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與慢跑,哪個對膝蓋損傷小?

遠離修辭


跑步有快慢之分,跳繩也有高低之別。

但是一般來說,跳繩的著地衝擊力要遠遠小於跑步,哪怕是慢跑。自然對膝蓋的損傷也要小的多。

1.著地時,幾個支撐點?

跑步和跳繩都會雙腳騰空,

但是跑步總是單腳著地,而跳繩雖然也有單腳跳,但一般總是雙腳跳。


雙腳分擔的衝擊力肯定小於單腳的衝擊力。


2.著地時,的受力點

跑步的話,有人前掌著地,有人後掌著地。

這幾年主流的說法,都是前掌著地可以更加高效利用足弓,降低著地時的衝擊力,降低膝蓋受傷的風險。

但是跳繩的話,大家都是前掌著地的跳。你用腳後跟著地根本都跳不起來。


3.速度和高度

跑步的速度越快,著地的衝擊力越大。慢跑更不易受傷,但是快慢是相對的,這個慢不好掌握,一不小心就跑快的人很多。


跳繩的高度越高,著地的衝擊力越大。但是通過輕輕地跳,高頻率跳,可以容易掌握低跳的


4.另外,不要小看跳繩的熱量消耗

不同運動之間比較的話,用運動強度單位METs來比較是最合適的了。

運動消耗=kcal = 1.05 *運動強度 METs * 時間hour * 體重kg


跑步


跳繩


跑者阿飛


橢圓跑步機對膝蓋的損傷比較小,比較適合大體重的人用。一般跑步或者跳繩對膝蓋損傷最大的就是落地的一瞬間,地面是硬的,身體的重量在落地一瞬間往下壓,膝蓋緩解部位承受很大的壓力和摩擦。橢圓機就不會這樣!


紅一瑜伽館


如果你的動作不標準,兩個都差不多傷害膝蓋,在動作標準的前提下,相對來說,跳繩對膝蓋的影響比較少一些,原因如下跑步的時候,多數是後腳跟先著地,然後才是前腳掌,如果你的膝蓋包括十字韌損傷,是很大的衝擊,有關節題的人建議不能快速跑步。

跳繩的時候,你基本是前掌先著地,小腿的肌肉其他很大的緩衝作用,因為跳繩正常情況下不會跳很高的,如果你跳繩跳得很高的話那比跑步傷害更大,如果膝關節有損傷建議通過游泳方式,也可增加一些小腿肌肉大腿肌肉的力量訓練及平衡這樣你的關節壓力會變小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