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道和珅会死,为什么还把心爱的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

开花的小绿叶子


引言:乾隆曾对十公主说:“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释:若果你是皇子,我一定会立你为太子。

十公主,乾隆皇帝最小的一个孩子,在乾隆皇帝65高龄的时候出生。当时的乾隆非常注重养生,希望自己长命百岁,十公主的诞生,无疑是力证了乾隆养生之法有效,在65岁高龄的时候仍然拥有和年轻男子一般让女人孕育子女的能力,为他的长寿的想法带来了希望,因此十公主的出现带给他的喜悦,估计仅次于登上地位的喜悦。

不仅如此,十公主的样貌也与乾隆极为酷似,性格也不同于以往的公主,有记载称,十公主性格刚毅,能够张弓搭箭,经常女扮男装随乾隆一同狩猎,并且屡次都有收获,乾隆觉得,这个女儿与自己年轻的时候极为相似。

因此,乾隆对十公主也是极其宠爱。不仅在十公主未诞生的时候,就将其生母从惇嫔封为惇妃,在十公主出生之后,皇宫里所有的好东西更少不了十公主的那份。惇妃曾失手打死宫女触怒乾隆而被惩罚,最终因为乾隆对十公主的宠爱而化解。乾隆晚年性格暴躁,经常斥责惩罚身边的人,这时宫人只要把十公主抱过来,乾隆便立刻转怒为笑,一脸仁慈,而那些人也可以免受惩罚。

十公主不仅被破格封为“固伦公主”,享受亲王的待遇。乾隆更是不忍其远嫁,受和亲之苦,在京城为其寻找合适的驸马,希望能够一直庇护她。甚至在十公主出嫁的时候,赏赐乘坐金顶轿,这是嫡出公主都不一定能有的待遇,并且还赏赐了其他公主十倍的嫁妆。由此可见,乾隆对十公主的宠爱。

即使是后来的嘉庆帝,对于自己这位最小的妹妹,也是极为宠爱。可以说,十公主应该是清朝时期最受宠的一位公主了,按理说应该是一生快乐无忧,可是她的后半生却孤苦无依,十分悲惨,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乾隆:为悲惨人生埋下伏笔

前面说乾隆对十公主十分宠爱,怎么又说是乾隆皇帝为十公主的悲惨生活埋下伏笔呢?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物极必反”。可能是乾隆帝对十公主太过宠爱了,反而因为这份宠爱,最终让十公主后半生的生活十分凄惨。

由于乾隆不忍十公主远嫁,于是开始在京城寻找合适的男子作为十公主的驸马。而当时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和十公主年龄相同,八字相合,长相也十分讨喜,于是乾隆在十公主六岁的时候,便选定了丰绅殷德作为其驸马。

这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乾隆忽略了一点,就是他已经秘密立为储君的嘉庆帝。嘉庆帝的老师是朱珪,虽然朱珪不算是一个特别有才能的人,但是依旧得罪了当时乾隆身边的大红人和珅。由于朱珪影响了和珅的利益,和珅趁机向乾隆进言,将朱珪从两广总督贬为安徽的巡抚。从此朱珪和和珅之间结下仇怨,而这件事也深深了影响了嘉庆,让嘉庆对和珅心生不满,故而为后来嘉庆杀掉和珅埋下伏笔。

而和珅的死亡,便是十公主悲惨生活的开始。

和珅:悲惨人生的催化剂

乾隆六十一年,乾隆将皇位传给了嘉庆帝,然而作为太上皇的乾隆依然把持的朝政,虽然明面上嘉庆是皇帝,但实际决策时还是要事事先问过乾隆,相当于就是个傀儡皇帝。

但虽然是傀儡皇帝,但毕竟当时的乾隆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就算是把控朝政,也把控不了几年了,终有一天,大权依然会回到嘉庆帝的手中。

然而作为人臣的和珅,却一直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本来嘉庆帝对和珅就心有不满,按理说在嘉庆登基之后,他应该极力讨好嘉庆帝,但是和珅却正好相反。

他不仅没有讨好嘉庆帝,甚至还在乾隆面前打嘉庆的小报告,本来嘉庆帝就已经够憋屈的了,没想到还要被自己的臣子打小报告,自然是对和珅的怨愤越来越重。不仅如此,在嘉庆即位后,和珅本应该有所收敛,但他非但没有如此,反而仗着自己与皇家联姻,愈发嚣张,甚至利用自己的职权打压嘉庆帝,对嘉庆帝的皇权造成了威胁,自然让嘉庆帝忍无可忍。

