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镇元子为何这么器重唐僧师徒,总30个人参果,给唐僧师徒吃掉7个?

我就是竹韵


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比王母娘娘的蟠桃还要珍稀,一万年就结三十个果子,唐僧师徒在这次人参果事件中,一下子就吃掉了七个人参果,他为什么这么器重唐僧师徒呢?

唐僧的前世对镇元大仙有传茶之恩

镇元大仙自己和门下弟子解释称唐僧为故人的原因,原来唐僧乃金蝉子转生,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

“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

仅仅是传了一杯茶,镇元大仙就感恩戴德,特意交代清风明月给唐僧打两个人参果尝尝鲜,可见这杯茶极其的珍贵。

参照安天大会玉帝安排的是“龙肝凤髓,玉液蟠桃”,都是延年益寿、增加修为的珍品,这杯茶肯定就是灵山特有的灵茶,对增加修为特别是凝练神识大有好处。所以金蝉子特意给镇元大仙一杯茶,镇元大仙很感激。

人参果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丹药

人参果树是开天辟地之初就有的灵根,天下四大部洲只有这一颗。人参果树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前后一万年才能吃。

而且这一万年只结三十个果子,果子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一般无二,四肢俱全,五官咸备。闻了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人参果实际上就是一种十分神奇的丹药,所以又名草还丹。

天上地下仙佛千万,而人参果一万年就结三十个,对于那些吃腻了蟠桃,想换换口味的大仙们来说,人参果梦寐以求、愈发珍稀,所有人都想吃一个尝尝鲜。

所以在开园仪式上,各路嘉宾加上镇元大仙本人以及他的四十八个徒弟,一共也就分食了两个。

其实很多人根本等不到人参果成熟就挂了,剩下的很多人等到了成熟,可是因等不到品尝的机会又挂了。

人参果事件中一下子消耗掉了过半的人参果

先是开园时大众分食品尝了两个,接着孙悟空三兄弟偷吃了三个,再加上为了感谢观音菩萨举办的人参果会又消耗掉了十个,这一下子正好去掉了十五个。

唐僧师徒是这次人生果事件的最大赢家,因为他们四人一共吃了七个。确切说是孙悟空三兄弟是大赢家,他们仨一人吃了两个。

其实人参果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是最不扎眼的两个小童:清风明月,他们是镇元大仙最小的徒弟,论资历、论功劳和贡献,什么时候都排不到他们俩吃整个的人参果,可是由于唐僧不敢吃,他们俩有幸一人吃了一个完整的人参果。

再加上开园与大众分食的和人参果会分食的,他们俩一人就吃到了三次人参果,增加了四万七千年以上的寿命,让大仙的其他徒弟羡慕不已。

镇元大仙的连环计完美收官

整个人参果事件,镇元大仙可谓是煞费苦心。

为了照顾两个最小的弟子,他先是特意调开全部其他四十六个徒弟,带他们去听讲,只留清风明月在家看家,负责接待唐僧并献上人参果,结果唐僧果然不敢吃,这两个人参果顺利落入清风明月口中。

清风明月两童子人小做事不周全,吃人参果没有避开猪八戒,猪八戒眼馋嘴馋,一怂恿孙悟空,结果他果然去偷来了人参果品尝,最后引发两方矛盾。

最后孙悟空先请来福禄寿三仙当说客,又请来观音菩萨医活了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借此召开隆重的人参果会,得以结交三仙和菩萨,加强了和天庭与灵山的联系,又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可谓收获满满。

人参果事件中,镇元大仙看似给唐僧师徒吃掉了七个人参果,可是不几年,这四个人两个人成了佛,而且是三十五佛中的很出名的佛,一个金身罗汉、一个净坛使者,全是佛家高层。他这种低谷投资的本领实在是非常的高明,不亏是赫赫有名的地仙之祖。


我就是竹韵


这是一个好问题!

其实,围绕着人参果树,还有许多值得深思之处。

原著里,唐僧四人路过万寿山五庄观时,这个镇元子大仙,恰好上弥罗宫,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去了,偏只留下二个最小的小童看家。

去也便去了,他又吩咐小童,给唐僧两个人参果。没错,一个人两个。

这待遇,真的没的说。如题上所说,拢共就30个果子,开园的时候,连同大仙自己在内,一观的弟子就只分吃了两个

这唐僧什么身份啊?佛祖啊 ?观音菩萨来的时候,也只吃了一个。

而镇元子给的理由,也很勉强,说是上次灵山的什么会上,唐僧为他亲手传茶。

就传个茶,多大的面子?金蝉子是如来的得意弟子,在灵山肯定算是地主,镇元子是客人,传个茶,不是份内的事吗?

