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高中的体育生后来都怎么样了?

用户133749265


看到这个题目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本身就是个体育生,02年上的高中,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高三就开始学体育了。高考体育考四项,100米,800米,铅球,立定三级跳。第一年体育考了86分,文化课没过,03年体育86,文化课没过,04年考了89分,文化课从理科转读文科考了450,我记得当你我们安徽体育本科是404分,吓坏我了,以前是先出分数线才出分数的。现在苏州定居了,和朋友做化工行业,我们好多这专业毕业的现在都在男方做业务这块,到社会上了有个本科学历就是敲门砖,后面发展全靠自己了。在苏州结识了一群喜欢篮球健身的朋友,学体育给我我很多好处,健壮的身体,坚毅的性格。


牛没有角


哈哈,,,这个问题我很有发言权,首先我就是一个体育生,所以我的朋友都是体育生,我对体育生的了解也更多。

就说我们学校吧,我这一级12名体育生,一个女生单招了,其余十一个男生全部普招,考入大学的总共是八个人。我就是这八个人中的一个,成绩也是最好的一位(沾沾自喜,这是在全校都比较有名的成就,哈哈)。

我考入大学,毕业后目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大众体育工作。我认为,我学体育是对了的,高中的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八匹马都拉不住,我很庆幸学了体育,给了我上本科学校的机会,让我有了步入社会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我的其余几位队友,有目前混的好的,也有混的差的,但都是本科文凭,考试什么的资格够了,就是自己不考,两位家里条件好的在待业,一位考了公务员,一位进了私立小学。

当时有两位师弟,一位家里有点人脉,走了211大学,出来直接进了省重点中学当老师。另一位成绩当时很好的,也走了一所211大学,可惜去年考特岗没能成功。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自己选择的就要坚持走下去。练体育是先苦后甜的,高中三年很辛苦,很枯燥,但是练就了本领,结识了一群同样追求梦想的年轻人,培养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大多会陪我们走过人生的后半生,是我们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兄弟,这份情很难得。

辛苦训练自然会带来好的结果,助我们考入理想的大学,将自己送上这个社会入门需要的平台。而进入这个平台后的选择就更多了,需要我们自己再慧眼识珠,找出自己的那条道路!


大宝剑的废弃小号


●高一舍友.

在我上高一的时候,班上有一个个子高高的男生,这个男生其实在进班时候的成绩排在班上的30多名,不过这个男生比较爱玩,经常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还经常跑出学校外面的网吧玩网络游戏,这些也导致他在工区后的成绩退步得十分厉害,在我上高一期间他的成绩基本上排在班上的50名左右。

在我上高三的时候,我就见这个是有事去了学校的体育班,至于后来他考上了什么大学就不得而知了。大学毕业以后,我见到这个舍友在县上的消防队上班,听说只是那种合同制员工。




●初中老师.

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课的那个女老师,据说以前是个体育老师,当时学校的校长是这个女语文老师的丈夫。

记得有一次体育老师无缘无故的不给大家上体育课,刚好语文老师临时当我们的班主任,就有班干部给语文老师说了这件事情,后来语文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节体育课。

过了一年以后,这个语文老师以及校长都调入其他学校当老师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他听说这个语文老师是调入县城的一所初中当体育老师,这个时候我才确信这个老师以前是学体育的。


●一女生.

我有认识一个女生是毕业于延安大学体育学专业,其在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某乡镇中心小学里面当体育老师。

●一男体育老师.

我还认识另外一个小伙子,是毕业于某大学的体育学专业,后来其在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当老师。本来这个小伙子以为他在进入这所小学以后是当体育老师,结果学校让他教某个班级的语文课,而且还要做班主任,这让他比较纠结。



饕餮视听


体育生就业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还是就业后往往工作并不能做得很久,有点吃年龄,一旦超过三十就会开始尴尬,高不成低不就,男女都是一样。

我表弟是省队排球队的,高考被保送进了江大,说实话那时候我挺羡慕的,学习不好也能有个好大学。

毕业后任职体育老师,刚开始觉得挺好,课少轻松没压力,但是没几年就因为觉得工资太低就出来找生意做,这个时候同龄人的工资普遍都翻一番,但是体育老师却没什么变化。从学校出来后因为不怎么运动了,身体严重变形发福,工作也是一直非常尴尬,又没有过人的一技之长,转来转去现在跟别人合租一个运动场馆经营,还是跟体育挂了边,还不怎么赚钱。

所以一般我是不推荐年轻人去搞体育的,除非进事业编制或者你天赋异禀骨骼惊奇就是吃这饭的料,不然一般都是青春饭,而且一旦工作后随着运动减少,身体会有各种问题比如发胖关节炎不能久站久坐等等。