于是,在乾隆驾崩之后,嘉庆就迫不及待的将和珅关入大牢,并罗列了和珅的十大罪状,之前因为和珅受冤的大臣纷纷表示赞成嘉庆帝的做法,于是没多久和珅便被斩首,因着嘉庆帝对妹妹十公主的宠爱,才留了和珅的全尸,并放过了丰绅殷德,给和珅保留了一丝血脉。

和珅死后,和珅的大部分家产都被收归国有,仅留了一套宅子一分为二,前院给了嘉庆帝的亲弟弟,后院留给了丰绅殷德和十公主。随着和珅的倒台,十公主的生活也开始急转直下。

丰绅殷德:悲惨人生终成定局

本来十公主和丰绅殷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和珅的死,对丰绅殷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十公主的求情直下,丰绅殷德保住了性命,甚至嘉庆帝还允许他当朝为官,按说有了父亲的前车之鉴,更应该奋发图强,为自己谋求发展,有着嘉庆帝对十公主的宠爱,只要他不像其父亲一样贪污受贿,威胁到嘉庆,混个不错的官职,平安一生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作为和珅唯一的儿子,从小自然也是备受宠爱,但是和珅离开后,唯一的依靠失去,而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始终无法正确的面对形势。

所以在和珅死后,丰绅殷德便开始沉迷声色,更是在国丧期间私自跟自己的妾室生下了一个女儿,由于清朝国丧期间是不允许夫妻同房的,丰绅殷德可谓是犯了大忌,再后来被嘉庆帝发配到了遥远的乌里雅苏台,最终在病死。

而十公主自和珅死后便一直过着孤苦的生活,与丰绅殷德唯一的儿子也早夭,丰绅殷德死后由于无法改嫁,只能自己独自生活,更是凄凉,最终在她49岁的时候也逝去了。

虽然十公主深受两朝皇帝的宠爱,她本身也十分出色优秀,但是由于清朝对女子的种种限制,最终不得不服从命运的安排,凄惨的过完后半生~


两半文化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就像大家无法预知明年此时此刻的你会是个什么样子,同样,最好不要站在历史的上帝视角去评判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朝代。就像乾隆在准备把自己姑娘嫁给和珅家的时候,肯定是没有想到和珅最后的下场会是这个样子的。

好,咱先转移一下关注点,很多人都知道乾隆的老姑娘是十公主,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姑娘的具体生平,今儿先说说这位乾隆的心头肉的固伦和孝公主。

乾隆弘历这一辈子一共有五个成年的公主,一共生过十个,夭折了五个(清代的夭折率好高)而今天的主人公十公主便是弘历的最小的闺女,自古老幺最受宠爱,到了乾隆家也不例外,和孝公主也长相也随爹,是个超卡哇伊超灵巧超活泼的女孩,她出生的这年,乾隆已经六十有五了,老来得女自然更加的视如掌上明珠,所以经常的赏赐加封。

这个便是给乾隆生下十公主的妃子-惇妃,她是借女得福,由于十公主被老爸乾隆宠爱,她也常被赏赐各种福利,但是她膨胀了,那是在乾隆43年的时候,由于她依仗着女儿受宠,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并不是像一开始那样处人处事小心翼翼,而是开始喜怒形于色了,说白了就是骄傲了,有一次她竟然在自己的宫内动用私刑,活活的把一个她不待见的宫女给殴打致死了,这还了得!!毕竟这些宫女也都是出身于八旗显赫人家,自然人家也得要个说法,乾隆后来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是气愤非常,这要不是十公主在,乾隆一定会将惇妃一撸到底,但念及爱女怕她伤心,硬是从轻处罚,不痛不痒的给惇妃警告降级处分而已。

