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啟聖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

谷原明


導讀:在《康熙王朝》劇中的姚啟聖經過周培公的舉薦獲得了升職和平定臺灣的機會。但是姚啟聖是有才能但是為人古板、脾氣臭,甚至連康熙的面子都不給。否則不會再被啟用前,官越做越小從順治二年的福建巡撫的康熙五年降為馬場的九品司廄把清朝的所有品級都做了一遍。甚至屢屢自持才華抗上,連順治都想殺他。所以這是姚啟聖在立功後不想當官功成身退的第一點原因。第二點原因是他是漢人,平定臺灣後手握20多萬雄兵。如果還不收斂會不會被滿族大臣和八旗將領普賴等人進讒言進而被髮配邊疆?這個不是不可能,同樣立下滅察哈爾平定王輔臣的漢人大將就是前車之鑑啊。第三點原因也是因為姚啟聖的功勞和人品讓康熙賞賜也很為難,就像康熙說的:朕想賞你都不知道賞些什麼。皇上都提示你為難了,你還不識趣的退隱有好果子吃嗎?



劇中姚啟聖能夠擔任平臺重任的歷史背景

當康熙來到盛京祭拜昭陵的時候想啟用周培公,但是周培公重病不起不久於人世。所以當康熙要他推薦一個人的時候,周培公推薦了姚啟聖。他們之家的對話能說明姚啟聖明顯的職場缺點:

“皇上有一個叫姚啟聖的”,“姚啟聖,朕沒聽說過這個人”,“他是默默無名,如果他也能名滿天下的話只怕活不到今天了。皇上,他也是個漢人”


改天朝會的時候,通過三眼索相的索額圖的履歷介紹康熙和眾位朝臣才瞭解到這位姚啟聖的脾氣秉性以及官場缺陷是相當的差。姚啟聖從順治二年的福建巡撫步步貶官,到康熙五年成為降為馬場的九品司廄基本上把清朝的所有品級都做了一遍。雖然他的官聲和能力還不錯,但是並不適合在官場混。如果再立下大功,也許這就是周培公說的那樣“如果他也能名滿天下的話只怕活不到今天了”。用索額圖的話說就是:

“此人自持才華出眾,屢屢抗上,有悖官場法規。先帝爺順治都想殺他而未殺降旨永不錄用”


最後姚啟聖也是在被康熙磨性子之後才讓他到福建任職的。


姚啟聖獲勝後功成身退的原因


第一、

首先姚啟聖自知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一展所學,在平定臺灣的過程中得罪過無數的朝廷的重臣:索額圖、明珠等大員以及普賴等滿族八旗的將官。如果自己不功成身退這些滿人不會放過自己的,至少積毀銷骨的謠言就讓自己難以招架。

姚啟聖給人的印象就是好鬥,按照明珠和索額圖的話說就是:見誰給誰鬥,把索額圖、明珠、普賴八旗將官都鬥個遍。等滿八旗都撤出福建後,姚啟聖又因為平臺方略和施琅和李光地鬥。這樣的人即使留下做官也會和啟用前一樣因為自己的脾氣一步步的被貶官。索性辭官避世養老罷了,這樣還能撈上個空頭爵位和俸祿。


第二、

因為姚啟聖自身的脾氣秉性不符合官場規則。不但如此,還屢屢抗上。如今他立下大功,如果不隱退的話就的在京城入朝為官。他上邊是誰?那是皇上啊,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這臭脾氣在順治在位的時候,還沒常常在皇上身邊都差點逼得順治想殺他。最後決定永不錄用他。

如果他常在康熙身邊做事,遲早把小命整丟了。就像康熙在辭別的時候說的:

“朕想賞你都不知道賞些什麼....朕在心裡已經將你殺了一千次......在朕的心裡,你早就死了......但是朕還是賞了你,想起這些朕還有些佩服自己個兒的”

對這樣一個功臣,康熙卻說出了這樣的話,可見康熙對他的臭脾氣的忍無可忍。還是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為好。否則遲早把小命搭上。


