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問:為何80%的創業均失敗?


三眼: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所謂創業,只是貪婪慾望刺激下的賭博,或是被逼無奈找出路。賭博大概率是輸,被迫上路亦走不遠!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問:但主流意識認為沒有失敗哪有成功,人就要多折騰,雖然輸但折騰多了是不是就可以贏?

三眼:什麼叫折騰?折騰是你看好一個領域,把握好一條線,反覆的試錯,成功的本質是“不去走錯誤的道路”,本身是個概率問題。

如果一個人要折騰,起碼要明白什麼叫工作、事業和創富。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問:那什麼什麼叫工作、創富和事業?

這三者完全不一樣!

工作是為了維持基本生存持續性付出,付出包括體能、精力、經驗、人情這四大塊;

創富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造富不是為了生存而付出,而是想通過一定的套路,在社會財富分配鏈條上,儘可能的獲取更多;

工作與造富的本質思維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守,一個是攻!

而事業是不計算回報,為了滿足個人人生的目標信仰,滿足自我的成就感和獲取存在感。

工作的本質是依附於一個規則,費體力精力但不費心力!

創富的本質是認知,費的是智力,認知到了,財富自然來,提升認知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

所以工作幹得好的人,與創富玩得好的人,說不到一起去,一個玩身體一個玩腦子!

事業的本質是使命感。

一般人的迷茫和困惑,都是因為把這三樣混合在一起!

人的痛苦與迷惑都是自己造成的!

多數人為何平庸?因為胃口太大,什麼都想要,不知捨得,什麼都想得一定什麼都得不到!

因為都想得等同於“根本不知道想得到什麼”!

這源自於認知,因為庸人的認知和動物差不多,只有所求,而不知把所求分類。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問:那創業屬於哪個?

三眼:創業屬於事業,創造事業。

創業也分真創業和假創業。

真創業,是把一件事情當成使命來做,錢只是順帶的產物。

“業”是什麼,是佛家用語,是指事物演進背後的推動力。

真創業,就是能看到在這個社會上,某一條真實存在正在演進中的推動力,或者說叫確定性趨勢,而自身將順應這種推動力,把達到一個目標作為使命,而不斷運作。至於財富,只是一個順帶的產物,因為掌控住了推動力,必然會吸引資本財富聚集。

為何很多上市公司一直鉅虧,還能圈那麼多錢,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它掌控了某種推動力,把握住了某種確定性趨勢。

而假創業:

一種是因為慾望貪婪而賭博,說白了就是投機,想快速致富而已。

投機是世界上最難的東西,因為投機與投資都是個概率學問題,投入的是風險,得到的是回報。

投資是儘量降低風險,這就要“不去走錯誤的道路”;而投機,是直接在千萬條路當中,直接選中那條正確的路,這種概率微乎其微。

韭菜都是投機分子,假創業的結果多淪為韭菜!

第二種假創業就是被逼無奈找出路,這沒什麼好說的,人只有好逸惡勞,沒有找不到出路一說!

把國央企和民營當成人,民營就是韭菜,因為它在反覆賭博和被逼無奈了打轉!

縮小至個體,你還認為韭菜少嗎?滿地都是!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問:建議人創業嗎?

三眼:不建議,能準備好的人少之又少。

99%都是假創業,1%是真創業就不錯了。

投機分子不會用腦子思考,只會用慾望和屁股思考,只看到創業成功者的暴富,以此來認定成功者的“投機”,看不見在這種“投機”的背後,是無數對錯誤路線反覆試錯的投資,以及持續不斷的付出,體力、精力、經驗、人情這四塊的付出只是個基礎,更大的付出是心力的付出!

體力與精力可以藉助他人,這是管理學問題,經驗可以累積,這是認知學問題,人情可以運作,這是社會學問題,而最核心的心力,只能靠自身,這是一般人所不具備的。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問:那您說的準備好,是指準備好什麼?

三眼:要準備的很多,而且很多東西是準備不了的,不是人人皆可,整體說來要準備兩大塊!

【首先就是準備的,就是明“局”!】

提前準備,這叫觀局。

準備好了,就去入局。

形勢盡了,這叫逃局。


【觀局】

局就是紋理、脈絡,再加上趨勢,也就是紋理脈絡的動態變化,這就叫局勢!