最重要主人公,和珅及丰绅殷德出场。

十公主和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说来也巧,他俩竟然同岁,只是十公主稍稍比小和大一点点而已,这个时候的和珅依然是乾隆的得力干将,正史上看,和珅在这个时期可谓是人生巅峰的状态,手握大把的要害部门的权力,乾隆皇帝对其也是非常满意,毕竟和珅的办事能力在同期几乎无人能及,能够为乾隆解忧,试问,如果你是乾隆帝,你能不喜欢这样的干才?但权力越大的时候,往往也是人最容易膨胀的时候,和珅也不例外,在成功的把十公主迎娶进和门之后,和珅可以说是到达了人生的顶点,他权上加权,自己的身份又多加了一层皇亲国戚的头衔,而和珅自己的女儿,其实也嫁给了爱新觉罗皇族,成为了一个贝勒了媳妇,这个贝勒是康熙大帝的重孙子,同样和珅的侄女,也就是和珅弟弟的女儿,也通过和珅的关系嫁给了乾隆之孙绵庆,这几乎把和家和皇族紧紧的联系交织在了一起,和珅彻底成为了大清国首位集各种光环于一身的“二皇帝”了,

只要是人,就永远跳脱不了容易膨胀的怪圈,和珅也步了十公主生母惇妃的后尘,开始了乾隆最不想见到的弄权跋扈的深渊,但此时的乾隆年事已高,自顾不暇,自然也顾不上教育和珅收敛,便咽气西去了,此后嘉庆皇帝亲政后做了一件世人皆知的事儿,杀和珅。

而这一次又是十公主的出面,保留了公公和珅的体面-保留全尸,自尽而亡。

  


老猪的碎碎念


乾隆本意是想留下和珅的,只是嘉庆太蠢了而已,竟然没法理解这乾隆的良苦用心,而整出个杀富取卵!我们得再去说一件题外话,那就是和珅虽然有钱,但并不是贪污来的,而是自己经商致富的!不然刘墉纪晓岚早就把他的贪污把柄抓到手里了,哪还有他嚣张的地方!因此,一个和珅放到现代,就是超级企业家的模范。乾隆想要留和珅给嘉庆搞改革搞开放!

和珅发财有三个途径,一个是搞地产开发;一个搞放贷收息;另一个是走私国外货物。

和珅会用低价收购廉价山林荒地,然后再统一组织兴修水利,开荒垦林。最终把荒地变良田再高价卖出。实在开垦不了的就盖房子卖掉。他是现代房地产的模范标兵。

和珅自己开了钱庄,把他买卖土地赚来的钱放贷给其他生意人做生产,或者从民间吸引来资金,再收取一定利息。这就是银行家的模范。

和珅走私货物则是因为有些东西我们国内生产不了,但是乾隆又碍不下面子,于是和珅就只能去走私货物,然后诈称是广州人自己生产的。和珅通过这种办法也赚了好多钱。

乾隆实际上是认可这种方式的,否则也不可能给和珅那么大权力的。只是碍于自己十全十全老人的虚名,放不下面子去做。想要由嘉庆去做!


优己


乾隆没有动和珅的意思。毕竟,和珅贪污的钱财,乾隆挥霍过。而嘉庆在乾隆生前是听话的好孩子,乾隆有可能认为:作为元老重臣,我不动他,你小子在我身边耳濡目染了这样长的时间,我驾崩后,你应该会妥善处理好与他的关系的。

只是政治经验并不老到的嘉庆正是风华正茂之际,脾气火爆。有嫉恶如仇的一面,没有熟练的政治手腕,也无法理解乾隆老爷子在太上皇这个位置还言传身教的良苦用心。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杀鸡取卵,竭泽而鱼。短暂的暴富后,灭了一个理财能手,断了自己致富的后路!

拂去历史的云烟,我们知道和珅的钱并非全部贪污来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经商所得!否则,像刘墉,纪晓岚这类老奸巨滑的家伙是饶不了他的,这点乾隆也应该心知肚明。尽管属于官商,但在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他钻了空子,也没有人抓住他经济犯罪的把柄。况且,他积蓄的财富自己挥霍得有限,大部分存了起来。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清朝的另一个国库了。所以,分析利弊,乾隆也没有预测到自己的儿子会把这个八面玲珑的家伙于死地的。

乾隆说不定会想,这个和珅富可敌国,女儿嫁到和俯定能永享荣华富贵。这才点了鸳鸯谱的。十公主和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真是天生的一对,两人同岁,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且丰绅殷德因为家庭生活优裕,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文化有学识,而且长相英俊,玉树临风。乾隆很是喜欢他,才决定选做驸马的,才决定把自己最喜欢的公主托付给他的。