第三、就是周培公的前車之鑑

周培公也是漢人,在立下大功後還不是被滿人逼迫將即將到手的滅吳三桂的機會讓給了圖海未盡全功。而自己還被調到了盛京監視起來,滿人唯恐他變成第二個吳三桂。而姚啟聖比周培公的脾氣臭多了,得罪的滿人重臣和八旗將領更多;況且真正手握20萬綠營漢軍不是更容易被猜忌嗎?到哪個時候還不知道是什麼下場呢?所以走為上。

姚啟聖比周培公幸運,他姚啟聖充分的展現自己的才能徹底平定了臺灣。這比周培公的未盡全功可幸運多了。在這種情況下,有周培公的前車之鑑還不走等什麼?


小結:

綜上所述,姚啟聖知道自己不容於滿人重臣和將佐、不容於康熙皇上,再加上漢人的身份和周培公的前車之鑑還是功成身退算了。最後還撈了個西湖侯,有山有水能看書、能釣魚還有上千本的珍貴書籍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姚啟聖是《康熙王朝》電視劇裡很有意思的人,也是我喜歡的角色,睿智聰明、知識淵博、風趣幽默。他出場時已經年近花甲了,用明珠的話說,別人的官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小,從福建省長幹到東北某養馬場技術員。

但姚啟聖這個人有才,在對臺方略上,他站位比康熙都高,視野廣闊,足智多謀,而且長期在福建工作過,對臺灣情況極為熟悉,他的“三必撫三必剿"一下就打動了康熙,所以決定重用他,任命他為福建總督,統籌對臺事務。

同時,姚啟聖又是讀書人,他飽讀經典,對書比對自已性命還重要,對康熙的重用他不以為意,但康熙送他一本書卻如獲至寶。姚啟聖身上有中國古代以來讀書人的骨氣、硬氣、傲氣。他看不起馬背起家的清王朝,明珠和索額圖兩個重臣都被他嗆過,可他是個幹才,所以康熙既用他又恨他。

臺灣回收後,功成名就的姚啟聖立即歸隱了,一是因為還是看不起滿清貴族,二是他了解朝廷一直防範著漢人。所以索性再次丁憂去了。


華哥雜談


《康熙王朝》裡,湧現出的一個個勳貴重臣、封疆大吏,如索額圖、明珠、周培公、魏東亭、李光地等輩,當中真正懂得抵制權力的巨大誘惑,功成身退、保身長全的大概只有伍次友和姚啟聖了。而這兩人中,又是姚啟聖更為圓滿,畢竟得償所願成就了一番收復臺灣的偉業。

姚啟聖其人能力出眾、人才難得,但又自視清高,很少把人放在眼裡。這樣的性格註定難以與官場同僚相處,以至於別人是官越做越大,唯獨姚啟聖是官越做越小,甚至連順治都留下旨意,對其永不錄用。


康熙對姚啟聖的破格提拔,起初還是有賴於周培公對他的極力舉薦。可君臣二人還沒來得及相見面談,姚啟聖就因鞭打李德全一事讓康熙下不來臺。打狗還得看主人的呢,心裡不痛快的康熙,隨便尋個由頭幽閉了姚啟聖一段時間,天天好酒好肉伺候,就是不給他書看、不讓人跟他說話,好好得殺了殺這個老頭身上的清高傲氣。

這與當初周培公的形象頗為相似,康熙還叮囑過他應該向索額圖學習學習,給皇帝留點面子。姚啟聖風燭殘年之人,心中積壓的孤傲氣息比起周培公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估計也正因為如此,周培公才能與姚啟聖這個倔老頭說得上話。康熙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姚啟聖的性格,反倒是藍其兒的一句“姚總督,你一身的汗臭味,燻死我了!”將姚啟聖渾身上下散發的酸腐文人氣息,描述得十分到位。


經過一番磨合,康熙與姚啟聖終於就平臺一事達成了共識,姚啟聖的“三必撫三必剿”策略進退有序、入情入理,十分符合康熙對臺灣問題的看法。於是,康熙對姚啟聖破格重用,授予其福建總督一職,讓他全面負責對臺的戰略和政務。