所以,这个理由很可疑。

其次,从结局来看,确实也题主说所,最后,孙悟空三人,每人吃了两个,唐僧和一众菩萨大仙各吃了一个。这样,

最后得了便宜的,反而是悟空及猪八戒三人。

而结局,镇元子还和悟空八拜为交,做了兄弟。

因此,从故事的结局倒推来看,可以说,镇元子可能真正看上的,是悟空的身份。

而这个悟空,如果写西游后传,那必然还有更惊心的身世,以及更了不得的成就。


吴谋


《西游记》中的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又名与世同君。于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修行。他有一颗人参果树,长出的人参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三千年才成熟,也就是九千年才能成熟一次,只结三十个果子。闻一闻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非常珍贵,实际上是一种十分神奇的丹药,所以又名草还丹。镇元大仙在与孙悟空打斗中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厉害。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镇元大仙的人参果可以说比王母娘娘的蟠桃还要珍稀,唐僧师徒在人参果事件中,一下子就吃掉了七个人参果,他为什么这么器重唐僧师徒呢?

1、唐僧的前世对镇元大仙有传茶之恩

镇元大仙给门下弟子解释称唐僧为故人的原因: “唐僧乃金蝉子转生,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

仅仅是传了一杯茶,镇元大仙就感恩戴德,特意交代清风明月给唐僧打两个人参果尝尝鲜,可见这杯茶极其的珍贵,也是佛教的灵茶。另外,镇元子作为地仙之祖,为巩固其地位,肯定是有意结交佛教高层,而唐僧作为如来佛祖的得意弟子,就是其结交佛教的引路人,故而镇元子借奉茶之名结交唐僧并给予重礼。

天上地下仙佛千万,而人参果一万年就结三十个,对于那些吃腻了蟠桃,想换换口味的大仙们来说,人参果梦寐以求、愈发珍稀,所有人都想吃一个尝尝鲜。镇元子一下送唐僧师徒七个,不可谓出手不大方。 整个人参果事件,镇元大仙可谓是煞费苦心。 为了照顾两个最小的弟子,他先是特意调开全部其他四十六个徒弟,带他们去听讲,只留清风明月在家看家,负责接待唐僧并献上人参果,结果唐僧果然不敢吃,这两个人参果顺利落入清风明月口中。

清风明月两童子人小做事不周全,吃人参果没有避开猪八戒,猪八戒眼馋嘴馋,一怂恿孙悟空,结果他果然去偷来了人参果品尝,最后引发两方矛盾。 最后孙悟空先请来福禄寿三仙当说客,又请来观音菩萨医活了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借此召开隆重的人参果会,得以结交三仙和菩萨,加强了他和天庭及灵山的联系,又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可谓收获满满。

再看人参果,先是镇元大仙带走两个给元始天尊,后清风明月又分食了两个,接着孙悟空三兄弟偷吃了三个,再加上为了感谢观音菩萨举办的人参果会又消耗掉了十个,这一下子去掉了十七个,只剩十三个了。

人参果事件中,镇元大仙看似给唐僧师徒吃掉了七个人参果,可是不几年,这四个人两个人成了佛,而且是三十五佛中的很出名的佛,一个金身罗汉、一个净坛使者,全是佛家高层。与他们交好就大大拉近了他和佛教的关系,这种投资是十分值得的,不亏是赫赫有名的地仙之祖。


小马谈古今


唐僧师徒身份不一般,就是镇元子也不敢怠慢。

第一,为何直接送唐僧两个人参果,此事有深意

唐僧一行人到了五庄观,镇元子正好外出,不能亲自招待故人,于是让没什么法力的小童清风、明月送给唐僧两枚至宝“人生果”。

原文当中如此说:

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这是镇元子与唐僧的前世渊源。唐僧前世为佛祖第二弟子,地位不低;这一世发下取经宏愿,更是让人敬佩。而镇元子作为地仙之祖,与如来同辈,是唐僧长辈。这一次赠果说是还唐僧人情,莫不如说是看着如来的面子。但人参果本身就剩下28枚了,天地奇珍,不可多得。并且一枚效果就很惊人,没有必要一送就是两枚。

