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老子的《道德經》中(老死不相往來)應該怎麼理解?

青辰zq


我們是佛道儒融為一體的文化,如果你不把他們的高級思想分別開來,一句話的確會有好多種意思,我們先來識別他們的思想觀念,自己去認為是什麼意思。

老子的觀念是:像老虎獅子一樣不需要文化的生活。

孔子的觀念是:通過主動學習文明,按文明的方式生活。

鬼谷子的觀念:利用人性慾望,控制別人的生活。

孔子認為文明是人類的必須選擇,因為有人類才有道理,沒有人類,道理是不現實的,否定老子的自然生態平衡即道法自然。孟子否定了法家的不擇手段即人性本惡。清華在自強不息後面加上厚德載物也是承認這種觀點,因為壞人也會自強不息,《天道》的有術無道止於術,也是否定人性本惡。如果不否定或壓制人性本惡,我們就和動物沒有區別,而且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儒家的思想是:十五以前的月亮,逐步遞增。所以叫入世學。

佛道的思想是:十六以後的月亮,逐步遞減。所以叫出世學。

法家的思想是:我就是月亮,想給你看圓的就是圓的。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以自己的標準要求自己,同時利用佛道儒思想的漏洞,穿著佛道儒的外衣,想縱就縱,想橫就橫。

儒家思想主要是改造人的思想,要求你是一個正方形最好。

佛道思想是順其自然,你是什麼形狀都行,不管你是人還是物或是鬼只要從此一心向善,就可以成仙成佛。

法家思想是順我者昌逆我者忙,要求你是一個圓形,但是他們不知道圓周率的整數(目前人類還沒有掌握圓周率的整數),只知道介餘3和4之間,所以蒙對那個可以成聖,錯的就成魔了。

西方自由主義思想是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和法家思想差不多。

還有一種是三季人思想,無可厚非,把正確的說成它理解的,因為是三季人情有可原。和三季人思想相近的是垃圾人思想,把自己的不學無術怪在別人身上,對這種人我們只能當清潔工,不能當垃圾桶。


太陽雨47155173


這句話出於《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我的解釋:

國家小人民少。

令有各種器具不去使用;

令人民看重生死而不遠離;

雖然有船隻車輛不必乘坐;

雖然有軍隊武裝不必用於打仗。

令人民回覆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

等到國家治理好時,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鄰國之間可以看見,雞犬叫聲可以互相聽見,人民從生到死也不需要往來。

我的理解:

先讀一段“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小國寡民”是中國曆來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世外桃源。陶淵明這篇《桃花源記》,正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對於嚮往擠到大城市居住現代人,可能會感到中國曆代知識分子為何如此“矯情”。

根本原因是在農耕文明社會形態,知識分子對統治階層腐朽糜爛不滿的時候,只有退居足可以自給自足的最小生活圈裡。

人類早已經進入工業文明社會,或科技文明的社會。在既得利益集團控制下的社會形態,人群需要越來越集中,經濟圈子越來越大,“小國寡民”早已不復存在。因此現代社會的人們為了某些原因而逃避的選擇,是到另一個國去。這跟歷代知識分子追求“世外桃源”是一樣的道理。但逃到另外一個國度果真是“逃避”了嗎?


計冠光海老KK匹茲堡賓州


老子的《道德經》中(老死不相往來)是第八十章“小國寡民”論述中的言論句【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大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第八十章。

這章節生動描述了老子“理想國”社會模式。為了更好理解(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就要對《道德經》中(小國寡民)這一章節,老子的言論要有充分的理解,為此解讀有以下幾點:

一,“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是從原始社會山村的寧靜,自然的生活中的啟發而聯想。縮小國土,減少人口,是多麼寧靜悠然的景象。老子用描述社會的和諧氣象來反對戰爭。反對用武力擴大自己的彊域,侵略別國,對俘虜民眾行為不滿。一個國家如果都能像原始社會一樣就不會有戰爭,民眾可過上和平安寧的美好生活。

二,“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民重死而不遠徙”。

這是老子用淳樸的語言站出來為廣大民眾呼喚,希望和平安寧,遠離戰爭。廣大民眾也就不會去當兵打仗,也不需要什麼武器裝備。廣大民眾都會看重自已的生命,是不願出兵征戰的,是沒有朝遠方遷徙心願。

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這就是老子真正追求,真正向往和平安寧的“理想家園”,廣大民眾覺得甘甜,覺得安寧,覺得快樂,就心滿意足。雖然食物不豐厚,服飾不精美,居處簡陋,但是隻要人人都回歸自然淳樸的本性,就會有甘甜,美好,安適,快樂的感覺,就會迴歸到和諧,清靜的精神家園,心靈的世界。這也就是老子告訴全社會的人們要有自然而然的思想境界,倡導社會秩序,倫理關糸,道德習俗都是自然,本真,和諧的。

為此,“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綜上所述明知。老子的真實思想,是用反向思維方式,回到原始部落時期那樣和諧社會狀態,表明反對戰爭倡導和平。如果用戰爭手段來擴展自己的國家,廣大民眾就永遠不得安寧。還不如做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為好。其實老子是要構建“小國寡民”和平安寧的國度,這才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總之,當今社會文明進步,日新月異,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可是人生的煩惱卻在增多,幸福指數反而降低,為此,就需要用老子的思想來開導人們,迴歸心靈的“桃花源”是多麼好的選擇。世界定會變成美好人間!