一心只求在死之前,最後幹成一件大事的老幹部姚啟聖十分放得開。不僅屢屢與上級對抗,反對明珠對臺採取安撫和談的主張,反對索額圖用滿人內陸水師和荷蘭人揆一參與對臺戰鬥,而且出口刁毒、不留情面,儼然一副光腳不怕穿鞋的架勢。就連康熙也受不了這個姚老頭的扭扭捏捏,乾脆一度打發他回老家丁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對抗上級、惹怒皇帝的姚啟聖,卻在最後得到了善終。康熙不僅封賞他為西湖候,而且將杭州西湖邊上的一處行宮,連同裡面的古籍珍本都一併賞賜給了他。如此結局,比起索額圖、明珠倒臺幽閉,李光地遠貶臺澎的下場,不知道要美好圓滿得多多少。

這當中,應該與姚啟聖本人和康熙兩方面的因素都有關係。消滅鄭經、收復臺灣後,姚啟聖自知功成身退的時候到了,況且自己年事已高,幹事創業、名留青史的心願已經完成,沒有必要繼續賴在官場上宦海沉浮。此外,人貴自知的姚啟聖,也十分明白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在官場上打滾,時日久了難免重蹈以往一貶再貶的覆轍,倒不如急流勇退,保全身家性命,做些讀書閒居、頤養天年的樂事,豈不快哉!


康熙這邊,更多的大概是出於對周培公的愧疚之情。多年前的周培公,與現如今的姚啟聖,一個是平定三藩之亂,一個是收復臺灣,兩個都是漢人,兩個又都是功不可沒。然而,周培公在索額圖、明珠等滿族親貴的排擠下,被康熙安排到滿人的老家、冰天雪地的盛京監視為官,最終英年早逝、空耗虛度了十幾年光陰。今時今日目睹眼前的姚啟聖,怎能不讓康熙勾起舊日的情懷。

康熙對朝臣的保護,除了姚啟聖之外,還表現在了從小一塊長大的魏東亭身上。藉著祭拜明孝陵時朱三太子的刺殺未遂事件,康熙用心良苦得將這位發小貶官到了臺澎當縣令,使之遠離索額圖、明珠黨爭的漩渦中心,最後也得以善終。


劇透歷史


姚啟聖本質上看是一位讀聖賢書的書生,但性格卻是桀驁不馴,他在《康熙王朝》裡一生命運與正史般坎坷,只是無劇中般“大氣”,導致因爭功慪氣鬱鬱逝去,劇中的他深得聖心,功成身退是性格使然。

姚啟聖從桀驁不馴至深得聖心

康熙雖貴為皇帝但姚啟聖卻從心裡看不起這皇帝,因為康熙是滿人,在漢族的文明裡,滿人曾被漢族歸為草寇,從內心來講,姚啟聖是接受不了滿族統治漢族,這也是康熙年間頗受爭議的一個矛盾“滿漢矛盾”。


何況姚啟聖從小就是個直爽不屈的性格,就拿清軍入關後姚啟聖為避開戰亂進入通州一事來講,他被一當地土紳羞辱,為了報這一仇,孤身投清,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去抓住土紳杖斃。

說他這性格是缺陷吧,又不似,不然嫣能走進康熙眼裡,姚啟聖當官與別人不一樣,按清廷規則不是應該按部就班?而他非要鬧騰不可,他看不慣的就要去鬆一鬆,就拿當初沿海省份被清廷實施海禁一事與遷界令一事可見一二。

當時這項政策主要遏制鄭成功的權力,但也讓沿海田園與百姓蒙遭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而姚啟聖本身就出生於浙江沿海,深知這項政策的危害,於是特自主開放了“海禁”,這一鬧騰,果然攤上大事。

於後不久,彈劾奏章陸續被遞進康熙耳裡,隨即這位“鬧騰”的姚啟聖被清廷革去職位,如果說他年輕氣盛,也有,但更多是與生俱來的性格導致;他在官場裡,不喜條條規規約束,總喜歡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這就是姚啟聖。

姚啟聖在整個《康熙王朝》裡要說最大作用就是收復臺灣,當然,正史裡更是收復臺灣重要人物之一,為何?