并且最奇怪的是,镇元子还一再强调:

那大仙临行,又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大仙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熟悉,其实有出处。晏婴担心齐国内乱,为了杀掉内部恃功而骄的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在分桃子的时候,三个人故意只给两个,挑起了三人的矛盾。镇元子把两个人参果全都送给唐僧,并且让两个法力低微的小童瞒着孙悟空等人,这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镇元子这个举措,有两个深意:

  1. 直接送出两枚,说明他不小气;

  2. 挑起争端,化作取经一难,卖给如来一个人情。

第二,孙悟空的辈分极高,和镇元子同辈

镇元子直接送给唐僧两枚人参果,其实有一枚是给孙悟空的。清风、明月不可能防得住孙悟空,所以这件事镇元子早就知道以孙悟空的性格,肯定会闹事。但为什么镇元子还要纵容他呢?这要从孙悟空的身份说起。

根据后续镇元子和孙悟空能结拜来看,镇元子其实是和孙悟空同辈的。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孙悟空是菩提的徒弟罢了。菩提那可是大辈分的神仙,孙悟空闯下大闹天宫的祸事,一不见派人去问罪菩提,二不见天庭斩杀孙悟空,如来佛祖来了只是镇压五百年而已。

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就是,观音菩萨一路向东,收服取经人徒弟,起名悟净、悟能,在孙悟空这里正好来个“悟空”,这怎么能是巧合?明明是在几百年前菩提已经算好了孙悟空和如来、观音等人的意图。

有这样的师傅,孙悟空当得起一个人参果。

第三,刻意刁难,其实是帮助佛家,索性人情做到底

唐僧取经路上的诸多劫难,其实大部分都是有意造成的,真正想要吃掉唐僧阻拦取经的很少很少。在这些排练好的磨难当中,佛道双方都有,镇元子也不例外。

这些“妖怪”其实如此做,都是为了帮助西天而已,否则像二十八星宿这种正牌神仙,天上好好的福气不去享受,偏偏下界为妖?

除了孙悟空等人保护之外,天上还有着十几位神仙轮值保卫唐僧,但唐僧遇到危难的时候,可没见着他们出场,说明他们早就知道这些劫难都是怎么回事。

镇元子虽然给唐僧磨难,但并不是真的要将他们得罪死,最后还是需要缓和关系的。既然都要修好,那就莫不如直接人情送到底,师徒不管出身都有人参果吃。

所以,镇元子的做法其实都是按照剧本在走而已,人参果早就分配好了。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其实镇元子请唐僧师徒四人吃人参果并非是多么器重他们,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当然,在被唐僧师徒吃掉的七个人参果中,有三个是被悟空、八戒和沙僧偷吃的,性质不一样。


镇元子乃地仙之祖,只拜天地,与三清是朋友。当他得知唐僧要从五庄观经过,特意嘱咐童子打两个人参果给他吃。这人参果一万年才成熟三十个,堪比蟠桃,为什么地位尊贵的镇元子要请唐僧吃人参果呢?

镇元子的解释是:“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也就是说镇元子与唐僧是故交。但仅仅是故交,就值得镇元子拿出人参果招待,而且一次就两个?要知道观音救了人参果,也才请她吃一个而已。其实镇元子心里也是打着小算盘的。


原来镇元子虽为地仙之祖,但与天庭和西天如来的交集颇少。毕竟天上人间相差甚大,镇元子一直想打通这层关系。从沙僧在玉帝的餐桌上见过人参果可以得知,镇元子一直在做着这种努力。镇元子知道唐僧西天取经后必修得正果,这是一次他和天庭、西天如来打通关系的好机会,不巧他刚好要去听元始天尊的讲座,所以只能交代童子打两个人参果招待唐僧。

怎奈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好货,导致后来他的徒弟偷吃人参果,孙悟空还一怒之下硬生生把人参果推倒。这下可惹恼了镇元子,他本领高强,孙悟空自然不是对手,但他知道孙悟空的后台有天庭和西天如来,于是提出孙悟空如能医治好人参果,就和他结拜兄弟。


果然孙悟空请来了观音菩萨,这对于镇元子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于是又重新打来了几个人参果,连并观音菩萨一起请了,而唐僧师徒四人前前后后共吃了人家七个人参果。


烟斗的传说


《西游记》中为何号称地仙之祖,与天地同寿,与三清如来等熟络的大BOSS级别的镇元子,会在五庄观这一节中放下身段和颜面与取经团队的晚辈结交呢?



