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內蒙古時刻】88歲老兵在抗擊疫情中再現英雄本色

內蒙古草原是個英雄輩出的地方。在最近抗擊疫情的行動中,有位88歲的老兵,再現英雄本色,令人肅然起敬!

【抗擊疫情內蒙古時刻】88歲老兵在抗擊疫情中再現英雄本色

高治邦老人(左)捐贈現金

這位88歲的老人叫高治邦,是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缸房窯人,系退伍老兵。前幾日,老人通過電視新聞得知疫情嚴重後,就將自己省吃儉用攢下來的3萬元錢捐給了政府,表示一定要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抗擊疫情內蒙古時刻】88歲老兵在抗擊疫情中再現英雄本色

高治邦老人寫給政府的捐款信件

高治邦老人寫了一份熱情感人的《捐贈信》,信中說道:“ 國家有難我分擔,國家富裕我分享。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曾在朝鮮戰場上救護過傷員,現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襲擊我國,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更厲害,想到前方參戰的醫護人員很辛苦,而自己年齡大,體力不好,只好把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3萬元捐給政府,用於前方救災。”

在採訪的過程中,記者瞭解到,高治邦老人家中並不富裕,一年下來種地和養殖加起來收入才幾千元,主要生活來源依靠政府補助和低保,家中兒女在外地打工為生,生活也並不富裕,但是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老人沒有猶豫,雖然知道3萬元微不足道,但是作為軍人,他依然選擇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保衛國家。老人說:“雖然我家裡很困難,但是國家有困難,作為部隊培養出來的軍人,我要先顧大局,盡我的力量,捐的錢不論多少,是我的心意,只有國家渡過難關,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

【抗擊疫情內蒙古時刻】88歲老兵在抗擊疫情中再現英雄本色

高治邦老人

高治邦老人出生於1933年,15歲參軍入伍,參加過1949年解放綏遠“九一九”起義。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作為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手術隊護士班班長,奔赴朝鮮戰場。至今,老人懷裡還揣著一枚抗美援朝參戰紀念章。1956年,高治邦在河北軍區大禮堂被授予少尉軍銜,1957年轉業到河南平頂山煤礦醫院工作,1962年回到新營子鎮缸房窯村。2019年高治邦老人被授予“全市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獲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

托克托縣縣長李春燕告訴記者,高治邦老人的善舉感動了周圍的好多幹部群眾。縣裡前幾天向全縣幹部職工、城鄉居民發起捐贈倡議,倡議一發出,多家企業和群眾紛紛捐款捐物,情景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