因為他的性格最符合當時康熙對付施琅的口味,可能也就只有姚啟聖在當時才能讓施琅聽從命令,服從安排吧,古人不是有言,狠人需要更狠的人磨,方可顯成效,放在姚啟聖和施琅這同理。

姚啟聖的直性子在為官期間常直言不諱,也就導致“官場與他無半毛錢關係”,他做過大官總督及御史,也做過小官弼馬溫,但為官時不管怎麼鬧騰,他終究是個善良正直的人,為百姓和大清做了很多好事,這也是康熙為什麼看重他,品質很重要。

後期要說為何在《康熙王朝》功成身退,源於劇中將他描繪成了一位知進退的人,本身拋開功績來講,他性格在為官期間得罪很多人,他自身能做到御史位置,即代表並不缺乏智慧,而得罪,也無非是看不慣官場作風,但不代表不該身退。

他的功成身退,一是劇中需要,避免正史裡的悶悶不樂故逝,二是康熙年間很多大臣晚年也死得不好,與其佔著位置,不如功成身退回家享樂方為上策,而且入朝為官本身不是早期他想要的結果,只是後來被康熙折服才鞠躬盡瘁。


探索歷史奇聞


那是因為姚啟聖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的古訓,深知一代名將周培公的下場。論功勞,姚啟聖只有平臺一功,而周培公卻有平三藩、收輔臣及平定太監造反等諸多功勳。可是二人的下場卻天差地別,周培公在平三藩即將勝利之時被召回,授盛京將軍,在苦寒之地鬱鬱而終。而姚啟聖則在收復臺灣之後主動乞骸骨,告老還鄉,康熙則封他西湖侯,並賜他行宮一座,藏書萬卷。這二人都是治世能臣,可下場卻天差地別,原因就在於兩點,一是“知進退”,二是能否會“藏”。

周培公被康熙發掘以後便屢立功勳,從蠟燭沒捻就能判斷出來太監造反,平了楊啟隆的叛變。與圖海帶三千家奴平察哈爾王,單刀赴會招撫王輔臣,與吳三桂決戰鄂湘,戰功赫赫,吳三桂大敗已成定局。可是此時滿朝上下(尤以滿臣為多)都開始彈劾周培公,原因便是害怕此時手握幾十萬精兵且又能征善戰的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

康熙是最多疑的人,他在平鰲拜的時候便派人監視過自己的心腹手足魏東亭,更何況是漢人大臣周培公呢。所以康熙就坡下驢,急召周培公回京,而令圖海為主將,將這件不世之功給了滿人圖海。而功高蓋主的周培公卻被髮到了滿人的老窩——盛京,在那裡周培公是翻不出什麼浪花的。

所以周培公的結局悲慘就在於他不知道在該退出的時候退出,並且不知道守拙,每次康熙的意圖他都能領會,並且當眾表達出來。哪個皇帝會希望自己的臣子能這樣清楚自己呢,皇帝需要的是下邊人的無條件服從和自己的天威難測,絕不會希望自己肚子裡有一條蛔蟲。

而姚啟聖顯然從周培公這裡吸取了經驗教訓。姚啟聖是一個怪人,從封疆大吏做到了九品司廄,更是讓順治諭旨此人決不可再次重用。他之所以能進入康熙皇帝的法眼,那就是因為這是周培公臨終前的舉薦。姚啟聖此人持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康熙最厭煩的人。康熙更是對姚啟聖直言“有時候朕真想殺了你”。

可是康熙還是重用了姚啟聖,那是因為只有姚啟聖才能對付施琅,才能儘快平臺。康熙力排眾議,給了姚啟聖節制諸省臺務的大權,而這也讓姚啟聖得罪了不少滿族顯貴。平臺之策在幾年之後終於顯出作用,臺灣在姚啟聖的施琅的通力合作之下收復。

