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廊坊人民筑起战“疫”墙!

【城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廊坊人民筑起战“疫”墙!

全覆盖无盲区 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我市社区网格化防控为防疫减压

【城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廊坊人民筑起战“疫”墙!

社区工作人员张贴公告并进行消毒。

走街串巷、排查外来人口和有无发热人员、拉网式排查……从1月22日开始,霸州市裕华街道办事处隆泰社区书香苑小区的网格员龚宇霖和他的“战友们”就一直活跃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

“每天和其他网格员一起,挨家挨户排查有无发热人员,向居民发放防疫宣传手册;走街串户了解人员动向、做好排查登记,确保情况清、数据准。”龚宇霖所负责的网格共有居民84户,这84户他每天都要走一遍,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无盲区,“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书香苑小区共有56个网格员,他们每天汇总报告辖区疫情情况,省时间省人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隆泰社区书香苑党支部副书记、网格长杨海鹏介绍。

疫情排查防控,重点在基层社区。疫情发生后,霸州市裕华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社区街道“网格化”管理优势,合力织密疫情防护网,坚决把住入口关、严控传染源,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具体工作中,该街道办事处以社区为单位,充分发挥楼长、单元长的作用,每10户为一组,每组2个组长进行日常管理,每天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馈疫情排查、登记、汇总信息。同时,社区、物业、居委会成员全员上岗,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目前,裕华街道办事处辖区已形成以办事处为中心、各社区网格为支撑,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辖区楼栋长、巡防员、志愿者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格局,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实现了防控工作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疫情当前,全市社区积极强化网格化防疫控疫,实行社区、物业、居民无缝对接,合力为廊坊疫情防疫工作减压。

在安次区光明西道街道办事处文苑社区,他们建立起防控疫情微信群,并在社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疫情防控群的二维码,以便更多的居民加入进来,现已张贴温馨提示70余张,关注微信公众号人群达到110余人次。截至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已连续上班七天,累计工作时间超过100个小时,接打排查电话650余个。

“我们还对辖区内疫情建档立册,对辖区总人口数、排查疫情数、疫情人员档案、疫情监控档案及社区防控疫情的影像资料,进行电子版及纸质版的汇总整理。”文苑社区居委会主任王超表示,一定会严格贯彻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决打赢这场健康保卫战。

银河南路街道办事处嘉多丽社区也积极建立组织体系,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做好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社区人员的健康监测,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建立了本辖区内各个小区的防疫群,在群里发放致居民的倡议书,温馨提示居民做好自身防护,减少外出。同时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的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摸底登记。”安次区银河南路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把精准防控推进到城市“最后一米”

广阳区出台“社区防疫十律” 筑牢群防群治体系

【城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廊坊人民筑起战“疫”墙!

广阳区新源街道六景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社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

1月29日中午,记者走进广阳区六景社区居委会,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依旧忙碌着,身边放着刚泡好的方便面,都来不及吃一口。“1月23日晚7点,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已全部归岗,通过物业核查所有住户基本信息……”社区党支部书记荣慧颖说。据了解,该居委会共有六名工作人员,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常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承担着宣传、排查、防控、应急和消杀这几项重点工作,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工作,力争把精准防控推进到城市“最后一米”。

“尽量不要串门、拒绝聚餐……生命大于人情。”1月28日上午,广阳区康乐社区党员志愿者黄伟一边解释,一边将《致辖区广大群众的一封信》递到居民手中。家住康乐社区的黄伟,今年67岁,平时是社区的文艺骨干,如今,她佩戴着红袖标和口罩,来到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我们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能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骄傲。”

“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把他们充实到我们的队伍中来,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实现群防群治。”康乐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婷说。

一个社区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发扬大无畏精神,挺身而出,主动投入疫情防控。

为加强各社区管理,《广阳区社区群防群治防疫十个一律》中第一条要求,每个社区建立三本台账,分别是社区楼栋、单元、户等人口基本信息台账、外来人口台账、发烧等重点人员台账。除此之外,每个社区在出入口有专人登记、测体温,设立流动广播点,随时播报疫情防控手册内容,发布疫情防治公告……不仅如此,为确保信息排查无遗漏,广阳区各社区对排查发现或区指挥部推送的重点发热人员,实行二包一,共享位置,视频连线,点对点关注,确保24小时不脱离视线。各社区由物业与业主签订电子承诺书,约定:不离家,勤洗手,淡盐水漱口;量体温,发热自觉隔离……

接下来,广阳区党员干部将继续带领人民群众,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廊坊开发区开启智慧城市管理模式

拉起疫情防控网

【城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廊坊人民筑起战“疫”墙!

廊坊开发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红线代表的是这两地之间往来人员相对较多,平台监测到后,我们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月29日,在廊坊开发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一面超大屏前,中心负责人薛玉山介绍,这里如同廊坊开发区的“数字大脑”,汇聚了区内各个角落的运行信息,廊坊开发区利用大数据拉起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网,极大提高了防控效率。

廊坊开发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通过量化城市运行状态,实现监测预警、辅助决策和事件处置,开启了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模式。针对本次疫情,运营中心通过多渠道、全口径接入城市部件,加强廊坊开发区对疫情的防控能力,优化对疫情的防控细节。

薛玉山介绍,运营中心通过感知城市运行状态,搭建全流程的大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平台,实现对疫情期间流入廊坊开发区的外来人口及时掌握和精准排查,并通过监测预警对外来人口进行高效管理,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同时,运营中心对廊坊开发区全域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一张屏”分级、实时、动态呈现疫情期间全区人口迁徙情况,打造智能化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管理能力,将廊坊开发区人口流动管理能力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廊坊开发区通过数据驱动,充分挖掘分析网络数据的价值,整合碎片化数据,实现对区内民生舆情的分区性抓取和呈现,实时掌控区内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和修补全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运营中心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对一线疫情防控事件和信息进行全面接收和统筹,建立全方位智能联动和多部门协同治理的疫情防控管理机制,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我市各部门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行动迅速措施有力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城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廊坊人民筑起战“疫”墙!