三眼講的政治分配是觀局的核心。

從政治分配內核向外延展,才能把很多分析工具都用得上,比如對一個行業來說,競爭格局、行業集中度、價值鏈條、關鍵環節與資源等這些東西才能用得上,這些工具都屬於支脈,需要插在政治分配的內核上,才能反映出真實的狀態。

這就好比項目啟動,選派一個調研員去調研“局”,選一個沒有政治分配認知,但工具理論十足的營銷博士去調研,寫出幾十萬字的報告,那是萬萬不能信的,因為它反映不了“局”的真實狀態。

因為競爭是不公平的,相反一定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礎上。

弱肉強食,政治分配,這才是每一個“局”的核心所在。

差別只是不公平的“度”——這就是所謂營商環境。

上到國家資源性行業,度就很強,下到一條街上開個小飯館,度就很弱。(往前數個二十年,最底層營商環境也需要弱肉強食,菜霸、路霸、攤霸很常見。)

而經濟活力和經濟效率取決於這個“度”,但是對於政治分配的穩定性,取決於怎麼加強這個度。

沒有好壞,發達國家在市場經濟效率上很高,這就是營商環境那個“度”比較好,但是發達國家在整體協同效力上就很弱勢,比如這次疫情,不到一個月就要建成火山醫院,對於武漢這樣一個相當於歐洲一個國家的體量來說,整體調動起來顯得毫不費力。

繼續說局勢,紋理脈絡的動態變化就是“勢”,合起來叫局勢!

比如中小微企業貸款,對民企的行業開放,對某些行業的重點扶持等,這都是在做“勢”。

總結就是:圍繞著政治分配和各種理論工具去觀局,並感受各種政策以及政策落地後的具體反映的“勢”。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入局】

入局就是觀局明朗了,開始盤點自身。

也就是自身資源與目標局勢所需資源的契合度。

這裡要說的一點是,在現如今這樣一個商業化飽和無死角的時代,入局這事已經不是憑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了,合夥人制度在未來會成為一個常態!

除了很少一部分可以獨立輸出能量的自由職業外,比如知識與經驗輸出、專業性極強的個體勞動輸出等,都要以合夥的方式才行。

入局講求的是切入點和切入時機。

這在中國國學智慧裡叫做“機點”,古語寫為“幾點”,意思是門與框的可轉動的連接處,把握轉動的核心,自然能開門關門。

切入點是什麼?

就是在政治分配鏈條上,從哪個環節切入;

切入時機是什麼?

就是觀察每個環節的週期。

馬雲拍那個《功守道》很多人看個樂呵,關注在武術這個膚淺層面。,讀完三眼說的局你就會明白,觀局入局就是攻,逃局就是守,而整個合起來在於一個字“道”!

馬雲之道是什麼?他當年是怎麼攻的?現在是怎麼守的?對於新的局勢他是不是又有新的“攻”了?做到什麼時候又要開始守呢?


80%創業為何失敗?因都是賭和被逼無奈!要創業先學觀局

【第二要準備的是心力!】

要成多大事,就要有多大心力!

心力是什麼?

是人的心可以承受住多大的壓力,就可以包容多大的事物。

這就像肉體在舉重,心力就是能舉起多重的東西,要有耐力一直舉著,而且要穩!

人在肉體舉重上會產生生理的疼痛,一般人受不了;

而心力的舉重,要比生理更痛,一般人更受不了。

吃點苦、受點奚落就受不了的,幹好工作都是個問題,更別說創業了。

為什麼很多成功者都有著充滿苦難甚至悲慘的早年?因為只有這些才能鍛造一個人的心力!

心力不是天生的,也是需要訓練的,和生理健身鍛鍊肌肉道理一樣!

為何很多富二代都是“敗家子”?

還是因為心力!

人能鎮得住多少財,鎮得住多大權,是要靠心力來掌控的。

多數人連自身都掌控不了,如何掌控他人與事物呢?

再舉一個每個人都可以明白的事例,就是同伴之間誰強誰弱的問題!

為什麼人和人在一起,一個要懼怕另外一個?

這是因為心力在角力。


角力是社會常態,決鬥是莽漢行為。


韓信是個強人為何還要鑽過流氓的褲襠?

因為人要別人尊重你、怕你,不是把對方直接置於死地,那是低等動物、莽漢行徑,而是要通過心智和心力,通過不斷角力把對方壓制住,這才是致勝之道!

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心力的角力就是政治掰手腕,這也是外交至關重要的原理。

如果都抄家底直接分生死,會有古時三國的群雄爭霸之戲嗎?

所以一個人在幹事之前,在思考是否創業之前,分析下自己心力大小,而不是靠頭腦發熱和慾望激情去賭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