這時候的姚啟聖立即回京面見康熙,祈求告老還鄉,並拍了他的一次大馬屁。他說能生於康熙之年是姚啟聖之大幸。因為只有康熙才會用姚啟聖,讓他來完成這不世之功。康熙在這個狂傲的士子嘴裡聽到了服軟的話,自然是開心的莫名,旋即批准了他的請求,並封他為西湖侯,賜行宮一座,藏書萬卷。

功勞巔峰知道修退路,這就是姚啟聖的聰明之處,他若是留在朝中做官,想必早晚會讓恨他入骨的康熙處死。而做個逍遙侯爺,才是最好的下場。

至於康熙,自然也樂見此事。因為他要做的是千古聖君,必須要優待功臣,一座行宮和有名無實的侯爵確實算不了什麼,更何況姚啟聖七旬老者,也沒有多大的威脅。真讓他回老家,路上還真不一定說什麼渾話呢。

以上。


逆流時代


這個問題應該從姚啟聖本身情況說起,劇中明珠和索額圖都跟康熙說過,姚啟聖已經被先皇定為永不錄用的人,已經沒有資格再參政議政了,而且還有文件為證。但是康熙從國家大局考慮,為了能夠收復臺灣和穩定東南沿海,必須啟用一個通曉當地情況的官員。而姚啟聖正是福建人,而且他才華過人。對於福建沿海一帶有他獨道見解,使得康熙帝慧眼識珠,一眼看穿姚啟聖的本質。雖然嘴上刁毒,但是能力過人,是一個絕對忠誠的封疆大吏。並且判斷姚啟聖完全有能力收復臺灣,而不會有二心。所以康熙帝力排眾議,燒掉了先皇對姚啟聖永不錄用的文件,推舉姚啟聖出山。這是一個政治家的風度和雅量。而姚啟聖也不負康熙的重託,千方百計的利用各種手段,採用智擒“海霹靂”施琅,“遷界禁海”等一系列方法,最後成功收復臺灣。

收復臺灣之後姚啟聖要求告老還鄉,康熙也看出了他的意思,而且也深知姚啟聖在國家危難之時可以重用,而一旦國家和平了,像姚啟聖這種耿直的封疆大吏,會對朝廷的方針政策提出自己的見解,也許會與朝廷產生對抗心理。所以姚啟聖主動提出告老還鄉也是康熙喜樂見到的情景。這樣君臣之間不會因為國家的大政方針發生分歧。與國與民都有力。

而姚啟聖更加明白一個道理,“伴君如伴虎”。他不會守著康熙每天上朝議政,也不會讓康熙對他產生任何的反感,這樣完成了收復臺灣而後告老還鄉是最明智的選擇。


安心南粟


在《康熙王朝》裡,姚啟聖功成身退,不願為官,並非完全是擔心兔死狗烹這種事情,實際上要從周培公說起。

在劇中,姚啟聖是周培公舉薦給康熙的。而且姚啟聖是順治帝曾經下旨永不敘用,下放到盛京三里河馬場當弼馬溫的。


在劇中,最磊落的人是周培公,最懂康熙志向的人也是周培公。

他舉薦姚啟聖給康熙,是因為他知道,此人有“攻臺之方略”。姚啟聖早年曾經做到福建巡撫,曾經因為私自開了海禁,違反了朝廷禁令,才被罷了官。但是“私開海禁”的事兒,其實恰恰才能說明他不單對福建沿海民情之瞭解,也對明鄭集團之瞭解。更關鍵的是他有膽有識,敢作敢當,有魄力。是“平臺”的首要人選。周培公不但瞭解姚啟聖的才能,自然更瞭解姚啟聖孤傲、刁鑽的為人。


因此周培公將姚啟聖舉薦給康熙,實際上還有另一種目的。那就是拿姚啟聖來磨康熙。周培公之後再無完人。

康熙前面走得看似危機重重,但實在是太順風順水了。因為每到危難的地方,周培公總是義無反顧的衝在最前面。即便康熙冷落算計了周培公,周培公也毫無怨言。

但畢竟像周培公這樣有能力、有才華的仕子很多,但是有周培公如此開闊胸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臣子仍是少數。