而且乾隆的目光也不算太差,二人婚后,感情还是不错呢!如果没有和珅被赐死的事,想来,公主会养尊处优一辈子的。

人没有前后眼,先帝心目中的能臣,在春风得意之时,没有注意搞好与嘉庆的关系。在政坛上纵横驰骋了一辈子的人,倒在自我膨胀的怪圈里,才给十公主带来了不幸。这点,乾隆是预计不到的。他是好大喜功、总想在历史上留一笔的帝王,不是算命先生。那么,后来,十公主的些许不幸,乾隆应该是可以不负责任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现在普遍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

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巨贪,就是不杀,特地留给儿子嘉庆皇帝立威用的!

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乾隆并不想杀和珅,也不是想要把和珅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去立威。我认为乾隆根本就没有去考虑过自己死后和珅会怎么样,他考虑的是自己活着时如何更好的利用和珅。

和孝固伦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孩子,出生于乾隆65岁的时候。对于这个女儿,乾隆可是宝贝的不得了,那可是自己老年雄风犹在的最好证明。

看到“和孝固伦公主”这个封号了没有,按照清朝制度,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叫固伦公主,其他嫔妃所生之女只能叫和硕公主。但是和孝固伦公主的母亲是惇妃,只是普通的嫔妃。

要么就是乾隆特别喜欢这个小女儿,才破例给了她固伦公主的封号;要么就是乾隆对于和珅的重视,故意拔高了自己小女儿的身份。乾隆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下嫁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可见乾隆对于和珅的重视。


但不管怎么说,和珅能在乾隆一朝屹立20多年不倒,最大的靠山就是乾隆。

乾隆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晚年确实是穷奢极欲的,那自然是要耗费无数的金钱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和珅手里来。

说白了,和珅之所以能成为巨贪,一方面是和珅这个人确实有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乾隆默许的。在乾隆眼里,和珅只是乾隆用来敛财的一个工具,而且这个工具用起来特别顺手,一天不用还不行。

乾隆本意是把和珅敛的财,分一点给和珅,好让和珅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干活。但是乾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工具却有了自己想法,把大头给私吞了,然后把小头给了乾隆。这才有了和珅死后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相当于大清15年的财政税收。


当乾隆为了一个可笑的理由(当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康熙的61年),在当了60年皇帝之后将皇位传给了嘉庆,然后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但实际上,乾隆依旧是最高统治者,嘉庆只是幌子,而和珅则是乾隆在朝堂的代言人!

乾隆对于和珅,是重用加拉拢,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珅为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至于自己死后嘉庆会如何对待和珅,那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事情了。

对于嘉庆来说,乾隆和和珅都是自己君临天下的阻碍。而且乾隆才是最大阻碍,和珅只是小跟班。

但是没关系,乾隆已经行将就木,马上就要入土了。至于和珅,没有乾隆,他什么都不是,分分钟就能除掉。

而且嘉庆还算是顾忌了兄妹之情,只处决了和珅,饶过了丰绅殷德!


小镇月明


这个问题问的不全对,乾隆皇上把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的时候,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那时的和珅风头正盛,乾隆自己身体也康健的很。而和珅被赐自尽是嘉庆四年(1799年),中间相隔了十年,乾隆是皇帝不是神仙,十年之后的事情他不可能料到,也根本不可能想到和珅有那么惨的一天。

至于锦囊之事应该是传说吧,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和珅所犯大罪二十款,本来廷议的是凌迟,之所以能给他留个全尸,是因为有十公主的苦苦哀求,以及刘墉和众大臣商议的结果。

说到乾隆对十公主的疼爱,这个确实不假。乾隆对十公主的疼爱,恨不得宠上天去,这里我说四件事。

第一,十公主一出生,生母惇嫔立即就被晋封为惇妃,而十公主也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被破格封为“固伦和孝公主”,这是皇后嫡出女儿的待遇,相当于亲王。

第二,乾隆曾说过:“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为储。”

第三,日益膨胀的惇妃竟在一次盛怒之下活活打死一名宫女,如果不是看在十公主的份上,是要被狠狠地处置的,结果只是降为了嫔级,并且没有多久又复位了。

第四,十公主出嫁,嫁妆竟然是四格格和嘉公主的十倍之多。

再说说和珅倒台之后十公主的生活,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惨。在十公主的苦苦哀求下,不但保全了和珅的全尸,还保留了额驸丰绅殷德的爵位,这也说明嘉庆皇帝还是挺念及手足之情的。

