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一些人的“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有理”心態?你同意嗎為什麼?

金石凱樂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也不同意這種說法,社會上也沒有這種說法。

現實社會中,根本沒有"弱丶窮"之人提出過這種說法,只是社會上某些非“弱丶窮"之人,把他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強加在別人頭上。

確實,社會上有一些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弱丶窮"之人,為了某種事某種利益,不顧社會道德,不守公眾良俗,破罐破摔,做出一些令人不齒的出格之事。但這不是“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有理“的藉口,是“我弱我賴死,我窮我賴死"的個性表現。

弱和窮,對某些人(包括我在內)來說,是現實是事實。弱和窮不是“有理",而是"有因"。

我還補充說明一句,就社會整體而言,我本人也是屬弱勢群體中的一個,我也是屬窮人中的一個。但我弱勢有我弱勢的一種活法,我窮有我窮的活法。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這觀點我不同意。這種情況就跟破罐子破摔一樣的道理。我也經歷過窮那會也覺得窮得還挺理直氣壯,那會一度認為窮怎麼啦,天不怕地不怕的。還仇富。直到大學畢業才知道窮很可怕的。要自己動手工作積蓄去改變窮的狀況,要是認為窮還有理那就是沒認識到自己可悲的處境。


誰的地久配天長


“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有理”這種心態一般是沒有人認同的!

在國與國之間講,弱國是不會說:我的國家弱我有理,我的國家窮我有理。因為,說自己國家弱窮,一般上是沒有其它國家去同情的,也不會在有損別的國利益或者嚴重觸犯法律法規時,給予勉去重大的責任!所以說你國弱與窮有理是無意義的。

在人或者家庭上來說,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有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說你弱或家庭弱有理,窮有理,亦無人能接受得了。有理和無理,事實上與你弱窮沒有關係。

一個人或家庭弱與窮,只有靠自己和家人去勤奮努力,用心去完成並辦的更好每件事,才會使你或整個家庭由弱窮慢慢地慢慢的走上強與富的行例。


閒人與忙人


不說虛的,不長篇大論灌雞湯,一句話:現實就是如此!!除非你有能力改變,期待……

舉例:電動車逆行和機動車相撞發生交通事故,電動車全責,機動車次要責任,電動車沒錢,機動車賠償。

類似的事件很多,自己搜索,窮、弱;就意味著可以裝傻充愣耍賴不要臉,附帶還有聖母婊同情+點贊。


路見不平5168


嚴重病態心理。

我們的社會是同情窮者,弱者,但這不是尋求救助與憐憫的資本,重要的是窮則思變,弱則思變。我的父輩們與我們都是從一無所有,到現在有車有房的過上城市生話,為什麼?就是努力改變,進取的緣由。

貴州山裡住著一位有勞動能力的中年人,他的屋子破瓦漏風,被子單薄,一網紅前去探望,給的小錢與物。我點贊網紅的好心,但我覺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網紅應開導他走出大山,去找份工作,掃個馬路年入也有一、二萬,溫飽有問題麼?

我從來不施捨有勞動能力乞討者,貧窮、弱小是你自已的理由,在別人眼中不是,因為他們曾經也是如此,不過現在努力攻變了而已。


手機用戶84031325922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和想法,現在除了個別人通過不正當關係獲利“致富”之外,大部分人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財富的。你窮你弱你要自己找原因,不想吃苦、不努力致窮不值得同情,你整天妒忌別人只能徒增煩惱和痛苦。天上不會掉下來餡餅,沒知識可以靠苦力,自食其力肯定可以,不能致富但起碼不至於沒錢。機會均等,你不奮鬥還懷念吃大鍋飯的時代,再也不可能回到過去了。你窮沒人會養你,醒醒吧!