劉夢輝1445414400581


“老死不相往來”語出《道德經》第八十章的最後,和後世的含義有極大的差別,並且也因為字面含義,讓人對道家產生了些許誤解。

在這一章裡,老子提出了他對於治國的策略方法以及預期效果,是道家思想中極具現實意義的一次表述。

要想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需要清楚兩方面內容:

  • 原文語境下的具體解讀,不可斷章取義;

  • 《道德經》中提及的其他治國理念以及方略。


第一、原文釋義,誤讀辨析

《道德經》第八十章內容並不長,如果對一些古代常識有些許瞭解,很容易看懂: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唯一不好理解的大概就是“什伯之器”了。

什麼是“什伯之器”?其實就是兵器。

據《後漢書·宣秉傳》的註釋:

軍法五人為伍,二五為什,則共其器。

“伯”指的是百人衛隊,在《周書·武順篇》中有所提及。

知道了這一點,這段話就非常好理解了。

小國寡民是背景,老子設定了這樣一個範圍。

在這樣的國家裡,百姓不隨意遷徙,沒有戰亂,迴歸到遠古時樸素的生活狀態裡。

食物甘美,服飾舒適,居住安定,風俗淳樸。

鄰國之間太平日久,彼此百姓直到生命的盡頭也不用有太深的牽扯。

這裡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 其一,小國寡民下結繩而用,指的是生活的狀態,不是生活本身。

老子並不是讓當時諸侯國分裂成小國進行統治,而是假設了一個很弱小的國家。以這樣國家的實力都可以完成的事,大國自然也能做到。

“結繩而用”是代指生活的淳樸,小國寡民,社會落後,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要學習的是這種迴歸到原始的狀態,而不是將生活水平倒退至落後的水準。

  • 其二,“甘”、“美”、“安”、“樂”是統治者要完成的義務

統治者要讓人民生活變得美好,而不是讓他們安於現狀的生活條件。從漢初道家以黃老治國的方略來看,都是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的。

  • 其三,“老死不相往來”不是指不交往,而是對前文的總結

這一點很多人認為是將不同國家的百姓隔絕起來,各自管理各自的事情,這樣就不會有衝突。

其實不對,結合語境來看,雞犬之聲都能相聞,人之間又怎麼可能沒有交流呢?這是在呼應上文,讓民眾不會去隨意遷徙流動。

第二、道家思想的治國理念

道家雖然有一些比較“玄”的觀念,但說到根本上還是要落在實地。

諸子百家都是為了解決亂世而產生的,也都有自己具體的辦法,《道德經》當中也不只一次地講過如何治國的問題。

比如第六十章中就明確提出:

治大國若烹小鮮。

其思想是和本章“小國寡民”相通的。

還曾多次反對儒家所提出的“道德觀”,比如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這些都是道傢俱體的治國方略。

值得注意的是,諸子百家所有的學說都是貴族學說,其提出者都有貴族身份,而其實踐的方式也都是自上而下的改良,需要國家的強制力保障。

所以本章的內容同樣是針對統治者所言的,要求其通過“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方式使得百姓不隨意遷徙,使得國家之間不發生戰爭。

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措施,而是一種理念,道家要求統治者對民風進行塑造,迴歸到“結繩而用”的淳樸狀態下。

要達成這一目的,方法就是讓百姓“無慾無求”,這才有了對統治者的具體要求。

“老死不相往來”,除了可以看做各國民眾之間不隨意遷徙,也可以引申為不互相羨慕、索求。各自都滿足於各自的生活,沒有更多的慾望、訴求,不必互通有無,那麼各國政府、百姓互相交往,自然也就平安無事。