其实只要细心分析《西游记》整个剧情你就会发现,整部小说还真是如网上的大神所说的:有背景的都 被收走了,没背景的都被打死了。

而镇元子放下身段结交取经团队,除了看中他们的自身潜力外,更多的还是看中他们深厚的背景。你看:孙 猴子乃女娲圣人补天时剩下的五彩石所化,也就相当与女娲的孩子一般,女娲乃人族圣母,妖族大圣, 而且女娲还与人族的圣皇伏羲关系匪浅,那就等于孙猴子背后站的是整个人,妖两族,其日后的成就可 想而知。



再说唐僧,书中说唐僧还是金蝉子的时候为镇元子奉过茶,所以当唐僧路过五庄观的时候,镇元子会交 代道童取珍贵的人参果招待。

其实不然,唐僧乃如来的二弟子,而且最具慧根,如来对其也非常看重, 此次虽然说是下界历劫,倒不如说是下基层锻炼,日后恢复前世记忆,便可出任更高的职位,那时在整 个佛门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交好唐僧就相当于交好佛门二代弟子的领袖!



然后是猪八戒,他是太上老君的门人,而且前世在天庭担任要职多年,手下中层将领遍布整个天庭,虽 然老猪已离任多年,但老猪会做人,跟手下关系打的不错,所以人虽走,茶却未凉。交好老猪,不仅交好道门 ,也与天庭的中层打好了关系。



再到沙悟净,沙悟净背景就简单多了,但是也不容忽视,老沙前世乃天庭殿前的卷帘大将,实打实的天 庭最高领导人的心腹,就如同凡间帝皇的心腹太监一样,谁敢轻视?



最后就到那匹低调的白龙马,它乃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背后站着的是四海数不清的水族,要知道大海 是比陆地广阔得多的啊,四海俨然是除了天庭之外的第二势力。 有这样背景的,谁会轻视。



镇元子虽然是天地大能,而且与三界内的其他大能关系密切,但毕竟势单力薄,自己可以无忧,但弟子 门人呢,作为老师,总是要为门人弟子留多几分保障的,而此时取经团队的出现,正是刚有困意,就有 人送枕头。 但这还是差了点,虽然和各大势力都较好了,但日后门下弟子若有麻烦的话,偶尔找他们帮一下还好, 找多了,大家可能也不待见。

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找一个古道热肠,而且法力高强的人来庇护门下才 行,而孙猴子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他不仅背景强大,而且古道热肠,法力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容易忽 悠,所以镇元子把心一横选择与孙猴子结拜,这样一来我的门人弟子就是你的晚辈子侄一般了,你的侄 子被人欺负了我就不信你会袖手旁观。

综合以上的论述,书中镇元子才会对取经团队表现得如此热忱。


藏疯谈影


镇元大仙为什么会对唐僧师徒这么好呢?

一个注定不会出错、万金油式的回答便是:爱屋及乌呗!

那么到底谁是屋主,谁是乌鸦呢?

据镇元子自述,他和金蝉子有旧,说曾在某年的盂兰盆会上有过一面之缘。

去他的盂兰盆会!其实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呗!鬼节不鬼节的另说,关键是镇元子的推理太奇葩了,什么叫见过一面、便属有缘啊?

比方说,你闲着没事,上今日头条上转转、看看,然后呢,突然看见我了,居然还挺巧的,你至今未娶、我守身如玉,本来这完全不搭,可是镇元子却哈哈一笑很倾城,言之凿凿的说:“这事妥了!真特么是天作之合呀!明天你们两个把各自的户口本交给我,老子到民政局帮你们把结婚手续办一下哈?我办这种事可靠谱啦!不信的话,且等着看吧!哈哈哈哈!”

哈哈个屁呀!镇元子,您老人家是看菜园子看出鬼来了吧?您这是要干啥呀?

今日头条的宗旨可是信息创造价值,是信息有价,可不是代娶代嫁呀!哈哈哈哈!

说过了人间笑话,再说一会儿鬼吧!

盂兰盆会的重头戏是:斋僧,拜忏,放焰口。那么镇元子会在哪一个交际窗口,华丽丽的遇见唐僧呢?

斋僧,就是拜忏念经的孟非老师之流,聚在一起共进工作餐!

