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大山的小學公路通了 校長卻突發白血病倒了

通往大山的小學公路通了 校長卻突發白血病倒了

通往大山的小學公路通了 校長卻突發白血病倒了

在省醫血液科治病的徐良凡老師 本文圖片均來自都市新聞APP

  比起城裡的孩子,一群在畢節市生機鎮耿官村大山深處的小學生,更清楚自己的求學路有多麼“高遠”。

  他們每天徒步半個小時的山路上學,其中有近半公里是懸崖路。對他們來說,學海是“有崖”的。

  半坡小學,坐落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峽谷一座無名大山半腰處。這是一個山裡常見的村級教學點,4個老師、68個學生就是全校師生;一棟一幢小平房、一面迎風招展的國旗,就是學校全部家當。學校雖小,卻承載著山裡人的希望。

  如今,通往學校的公路已經修好,學校也建了教師室宿舍樓,懸崖路也安上了護欄,可是,當年擔任半坡小學校長兼老師的徐良凡卻“消失”了,學校裡沒了他身影,課堂上沒了他聲音,唯獨病房裡,留下了他痛苦的呻吟,因為,一場白血病徹底將他擊垮了。

  每天千步 手牽學生過懸崖路

通往大山的小學公路通了 校長卻突發白血病倒了

百米懸崖上的上學路

  1976年出生的徐良凡,家住畢節市七星關區生機鎮耿官村。

  1993年初中畢業後,他就在生機鎮大元學校開始代課,代課時間長達10年。

  由於對學生認真負責,工作努力,在2011年的時候他擔任了大元學校校長。

  2012年生機鎮中心學校人事調動,徐良凡被調到了距離家近3公里外的半坡小學擔任校長。

  半坡小學位於貴州與四川交界處,赤水河岸上,海拔近1000米,青山環繞,環境優美。學校共有68名學生,由於學生數量少,所以只有一、三、五年級,教師僅有4人。

通往大山的小學公路通了 校長卻突發白血病倒了

岔口洞村的學生穿過懸崖去上學,百米崖底是他們的家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兩天兩夜沒睡著。”徐良凡說,兩天徹夜難眠是他了解到,有一條連接岔口洞組和學校的絕壁路,那是一條40多年前在懸崖峭壁上開出的修渠便道,村裡大概有20名學生每天都要通過這條400米的懸崖峭壁路去上學,如何保證學生安全讓他費盡腦汁。

  到學校任教後,當徐良凡看到這條長400餘米,最寬處不到1.5米的絕壁路時直搖頭。“孩子那麼小,萬一有個閃失咋辦?”後來,考慮到學生們上學安全,徐良凡毅然決定每天都護送學生走過這條懸崖邊的求學路。

  從那以後,徐良凡每天早上都會在上課前提前1小時,來到懸崖路起始點等待學生們,等所有的學生都聚齊後,他便會牽著年紀最小的學生走在前面,一邊走一邊叮囑大家要儘量靠裡走,因為他們腳下就是萬丈深淵。

  到了放學,特別是下雨天,徐良凡更是不放心孩子們獨自回家,不管學校再忙,他仍會組織孩子們排成一排,自己在後面護送大家走過那段懸崖路,當孩子們安全通過後,徐良凡才再次折返學校忙手裡的工作。

  “有這樣一位校長,我們放心多了。”自那以後,村民們每當看到徐良凡護送學生途經懸崖路時,村民們從內心裡敬佩這位剛調來的校長。

  當年,徐良凡除了擔任校長外,還兼任學校的數學和體育課程的老師。學校沒有音響設備,他就邊吹哨子邊帶領孩子們做操。另外,通過他的努力,半坡小學的教學質量很快聲名遠播。

  徒步3小時 只為學生採購營養午餐

  教學質量提高了,孩子的營養午餐也不能鬆懈,在徐良凡心裡,這兩件大事不能出亂子。

通往大山的小學公路通了 校長卻突發白血病倒了

  半坡小學生源輻射三個村民組,因地處偏遠,在歷次教學布點調整中得以保留,以方便山裡的孩子就近入學

通往大山的小學公路通了 校長卻突發白血病倒了

校長在上課

  由於學校海拔高,距離鎮上很遠,而且道路特別難走,如果遇到下雨天,半坡小學就會變成一座“孤島”,完全與外界失去聯繫。

  即便颳風下雨,為了保證68名學生的營養午餐,徐良凡從來沒有耽誤過,摩托車騎翻了,扶起又騎,實在騎不動了,他索性丟下摩托車徒步到鎮上購買孩子們的食材。

  而每次外出採購食材,徐良凡都會揹著裝滿大米和豬肉的揹簍(重七八十斤)穿梭在懸崖峭壁之上,有時候還會渡過赤水河去對面的四川集市上採購,通常要走3個小時的山路。有時走不動了,他只好歇一歇,緩口氣後繼續趕路,口渴了也捨不得買瓶礦泉水,而是直接喝小溪裡的水。甚至有時走到天黑才到學校。