梁山寶樹堂xiety


龍有九子,各個不同。人也是一樣。我個人認為是性格造成他們這樣,(借鑑)以下對性格的分析~這5個階段是:

第一階段,0到1歲——信任與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與行為:

飢餓——被餵食物

受驚——被擁抱

哭泣——被擁抱

讓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長多麼地需要他。

若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孩子會覺得生長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長大後,會是一個開朗以及信任他人的人。

若家長未能在這個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會覺得生長在一個不安全的地方。長大以後可能表現出以下的個性特徵:

1,表現出一種異乎尋常及極端害怕被遺棄的表現。

2,拼命地尋找一個依賴的對象。

3,需要別人照顧。

4,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與此相應的成人階段的心理障礙是:竭力維持毀滅性的感情關係,而且顯示出偏執狂症的傾向,如暴飲暴食,或者過分需要別人的誇獎。

第二階段:2到3歲——自主與羞愧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機能以及注意到身體的能力以及限制。

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需要得到滿足,孩子會獲得充滿自主能力的感覺及覺得他對在這個世界有一分影響力。

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未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容易產生害羞以及羞愧的感覺。

長大後,可能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1,經常覺得自卑、無用以及不可愛。

2,不相信自己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理由。

3,把自己塑造成必須依賴他人的人。

4,覺得自己生存的權利取決於對別人的重要性。

5,經常做出不恰當的道歉。

與此相關的成人心理障礙是: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麼,不能拒絕別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經驗,害怕面對別人的憤怒。

第三階段。4到5歲——主動性與內疚

孩子的需要或者行為:

喜歡幻想、創造以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發展出主動性。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需要的到家長的支持和滿足,他常常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表達他的情緒。並且他會發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未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家長不支持孩子的幻想以及主動性的行為,反而因他做出新的嘗試而懲罰他,他就會覺得內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動性,或會秘密地做。孩子長大後可能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1,害怕犯錯誤。

2,感到無助以及內疚。

3,只懂得安慰別人。

4,迴避風險。

5,隱瞞錯誤。

相應的成人心理障礙是:

1,不能認識和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2,害怕說出內心的事情

3,對感情負上過分的責任。

4,不斷地去討好別人。

第四階段,6到11歲——勤勉與自卑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與別人比較以及競爭

如果家長以及老師鼓勵孩子學習及表示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有同樣的能力,孩子將會受到激勵而變得有活力。如果家長以及老師經常批評或者忽略了孩子,孩子會不信任自己,或者不會自覺地做事。他會產生不配做某件事情或者不及別人的感覺。長大 以後可能出現以下的性格特徵:

1,避免參與任何競賽或者極度喜歡與別人競爭。

2,覺得不安全及不如別人。

3,對自己以及別人吹毛求疵。

相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1,凡事要求完美。

2,經常拖延以及耽擱

3,不知道如何達成目標

第五階段:12到21歲——對身份以及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者行為:

1,找出他自己適合這個世界的方式。

2,接受自己身體生理上的變化。

3,界定自己對異性的身份。

4,界定自己在同性以及同輩裡的身份。

5,找出人生怎麼過。

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需要得到滿足,被容許去探索他自己的夢想以及感覺,改變想法以及嘗試新的方向,他會發展成為一個接受自己的人。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家長不支持又不引導他去探索,而是過早地把他逼到一個角色裡面,他會形成反叛的性格或者輕浮。可能具備的性格特徵是:

1,不正確地表現出青春期的行為。

2,對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3,不能訂立人生目標。

4,依靠情感關係或者事業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小小的賓


幫助弱者和貧困者是社會行為人的道德和良知;

歧視和欺凌貧弱者,社會良知應予譴責!

但並不能利用社會同情來表示“我弱我窮,我便有理”;貧弱者應當自立圖強。

中國一貫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走共同發展和富裕的道路。

因此,幫助弱小國家,貧困國家建設發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順順順然


用包容心和寬容心甚至幫助心去待人,他們弱和窮,已經感受到很大的壓力了,不要再去反駁他們。



藍海蓮花


大家都不贊成這個心態!但是我很理解!因為我也是弱勢群體中的一員!很多時候,弱者窮人,你有理也沒用!沒有資源,遇事就會受欺負!有理也是坎坷多!所以才有一部分人產生了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有理的心態!這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安慰!也是阿Q精神!但是理解歸理解,我不認可這種心態!因為這種心態,會陷入弱者圈裡不能自拔!你只能和弱者鬥!人還是要自立自強!脫離弱者圈子!否則你用這種心態與強者碰到了,還是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