康熙欲成大業,把所有的希望全部都寄託在周培公這樣的角色上,很顯然,是走不通的。而康熙需要的是,籠絡天下士子,不管各種脾氣秉性,甚至人格品質,都要為己所用。


而姚啟聖就是這種極品,外人看來,這個老頭又酸又澀。但是他對康熙脾氣秉性、用人策略的瞭解,無人能及。

姚啟聖雖然刁鑽,但是他做任何事情全部是踩在點子上的。他讓同僚恨,更讓為君的恨。恨在他做任何事情,不會給你留小辮子抓。恨在,他不怕被一貶再貶。反正他從二品大員一直被貶到九品以下,他一聲不吭。

康熙一開始對待姚啟聖的不合作,他希望索額圖抓他小辮子。十官九貪,查他貪汙,結果尤其是布衣素食,計劃落空。希望查他工作不力,結果三里河馬場每年貢獻幾千匹戰馬,計劃又落空。

這不得不讓康熙重新考慮策略,如何從內心裡面征服他?讓姚啟聖看到自己的漢學功底其實非常深厚,和鴻儒們開辯論會一點都不落下風,自己也是尊奉孔孟之道的。

但這客觀上就造成了一個效果,為了收服姚啟聖,康熙實際上就是向天下漢人仕子公開自己所尊崇的也是孔孟之道。


但是姚啟聖更清楚,這不是光嘴上說的那麼簡單,因為接下來一旦自己接任負責“平臺”。遇到的問題將一個個的觸及到康熙的各種底線,每一個處理不好,不但前功盡棄,也會讓自己身敗名裂。

用了一個姚啟聖,接著就要再用到一個施琅和一個李光地。這是一個文武組合,有將才也有帥才。

政策上“遷界禁海”、“減免稅賦”和“三省八旗全部移防”,這就相當於整個滿清勢力,全部退出東南沿海三省,全部交由漢人兵勇。

這處理不好,那就是第二個三藩,施琅本是明鄭舊部,姚啟聖、李光地都是福建本省。他們若是和明鄭沆瀣一氣。就相當於大清又丟了半壁江山,而此時已無周培公。


所以這本質上也是在考驗康熙對漢人臣子的信任度。只不過這個尺度已經深深的插入了康熙的底線。

因此康熙在索額圖和明珠一徵和一撫的策略上,仍然是搖擺的。當他決定派出了索額圖和明珠。姚啟聖就故意撂挑子,然後康熙就來一頓痛罵。

當然不是為了罵而罵,康熙這個藝術講得很有水平。所謂打是親,罵是愛。罵姚啟聖的意思就是說我沒拿你當外人的意思。

但是當兩慫包都敗了之後,姚啟聖都更進一尺,提出“遷界禁海”、“減免稅賦”和“三省八旗全部移防”等政策。


所以康熙其實明知道明珠和索額圖根本幫不上任何的忙,但是仍然要用他們去福建前線,這本質上這就是康熙和姚啟聖的一個博弈的過程。

當然姚啟聖步步為營的策略,都是為了收復臺灣,而不是打算反的。所以幾年辛苦之後,姚啟聖終於“平臺”成功。

姚啟聖的作用也就已經結束了。但是姚啟聖現在的狀態是坐擁三省及臺海,擁有整個東亞最強大的水師,以及十幾萬綠營。但臺海以及沿海三省滿目瘡痍,亟待休養生息。


所謂功成身退,明智之舉。否則兔死狗烹還不算嚴重,而是成為“眾矢之的”。滿人容不得,漢人容不下。

其實自從周培公死後,康熙已經重新審視過對待功臣的態度了,李光地奉詔入閣,施琅晉封靖海侯。已經說明了康熙不會按照周培公的例子來解決姚啟聖的問題。


姚啟聖主動請辭,獲得康熙在西湖邊上的一座行宮,還得書若干,對於“書蟲”姚啟聖的晚年,那真算圓滿結局了。

以上依據《康熙王朝》邏輯分析,正史上姚啟聖沒有那麼偉大,在收復臺灣之時,與施琅爭功,氣病死於任上。



炒米視角


姚啟聖恃才傲物憤世嫉俗,精通清廷律例,藐視朝廷官員,譏諷皇親國戚。很多人拿他都沒有辦法,對至高無上的皇權也是冷嘲熱諷,寧願在荒原餵馬也不願意入朝做官。固守漢族的王道,始終認為滿清人蠻夷草寇,駿馬彎刀只能成一時之雄,配不上孔孟之道、黃河長江,遠遠比不上漢人5000年的文明。

