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巴克点热拿铁时告诉店员不加糖,店员说拿铁是不加糖的先生,我该说什么?

完颜半壶纱


基本上每天都在星巴克喝一杯,但现在的星巴克越来越差了,不仅环境差,而且也沦为传销、保险、学习、谁觉的场所,而且咖啡质量也因为开店多,所以绿围裙越来越多,所以口感不一,我点的馥芮白,每个店做的都不一样,而且有的时候店员忙起来根本保证不了制作流程,所以很难喝。现在咖啡店越来越多,去品了更多的店,感觉不论是品味和服务都还不错,比如costa、漫咖啡、UP咖啡。喝了至少12年咖啡,不是咖啡有多好喝,是喜欢这环境,但现在真的不是我的菜了。



敬你一尺


星巴克的拿铁是不加糖的,但并不代表其他咖啡馆拿铁是不加糖的。在咖啡行业,对于产品的做法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以自己的经历讲下:拿铁并非都是不加糖的。

2017年的时候,自己学习咖啡已有小成。除了公司内部交流之外,我周末也喜欢去当地的独立咖啡馆去逛逛,品尝品尝不同咖啡馆的咖啡风味。

某日来到了一家当地连锁咖啡馆,点购了一杯拿铁。在这之前,我认为的是:拿铁就是不加糖的。一会,服务员将拿铁送过来,拉花很精湛。

拍了张照片,然后很期待的喝了一口之后,心中大惑:是不是做错了?拿铁怎么会是甜的呢?而且是很明显的糖浆味道,初步感觉不是风味类型的糖浆,而是果糖之类的。

带着咖啡来到吧台,询问咖啡师:您好!我刚才点购的是一杯原味拿铁,但这杯里面甜甜的,是加过糖浆了吧?咖啡师很淡定的回答:您好!我们的拿铁做法默认是加糖的,不加糖的拿铁是要提前讲出来的。如果您不喜欢带甜味的拿铁,那我给您免费更换一杯。我说:不用了,谢谢。

这是我第一次喝到拿铁里面有糖浆的,所以这也让我意识到:咖啡产品没有标准,不是每家店的拿铁都是不含糖的。

拿铁不加糖,这是咖啡行业公认的标准,但这个标准仅限于口头上,却无一个标准的行业说明与检查制度。所以,自此之后,如果去专业咖啡馆,点购拿铁一般我不会说拿铁不加糖。但去一些偏僻的小咖啡馆,尤其是店内设备不太好时,我也会说要一杯拿铁,不加糖。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咖啡师的白眼和不屑,但我觉得这样是值得的。

所以,如果您在星巴克点购一杯拿铁说明不加糖,店员基本会断定您是不太懂咖啡的,或者是不懂星巴克的咖啡。星巴克的店员职责中就有传播咖啡文化的义务,所以店员告诉您拿铁是不加糖时:

如果您不想多说,礼貌回句“谢谢”即可;如果您跟我有同样的遭遇,可以将这些事情讲给他听:有些咖啡馆,拿铁确实是加糖的。


咖啡小课堂


其实国内的这个咖啡文化有很大的问题。很多店家总是拿出他们自己的一套标准去衡量,举个例子,星巴克咖啡的杯子在全世界咖啡行业都是奇葩。我生活在澳大利亚十几年,连当地人去星巴克点咖啡,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杯子是正常的尺寸。我个人认为,星巴克的想法是引领整个行业,但群众却不买单,大家可以查查在澳洲星巴克门可罗雀,在澳洲大规模关门,反而是家门口的小咖啡店熙来攘往。拿简单的一个拿铁来说,大家可以的选择包括:豆奶,杏仁奶,低脂奶,全脂奶,肉桂粉,加重咖啡含量,减少咖啡含量,高温,超级高温,双杯子,无糖,单糖,双糖,等等等等,只要你能想到。以上的选择可以适用于基本任何咖啡,所以说,当咖啡变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后,你需要知道的是你自己的口感究竟是怎么样的。不需要在意别人怎样想,他们的标准不是你的标准。如果自己连怎么喝咖啡还需要勇气的话,活着真的好累。

p.s 我每天点的咖啡是 Flatwhite Large,Skim milk,no sugar(大杯平白,低脂牛奶,不要糖,不是因为怕胖,只是全脂牛奶不够热的话,容易直接去厕所)在家不上班的话,就是瓶装咖啡粒加沸水,然后倒30ml/50ml 牛奶。


悉尼大叔


我在星巴克买过一次拿铁☕️,当时没有关照店员不要加糖!结果给我一杯加了糖的拿铁,而且甜的发齁的那种!去问店员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咖啡师傅自己喝的咖啡比这个加的糖还要多,这已经加很少了!我真想把咖啡直接泼到她们身上去!从那以后,每次无论在哪家咖啡店点咖啡,都一再强调不加糖!管他用什么眼神看我!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不是就正好是那个没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面子是什么,重要的是里子!