  為啥要這樣拼命?有人經常這樣問他。“山裡不能沒有學校,孩子們不能沒有老師,只要學生們能吃飽學好,再累都值了。”所有對學生付出的這些,徐良凡都覺是值得的。

  為此,當他向別人提到自己教過的學生時,徐良凡一臉的自豪:“我有很多學生畢業後也回到了家鄉當老師,我還培養了好幾個在貴州大學讀書的學生,如今,這幾個學生應該都大學畢業了。”

  如今道路通了 他卻倒下了

  2014年7月,由於學校人事再次調動,徐良凡又從半坡小學調到了畢節七星關區生機鎮謝家小學擔任校長。

  在謝家小學擔任校長這5年來,徐良凡心裡一直惦記著半坡小學,有空的時候,他還會經常騎著摩托車前往看一看,特別是那這條400米長的懸崖峭壁求學路。

  在病發的前3天,徐良凡都還到過那條懸崖峭壁求學路上走了一圈。2014年7月,當他離開半坡小學後,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通往學校的水泥路已經打通了,這條懸崖峭壁求學路上也安了護欄,小學也新修建了教師宿舍樓,一切都好了起來,讓他感到欣慰。

  然而,就在一切都變得好起來時,今年8月25日,徐良凡肚子突然劇痛難忍。到醫院檢查,“急性髓系白血病”7個字將他嚇癱在地。

  “想到自己還年輕,家裡還有兩個孩子,更捨不得丟下學校裡的學生”。徐良凡說,畢竟,自己從代課老師一步步走來,近半輩子(從事教育事業25年)的心血全部撲在教育事業上,現在已經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孩子們,沒聽到孩子們朗朗讀書聲,心裡落空空的。

  說著說著,只見徐良凡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如果不是經濟拮据,我不想麻煩大家。”徐良凡說,從今年9月份開始,他默默的在省醫血液科裡接受放療、化療帶來的劇痛。雖然醫保也報銷了部分費用,但自費項目比較多,至今自費已經花去了10多萬元,接下來的骨髓移植又要20餘萬元,可是,家裡已經是一貧如洗,在看到希望又面對絕望的時刻,他不想就這樣放棄。

  而站在一旁的妻子左瓊,沒有說上一句話,一直躲在角落默默的擦眼淚。

  學校同事:他以實際行動給學生樹榜樣

  在同事們眼裡,徐良凡是一位“工作狂”。

  同事徐思成老師說,學校裡的重要工作,徐校長都是自己挑“重擔”,常常加班到深夜,從無怨言。

  “他不忍心讓其他老師揹負太多工作量,自己加班來為大家分擔。”徐思成老師說,在工作安排,徐校長分配的特別合理,老師們都比較認可他。

  徐校長除了工作認真負責外,徐思成老師還透露,對同學們徐校長也特別耐心。“哪個班的學生調皮了,他只要知道了都會耐心的去上思想教育課,一次不行再來,從不亂髮脾氣。”徐思成老師說。

  在學校裡或者走廊上看到有垃圾,徐良凡都會彎腰撿起,他常說,“要以實際行動,給學生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這樣的校長,得知他患白血病後,大家都很傷心。”徐思成老師說,他們希望徐校長能早日康復,大家還等著他呢。

  師生盼望 戰勝病魔早返講臺

  當徐良凡患白血病的消息傳到曾經他教過的學生們耳朵裡時,學生徐彪哽咽了。

  “你等我一下,讓我緩一哈。”今年33歲的徐彪回憶說,早在1997年,他正在大元小學上四年級,那年,徐良凡老師在他們學校代課。

  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其他代課老師上課時講的都是方言,只有徐老師講普通話,可以說,同學們的普通話啟蒙老師都是受到他的影響。後來,也是在徐老師的堅持下,同學們的普通話水平才得到了提高。

  徐彪還透露到,那兩年,徐老師對同學們特別關心,為了提高大家的學習成績,徐老師自己去找題目,然後自己將題目刻在鋼板上,接著用油墨一張試卷一張試卷的印出來,然後拿給同學們考,考試成績下來後,成績差的學生他還會主動的幫忙補課。

  “其實,徐老師挺忙的。”徐彪說,由於他家挨著徐老師家不遠,他經常看到徐老師回到家後,還要幹農活,即便這樣,徐老師也會抽空給成績差的同學補課。

  在大家印象裡,徐老師在學校是一位既認真又和藹的老師,以至於放學時,同學們都追在他屁股問“徐老師,我考了多少分呀?”

  說著說著,徐彪再次哽咽了。“沒想到,這麼好的一位老師,竟然得了白血病。”徐彪說,得知徐老師生病後,他特別心疼,畢竟,現在徐老師上有老,下有小,而且一直還在學校任教,他這麼一倒,家裡、學校該咋辦?

  據瞭解,徐老師病倒後,學校老師、同學們都為他進行了募捐,可是,面對20餘萬元的骨髓移植只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徐良凡只好發起了愛心籌,因為他還指望著能早點好起來,繼續踏上講臺為孩子們上課。

  如果大家想幫助這位鄉村教師早日重返講臺,可以撥打18212663058(同微信)進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