且说金蝉子正无声无息的吃着面条呢,镇元子笑咪咪的进来了,四处踅摸。

金蝉子好奇心发作,很热情的搭讪说:“找遥控器吗?可是空调已经打开了呀!”

镇元子说:“空调当然是打开的,可是实时音效好像特么关了!要不然,你吃面条咋还听不到一点声音呢?真特么像个鬼和《唐诗三百诗》对口型似的!”

唐僧粲然一笑说:“像我们这些有道、有德、有品位的高僧,契饭时要安静,哈汤时要无声,这特么都是修行!当然你也可以修行,他也可以修行,她也可以修行,大家都可以修行!”

镇元子很高兴,随手打开微信视频,一字一句的问唐僧:“高僧,你说我也可以修行?我们真的可以同时修行?真能同时修行?真的能吗?”

金蝉子笑得很纯净:“修行就是修行,你[能妈]行不行你应该门儿清,我搞不懂她到底行不行!但是如果你要和我一起修行,那指定是行!”

镇元子很激动,随手把金蝉子的音容笑貌戳到朋友圈中:铁图铁证!且看镇元子和他的至亲弟兄:如何流年同命、共同修行!!!

盂兰盆会的第二个交际窗口是:拜忏!这就是和尚们的一个工作重点:碎碎念!阿弥陀佛碎碎念!

拜忏期间,为了让苦逼多时的和尚们有点油水可赚,拜忏的僧人们是可以开荤的,没有谁会较这个真!也可以说得诙谐一点:开荤如茹素,肯定有缘故!吃狗吃猪吃野驴,只要你有肚!

要想抓住唐僧的心,必先抓住唐僧的胃!想一下镇元子是如何大鱼大肉的对唐僧竭尽地主之谊的吧,不仅好吃好喝好招待,还会循循善诱的打感情牌:“师父,此青菜豆腐,貌似比宝山里的青菜豆腐好契一点哈?”

金蝉子皱皱眉头说:“好契个屁呀!牙缝都让鸡腿搡满了!!哈酒哈到舌头变短了!你看我现在满手是油,心怀宇宙,不如就成全你一下,在你后背上签个名吧!保你以后有钱赚哦!”

镇元子一听,赶紧拱手作揖,伏身如案,听凭金蝉子又挼、又按、又搓、又抟,最后当镇元子在镜子里看见自己油渍麻花的后背时,感动得珠泪泫然!

所以这以后无论到何时,只要是提及后背揩油的桥段,那镇元大仙就感动得坐立不安,就能字字珠矶的把金蝉子的深情告白念了又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盂兰盆会的最后一个交际圈:放焰口。

人生而为人,死而为鬼。人有三六九等,鬼也是鬼鬼祟祟,祟祟不同!

但基本上,所有的鬼都饿得要命!看来所谓的饿死鬼之说,还是有几分理论根据的,呵呵!

饿死鬼,即是口吐火焰的那种概念,而放焰口,即是给那些饿鬼舍饭。如果想不出给饿鬼舍饭会是怎样一个桥段,那就参照一下喂金鱼或喂锦鲤的生活体验!

如果镇元大仙是在这样一个交际圈里和金蝉子遇见,那场面就相当不简单、不平凡!问题是:谁在舍饭?谁在用饭??

是金蝉子舍饭给镇元子吃吗?

所以镇元子深深感念金蝉子的一饭之恩,但是出于怕丢脸,又不能对清风、明月这两个道童明言,所以只是在小细节上交待一番,等唐僧来了,一定要悄悄咪咪的打下两个人参果给唐僧辣辣馋,顺便也把当年的一饭之恩弥补一番,也算有个交代,做个了断!

不过从逻辑上说,还有一种可能:金蝉子横死人间,处于六道轮回的低谷之点,后来是镇元子舍饭救了金蝉子,让他赢得了片刻的喘息之机,最后才有了西天取经的一线转机。此次唐僧师徒必过五庄观,为避免唐僧因想起往事而感觉丢脸,所以镇元子提前错峰出行,但是再三交代童儿,一定要打两枚人参果给唐僧辣馋!

人参果只有30枚,算一下小账就知道,镇元子是真的处在人生之巅,不缺权势不缺钱,不缺长生不缺流年,总之,比金蝉子不知要强几千几万个13点!所以他对唐僧的关切是真情使然,心心念念!

