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些人晒孩子的奖状,有些朋友孩子得了奖状也不晒。怎么看?请评论?

心灵的小号


我的圈子里有女儿的同学父母,还有好多亲戚家也有同个年纪的孩子,包括女儿自己在内,所以我从来不会把她的奖状发圈,一是怕亲戚之间觉得是在炫耀自己的孩子,二是孩子自己看到了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会有一种虚荣心,所以频繁的晒没有必要,偶尔还是可以的


不知道完美的概念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优秀的孩子一大堆,没必要去晒。做人还是实实在在低调一点为好。小时候我家隔壁那小妹,年年三好学生,全级前几名,他妈妈(我的阿姨)从来都不自夸,也不炫耀。人家比我小一岁,进跳二级,后来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再后来到新加坡大学留学。而且,尤其是朋友圈最能体现个人素养的地方。像学习这个奖状什么的最好不要晒,别人的孩子如果不优秀,你这不是刺激人家的自尊心呢。有篇文章里曾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家长把孩子的入学通知书晒到群里,其他的家长同学就把这个家长剔出了群。情商高的人做事不会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冰点雪子


我家孩子今年也是全优三好生,还有4-5张其他奖状,我也很想炫耀来着,又觉得这才是孩子的开始,未来还需努力,而且也怕别人会羡慕嫉妒🤣🤣🤣不晒,别人又觉得你的低调是你娃成绩不好!最后我和娃爹都没晒,人家问了就说下,倒是我妈朋友圈晒了夸了一通娃,她说她就是要高调😂😂


用户路由器2580


很多家长以孩子为傲,分享下也没啥。

个人不喜欢晒,从来不晒,奖状也不会贴,都是收起来,奖状只代表过去。儿子也不在意,甚至有一次发了奖状,回来都忘了说,装进书包里还是被我翻出来的。

优秀的孩子很多,自家的简直是沧海一粟😂



佛系小红棍


这个问题应该属于个人的习惯问题,我家妹妹日常喜欢玩朋友圈,每天都要发两个朋友圈晒晒自己的生活。刚好我家两个外甥也成绩不错,特别是大外甥女在私立学校上初中学费不菲,但是外甥女成绩特棒,每次大考、校考常常是满分或第一名。于是妹妹每周都会晒外甥女的成绩,每到开学初外甥女拿奖学金时更是夸张,几万的奖学金(学校把学费变相还给学生做奖学金)直接在圈里晒。呵呵,没办法人家有实力有资本晒。所有的亲戚朋友也都习惯了关注妹妹家的动态,大家都会善心得点赞。所以我觉得这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与高调与否无关。

再说说我家俩娃,我家两娃成绩也与妹妹家俩娃相似。我家两孩子读的是公立学校,老大上的是省城的四大名校,老二上的是普通的公立小学。老二每次都是年级前十名,老大是年级前三。大赛小赛必须获奖的。但我从来不发圈晒,亲戚朋友也不知道我家孩子的成绩怎么样。这次参加老大的社会实践,老大班上一个孩子问我:“阿姨,xx这次期末考试考了5科单科状元和年级第一名,您给他什么表扬了了吗?”我说:“成绩只属于过去,有什么值得表扬的?”。一次同学聚会,几个同学谈到孩子的学习也难免有人炫耀自家孩子多么的优秀,有人问我家孩子成绩怎么样。我淡淡的回答还行。这时候一个跟我同城市男同学过来炫耀他家孩子在XX学校,成绩是年级的前五十名,并且问我家孩子在哪个学校。我告诉他巧了我家孩子也在这个学校的xx班级,这男同学楞了一下直呼巧了,并且问我家孩子叫什么名字。我弱弱的说叫xx。这个男同学张大嘴惊讶的说天呢!原来你才是王者啊!瞬间我成了同学聚会的焦点......

孩子成绩好坏有孩子努力的成分也有孩子的天分,作为家长尽力教育孩子就好。


慧眼看人生


我一个同学她女儿刚读1年级的时候只要有奖状就晒,老师表扬的话也要晒,大概晒到2年级吧,可能是学习跟不上了,慢慢的越来越少。3年级后就完全不见晒了,现在应该是初一了吧,现在只见晒去哪里玩,学习方面就再没见过一次了。


Q小宝贝


孩子高中第一年区三好,第二年市三好,一直也是班长和学生会主席,我为孩子端正的品行和正确的三观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也会晒出来,但我会屏蔽其他家长,只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我觉得晒晒没什么不妥,有人想秀还没机会了。如果看到其他人晒自己孩子孩子优秀的一面,我也会给人家点赞。不是所有人心态都不正,我同事们看我发的都点赞和鼓励,还有向我请教的,认同别人的优秀有那么难吗?