乐山乐水2745949884


关于咖啡 有图有说明



抽烟的男人61104513


顶级的服务生是不会让顾客尴尬的 我在上海遇到过一位外籍的服务生 也许是大堂经理 我吃早餐时用刀叉不顺手 左右环顾了一下看看有没有筷子 没看到正打算作罢 人家过来用英语问我是需要筷子吗 我当时没听懂只啊?了一声 人家没多说二句直接拿来了一双筷子[思考] 我觉得那是我遇到的最高端的服务生了[强]


shinshi


就不能诚实的说么。“我不怎么喝咖啡,今天想试试。不知道拿铁是没有糖的。不好意思哈 ”。这有啥。我个人都是很直白的。比如吃日料。大大小小的碟那么多,蘸料我都分不清。我就会问服务员怎么吃。我觉得没什么啊。非要互相呛几句过瘾些。真是无聊🥱


有一种爱叫平平淡淡


没必要较真啊,没必要回答啊。

给他一个眼神让他去体会。

你喝你的就行了。

有时候人不一定要跟别人争个输赢,谁占上峰谁败下峰什么的,咱就是喝咖啡,不加糖,这就得了。

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发朋友圈在喝咖啡,我就给点赞评论赞赏她会生活什么的,说了她喝不加糖的好能吃苦,她回我一句她现在都喝不加糖的,那些速溶咖啡都是垃圾[我想静静],关键是一年前我还送过速溶咖啡给她,因为出差国外带的最多应该就是咖啡巧克力这些,我这个人品味一般般,就喜欢喝速溶咖啡没时间没耐心煮。

看了她回复的评论我居然没啥感觉,哈哈😄。就是有一点点觉得她是对的,发朋友圈嘛装装是必要的。理解理解[抠鼻]


可可家


让我想到,60年代我跟我得妻子去北京游玩。第一次吃烤鸭,去的全聚德,点了一只烤鸭(当时很奢侈的),服务员问我要饼不要,我跟妻子考虑了良久,还是不要了吧,我们陕西人早上饼中午面的,跑到京城吃个饼,岂不是让人笑话。

于是乎,油的鸭皮死活咽不下去,吃俩片就已经油乎的不行了。好好一顿烤鸭,硬硬吃了几口就走了…

后来,西安也有了烤鸭店,从没去过,始终认为不好吃,不是每一种味道都能让人接受。直到儿子带去吃了一回,薄薄的面饼,油脆的鸭皮,配上甜面酱,大葱。那种美味…

怪不得北京烤鸭能名闻中外。想想当年,噗嗤一笑…


约翰腾格尔


你应该说:“好的,谢谢,我知道了!”

其实拿铁不加糖不是星巴克的专属,也不是什么行业的潜规则。



先说说拿铁的历史,拿铁的发明者,也是第一位将牛奶和咖啡相融合的人——柯奇斯基,他是谁呀?维也纳人。1683年,那时战争连连,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被波兰和维也纳的军队夹击败退,留下了大批军需物资,其中有数十袋的咖啡豆,咖啡豆在穆斯林世界是宝贝呀,但是维也纳人不知道,只有这位柯奇斯基知道,他用这些战利品开了一家咖啡馆——蓝瓶子(现在的BLUE BOTTLE品牌概念就是来自这),但是生意不好,因为欧洲人不喜欢和咖啡渣一起喝(和咖啡渣一起下咽的就只有当时土耳其喜欢了),他改良了配方,过滤掉咖啡渣,加入大量牛奶,这就是原始版本的“拿铁”。



拿铁(latte)在意大利语意思是鲜奶。为啥是鲜奶了?因为喝拿铁的意大利人非常喜欢喝牛奶,浓缩咖啡只是为了让牛奶在味道上升华一下,原来牛奶才是“主菜”,那一小杯的浓缩咖啡是“配菜”。在英语的国度, Latte Coffee,就是所谓加了牛奶的咖啡,通常直接翻译为“拿铁咖啡。

正宗的意式拿铁咖啡是纯牛奶加咖啡,美式拿铁则将部分牛奶替换成奶泡。



那后来拿铁为什么会在“有糖”和“没有糖”之间徘徊呢?一位咖啡界摸爬滚打几十载的高人告诉我的。

拿铁的“有糖”和“没有糖”,要从盛拿铁的杯子讲起。在意大利,拿铁杯子都是用大口的瓷杯来盛的,为啥要用瓷杯,因为装拿铁前杯子都要经过热杯这道工序(标准流程),其他材质的怕经不起高温。后来,商业发展太快了,讲求出品要快,而且又有冰咖啡的诞生,慢慢的就放弃了这道工序,而且又发现原来玻璃杯装拿铁,浓缩咖啡倒在牛奶上面,交融的那一刻非常好看,这一点为拿铁加分不少,冰拿铁成为了拿铁新的卖点,越来越多的咖啡馆改成玻璃杯了就为了让顾客看看这美丽的一幕。问题来了,纯牛奶和浓缩咖啡混合的速度太快了,本来想拍照美照,没调好光圈快门,怎么两货(牛奶和咖啡)这么快融合了。



于是专业人士想办法了,怎么才能让牛奶和咖啡融合的速度慢一点呢?改变两者的温度、不断尝试不同的咖啡豆、改良压缩咖啡的机器等,都没有办法。后来有人发现,其实很简单,利用果糖,先用果糖和牛奶混合,增加牛奶的比重,咖啡比较轻,所以就不容易混合,往往会形成黑白分明的两层,再往上加冰块,简直就是高逼格来又浪漫典雅。这就是拿铁是甜的那个阶段。



那为啥后来又变成“没有糖”呢?咖啡行业不断的发展,也意识到过渡摄入糖分对身体无益,现在大家都提倡健康饮食。而奶制品也不断发展,现在很多大品牌都是用调制乳,这种乳品可以带出加糖牛奶的效果,最主要是没有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糖是会变酸的,特别是在高温和过量氧化的情况下,这也令到咖啡师对于拿铁的不可控因素增加,有时候为什么加了糖放凉了的拿铁会有一点酸就是这个原因,拿铁的初衷就是要品尝到牛奶在咖啡的作用下味道升华的滋味。而现在大多数的精品咖啡馆的拿铁都是用纯牛奶制作的,为的就是保证拿铁的出品,毕竟是精品咖啡啊!



其实如果要喝甜的拿铁,现在都有袋装糖,最好选用液体状的,加的时候一点点的往里加,觉得够甜了,就不要加了,不用全加完,因为糖会影响到拿铁的风味特性,即品尝不到咖啡特性,也感受不到牛奶的醇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