从逻辑上判断,还有一个很狗血的场面,那就是:金蝉子与镇元子都曾经隶属于某某饿鬼团,为了在放焰口时抢一点宝贵的吃食,两个人曾经穷凶极恶的刀兵相见,后来镇元子长袖善舞,把该抢的、不该抢的都抢到了,而且吃了个肚儿圆、修了个天地圆满!

可金蝉子却像个秋鸡儿、寒蝉,极其悲惨的死掉了。

按理说,死就死呗!毕竟利益的位置,被多少人翘首期盼,交战的双方根本就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做出任何一种选择,哪怕很极端,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天道使然。

可是,偏偏镇元大仙忘不了那段血色浪漫,或仅仅是出于自己的良心发现,觉得自己必须对往事做一个了断。所以为求心安,镇元大仙决定给唐僧一笔花不完的钱,一个长生不老的美满,两枚人参果,便是镇元子的所谓了断。

至于能不能真的了断,仅从他最初对唐僧的避而不见,便足窥一斑。




八戒爱咧咧


大家知道镇元子是一位相当牛逼的人物,那是地仙之祖,号与世同君,只供天地,不供别人。

他观里有个的宝贝,就是人参果,一万年就结三十个果子。这果子的神奇之处就是模样像个小孩,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刚开始时,镇元子吩咐清风、明月二童子给唐僧摘两个果子吃,就是因为五百年前金蝉子在盂兰盆会上敬过自己茶,他如此吩咐无非是

还个人情

此时,至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根本不在考虑之列。镇元子在受元始天尊之邀,去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之时,还特意嘱咐两个童子不得多摘,还要背着孙悟空等人。

那大仙临行,又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
大仙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

不过,后来发生的事出乎了镇元子的意料。 虽然,清风、明月偷着给唐僧摘了两个人参果,怎奈唐僧肉眼凡胎不识真宝,没敢吃,便宜了这两位童子。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还是被悟空等人知道了,他们听说这里有传说中的人参果,欣喜异常,便由悟空出头偷了三个果子吃了。

这下把清风、明月气坏了,一通乱骂,恼了孙悟空,将人参果树推倒。这样一来,孙悟空他们就得罪了大仙镇元子,人家一个袖里乾坤将逃跑的四人擒了。

在相互争斗的过程中,镇元子见识了孙悟空的人品(替师傅挡鞭、替师傅下油锅),领教了孙悟空的本事(虽然被擒,总有办法逃脱),对孙悟空有了惺惺相惜之意,答应只要孙悟空治好了他的人参果树,就和悟空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于是,孙悟空找了很多在天庭时的老朋友,比如福、禄、寿三星、东华帝君、瀛洲九老,他们都没有办法医树,福、禄、寿三星答应前去五庄观替悟空求情宽限时日,最后孙悟空求到了南海观音菩萨,方才救活人参果树。自此,镇元子对孙悟空那是刮目相看,不打不相识,与悟空结拜为兄弟。

所以,与其说是镇元子器重唐僧师徒,不如说是器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只是沾光而已。

虽说唐僧师徒一共吃了七个人参果,但是其中三个是悟空师兄弟偷吃的,不应算在内,剩余四个我认为既有镇元子对于悟空欣赏之情,也有投资之意

镇元子能成为地仙之祖,与三清为友、与如来佛祖相熟,除了神通大、本事大之外,他的思想、意识自然也是超前的。他知道西天取经是如来佛祖设的一个局,这四个人,尤其唐僧作为如来的徒弟、孙悟空凭其人品本领,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镇元子借这几个人参果子,能和孙悟空结为兄弟,与唐僧四人拉近关系,就是在佛家也有了同盟,这对于自己门户以后的发展自然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大度,另一方面又给了如来佛祖一个大大的面子,这绝对不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从当初的还人情,到后来的投资唐僧四人,可以看出镇元子绝对是一个有情有义,又很精明,打得一手好算盘的人,地仙之祖,绝非浪得虚名。



各位条友,我是陈家,如您喜欢,加个关注呗。


陈家


老鸭认为做为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不会在意这几个人参果的。守信、道义为先。

一、镇元大仙为人厚道,他与金蝉子只是旧相识。唐僧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过往,如果镇元大仙不请他们吃果子,根本不会有以后的事情。可是镇元大仙不同,“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唐僧下界后,妖精或是仙界的童子、坐骑总想吃口唐僧肉。可见他们的主人也没有多说金蝉子的好话,否则徒弟反应不会如此。

Dr.镇元大仙却再三交代清风、明月要摘果子招待客人,足见他为人厚道!