而让十七皇子永璘念念不忘的和府大宅子,也是一分为二,给永璘一半,给十公主夫妻留下一半。

后来的丰绅殷德也一直在朝中为官效力,所以说,十公主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最起码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风雨中的小草


乾隆与和珅可以堪称历史上君臣的关系融洽的典范,和珅忠于乾隆,乾隆视和身为知己,和珅因为乾隆皇帝而权力和财富,在乾隆一朝,和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和珅的地位高于皇太子嘉庆,与此同时,乾隆明知自己死后和珅不会有好下场。但乾隆依然将自己疼爱的小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究竟乾隆打的什么主意呢?

一、 乾隆在金钱上有赖于和珅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乾隆作为开创康乾盛世的帝王之一,他怎么会缺钱。其实乾隆早期确实不缺钱,毕竟雍正是一个十分勤勉的帝王,他的一生都勤于政事,很少贪图享乐,所以他给乾隆留下了很多家业供他挥霍。乾隆登基后,他就表现出了自己好大喜功的一面,生活奢逸,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国库已经开始虚空。而这个时候,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他对于怎么赚钱这一点十分擅长,所以在乾隆晚期出现买官等不正之风也就不难理解了,和珅也是贪污受贿的第一把手,他一面敛财,一面收买乾隆。乾隆皇帝因为有和珅这个钱脉,所以对他十分依赖,君臣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越来越重,所以乾隆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也不难理解。

二、 乾隆希望给和珅找一条后路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他的小女儿和孝公主十分难得,因为她不仅是老幺,还和乾隆很像,据说这个小公主的长相和乾隆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她出生后就得到了乾隆特殊的关照。如此珍爱的女儿,乾隆自然是希望给她找一个好婆家,当时朝中和珅的地位无人能及,所以将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也算合情合理。但是另一方面,其实和珅早已预测到和珅的命运结局,他将这个女儿嫁到和珅的府上,其实也是希望给和珅留条后路。

后来和珅死后,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而和珅的儿子因为娶了和孝公主,所以没有被处死。如果和珅的儿子娶的不是和孝公主,那么他的命运就不好说了,乾隆这么做多少也算是一种弥补。


历史课课代表


但是乾隆去世以后,嘉庆着手收拾和珅。而十公主的丈夫丰绅殷德,家庭的巨大变故让他感觉人生幻灭。他也无法面对自己的父亲被自己妻子的兄长杀害,所以自暴自弃,终日纵情酒色。后因乾隆皇帝大孝期间让小妾怀孕生子,让嘉庆气的让他流放化外之地。嘉庆十五年二月,丰绅殷德回京,五月就去世了,年仅36岁,而固伦和孝公主在丈夫死后主持家政十余年,去世时才49岁。

十公主和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说来也巧,他俩竟然同岁,只是十公主稍稍比小和大一点点而已,这个时候的和珅依然是乾隆的得力干将,正史上看,和珅在这个时期可谓是人生巅峰的状态,手握大把的要害部门的权力,乾隆皇帝对其也是非常满意,毕竟和珅的办事能力在同期几乎无人能及,能够为乾隆解忧,试问,如果你是乾隆帝,你能不喜欢这样的干才?



但权力越大的时候,往往也是人最容易膨胀的时候,和珅也不例外,在成功的把十公主迎娶进和门之后,和珅可以说是到达了人生的顶点,他权上加权,自己的身份又多加了一层皇亲国戚的头衔,而和珅自己的女儿,其实也嫁给了爱新觉罗皇族,成为了一个贝勒了媳妇,这个贝勒是康熙大帝的重孙子,同样和珅的侄女,也就是和珅弟弟的女儿,也通过和珅的关系嫁给了乾隆之孙绵庆,这几乎把和家和皇族紧紧的联系交织在了一起,和珅彻底成为了大清国首位集各种光环于一身的“二皇帝”了,




