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一個美麗而才華橫溢的少女,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再加上她心思敏感、身體虛弱,最終不僅沒得到愛情,還年紀輕輕便去世了。

事實上,林黛玉是曹雪芹十分喜愛和同情的一個人物,作者在塑造這個形象的時候也是花了大量的心血,所以林黛玉這個形象還是非常豐滿的。在很多讀者的眼中,林黛玉的性格是多疑敏感甚至有些苛刻的,相比之下,薛寶釵的溫柔和敦厚大方似乎更讓人喜愛。

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林黛玉出生在書香門第,同時這也為她具有滿腹的才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生在這樣一個世家,但到了她這一代卻僅剩下她一個人,在這樣的一個盛門背後,展現的卻是無比的淒涼和孤苦。

隨著父母的相繼去世,林黛玉無依無靠是必然的結果,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從小接受的不是生存之能,而是精神和氣質上的追求,如此一來,林黛玉的傲氣自然是油然而生。

這樣一個經過精神洗禮的女子,卻要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在“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一回中,林如海這樣對黛玉說:

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 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 。

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可以看出來,黛玉是極不願離開自己的家的。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時她才七歲,一個七歲的孩子就背井離鄉,遠走他方,在這在她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一個“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結。所以在林黛玉心中的悲慼是不言而喻的,而她之所以目下無塵,其實根源在於自己本身的生活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林黛玉到賈府後,眾人見她,身體虛弱,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由此可見她從小身體就很弱,只能靠吃藥來維持生命。

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賈家的人的確給黛玉請了不少大夫,太醫都有好幾個,這一點在紅樓四十五回中,薛寶釵就說過,“這走的幾個太醫雖都還好。”大家從這裡也就能看出,賈家也是為黛玉請了好幾個太醫的,只可惜林黛玉的病一直沒能治好,也能看出對於林黛玉的病太醫也是束手無策。

那麼林黛玉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呢?這讓我們充滿了好奇心,其實她的病並不嚴重,但是卻沒人能治好,她在《葬花吟》中她這樣寫: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湘雲和黛玉在月夜作詩,湘雲作了上句:寒塘渡鶴影,黛玉對了下句:冷月葬花魂。

由此可見:黛玉用詩詞來宣洩自已的離情別緒。她所寫的多是些哀傷的詩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敗。所以正是因為身體上的先天虛弱,黛玉對事物的反應比較消極,什麼事多從其反面來考慮,這也導致了黛玉在思維方式上極為消極和被動。

人的氣質是和性格聯繫在一起的,某種氣質更容易形成某種性格,而林黛玉屬於抑鬱質,這種氣質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

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其實看紅樓夢七十六回時我們其實是能在裡面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當時湘雲睡不著,便跟黛玉到了瀟湘館,湘雲有失眠症所以睡不著,卻不曾想黛玉也是睡不著的。當時黛玉就說了,自己一年只有十天左右能睡好,一個心血不足的人,還常常失眠,這病如何能好?

再加上林黛玉本就心思多,失眠之時難免胡思亂想,最終拖成了心病,都說心病難醫,黛玉自己不能釋懷,其他人也沒有辦法。

不過如今在現代也有很多人得這種病,其實就是我們如今所說得抑鬱症,林黛玉早熟,幼年沒了母親,家裡又落敗,父親又將她送到偌大的賈府一個人孤零零的,從小就情緒不好,常年這麼下來,想不抑鬱都難呢。

紅樓夢中林黛玉到底什麼病,不嚴重卻治不好,我們如今很多人也有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