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清朝末期的照片並不少見,但下面這張風雲人物的合影,就顯得鳳毛麟角了。

這張名為“光緒甲辰五月江寧公宴圖”的照片,光緒三十年(1904年)四月初一(據《張謇日記》記載,題字所說“五月”有誤)拍攝於南京江安糧道署。

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1904年張之洞等人合影。

左側的題字中有言:“此攝景中之十人,俱遜清末葉有關我中夏興廢之人物,而世人徒知若輩之姓、名、字,而於若輩之身軀儀容則未之睹,故雖近世之人氏,猶紙上之古人也。”

題字者“伯倫”認為,這些人一度關乎國家興衰,不應該被冷落。

拍照時,張之洞身任湖廣總督,魏光燾身任兩江總督,盛宣懷身任工部左侍郎,黃建莞身任江寧布政使,魏允恭身任江南製造局總辦,徐樹鈞身任江南鹽巡道,胡埏身任江安糧儲道。繆荃孫、張謇、蒯光典都是首屈一指的名流,也是張之洞的重要幕僚。

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1903年8月兩江總督魏光燾(持扇者)招待外賓。

僅看名銜,不難發現,這些人撐起了清末的半壁江山,個個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我們粗略認識一下坐在前排的五位。

坐在左一的兩江總督魏光燾,就是這次宴會的主人。出身於曾國藩麾下,曾隨左宗棠出征西北;甲午中日戰爭期間,率湘軍11營與日軍血戰,幾乎全軍覆沒。他精於理財,勤於治事,不斷獲得慈禧太后拔擢,1903年擔任兩江總督。在此之前,兩江總督一職由張之洞署理。

魏光燾還是近代教育事業的先行者,在兩江總督任上參與創辦了三江師範學堂,即南京大學的前身。

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繆荃孫晚年照片。

左二繆荃孫是一位大學問家,庚子事變之後受張之洞之召赴武漢討論時局,助其推行洋務、改革教育。他主持創辦了江南圖書館(現南京圖書館)、京師圖書館(今北京圖書館),被譽為中國近代圖書館的鼻祖。

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張謇。

右一是狀元張謇,著名的紅頂商人,雖無官職,但有三品官銜。他主張“實業救國”,一生創辦紗廠、發電廠、碼頭等20多家企業;他創辦或參與創辦370多所學校,這其中包括現今的南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河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復旦大學、東華大學等等;他在政治上一度贊成立憲,後又轉向共和。

繆荃孫和張謇兩位能與總督大人平起平坐,可見他們極受尊重,地位很高。

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張之洞。

左三張之洞,清末名臣,在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各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大家對張之洞應該比較熟悉,中學課本介紹過他的事蹟。

他早年是清流派,到地方為官後轉變為務實的洋務派。他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大力模仿西方開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近代企業。他的洋務事業延長了清朝的壽命,其遺澤流傳至今。

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盛宣懷。

右二是從京城趕來的工部左侍郎盛宣懷,李鴻章的好學生,洋務派干將。他修鐵路、開礦藏、設銀行、辦學校、架電線……凡是近代文明的東西,他都極力推動在中國仿行。

在參加這次宴會之前2個月,盛宣懷在上海與中外人士共同協商成立了“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後來這個支會發展成了中國紅十字會。

張之洞身為湖廣總督,督署在武漢,這次出差遠道來到南京,並與多位大佬會面,所為何事呢?他們確實有一件大事商議,那就是江南製造局移建新廠事宜。

江南製造局是清朝最重要的軍工企業,位於華洋雜處的上海。軍工企業設在上海,就存在一個問題,即隱秘性和安全性面臨威脅,洋人太容易打探虛實。李鴻章生前就有將之遷移到內地的想法。

庚子事變之後,朝廷感到江南製造局確有內遷的必要,飭令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籌劃此事。1903年初,張之洞向朝廷提出“移廠不如設分廠”的建議,即江南製造局現有產業非常龐大,要遷移並非易事,不如整頓舊廠,在內地另設分廠。

老照片: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南京出差,與兩江總督合影

1903年張之洞與魏光燾交接兩江總督關防印信時合影。

不久張之洞回湖廣總督本任,魏光燾接任兩江總督。接著,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諭令張、魏二人會同辦理,提出詳細計劃。

張、魏聯名方案思路如前,內容上更加具體,即在江西萍鄉以650萬兩白銀建新廠,新廠機器設備不從老廠搬遷,而是悉數購置;總辦駐紮上海,會辦駐紮萍鄉。

此後,二人多次奉命籌劃,不斷完善方案。這次公宴,就是1904年再度商議遷廠建廠事宜時,魏光燾坐東招待各位來賓。

為了完成朝廷交給的任務,張之洞可謂不辭勞苦,坐船行程一兩千裡來到南京,與魏光燾等人擬定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遺憾的是,因為時局動盪、朝廷經費短缺,江南製造局遷移計劃未能實施,枉費了照片中諸公的苦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