我二妹是省青年击剑队的,但是家里只是作为锻炼身体以及一种爱好在培养,学习是坚决不落下的,同时学习乐器,打算到了高中不管她成绩如何都让她不碰体育专心提高文化课,为的也是日后有更多的选择和出路,练体育其实特别伤身,根本不是强身健体,磨练人意志力倒是一定的,我家经常带我妹去按摩师那做按摩就是因为她因为练击剑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膝盖腿部肌肉各种问题,上次拿了铜牌说实话为她高兴,但是肯定不会让她一直走这条路。

单纯走体育这条路的学生真的很难,比起其它学科的稳步发展,体育完全是跟年龄作抛物线的,偶有几个天时地利人和有背景有实力进了事业编进了体育局之类的也是少数,大多数都成了学校炫耀体育成绩的工具,用完就丢了。适时转型、给自己多铺点路才是正途,当然这句也适应所有行业,只是体育生比起其它行业的人,他们转型更艰难。


两猫一犬的斗争时光


在我上高三的时候,我就见这个是有事去了学校的体育班,至于后来他考上了什么大学就不得而知了。大学毕业以后,我见到这个舍友在县上的消防队上班,听说只是那种合同制员工。

●初中老师.

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课的那个女老师,据说以前是个体育老师,当时学校的校长是这个女语文老师的丈夫。

记得有一次体育老师无缘无故的不给大家上体育课,刚好语文老师临时当我们的班主任,就有班干部给语文老师说了这件事情,后来语文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节体育课。

过了一年以后,这个语文老师以及校长都调入其他学校当老师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他听说这个语文老师是调入县城的一所初中当体育老师,这个时候我才确信这个老师以前是学体育的。

●一女生.

我有认识一个女生是毕业于延安大学体育学专业,其在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某乡镇中心小学里面当体育老师。

●一男体育老师.

我还认识另外一个小伙子,是毕业于某大学的体育学专业,后来其在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当老师。本来这个小伙子以为他在进入这所小学以后是当体育老师,结果学校让他教某个班级的语文课,而且还要做班主任,这让他比较纠结。

我考入大学,毕业后目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大众体育工作。我认为,我学体育是对了的,高中的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八匹马都拉不住,我很庆幸学了体育,给了我上本科学校的机会,让我有了步入社会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我的其余几位队友,有目前混的好的,也有混的差的,但都是本科文凭,考试什么的资格够了,就是自己不考,两位家里条件好的在待业,一位考了公务员,一位进了私立小学。

当时有两位师弟,一位家里有点人脉,走了211大学,出来直接进了省重点中学当老师。另一位成绩当时很好的,也走了一所211大学,可惜去年考特岗没能成功。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自己选择的就要坚持走下去。练体育是先苦后甜的,高中三年很辛苦,很枯燥,但是练就了本领,结识了一群同样追求梦想的年轻人,培养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大多会陪我们走过人生的后半生,是我们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兄弟,这份情很难得。

体育生一枚,从小好动,成绩也还行,当然只是在我们那个17万人的小县里边,正常情况是高三毕业,上高四甚至高五才能上一个二本,但我确高二选择了体育特长生,家里花钱在省城体育职业学校集训了一年多,应届考了个东北二本体育学院。体育学院正常就是训练训练,文化课打打酱油,最后花钱考个教师资格证毕业走人,我还是有点想法的,想去北京,四年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泡在图书馆,毕业那年考上的北京某体育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硕士其实混日子的时间比较多,但本科学得专业课够扎实,硕士其实完全够用了,研一研二就是各种代课和实习挣钱,研二第二学期结束,回到学校就开始坐下来准备毕业论文和考工作,最后顺利毕业,北京的工作考上4个,都是带编制能落户口的(小县城出来的,对编制和户口比较在意,不喜勿喷),最后选择了体育系统的行政工作,也算在北京勉强落下来了。吃饭和住宿都是单位负担,一个月不到一万的工资,成为了北京新贫民。

我表弟是省队排球队的,高考被保送进了江大,说实话那时候我挺羡慕的,学习不好也能有个好大学。

毕业后任职体育老师,刚开始觉得挺好,课少轻松没压力,但是没几年就因为觉得工资太低就出来找生意做,这个时候同龄人的工资普遍都翻一番,但是体育老师却没什么变化。从学校出来后因为不怎么运动了,身体严重变形发福,工作也是一直非常尴尬,又没有过人的一技之长,转来转去现在跟别人合租一个运动场馆经营,还是跟体育挂了边,还不怎么赚钱。

所以一般我是不推荐年轻人去搞体育的,除非进事业编制或者你天赋异禀骨骼惊奇就是吃这饭的料,不然一般都是青春饭,而且一旦工作后随着运动减少,身体会有各种问题比如发胖关节炎不能久站久坐等等。