姚啟聖從皇上龍輦中的眾多典籍知道,康熙學識如淵似海貫通今古,不讓任何當代宗師。康熙為了收攏人心,破祖宗先例,燒了順治的旨意(姚啟聖之人。 孤傲自許放浪形骸。 忤逆有司 踐踏律法。著剝奪官職, 發往邊疆充軍,永不錄用),破例錄用他,知人善用,委以平臺重任,讓孤傲的姚啟聖心服口服。

對待平臺方略,他主張在威服的同時,尤為注重恩服,以攻略為主戰略為輔,二者結合,恩威相濟,撫剿並用。他既知海戰又知陸戰,既知滿又知漢,是曠世奇才。

堅持三必剿, 其一鄭經等人孤懸海外,早有列島為疆,另立皇朝之心,首在剿其心, 其二臺灣水師所以橫行無忌,是因為臺灣水師勝於大清, 二在剿其兵。其三 臺灣荒蠻之地,既缺人又缺糧,無論軍需民用全仰仗於大陸通商,三在剿其海路。姚先生對臺灣是瞭如指掌招招打在要害上。

三必剿僅僅是威服,欲使臺灣長治久安,還必須有三必撫。 正經之父鄭成功。。從我何蘭洋毛子的手中。收復了臺灣。 可謂中華萬世之功。一撫慰祖上之功業。 臺灣百姓是內陸血脈, 他們可不願意與大陸一刀兩斷。成為海外棄子,二撫其民。 民心不可欺。要不可棄, 撫慰延平王正經。朝廷平臺之後,臺灣居民人人皆大歡喜。 唯一不歡喜的只有正經一人。從此以後,他從王位上掉下 成為臣成為民, 甚至成為階下囚。簡直生不如死,三撫慰鄭經,姚啟聖對臺灣是瞭如指掌,招招打在要害上。

姚啟聖晚年能遇到明君,讓他有生之年再次有所作為,施展了全部才華,但是他深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兇險,不留戀官場上的榮華富貴,見好就收急流勇退。他向康熙辭行時說道:自己熱鬧過了也老了, 就想回家讀讀書、釣釣魚,過幾天清閒日子,已經很知足了。康熙對他可是又愛又恨,但是他更愛才,最後封他為杭州西湖候 ,還附帶一座行宮和一千三百卷珍本古籍,姚啟聖以他的絕世智慧,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伯德小姐


對於姚啟聖我們很多人並不熟悉,因為他實在是低調得讓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但要說在清康熙時代,姚啟聖那可是不一般的人,他不但為官清廉,而且為大清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按說像他這樣的人在功成名就後,是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可姚啟聖卻是另類,他在功成時全身而退,過著他的聖賢生活。

要想懂得姚啟聖的心思,恐怕我們還是要先了解一下他的身世和歷史功績。姚啟聖(1624~1683年),浙江會稽(今紹興)人,1663中舉後授廣東香山縣令,做了父母官的姚啟聖,卻不是想著撈白花銀,竟自作主張擅開海禁,這可是個天大的事,於是被罷官,罷官他也無所謂,自己做生意唄,清閒自在。後來又投靠到康親王麾下,做了諸暨縣令,姚啟聖的才能很快就得到了體現,出謀劃策效果明顯,於是被提拔為浙江溫處僉事。

公元1676年,姚啟聖成功勸降耿精忠等異姓王,隨後任福建布政使。1678年,升任福建總督,成為封疆大吏,康熙命他負責平定臺灣等事宜。1680年,姚啟聖率兵攻下海澄,收復了金門和廈門,鄭經退到澎湖列島,姚啟聖取得了巨大的功績,被康熙封為兵部尚書兼少保兼太子太保和右都御史,1682年協同水師提督施琅收復臺灣,使臺灣迴歸中國統一版圖。