安次区联华超市内,安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超市员工进行防疫设备穿戴培训,同时对该超市防疫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连日来,全市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迅速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各项防控救治工作,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市公安局进一步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重点加强26家发热门诊医院、1家隔离治疗定点医院治安防范,派驻警力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加强火车站、汽车站、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治安管控,配合交通运输、铁路公安、卫健部门开展检测筛查。严厉打击贩售各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借机哄抬物价、制假售假、造谣传谣、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治安卡点疫情防控。加强环京检查站和治安卡口的疫情防控,在高速口、环市域国省道等重要部位设置“健康筛检点”63个,联合交通运输、卫健、乡镇政府、医务等部门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车辆3.6万余辆,人员6.8万余人。

市医疗保障局根据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就医保障政策。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含疑似患者)治疗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等按规定进行支付,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按规定进行补助。其中,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执行乙类药品和项目、报销政策。在异地就医的我市参保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医保待遇按照市内就医报销政策执行。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门诊特殊疾病的参保患者,门诊携药量可临时放宽至3个月。对于卫生健康部门确定的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每家医院100万元标准,拨付专项预付金;对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按照每家医院50万元标准,拨付专项预付金。

市财政局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工作。截至1月30日,全市各级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资金7456万元,主要用于医疗防护、购置应急物资等方面。疫情发生后,市财政局及时成立市财政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和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强化应急应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为应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该局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加快资金拨付。同时,督促指导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加强疫情防控资金监管,加强资金管理,真正发挥财政资金对疫情防控的使用效益。

市住建局积极做好建筑工地外来人员监测,指导物业公司对外来人员租用房情况的登记、管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搞好环境卫生整治,扎实做好住建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所有建筑工地严格执行实名制、封闭式管理,工地必须配备保安人员,完善车辆、人员进出工地登记、检查制度,做到防控无盲区。加强卫生消杀工作,增加人员密集场所、垃圾存放点、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建筑死角、值班岗亭、楼梯间、电梯等区域消毒消杀频次并做好记录;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登记,重点关注来自疫区的人员和车辆信息。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禁止医疗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目前已经采购、验收并交接防护服近万套,医用手套4万多副,以及其他各类医疗用品,后续物资也正在紧急采购调用,我们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应急物资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市工信局副局长刘怀涛说道。1月28日上午,又一批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物资送达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我市疫情防控提供了保障。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扩散,防疫物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工信局积极联系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协调帮助企业解决春节用工难等问题,全力保障防疫一线物资供应。自1月25日运送首批防护物资后,消毒液、手套、血压计等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物资也已陆续送达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及相关医疗卫生单位。

我市企业以“廊坊速度”生产驰援武汉物资

【城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廊坊人民筑起战“疫”墙!

1月30日上午8时,第四车华美集团橡塑保温材料奔赴武汉。


“我们正月初三接到的订单,第一时间确定了生产方案。在48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所有人放弃了休息,克服工人休假的困难,共为武汉雷神山医院紧急生产了800套高标准箱式房屋,目前已经陆续安全运抵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廊坊天雅桥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松说。

29日凌晨,河北文安县工业新区河北佳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以日产40套的全负荷产能为1000多公里外正在建设的武汉火神山医院生产装配式集成房屋。截至30日,已发走300套箱式房。

29日,文安县河北一木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首批发往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的91套箱式房出发,随车赶赴武汉疫区的还有公司7名熟练安装工。

截至目前,在建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在文安县小务农场辖区箱式房生产企业下订单3500套,现已完成1800套。文安县小务农场书记陈凯琦说,辖区党委、政府为这些抗疫生产企业“开绿灯,保生产”,剩余订单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确保武汉前线需要。

大城县是全国知名的保温建材生产基地。在建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保温工程需要橡塑绝热保温材料,时间紧迫,建设方要求生产企业尽快供货。1月29日,华美科技节能集团无偿捐赠华美橡塑保温材料,并动员一切力量火速援助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

该集团一线员工放弃春节休假,回到工作岗位,通宵连续加工生产,用“华美速度”全力以赴驰援武汉抗击疫情。1月30日凌晨3时许,装载有华美科技节能集团无偿捐助的价值100余万元的保温建材产品的大货车从大城县留各庄镇出发,星夜驰援武汉疫区定点医院建设。

1月26日,正月初二,河北伟诚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接到电话,正在加快建设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急需的一批防火阻燃材料。企业负责人当即决定,将5吨市场价值2万余元的产品先期无偿捐赠。同时,紧急召回已放假回家的工人,对所需的物资进行争分夺秒、加班加点生产,随时保障需求。

29日下午,大城县军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偿捐赠价值近30万元的钢结构膨胀型防火涂料生产完成并顺利装载,运往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基地。

众志成城,驰援武汉。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民营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加班加点生产防疫急需物资,捐款捐物支持疫情防控,齐心协力贡献“廊坊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