我二妹是省青年击剑队的,但是家里只是作为锻炼身体以及一种爱好在培养,学习是坚决不落下的,同时学习乐器,打算到了高中不管她成绩如何都让她不碰体育专心提高文化课,为的也是日后有更多的选择和出路,练体育其实特别伤身,根本不是强身健体,磨练人意志力倒是一定的,我家经常带我妹去按摩师那做按摩就是因为她因为练击剑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膝盖腿部肌肉各种问题,上次拿了铜牌说实话为她高兴,但是肯定不会让她一直走这条路。

单纯走体育这条路的学生真的很难,比起其它学科的稳步发展,体育完全是跟年龄作抛物线的,偶有几个天时地利人和有背景有实力进了事业编进了体育局之类的也是少数,大多数都成了学校炫耀体育成绩的工具,用完就丢了。适时转型、给自己多铺点路才是正途,当然这句也适应所有行业,只是体育生比起其它行业的人,他们转型更艰难。


用户6818034887


我表弟是省队排球队的,高考被保送进了江大,说实话那时候我挺羡慕的,学习不好也能有个好大学。

毕业后任职体育老师,刚开始觉得挺好,课少轻松没压力,但是没几年就因为觉得工资太低就出来找生意做,这个时候同龄人的工资普遍都翻一番,但是体育老师却没什么变化。从学校出来后因为不怎么运动了,身体严重变形发福,工作也是一直非常尴尬,又没有过人的一技之长,转来转去现在跟别人合租一个运动场馆经营,还是跟体育挂了边,还不怎么赚钱。

所以一般我是不推荐年轻人去搞体育的,除非进事业编制或者你天赋异禀骨骼惊奇就是吃这饭的料,不然一般都是青春饭,而且一旦工作后随着运动减少,身体会有各种问题比如发胖关节炎不能久站久坐等等。

我二妹是省青年击剑队的,但是家里只是作为锻炼身体以及一种爱好在培养,学习是坚决不落下的,同时学习乐器,打算到了高中不管她成绩如何都让她不碰体育专心提高文化课,为的也是日后有更多的选择和出路,练体育其实特别伤身,根本不是强身健体,磨练人意志力倒是一定的,我家经常带我妹去按摩师那做按摩就是因为她因为练击剑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膝盖腿部肌肉各种问题,上次拿了铜牌说实话为她高兴,但是肯定不会让她一直走这条路。

单纯走体育这条路的学生真的很难,比起其它学科的稳步发展,体育完全是跟年龄作抛物线的,偶有几个天时地利人和有背景有实力进了事业编进了体育局之类的也是少数,大多数都成了学校炫耀体育成绩的工具,用完就丢了。适时转型、给自己多铺点路才是正途,当然这句也适应所有行业,只是体育生比起其它行业的人,他们转型更艰难。

在我上高三的时候,我就见这个是有事去了学校的体育班,至于后来他考上了什么大学就不得而知了。大学毕业以后,我见到这个舍友在县上的消防队上班,听说只是那种合同制员工。

●初中老师.

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课的那个女老师,据说以前是个体育老师,当时学校的校长是这个女语文老师的丈夫。

记得有一次体育老师无缘无故的不给大家上体育课,刚好语文老师临时当我们的班主任,就有班干部给语文老师说了这件事情,后来语文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节体育课。

过了一年以后,这个语文老师以及校长都调入其他学校当老师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他听说这个语文老师是调入县城的一所初中当体育老师,这个时候我才确信这个老师以前是学体育的。

●一女生.

我有认识一个女生是毕业于延安大学体育学专业,其在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某乡镇中心小学里面当体育老师。

●一男体育老师.

我还认识另外一个小伙子,是毕业于某大学的体育学专业,后来其在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当老师。本来这个小伙子以为他在进入这所小学以后是当体育老师,结果学校让他教某个班级的语文课,而且还要做班主任,这让他比较纠结。

就说我们学校吧,我这一级12名体育生,一个女生单招了,其余十一个男生全部普招,考入大学的总共是八个人。我就是这八个人中的一个,成绩也是最好的一位(沾沾自喜,这是在全校都比较有名的成就,哈哈)。

我考入大学,毕业后目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大众体育工作。我认为,我学体育是对了的,高中的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八匹马都拉不住,我很庆幸学了体育,给了我上本科学校的机会,让我有了步入社会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我的其余几位队友,有目前混的好的,也有混的差的,但都是本科文凭,考试什么的资格够了,就是自己不考,两位家里条件好的在待业,一位考了公务员,一位进了私立小学。

就说我们学校吧,我这一级12名体育生,一个女生单招了,其余十一个男生全部普招,考入大学的总共是八个人。我就是这八个人中的一个,成绩也是最好的一位(沾沾自喜,这是在全校都比较有名的成就,哈哈)。

