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是否属于满族文化?

李振亚love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可比性。

北京有3000年的历史,早在隋唐,大隋和后来的大唐经营的大运河已经以北京作为起点。

当时北京已经有很大发展,有了自己的独特且繁荣的文化,这是距今1000多年前的事情。

试问,满清才有多少年,将满清在北京的区区200多年文化解释为老北京文化,取代北京上千年的历史,岂不是奇谈怪论!

即便作为首都,北京的历史也很长久。早在宋代,金国完颜亮就将北京作为首都,距今也差不多1000年。

尤其是大明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建立了辉煌的紫禁城。

满清入关以后,强行将非旗人的其他民族赶到外城居住,旗人则住在内城。

因为旗人的聚集,人数又多,满蒙文化确实对北京有一定影响。

但是,满蒙文化是弱势文化,是落后的游牧和渔猎民族的文化,是无法同5000年历史的农耕文化相提并论的。

只能说北京的汉文化受到满蒙文化的影响,将其融合。

这从满语的变化就可以清楚的看到。

在满清后期,即便是北京城内会说满语的人已经很少。

即便是八旗子弟,也是会说汉语以后,少年甚至成年以后才学满语,将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满语则越来越少人学习。

虽然有人质疑溥仪没有说实话,但溥仪的回忆录写的一清二楚。作为皇帝,溥仪自己的满语水平也只会几个词语而已。

一个连语言都消亡的民族,还谈得上什么文化。

文化的融合是不可逆的,也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永远是先进文化融合落后文化,大族群融合小族群。

强行扭转,都是自不量力的胡来。


萨沙


先明确回答,北京文化是典型的汉文化,而且是溶汇了神州大地各民族文化又以汉文化为主体而形成的京城文化。

去年到满族发祥地抚顺,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经常到一家店里买烟,因而与店里的店员熟识了,就与他们聊起了天,有一位店员介绍她就是满族人,而且属八旗中的镶黄旗,她说她们早已不会说满语了,风俗习惯也早已汉化,她还说,听老师说全世界现在真正懂满语的人也只有三人。

满文化的发祥地是这样,可想而知在京城,满文化的影响是有限的,京城文化主体还是汉文化。

尽管女真族进住北京后,也曾极力地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但由于满文化内涵有限,并且他们也折服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被汉文化所同化,满文化只成了京文化的一个元素而已,而并非主体。

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化,这一点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没有做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一定会继续发展光大,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一个民族的真正强大,首先是自信于本民族文化的强大,而不是极力贬低本民族的文化,却奴性般地崇洋媚外,有的人发视频写文章宣传国外的好,还不忘贬低祖国,这样的人只能说他们是奴才。



春日之虎


北京文化不完全等同于满族文化,北京文化要分现代北京文化和老北京文化,所谓现代北京文化,就是现在北京已经是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很大的城市,饮食习惯等也趋于全国化,与老北京文化有很大区别。但要说老北京文化,其中很重要部分是满族。

北京与满族关系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说分三个时期。

一、靺鞨时期。就是唐朝的时候,满洲地区有个比较强的国家高句丽,满族的先人靺鞨发生分裂,一部分与高句丽建立同盟。另一部分一直与高句丽战争,打败后,其中一部分就进入到北京地区。今房山区长沟、良乡;昌平秦城东南均是秣揭人驻地,在幽州城内有肃慎坊,是黑水靺鞨在幽州居住之地。后靺鞨人建立渤海国,在怀柔至今还有地名叫渤海所,就是渤海人居住的地方。

二、女真时期。女真人建立大金国,原来首都在今天黑龙江阿城,到第四任皇帝海陵王时候,海陵王要统一中原,他上任不久就决定迁都到北京,名称中都。因为很多人反对。他为坚持,把完颜皇家祖坟全部迁移到北京房山,把原来在黑龙江阿城的都城放火烧毁。但后来又变了再次迁都到开封。第五任皇帝金世宗继续以北京为首都。金朝是北京作为首都之始。到金宣宗,为躲避蒙古,宣宗南渡,再次迁移到开封。史称一部金朝史,半部在中都。

三、清军入关。进行一次大拆迁,所以非满族的人均迁移外城,内城则全部由满族居住。

我们要老北京文化很大部分是满族文化,重点就在清朝。

据《清史稿》兵志一(卷中记载,京旗“职官六千六百八十人,兵丁十二万三百有九人”。清朝末年满洲京旗官兵人数共十二万六千九百八十五名,其中官员六千六百七十六名,士兵是十二万三百零九名。据清末统计,整个北京人口一百万,满族为八十多万,也就是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口是满族。所以也可以说老北京文化的百分之八十就是满族文化。内城不用说,全部是满族,现在一些地方开通胡同游,都有胡同介绍牌,您可以具体看一下,那都写着清朝是什么旗的驻地。

外城所的汉族回族等,但因满族全民皆兵,不许经商,北京都是汉族回族开始各种商铺,但因为满洲人是最大消费群体,所以汉族、回族卖的商品也是按满洲人口味做,因为主要也是卖给满洲人。