老子的這種構想很美好,有點像“桃花源”,或者“大同”世界,但在當時的境況裡是無法實施的,只能作為一種構想存在。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道德經》中的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來往,是老子提出的社會管理結構模式,要理解老子這段話,就需要了解老子想解決什麼問題,老子生在戰亂不斷的春秋年代,他提出的社會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他認為能夠避免戰亂,人民能夠安定生活的社會結構模式,老子話中說的小國寡民就是把社會分割成很小的一塊塊區域來管理,每塊區域小到能夠聽到相鄰區域的雞鳴狗叫相,即兩區域的距離是很近的,由於每個區域面積很小,人口自然也就很少了,所以叫寡民,老死不相來往是指相鄰區域的人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區域中,距離很近,連雞犬聲都能聽到的相鄰區域的人,從出生到老死互相間都不要來往,老子的想法是,人少互相間自然就很熟,糾紛自然就少,也好解決,管理就會簡單,也不會鬧出大事情,這就是老子提出解決社會動亂戰爭的解決辦法。人與人互相少來往的條件是,必須要做到人人能夠自給自足,萬事不求人,中國歷史形成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就是受到老子思想影響的。老子提出的這個社會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力低下,當人口增長時,由於生產力低下無法養活增加的人口,最終導致社會動亂戰爭,中國歷史的分分合合也印證了老子提出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根本解決不了他想解決的問題。


龍一歐


老子《首德經》第八十章有這麼一句話:"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意思是說,和鄰國距離很近,相互間可以望得見,所得到彼此得雞鳴犬叫,但是人們從生到死,一輩子也不相互往來。而"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今天也往往被用來形容相互間有了很深的芥蒂或隔閡,而一輩子再也不原意交往。

老死不相往來,老子這句話有什麼智慧呢,難道老子的智慧就是拒絕人際交往嗎?其實不是,這句話的提出是有其歷史文化背景的。我們可以三方面來解讀。首先,老子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動盪時代,國與國,君與臣,人與人,統治者和老百姓之間呈現出不可調和的矛盾,相互爭鬥,人際關係非常的複雜。老子是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在對現實做出深刻反思後,說出的這句話。是相對於當時複雜的人際關係提出的一種內心對淳樸簡單的人際關係構想。

人類的人際關係本來是非常簡單的,比如在原始農業社會,自給自足,人和人之間最多的經濟交換關係。但是人類越發展,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就比如現代社會,儘管各種信息技術,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空前發展,但是國與國,人與人的關係反而變得更加複雜化。

所以老子描寫了一個心目中理想的社會人際關係,也就是"烏托邦"或者是"世外桃源"。這裡的"老死不相往來"我想老子的意思並不是說相互之間不來往,你不理我我不埋你,而是指沒有經濟,利益這些方面的往來。相互之間沒有利害關係,不爭,不鬥,不戀名利,不貪財物。這種人際關係,其實也是後來很多人都向往的,陶淵明的桃花源又是多少人嚮往的人生。

但老子不是一個空想家,他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以他知道想要改變現實,就要清醒地面對現實,要把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理解透。這也是老子和莊子不同的地方,莊子思想是天馬行空,完全脫離現實,一會莊周夢蝶,一會鯤鵬水擊三千里,一會逍遙遊太虛。老子固然也有道家的飄逸灑脫之風,但是讀他文字,你又常常看到從書中走來一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一個腳踏實地的老子!

所以老子所說的:"老死不相往來",只是他所追求的國與國,民與民不爭的理想境界,但他是個大智者,又明白必須要清醒地面對現實。其實老子《道德經》很多文字都能體現出這種思想,比如老子是反對戰爭的所以他提出了:"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意思是說鎧甲兵器這些東西不都沒用,因為用不著打仗,這是他追求的理想王國。但是他也知道那個年代,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也研究戰爭戰術,他說:"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所以老子所言的"老死不相往來“並不是他對人際關係的漠視,而是在當時社會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種對未來人際關係的嚮往和對當時人際關係的反思。


徐國華


“老死不相往來”一句,出自《道德經》第八十章。這句話六個字,字義雖淺,聽起來很是簡單明瞭,但是,話裡有話,話外有音。文中之意,與當下之世形成鮮明的對比,極具現實意義。那麼,“老死不相往來”,究竟應該怎麼理解?我們需要結合這一章所講的內容來分析,才能瞭解得更透徹。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老子給世人展現的是一個純樸的世界。在一個很小的國家,人民都過著純樸和諧的生活,大家安居樂業,人人相安無事。有舟車大家也不願意出遠門遊玩,有武裝的兵器也不知道放在哪裡,人有才華也用不著,人民吃著粗茶淡飯覺得很香甜,穿著粗布衣衫覺得很華麗,風俗習慣也覺得很快樂,與相鄰的邦國互相遠望,都覺得很友好,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也覺得很調和,人們生活很滿足,就是這樣活到老,也沒有怨言,也不願意搬家——這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本意。

而當下之世,大家都願意搬到大城市去住,過著背井離鄉,奔波、勞累、緊張的生活,雖然吃得好、穿得好,但是,日子過得很累,生活並不幸福甜蜜。為了升官發財,需要學會各種本領,展示自己的學識和才華。一個樓棟住著,呼嚕之聲相聞,碰個對面也懶得說話,與鄰居在“貓眼”互相偷窺,都覺得彆扭——這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冷漠。這個世界不再淳樸,變得複雜而難以琢磨。

