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說起周瑩,人們馬上想到“國民娘娘”孫儷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飾演的角色。劇中周瑩從一個江湖少女奇蹟般的成了吳家少奶奶,又無端陷入各種利益博弈中。周瑩以她的聰慧,斡旋於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與家族矛盾中,最終富甲涇渭之邊,鑄就晚清"女商聖"傳奇。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周瑩不由得拍手稱快。實際上,歷史上確有周瑩其人,雖然她的經歷與電視劇中有不少出入,但是她廣濟百姓的義舉和遠見卓識的經商理念與劇中同樣傳奇。

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周瑩藝術油畫肖像

曇花一現的婚姻

1869年,周瑩出生於陝西省三原縣,父親是一名富商,家境殷實,因此周瑩從小熟讀詩書,特別善長數學。

她的夫家是是陝西省涇陽縣的富貴人家吳家,周吳兩家是世交,因此,周瑩從小就認識了丈夫吳聘。

17歲那年,周瑩在吳聘的明媒正娶之下嫁到吳家,只是令周瑩沒想到的是,吳聘早已不是她認識的活蹦亂跳的小子,如今的他是一個重病纏身的病秧子。他們的婚姻,無非是起著“沖喜”的作用。

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吳聘與周瑩劇照

周瑩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婚後的她仍舊孝順懂事,又知書達理。就這樣,周瑩開始跟著丈夫與公公參與打理家中的生意。

天有不測之風雲,就在周瑩過門不到一年,公公就在外出途中遇難身故了。丈夫吳聘受到打擊,再加上本來身體就弱,兩年後也身故了。吳聘本就是家中獨子,周瑩嫁過來之後雖有過一個女兒,但是很早就夭折了。家中無人接手生意,一度要陷入家道中落的境地。

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周瑩劇照

重振吳家東院,造就商業傳奇

周瑩本是一個傳統女性,祖上又向來沒有兒媳接手生意的前例,一開始她本無意接手家業。但是看到曾經繁榮的吳家東院日漸衰退,周瑩心生不忍,於是毅然決然的接手了吳家東院的生意。

面對家中幾位叔公們的虎視眈眈,周瑩沒有膽怯,經過過人的智慧與謀略,她正式掌管了陝西內外的商鋪、商號,又重新拾起吳家東院的鹽商生意,這個年輕的寡婦成為了吳家新晉掌門。

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周瑩劇照

周瑩一生都沒有再嫁,她將全部的心思放在了打理生意上面。她善於任用賢能之人,多謀善斷。眼光獨到的她總是能走在眾人之前,發現獨特的商機。就這樣,吳家的家業越來越大,更是涉及蠶絲、棉花、布、藥材、茶葉、糧店、油坊、錢莊等方面。

在工人待遇方面,她首創股權激勵法,通過這種方法來擴張資金,還大大的提高了工人的積極性,讓工人們將自己的家人帶到吳家商行工作。對於一些老員工,更有“退休金”等福利。

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周瑩劇照

從古至今,一名成功的商人,要想在自己的經營中永立不敗之地,那麼信譽的好壞,決定了成敗。周瑩一生對信譽的投資,也幫助她建造起了一座商業帝國。

周瑩創造的家業有多少呢?根據記載,吳家一年有四百萬鹽引,一張鹽引可以運120斤鹽,賺一兩銀子,光鹽一年就能賺400萬兩,相當於現代的8億人民幣,而這僅是鹽業的收益。

當時民間還流傳這麼一句話:“吳家的夥計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 ”。可見吳家的房產及飯店更是數不勝數。

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周瑩劇照

救國濟民,未得善終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西安避難時,作為陝西首富的周瑩向慈禧捐贈10萬兩白銀,慈禧親手題寫"護國夫人"牌匾,並收她為義女,從此母女相稱。《辛丑條約》簽訂後,她又向太后交了一大筆白銀,慈禧感念她的義舉,又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在國家危難之際,周瑩慷慨解囊,對待家鄉,她更是樂善好施。由於戰亂與天災,關中地區湧現出饑民大潮。周瑩決定開倉放糧,設置粥廠,賑濟災民。她在關中受災地方開設粥廠,將糧食分給周邊窮苦人家。

不僅如此,周瑩在家鄉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等等,這一樁樁義舉,使她成為了關中地區遠近聞名的“女商人”。涇陽、三原兩縣在修縣誌時,特別將她的善舉載入史冊。

她是清末傳奇女商人,慈禧認她為乾女兒,去世後卻無法入夫家祖墳

周瑩劇照

1908年,年僅40歲的周瑩因病去世。由於生前沒有給吳家生下一男半女,周瑩連進入吳家祖墳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默默的埋葬在距離吳氏陵園數百米的亂墳崗。只有受她恩澤的鄉親們,自發地在渠岸擇地修了一座廟,將周瑩供為“水娘娘”。

這個操勞一生的女強人,為吳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在社會、商界和平民百姓中更是贏得了無與倫比的人氣和名聲,算的是功德圓滿了。但是在封建禮教的約束下,竟落得這樣的結局。如今,周瑩的故事為大眾熟知,激勵著人們,這應該是對她最好的慰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