民国八年军阀徐树铮西北筹边,曾动用京城八旗人马赴边疆,许多人没有回来,青年人数大减。以后军阀混战,许多人卷人无休止的战争,满族人数再一次锐减。加上民国歧视满族,很多人不敢满族,人口大幅度减少。

下表是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北京满族人口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城和西城满族人口较多,这是因为清代内城市是左右两翼八旗兵驻防的地方。城区护军八旗:骁骑营、步军营、亲军营、护军营、前锋营和神机营。(城内八旗的分布,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安排驻地。东方属木,金克木,金为白色,故正白、镶白二旗驻东城;西方属金,火克金,火为红色,故正红、镶红二旗驻西旗。北方属水,土为黄色,正黄、镶黄二旗驻北城;正蓝、镶蓝驻南城,南方属火,水克火,水为蓝色)

海淀有满族人人,是因为历史上这里有八旗驻军,海淀外三营:圆明园八旗,健锐营八旗,外火营八旗。

朝阳有满族人人,是因为历史上这里有正白旗、镶黄旗在朝阳门和安定门外的关厢营房,而且通惠河沿岸也有堆拨驻防。

密云县有满族人人,是因为历史上这里有檀营满蒙八旗驻防营,是副都统驻军营房,还有许多为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的堆拨和驻军营房。

怀柔山区自古属满族人聚居生息的地方,是清代宫廷内务府后勤基地。现有北京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长哨营满族乡和密云檀营蒙族满族乡。

另外满族还有一部分是看坟部队,在有王爷或公主坟的地方,还有就是为保护十三陵,这些地区都有一些满族。

再有就是民国后外边迁移到北京的满族人,新中国,解放军中满族人也一部分留在北京。改革开放后,外来的满族也在增加。

希望的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满族文化网


关于北京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但是要把北京文化归结于满族文化,应该不甚妥当!毕竟一个地方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某个民族某个区域特定的,至少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后,民族交流和交往增多,民族融合是趋势,文化兼收并蓄也是自然而然的。

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目前,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

既然谈到北京文化和满族文化,那么就谈谈清朝这段历史文化的变迁吧!首先北京的本土文化还是汉文化的边陲文化,自古以来是战略要地,但是元明清以来,北京逐渐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但其延续的仍是汉文化主流。

满族文化是什么呢?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女真有自己的文字、习俗和宗教信仰,但自唐代以来,不断学习汉文化,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朝廷还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

但其本质上还是游牧民族的文化,在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都和汉文化有区别的,再者自清朝统治以来,北京作为首都和清朝的高压政策,强制性注入了满族文化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四旧等思潮的影响,北京已经被打开了口子,成为中西文化、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角逐场,所以说北京文化属于满族文化已不甚准确了。


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


二百七十年的清朝存在使满族文化奠定了北京文化基础。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丰富了北京文化。民国以来百姓的迁徙,尤其改革开放京城的扩展,外来人口的涌入,创新了北京文化。总之北京文化的内涵和扩展己不局限于:北京文化是否属于满族文化。


CYX56152566571


清朝在北京建都统治中国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其间,这里成了满洲民族,一代代的旗族人们,将北京作为家乡来爱戴,“京师即故乡”观念在他们中间根深蒂固。历经了十多代人的繁衍生息,他们已然成了北京城里的“土著”。譬如,京旗满族对北京城充满了热爱之情。满族作家老舍,他1936年写于济南的《想北平》中写道:“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清朝,京师中的满族人也有改造汉语的过程,北京满族整体投入了汉语“京腔”的形成过程。操阿尔泰语系母语的满族人要学习汉语,不单会保留许多讲母语的发音积习,优先亲近的也一定是汉语口语白话,而不会是汉语文言。


朕是历史君


北京文化、江南文化、西南文化、华南文化等,是中国不同的区域文化,都属于中国文化。汉族文化、满族文化、彝族文化、壮族文化、苗族文化等都属于中国文化。北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就如同小麦属于粮食一样的关系。


时代傻瓜李博士


满族人基本已经被汉族同化,会说满语的年轻人差不多都没有了,题主竟然说北京文化是满族文化?!


华夏国学漫谈


不属于,北京文化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而满族文化是受了北京文化的影响的。近代比较原始的或正宗的例如以老舍的文学创作是老北京普通人的文化。而满族文化,只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小众的文化!


小金204227780


北京自古是个移民城市,历朝历代反复的被侵略和蹂躏,被不同的入侵者统治着,学会了顺从,积累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肯定不止满文化一种。

北京人因为看惯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今天你来明天他走的,看多了朝代更替的残暴,所以很少去走仕途,你几乎看不到北京人当大官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叫谁都点头哈腰的,看着特客气,见谁都叫爷,其实他们心里想的又是另一套,他知道没准哪天你就走了,所以也不太会和你深交。而外来人看明白了当地人的性格,也不和当地北京人深交,京油子卫嘴子也就是这么来的。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圈子,作为局外人看着世界吃着炸酱面,心里与世无争,没事骂骂街探探趣,这就是北京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