二、敬重孙悟空尊师重信。孙悟空毁了人参果树,师徒四人被绑住,他甘愿代师父受罚。寻求先方时,他再三交代镇元大仙照顾好师父。他也确实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医好先树的人。原著中唐僧常常思念家乡,且取经意志并不坚定,反而孙悟空最为坚定。所以镇元大仙敬重孙悟空的人品,也不为过。

三、镇元大仙本身没有想过杀他们,他与唐僧的前身是旧相识,送个好友吃人参果本就是他的初衷。而且他的树被医好了,若是以后再走损坏,请菩萨帮忙不是更好,人参果再珍贵,情义却无价。



四、九九八十一难的组成,为旧相识补上一难也不为过。再者师徒四人的一些劫难,太上老君就说过是菩萨所托。如此浩大的工程,想必有些交情的都会给予帮助。


老鸭说历史


江湖、套路!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都是与天同寿级别的干部,地位极高。他跟三清是朋友,平辈论交,没事经常要走动走动,谈谈道法。而三清是天庭道家的顶级神仙。

镇元子跟西方佛祖也是朋友,也有来往。他跟唐僧结缘,就是500年前的盂兰盆会,唐僧的前世金蝉子亲手为镇元子传茶。金蝉子是佛祖的二徒弟,他能为镇元子传茶,说明镇元子还是跟佛祖平级,金蝉子是晚辈。

但朋友......终究还是朋友,终究,还只是,朋友!

不是自己人。

其实到镇元子出场,我们才能完全捋清西游记里的世界观。这个世界分三大部分构成:俗世的儒家,大唐李世民,乌鸡国王,朱紫国......这些。仙界道家和西方佛家。儒释道三教。

道家的主要势力是:天仙。玉帝、三清这些在天上的神仙。镇元子这一派虽然也属于道家,但只能算上个分支。地仙也是仙,从势力上、从名气上看,怎么都要比天仙差一截。

天仙是成大道的修行人。上了天,都是什么天王、星君、大圣、正神、老祖......这些。什么是地仙呢?是小成修行人,在人间混了个长生不死,没事东游西逛的。按佛家的段位讲,地仙就是罗汉。天仙怎么也得是菩萨级别。

在西游记里,除了五庄观这一节,在其他地方,我们基本上看不到有地仙露脸,因为这些人就是躲个清净的能耐。佛家的菩萨指的是大乘,讲究的是普度众生。而罗汉指的是小乘,自己度自己。

所以镇元子地仙这一支势力非常的弱,并不能跟天仙和佛家分庭抗礼。虽然他自身能力很强,但毕竟独木难支。天仙是三清,三位大佬,佛祖背后还有一堆古佛......镇元子身边只有清风明月和一堆没名的徒弟。

势力弱怎么办?那就得加强势力。怎么加强势力,就得和天仙或者是佛家这两个大派套近乎。问题是咱们前面也说了,镇元子已经跟三清佛祖是朋友了,那还怎么再进一步拉近:做兄弟,麻吉。

问题是以镇元子的身份也不能直接找三清佛祖拜把子去啊,不好看,这么高的身份也说不过去。他也不能跟玉帝说:我争取生个儿子,你把女儿嫁过来,咱俩做亲家......

就在镇元子头疼的时候,哎,机会出现了,他发现了两个潜力股:唐僧、孙悟空。

西天取经这是组织上安排好了的任务,是必定成功的。而取经的主要执行人唐僧和孙悟空是内定好了的。任务完成,论功行赏,这两位的职称也必行是佛。以镇元子的眼光也是一定看到清楚。

这时候镇元子一想:我可以跟唐僧拜把子呀,不行,当年他是我小辈,给我端茶倒水的,跟他拜把子,把辈儿降下来了。好吧,我跟孙悟空拜把子。

而拜把子,这里面还是有学问,你不能直接过去跟人家讲,咱俩做兄弟吧,太跌份,丢人。十六七岁的时候混过的朋友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想做兄弟,想拜把子,想加入一个小团体,如果你不是跟着大家一起长起来的,如果你是个外人,那得:先打一架。证明你有实力,你也算是个人物,这才行。

不打一架,我咋跟你交朋友啊。对不对?