只要是人,就永远跳脱不了容易膨胀的怪圈,和珅也步了十公主生母惇妃的后尘,开始了乾隆最不想见到的弄权跋扈的深渊,但此时的乾隆年事已高,自顾不暇,自然也顾不上教育和珅收敛,便咽气西去了,此后嘉庆皇帝亲政后做了一件世人皆知的事儿,杀和珅。杀和珅,是乾隆生前没能料到的,也是和珅不会想到的。妹妹和善固伦公主敢于“理直气壮”为丈夫丰绅殷德求情,也多少沾了点父亲的霸气,对哥哥的“野蛮”、为公公和珅鸣不平。这是有效果的,和珅的儿子虽被削职为民,但没籍没家产,仍可居住京城,后来还外放内蒙做了一个小官,还恢复了公爵位。


大老二爷


乾隆作为十全老人在康熙,和雍正的打拼下。乾隆的日子可谓是小资。挥霍无度,曾经六下江南。给户部造成巨大的压力。

和珅,作为户部的大管家。也是深感头疼。当时十五阿哥去剿匪。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乾隆只是一句话,让和珅去办吧。和珅就拼尽全力,解决资金难题。不可否认,和珅是非常有能力的,也是一位干练的官员。但是乾隆皇帝也太能花钱了,他不得不需要,左右逢源的,积累一些发家致富的道路。乾隆也知道,和珅是个贪官,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一直在纵容和珅。

我认为,乾隆应该是,没有想到和珅会被杀的结局。否则他也不会将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丰绅殷德。乾隆当时认为和珅是理财能手,自己的地位也不会衰落下去,让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是想让女儿,荣享富贵。可惜没想到乾隆刚刚死掉,就被赐自尽。

和珅被抄家,财产相当于大清国15年的收入。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在权力鼎盛的时候,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给自己,造成了灭顶之灾。常怀敬畏之心,方能长久。



小书屋读书


阴谋论者一定会觉得乾隆对和珅是养猪,养肥了留给儿子过年,这位猪倌对这只肥猪的养成计划倾注了大量心血,甚至在养肥的过程中也安插了卧底——固伦和孝公主,让她打入和府,第一时间观察猪的发育情况。

乾隆年,和珅因为查办李侍尧一案,晋升为户部尚书,并升任御前大臣,乾隆对这个说话办事能力又这么秀、却非常清廉的家伙非常满意,就在这一年,把和珅五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指婚自己宠爱的十公主,同样也是五岁的固伦和孝公主。

九年后的乾隆年,和珅已经吏部、户部一肩挑,还是文华殿大学士、殿试读卷官、权倾朝野,当年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奉旨完婚,达成政治联姻。

这位固伦和孝公主在乾隆面前不是一般的受宠,乾隆一共生了十七位皇子、十位公主,这位十公主是最小的公主,比距离她最接近的哥哥小9岁,比距离年龄她最近的姐姐小了17岁,是乾隆四十年所生,当时乾隆已经六十四周岁,妥妥的老来得子,这代表着老年乾隆的旺盛生殖能力,不光百姓家爱幺儿幺妹子,乾隆也同样如此。

从固伦和孝公主的婚配问题上可以看出乾隆对和珅的重视程度,皇帝家与别人家结亲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亲王贵胄、朝中重臣,关键是到了固伦和孝公主这里,皇帝家已经十来年没跟别人家结亲了,在这种前提下不管选择谁家,其实就是一个风向标作用,意味着这家主人的实力和恩宠。

晚年的乾隆会不会真的像电视剧演的那样,知道和珅是巨蠹大贪,但养成肥猪留给儿子过年总不是坏事,而且还看在亲家的面子上,给他留了保全尸的锦囊?这种事在正经史料上绝不会提,只有野史津津乐道。

乾隆知不知道和珅贪?应该知道,但真不知道能贪的那么厉害,另外关键是真的离不开和珅,皇帝这职业也是高危职业,精神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满朝文武装忠臣的、拍马屁的都不缺,但把皇帝的心思研究的最透彻的只有一个。皇帝这一天到晚的累个贼死,也想有知己好友能逗逗闷子,舒缓心情,和珅总是能出现在最需要的时候,说出最适当的言语,提出最好的建议,做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更是精神上最可慰藉的伙伴。

要我说,乾隆对和珅后期尾大不掉的处理办法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固然可能是留给儿子的新年礼物,但固伦和孝公主的提前下嫁也是一道双重保险,你和珅真要是不那么太贪,那份可观的家产当做给心爱的女儿的一份厚礼,左右都是一刀,亦皆如我所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