我考入大学,毕业后目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大众体育工作。我认为,我学体育是对了的,高中的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八匹马都拉不住,我很庆幸学了体育,给了我上本科学校的机会,让我有了步入社会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我的其余几位队友,有目前混的好的,也有混的差的,但都是本科文凭,考试什么的资格够了,就是自己不考,两位家里条件好的在待业,一位考了公务员,一位进了私立小学。

当时有两位师弟,一位家里有点人脉,走了211大学,出来直接进了省重点中学当老师。另一位成绩当时很好的,也走了一所211大学,可惜去年考特岗没能成功。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自己选择的就要坚持走下去。练体育是先苦后甜的,高中三年很辛苦,很枯燥,但是练就了本领,结识了一群同样追求梦想的年轻人,培养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大多会陪我们走过人生的后半生,是我们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兄弟,这份情很难得。


红四方足球


体育生一枚,从小好动,成绩也还行,当然只是在我们那个17万人的小县里边,正常情况是高三毕业,上高四甚至高五才能上一个二本,但我确高二选择了体育特长生,家里花钱在省城体育职业学校集训了一年多,应届考了个东北二本体育学院。体育学院正常就是训练训练,文化课打打酱油,最后花钱考个教师资格证毕业走人,我还是有点想法的,想去北京,四年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泡在图书馆,毕业那年考上的北京某体育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硕士其实混日子的时间比较多,但本科学得专业课够扎实,硕士其实完全够用了,研一研二就是各种代课和实习挣钱,研二第二学期结束,回到学校就开始坐下来准备毕业论文和考工作,最后顺利毕业,北京的工作考上4个,都是带编制能落户口的(小县城出来的,对编制和户口比较在意,不喜勿喷),最后选择了体育系统的行政工作,也算在北京勉强落下来了。吃饭和住宿都是单位负担,一个月不到一万的工资,成为了北京新贫民。


平安格勒战役总指挥


我也是体育生,5岁开始,至今37岁也在天天锻炼三十分钟。同事都说我很阳光,脸上时常微笑,感觉我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回想毕业那会,一开始毕业就在广州的某企业打工,后来做了部门经理,再后来发现这样下去迟早要被社会淘汰,因为企业里大都擅长杀鸡取卵,我在企业的六年看到太多中年人被年轻人取代,于是我在事业最高峰的时候离职了,那年29岁。既然看清楚了社会的一些现象我选择了考公务员,由于读书确实不行,最后考取了老师,由于体育成绩出众工作努力年年被评为优秀和先进,也不知道咋的就莫名其妙从基层学校调到县级文体局,然后整了几个大赛,可能因为长得帅又莫名其妙调入市里面了。我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我是体育生,因为只有体育生才最早明白竞争的残酷,最先体会优胜劣汰,最能释放自己的压力,又最能扛住高压的压力,而且还长得帅,保持一个年轻的身心,能给身边的人正能量,我们这样的人往往运气都很好,我吃的亏吃的苦,但是我发现周围的人和领导对我都很好,反而给予我更多关怀和鼓励,我觉得我得到了很多!


沙弥拉面


对这个题目感兴趣我就来回答哈!体育生在别人眼中可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是那是一种偏见的看法。有这种看法的人大概高中和初中上的学校不怎么好,至少不会是省一类也就是国家级示范学校,我高中班里4个搞体育的同学,一个排球一级考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在一所省一类中学教书现在混得德育处主任,一个单招走的211大学大学毕业后进了某个银行听说还混得不错(联系方式变了,直到过年前才联系上不敢乱说),一个重点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后看上了警察(特警)听说现在去了下面单位当二把手,最后一个走了体育大学学的体育康复与保健(高中的时候成绩也不错,高考文化上重点线5分),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地级市最好的医院骨科。体育生有吃苦耐劳,坚强的毅力的精神,不过他们大多很耿直,在耍滑头上没有其它的人滑,但是有的体育生也很厉害哟。搞体育只是一种进大学的方式,进去后和出来都靠的是做事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前上高中的时候高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对体育生有偏见,也不是每个高中成绩好的同学出来混得比体育生混得好。


飞奔的蜗牛赛飞机


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一个高中同学,关系一般的那种,身体比较好,因为文化课太差,所以选择了体育生,体育成绩也很一般,后来高考文化课不及格,专业课应该勉强过线,经过家里的一系列活动(家里做生意,经济不错)后来在我市体育学院就读,大学四年也就很普通的那种,毕业后还见过两面,没啥正经工作,后来过了一年听其他同学来说,这位体育生的同学在我市开了两个规模不小的健身房,应该是跟他大学室友合伙的,现在生意还不错。当然开健身房的钱都是家里拿的。

平心而论,从古到今,有钱人家的孩子起点就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不少。

家庭背景的不同,人脉资源的不同,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人生的不同,有钱人家的孩子只要不是很混,走上社会都会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发展的好。

所以出身一般,家庭一般的孩子,就要更加努力了,只要努力,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