小晴空°


看到了愿意点个赞就点个,不愿意点就当没看到,必竟孩子得奖状了当父母的肯定高兴,晒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晒过我女儿得的荣誉证书,也有好友评论点赞,后来我想想以后还是别晒了,怕有人说炫耀什么的,以后就不晒了😊


宝宝儒妈吖


这个问题在学期结束后比较常见,其实完整的来说应该是三种情况:

1、孩子成绩好,得了奖状但是不晒;

2、孩子成绩飞速上升得了奖状,大张旗鼓的晒;

3、孩子成绩不好,但是晒与学习无关的奖状;

现在的奖状跟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朋友圈看到的奖状类型大概分以下几类:

1、学习成绩相关的三好学生奖状;

2、某一学科的表现突出奖状;

3、给家长面子的“学习进步奖”、“学习标兵奖”;

4、与学习无关的“礼仪小明星”、“道德品质之星”或者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颁发的奖状等奖励;


考虑到现在奖状的泛滥,对于家长不同的表现,分析如下:


第一种:孩子成绩好,得了奖状但是不晒的情况:


分析起来,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两点:


1、人家孩子成绩一直平稳,始终名列前茅,家长见怪不怪,没考虑过要去炫耀;

2、孩子成绩不是很稳定,这次成绩可能是突然提升提上来的,家长自己都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出于爱面子的心理,担心孩子万一以后成绩不好了没法继续晒,所以干脆这次也不晒,也算是戒骄戒躁的表现了!

第二种:孩子成绩飞速上升得了奖状,大张旗鼓的晒:


这种情况完全在情理之中,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一直以来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不管是出于自身的欣慰,还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继续上进的一种期许,在朋友圈里晒出来也算是对孩子成长之路的一个见证!


第三种:孩子成绩不好,但是晒与学习无关的奖状:


这种情况,分析起来也是分为两种:


1、为了给孩子一个鼓励,让孩子继续前进提升,以晒朋友圈的方式给到孩子上升的动力,并且希望孩子能在下一次的考试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朋友圈的奖状更加的有成色;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家长是希望孩子全面发展,不管哪方面孩子的提升都应该值得高兴,因此在朋友圈晒一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2、虚荣心:不排除有的家长可能是看到别人都在晒自己孩子的奖状,于是不能丢面的心态促使他们翻箱倒柜也要找到一张奖状,放在朋友圈以展示其毫不示弱的心态!


其实我感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暂时的成绩好不代表永久的优秀,同样暂时的成绩落后也不代表将来的成绩就不优秀,只要是本着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成绩的变化,我觉的不管晒与不晒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对错之别!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不得不说,晒娃奖状已经成为宝爸宝妈们考试后新的潮流趋势。

前段时间,孩子刚刚考完期中考试,因为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发成绩的时间不固定。从孩子们考完试开始,陆陆续续地便有家长在朋友圈里晒娃的成绩,有的晒出孩子们的奖状,有的晒出孩子们的考试试卷,有些没有晒奖状和试卷,但也发了一段长长的“考后感言”,对孩子的考试予以表扬或鼓励。

所以,不用费心地去各处打听谁家孩子成绩好坏,朋友圈里已经清楚地知道谁家有牛娃,谁家娃没考好。

家长晒奖状,到底晒给谁看?

我一直不明白:家长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晒奖状,到底晒给谁看?

我一个朋友,早早地问我:“你家孩子成绩出来了吗?”

我说:“还没呢!你家的出来了?”

他说:“出来了,破天荒地考了两个100分,真是第一次啊!”

接下来就是我一阵虚情假意地吹捧,无非是:“哇!你家孩子好优秀啊,竟然可以考两个100分,你们是怎么培养的?”

在一阵“商业互吹”之后,我也并不觉得他娃真的比我娃厉害,而他,大概也并不会真的觉得我是在夸奖他吧,毕竟——我娃从来都比他家娃优秀!

有哪个家长会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差呢?

又有哪个家长真的觉得别人家孩子就是比自己家的孩子厉害呢?

无非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虚荣罢了。

晒奖状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吗?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我就是晒奖状了,那是我为了鼓励孩子再接再厉,下次有更好的表现。

对于这些家长而言,可能他们晒奖状更多地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你看,你这次考试不错,妈妈把这放到朋友圈了,让大家都知道你考地好,下次你可以更加努力哦!

还有些家长还会主动把微信拿给孩子看:“哎呀,宝贝,你看,给你点赞的人真多啊,100多个人为你的奖状点赞呢!”

家长认为:孩子会喜欢,孩子会有荣耀感,孩子会因此记住这份“殊荣”,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果然是这样吗?

小学生们不玩手机,点赞的人他们不认识;

中学生们不喜欢妈妈们的“朋友圈”,陌生人的点赞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拿这些点赞来激励孩子们,家长们不知道认为这些孩子是多缺“点赞”啊?

不,他们不缺,他们精得很,这些东西他们根本不在乎。

家长晒奖状,一半为了虚荣,一半为了老师

我认为那些爱晒奖状的家长们一半是为了虚荣,一半是为了晒给老师看。

虚荣就不讲了,虚荣心不强的人通常不会晒奖状。而另一些别有用心的家长其实是晒给老师看的:哪个家长敢不加老师的微信?不仅加了班主任的微信,还添加了各个任课老师的微信,逢年过节不仅“慰问”班主任,各科老师“雨露均沾”,有事没事发个朋友圈,让老师时刻记着咱家孩子,知道自家父母是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动态的,烦请老师也多费点心。

父母的这点小心思真是“用心良苦”啊!

但没办法,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朋友圈里也是一个线上的小江湖。

为人父母后,自己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为孩子着想:有意无意地发一下家里的“豪华”一角,晒晒自己的家庭背景;时不时地发一下孩子读书背诵的样子,说明咱家是重视孩子学习的;定期带娃出去旅游,一定要晒在朋友圈里,让老师们知道我家在搞“素质教育”......

期末考试结束了,家长们的“微观心理”大概也只有父母同行才能洞察地清晰明了了。

一学期结束了,学生、老师、家长们,大家都辛苦了,好好过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