持蜂箱5~6片蜂脾为佳,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才有利于养殖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