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是怎麼成為首席的,是怎麼拉好琴的

接續上期的話題,我們這次給大家介紹的人物是,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小提琴首席陳慕融。

陳慕融是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小提琴首席,而芝加哥交響樂團是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在世界樂壇上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代表著世界頂尖水準。

芝加哥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是怎麼成為首席的,是怎麼拉好琴的

手繪小提琴

陳慕融在被世界所熟知,還是因為2013年的那次亞洲巡演。因為指揮家穆迪突發病症,需要接受緊急手術,無法按期參加在臺北站的演出活動。為了不辜負臺北觀眾的期待,陳慕融臨危受命,擔任交響樂團演出時的小提琴獨奏家。儘管是臨危受命,但是陳慕融臨場的出色表演成功的征服了所有的觀眾,這次演出在世界樂壇中傳為佳話。對於這次獨特的經歷,陳慕融表示彷彿就在昨日,登上舞臺的那一刻,"就像做夢一樣",表演結束後,"觀眾們熱情的掌聲、歡呼聲,讓我不能自已"。

說起陳慕融成為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首席的故事,可謂是"一波三折"。1996年,陳慕融從音樂聖地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後,並沒有回國發展,而是在紐約尋找機會。適逢芝加哥交響樂團原首席小提琴退休,樂團尋找能接過這一擔子的接班人。不過,第一次參加首席考試的陳慕融並沒有被未來的同僚們認可,所以陳慕融加入向他投來橄欖枝的費城交響樂團。

芝加哥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是怎麼成為首席的,是怎麼拉好琴的

陳慕融

在費城交響樂團工作了一年半載之後,陳慕融隨團表演的時候在某音樂節上認識了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奏者,這位朋友告訴他說,芝加哥交響樂團至今還是沒有首席小提琴,你有沒有興趣去拿下這個位置?因為聽說面試官是赫赫有名的作曲家、鋼琴家、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巴倫博伊姆,想到可以和這樣一位優秀的大師接觸,陳慕融的內心還是蠻激動的,便答應前往。

陳慕融說他記得很清楚,在過完生日,他就接到了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預約電話。第二天,就是他在巴倫博伊姆面前演奏的日子。在陳慕融演奏結束後,巴倫博伊姆當場邀請他成為首席。

"樂團尋找首席用了三年,從1996年到1999年。其實,剛開始招募的第一天我就考了,結果沒考上;最後一天,我又去考,結果被相中了。"3年裡,不少世界頂級的小提琴家和各位首席都紛紛前去應考。"我覺得我能考上,大概是運氣比較好。"陳慕融謙虛地表示。

芝加哥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是怎麼成為首席的,是怎麼拉好琴的

陳慕融在演奏現場

成為首席的第一要素當然是技術過關,不管是貝多芬、巴赫,還是肖斯塔科維奇等等音樂大師的作品,對於首席來說,這都是要做到爛熟於心。只有每一首作品都能成為代表作之後,方能應對各個層次的觀眾。

但是,技術過硬,只是做好首席的第一步。當指揮缺席的時候,首席就要對演出時的藝術水準負責。其他演奏員都要看首席如何選擇、取捨。陳慕融補充,"其實,我覺得首席還是少說多做,要讓大家實實在在感受、明白如何處理音樂的具體動作。"

中國學生學音樂,往往都是一個人自己單獨練習,他們也往往是以成為獨奏音樂家為目標。陳慕融小時候學小提琴起,也是被當作獨奏家去培養的,他也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很多場獨奏音樂會。但是獨奏音樂家要成功,需要更成熟的團隊,而且,世界頂尖的獨奏音樂家的數量何其少,所以,做獨奏家,往往是去走獨木橋。"我其實更喜歡在家裡的感覺,我這種個性不一定適合獨奏演出。"

芝加哥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是怎麼成為首席的,是怎麼拉好琴的

小提琴

最為關鍵的是,獨奏家可能缺乏與團隊合作的能力。但是,擔任首席的多年經驗,讓陳慕融既有個性,又能融於共性。他表達了此番與團隊合作的暢快心情:"我們之間風格相合、水平一致,給予了我十足的信心。"

中國人的勤勞、智慧與刻苦,在學音樂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音樂學院的學生回望自己的成長路,往往會發現自己其實到了初高中——往往是學琴10年後,才真正喜歡上了古典音樂。

人貴在持之以恆。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關於陳慕融的故事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文留言告訴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