姚啟聖最主要的功績是收復臺灣,1682年,延平王鄭克塽在各方的壓力下,表示願意臣服,姚啟聖上奏康熙,可腦子有問題的康熙竟然不答應,並命令水師提督施琅攻打臺灣,1683年施琅攻下了臺灣。

姚啟聖勸降耿精忠。顯示了他不同凡響的智慧和謀略,平定耿精忠叛亂,讓姚啟聖聲名鵲起,從此也奠定了他在康熙心中的地位。1678年,姚啟聖再接再厲成功的剿滅了鄭經手下劉國軒部,為收復臺灣打下了基礎。姚啟聖精心制定了收復臺灣的方案,並上奏給康熙。他主張以“剿撫並用”的方式,攻城掠地,安撫民心,這一舉措也得到了康熙的認可,使得清政府並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就收復了臺灣,招降效果明顯。

姚啟聖擔任福建總督期間,發展和壯大了福建水師,使福建水師的作戰能力大大提高。他與大學士李光地慧眼識珠,一起舉薦施琅出任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的赴任為平定臺灣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姚啟聖智慧超群,而且熟讀歷史,對許多疑難問題都能想出對策,但姚啟聖性格剛烈,作風硬朗,他的剛性往往也得罪不少人,加上他不愛錢財,所以不能融入渾濁的官場。范蠡、張良等智者也一直是他心中的楷模,因此姚啟聖並不留戀官場,在他功成時激流隱退。一個人太有才並不是好事,你要是比皇帝都聰明,那皇帝能讓你過好日子嗎?

因此從姚啟聖的決策來看,我認為他隱退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厭惡官場的勾心鬥角。第二、文章千古在,功名一時榮。第三、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永遠是歷史規律,聰明的姚啟聖當然更明白這個道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2005704511835853"} --}

史道驛站x


姚啟聖之所以選擇主動辭官歸隱,這兩句足以詮釋其因果: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前言:

順治帝在位期間,姚啟聖曾任福建巡撫一職,後因酗酒瀆職,頂撞上司,目無法紀等罪,最終被貶至盛京郊區的養馬,每年定期給朝廷提供駿馬良駒,官居九品司廄。

但因其屢犯國法,激怒順治帝,曾下嚴旨,對於姚啟聖本人罰以永不錄用之罪!

通過前言我們瞭解到姚啟聖屢屢踐踏國法,但是順治帝仍賜其死罪,可見姚啟聖卻有過人之處,能他人之所不能。

索額圖在康熙年前曾誇讚姚啟聖養馬養的好,每年定期給朝廷提供駿馬良駒無數,可見姚啟聖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擅官場,不喜約束。

前車之鑑指代的是誰?

前車翻車的局面就是姚啟聖選擇毅然決然辭官的主要原因。

很顯然前車指代的就是推薦姚啟聖入朝為官,且立下蓋世功勳的周培公。

周培公從一介草民,沒有通過科考,但是被兩個人高高舉起,一個是與康熙“爭奪過女人(蘇麻喇姑)”的伍次友,此人經天緯地之才,剛正不阿,不畏強權,曾經在科考試卷上,公然彈劾權臣鰲拜。

另一個就是直諫彈劾吳三桂的忠良朱國治,此人被吳三桂反彈劾後,康熙將其加官進爵,升一品銜,其臨危受命去牽動老虎(吳三桂)撤藩下山之時,曾向康熙索要周培公,可惜被康熙拒絕,反而將周培公重用。

周培公不負伍次友和康熙之舉,替康熙破察哈爾,勸降王輔臣,平三藩,立下不世之功,但是不料在其名權在握之時,被康熙降職罷官,貶至盛京,並且病死雪國。

周培公的悲哀事蹟,逼得姚啟聖不得不在人生巔峰期主動選擇“退役”,安詳晚年。

姚啟聖甚至皇權慣用伎倆:飛鳥盡,良弓藏戰術,與其被人揹後指點,不如自己辭官歸田,守著自己的三寸黃土,以求自保。

我是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