但願普天之下,人民心地淳樸,大家安居樂業,不再為了生活,四處奔波……


一真講堂


“老死不相往來”,出自《道德經》第八十章。原文是這麼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老子在形容一個美好的生活狀態,說人們吃的食物感覺很可口,保暖遮羞的衣服呢也感覺很漂亮了,沒什麼好比較的了。居住的地方呢,也是非常的安靜祥和,住在這裡的人,也都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喜歡這裡的風俗。與其他地方的人們,可以互相看見,其他地方的雞啊狗啊,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叫聲也非常清楚。但是呢,就是這樣的接近,他們呢,也活到老,都不需要去互相往來,彼此各自安寧和諧。

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啊?也就是說大家都安居樂業了,不需要去過多的追求什麼,不用去互通有無,也已經是很滿足了。

這是老子認為,最符合道的天下的生活狀態的。不過,這樣的狀態,雖然好,但現實人的社會中,大概很難做到。換句話說,它,就像世外桃源一樣。這是一個夢想吧,或許有一天,會達成。


命理師陳一宏


《道德經》第八十章 ;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即:老死不相往來)原文並不是如此。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解】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長距離的遷移;雖有船隻車輛,卻沒必要去乘坐;雖有兵器武備,卻沒必要去佈陣打戰。使天下回復到人民都結繩紀事的遠古狀態之中。讓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滿意於他們的平凡生活。國與國之間相互望得見,雞犬之聲相互聽得見,而人民從生到死,也互不往來。

不知道提問者有沒有了解道德經中原文是什麼?只能說是人們的借用吧,如果放到整個篇章裡面意思和把內容拉出來解釋,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

本篇主要是講治國經營的一個過程和結果。在此不過多的解釋,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最後的結果,

可是要單獨的來理解的話,也就是字面意思了,道德經中的原文並不是老死不相往來哦!


鬼谷子思想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請問老子的《道德經》中(老死不相往來)應該怎麼理解?】

一:原文以及解析

這一句話是出自於《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之中。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意思就是說:

建立的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便有功效十倍百倍於人的器具也不使用,人們重視生命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和車也沒必要去乘坐,有鎧甲也沒必要去衝鋒陷陣,讓人們恢復到用繩記事的遠古自然中去。讓人們能夠吃上甜美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舒服的住所,和諧的風俗,鄰國之間相互看得見,雞犬聲也能聽到,但是直至老死也不相往來。

二:智慧解讀

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提及“老死不相往來”的時候,總以為這是一種貶義句,認為人和人之間保持一個差勁的關係,直至老死都沒有交集和來往。

但是真相併不是這樣,這一句話不能單從片面意思去理解,我們需要綜合《道德經》整個篇章的思想以及內涵,來解析這句話。

在《道德經》中就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概念,就是以一種用無為的策略和思想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這一篇章的思想,就是對於這種生活完美的詮釋。

因為老子身處的時代是戰亂頻發,當時戰亂,壓迫,飢餓,貪婪,許多狀態呈現於紛雜的世俗之間,老子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所以就塑造了一個理想的生活狀態。

在這一篇章中,老子所設想的生活場景,就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老子認為建立國家小一些,人民少一些,不使用武器,不使用船和車,拋開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也就去除了對慾望的無盡追求,迴歸到原始的淳樸自然狀態中去,這樣下去,人們就可以得到和舒適的衣食住行。

因為實際生活的狀態,和這種“無為而治”的期望相違背。

人無窮的追求慾望,所以就有了貪心,自身也有了痛苦;君王有了貪心,國家之間更有了殺戮,更是民不聊生。

人生世俗的禍患與痛苦,也是因為自己過於精明,過度追求慾望而帶來的煩惱,人的慾望難填。

但是換一種方式,如果以淳樸之心處世,整個時代都能拋開對於貪婪的追求,去除對於慾望的無限膨脹,那麼這樣一個社會,呈現的不就是一種美好嗎?

老子希望將我們引領到一個沒有壓迫沒有過度慾望的原始社會,那個時候自給自足,沒有戰爭和掠奪,更沒有欺詐和過高的慾望,人們生活簡單而富足。

這樣的理想狀態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也並不是純粹的妄想。

就好像一部電影中有這樣一段話:一群在原始叢林中生活的人被文明社會的人強行控制,想把他們打造成文明社會的人類,一個統領就對文明社會的管理者說:“自己之前的生活很富足,感覺很舒適,但是進入文明生活之後,卻感覺自己貧窮,生活越來越快,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所以,理想的生活並非是靠外在快節奏的人生給予的,狡詐的心思也不能獲取幸福和滿足的,迴歸淳樸,淡然之心才是真正的最佳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