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歲寒,然後知臘味之香濃也。

整個臘月,

鄱陽的年味撲面而來,

饒河兩岸處處都能感受到年的喜慶。

走在鄱陽,

記憶深處的那個古樸、

熱鬧歡騰的中國年,

變得鮮活可感。

來鄱陽過大年,好吃也好看,

這些年味畫面,成為最深的記憶。

張燈結綵迎新春

喜慶的畫面

饒河畔,老街裡。張王廟老街裡的紅燈籠一排排、一串串,靜靜裝點出年的喜慶。青磚黛瓦的舊建築,在滿眼“中國紅”的襯托下,展現出別樣的韻味,盡顯鄱陽老城非遺文化之美。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春聯也準備上了。鄱陽人喜愛傳統書法寫就的對聯,因此,不少人家買來紅紙裁剪,請有名望的書法家揮毫著墨。古樸的對聯,傳遞出濃濃年味。還有心靈手巧的鄱陽女子,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窗花,將窗戶裝飾得極好看。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團圓祈福盼新年

忙碌的畫面

每年春節,鄱陽人都要打麻餈、做年糕、蒸圓子,祈盼步步登“糕”,團圓和美。臘月裡,鄱陽老城大街小巷的每一縷晨光,都似乎被蒸汽與炊煙所沾染,充滿了質樸歡愉的味道。這種味道,與傳統鄱陽年一樣浸透著時光的溫潤,卻也讓過年的氣氛愈發濃烈。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來鄱陽過年,感受鄱陽人家,做年糕、打麻餈、蒸糯米、切肉丁裹糯米肉圓子的過程,品嚐鄱陽地方美味。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歡歡喜喜囤年貨

富足的畫面

臘味漸濃,年關已近,鹹魚臘肉的鹹鮮味,是這個時候的魚米之鄉里最鮮明的口味。行走到鄱陽湖漁村裡,小院籬笆上,肥瘦得宜的神福頭、鹹雞臘肉、蹄髈、數尾清冽的草魚等醃貨在盡情沐浴陽光。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熬糖做酒、炒芝麻花生,做凍米糖,鄱陽人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年貨中,特色年味產品,彷彿回到兒時過年的記憶裡,滿滿都是富足的喜悅。


精心準備年夜飯

團圓的畫面

年關將近,鄱陽人家的年夜飯是最有寓意的,鯉魚躍龍門、金雞報曉、藜蒿臘肉、糯米圓子、銀魚肉絲、炸鄱陽湖獅子頭、鯰魚打糊……十二個菜,一桌豐盛的鄱陽家宴,不僅意味著過年的團圓,還寓意著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財。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在鄱陽,過年總是缺不了一口好酒。一桌豐盛的鄱陽團圓年夜飯,配上一壺饒州酒,傳承於千年古方的佳釀,酒色晶瑩澄澈,飽滿醇厚,馥郁芬芳,將古饒州的濃濃的團圓年味散漫席間。


繽紛洋溢鬧年俗

紅火的畫面

爆竹聲聲辭舊歲,鑼鼓喧天迎新年,節節高、蚌殼舞、舞龍燈、唱大戲、蕩湖船、張王巡遊拜年……充滿千年古饒州風情的年俗活動一場接一場,帶你感受濃郁地道的鄱陽年。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鄱陽的年味很濃也很長。大年初一寺廟祈福;大年初三拜山年;大年初五迎財神,走財道、沾財氣;大年初七過上七;大年初八張王巡遊;正月十三起頭燈;十五賞花燈、猜燈謎,夢幻元宵良辰美景,濃濃年味貫穿初一至十五。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魚米之鄉的濃郁年味撲面來


有一種年味叫“鄱陽”,

這裡的年,

還原著鄱湖水鄉最傳統的味道,

這裡的年,

可賞、可嘗、可品、可感,

讓你一秒感受到傳統中國年的喜氣綿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