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争霸,魏、蜀、吴三国鼎立,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雄才伟略的人物,为三国时期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三国演义》一书中对这些英雄事迹做出了记载与歌颂,前期主要以三国之间的针锋相对,战争频起,后期随着魏、蜀两国的发展、则是注重于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斗勇,二人的争斗可谓是最亮眼的看点。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诸葛亮和司马懿用兵在一个档次上,但司马懿逊于诸葛亮。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自古兵家大体分四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而诸葛亮、司马懿大体上都是兵权谋一派,战略战术全面,属于正兵流。(《演义》中诸葛亮应归到兵阴阳一派)

先说司马懿,此人谋略深沉,善于抓住时机,能攻善守,用兵极为老道。新城之战擒斩孟达,远征辽东速战速决,都把“兵贵神速”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多次在东线打败东吴,名将之谓实至名归。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而诸葛亮本身定位其实是类比萧何,镇守中枢、运筹调度,而不是效仿韩信成为军事统帅的。这一点隆中对说的很清楚:

命一上将(关羽)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得。

可人算不如天算,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为弟报仇葬送了季汉泰半精兵猛将。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晋书》中记载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用兵有这样一句话: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战中,诸葛亮战略能力无疑更胜一筹,然而诸葛亮于234年因病去世,司马懿最终还是拖垮了诸葛亮,等来了胜利。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黄初7年,曹丕驾崩,司马懿被指为辅政大臣,其后打败诸葛瑾的入侵,升为骠骑将军。魏明帝时期,司马懿先是挫败了孟达的叛乱,平定了辽东,多次成功的抗击了诸葛亮的北伐,战功赫赫。

然而终明帝一朝,司马懿仍然没有兵权,曹家还是死死地防着他,明帝曹睿也是个短命皇帝,36岁就死了,司马懿又成了托孤大臣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从当年的正月初六,一直到正月初十。司马懿仅仅用五天的时间,就把曹魏政权的真正的最高统治者——曹爽拉下马了。

随后便是长达几个月的对曹魏政权的洗牌,曹爽被拉下马,曹爽的党羽自然也跑不了,总共有五千多人受到曹爽的牵连,因为有的没的罪名都命丧黄泉。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司马懿则通过此次事变成为了曹魏帝国真正的统治者,曹魏几十年打下的江山大权旁落。不过仅仅两年,司马懿就去世了,长子司马师掌权。魏蜀吴三国中,其实最强的曹魏在实际上是最先灭亡的,这正是历史的戏剧性。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曹爽伏跪交兵权 终结高平陵之变

曹丕与司马懿的友谊不深厚吗?曹叡对司马懿不够厚待吗?为何司马懿还是夺了曹魏江山?其中关键,只在四字——德不配位。曹爽的种种蠢笨,而又极富野心的行为,不仅消磨了先人留下的情分,也滋生了司马懿的野心。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倘若曹爽有曹真,那样的才干;曹芳有曹丕、曹叡,那样的智慧;司马懿又怎会,篡夺曹魏江山?

司马家人才济济,智谋超群,而曹家人才没落,无能亦无智。所以,有了司马家,喧宾夺主的一幕。根基、情分、主客,皆因无智而没。江山社稷,皆因宗族无人而毁。强弱之势,皆因智变,可怜却不可悲。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是永恒的。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朝之后,再无贵族,或者说人人都是贵族。

我们失去了,一群拥有贵族身份的人;却产生了一片,可以传承智慧的净土。

人人皆可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龙,而其中关键就是——智慧。书本上的、书本外的、帝王将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曾国藩曾经说过:“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曾国藩的书桌上,常年摆着一本奇书——《智囊全集》。此书为明代冯梦龙所作,从先秦到明代,记录着1238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

司马懿用兵远不如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长,凭啥笑到最后?

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开卷有益,此卷更甚!几顿饭的钱,不能让您获得家财万贯,但却让您得到了足以家财万贯的智慧。

最重要的是,家财不过身外之物,而智慧福济子孙,绵延后代万世!

汲取知识,让自己成为如曾国藩般具有大智慧的人。伺机而动,不为外界干扰,静待时机,一鸣惊人!

现在,您的机会来了。

请上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