两军作战也是一个道理,我实力弱,我可以投降,但不能说你来了,我就赶紧投降。咱们也得打一下,最起码我得把你打疼了,让你知道我也不白给,让你重视我,然后你再给我个台阶,礼贤下士一番,我才能顺坡下驴,被你的真诚所感动......

江湖也好,天下也罢,都得按规矩来。

镇元子想跟孙悟空拜把子,那也免不了俗,按套路先打一下,折腾一番。

镇元子看唐僧师徒快到了,自己先找个借口带领大部队走了,五庄观里种着人参果树,家里就留下清风明月俩小道童看着,这正常吗?不正常。然后他又吩咐,等唐僧来了,给他两个人参果吃,但不要让唐僧的徒弟知道。孙悟空啥选手镇元子能不清楚吗?是出了名的耳聪目明,这事能瞒住吗?而且孙悟空最擅长偷东西,镇元子更是清楚......

孙悟空是出了名的贼,然后先拿出人生果来勾引他,还提前把人都撤了,这不就是钓鱼,诱导他犯罪嘛。这个诱惑孙悟空根本无法抗拒。

这件事,镇元子办的非常可疑。

他知道唐僧师徒快到了,自己提前走了。他给的理由是上天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走之前,让清风明月等唐僧到了,拿出两颗人参果做招待。这两件是哪头轻哪头重?给唐僧人参果重!1万年才能结出30颗人参果,镇元子一次就为唐僧留了2颗,这个人情大的很。而他跟元始天尊本身就是朋友,都是修行到了顶级的人,上去听一下修行新体验,也不过是朋友之间串个门,聊会天,这并不是一件什么重要的事。

镇元子拿出人参果招待唐僧,这么大的礼,如此高规格待遇,按理说他也应该留在家里,亲自接待一下。后来观音菩萨过来,医活了人参果树,大家聚餐,也只分了一颗人参果吃,而镇元子直接为唐僧准备了两颗,这是按照佛祖的级别做的招待。这么重视,这么个大礼包,居然他自己出去朋友家聊天去了......

剩下的大家就都知道了,也全是按照镇元子的思路走的,孙悟空偷吃了人参果,被清风明月一顿喷,气急眼了,推倒了果树。这时候镇元子该正式出场了,轻轻一挥袖子,就把唐僧师徒抓了起来,孙悟空根本没反抗的机会,这就是在展示自己实力。

随后镇元子扣押了唐僧,叫孙悟空去找医活人参果树的方子。孙悟空是五湖四海,各个仙山宝岛的找人医树,时间来不及了,又托人去讲情,让镇元子宽限时间,一番折腾,这点事儿就是全天下都知道了。而这就是镇元子的目的:大家都看看哈,不是我有意和他们套交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事情搞的沸沸扬扬,很隆重,镇元子面子上也过得去了,这时候,该摆事的大佬登场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医活了人参果树,做了和事老,热闹够了,镇元子顺坡下驴,两下和好,并和孙悟空拜了把子。

最终目的实现。

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呢?面子!

如果唐僧来了,镇元子自己在家亲自接待,非常热情,套近乎,这样做不符合他的身份。而且再怎么热情,恐怕也就是止步于朋友关系,不能拉的更近。而不打不成交,打一架,做了兄弟,那关系就近了。

镇元子这一套下来,既赢了面子也赢了里子。他轻轻的就制住了孙悟空,现实了自己实力,然后孙悟空四处找人,给他医树,又讲情,还请来了菩萨,镇元子的面子赚的很足,没掉价。而跟孙悟空拜把子以后,他跟西方佛家的关系就近了一大步,由朋友变成了亲戚。

孙悟空完成取经任务以后,封斗战胜佛。镇元子有事,斗战胜佛这个兄弟肯定是随叫随到,更重要的是斗战胜佛背后的整个佛家也自然都成了镇元子的后援。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那人参果也不能白吃,他也肯定要向着镇元子......

人参果1万年结30颗,最开始给唐僧准备了2颗,被清风明月吃了,孙悟空兄弟3人实际上总共吃了6颗,前面偷吃3颗,最后庆祝,每人又吃了1颗,唐僧最后也吃了1颗,菩萨与讲情的三位神仙也各吃了1颗,镇元子自己吃1颗,观里的徒弟分了1颗,为了这件事,镇元子总共拿出了15颗人参果,5000年的成果,这笔投资也是相当的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