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保供穩價有舉措 全力保障居民“菜籃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成為人民關注的大事。2月1日,記者在寧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當前,寧夏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市場供應有充足保障。


寧夏:保供穩價有舉措 全力保障居民“菜籃子”

據統計,2019年,寧夏糧食產量實現“十六”連豐,總產量達373萬噸,蔬菜產量500萬噸以上,豬肉產量8萬多噸,牛羊肉產量19萬噸,禽肉、雞蛋、水產品等產量穩步增長。冬春季溫室蔬菜種植面積19.3萬畝,預計產量30萬噸,近半個月預計收穫2.5萬噸,平均每天約1600噸;預計到2月底共生產蔬菜約10萬噸,3月份蔬菜上市量逐漸增大,產量約19.7萬噸。這些都為寧夏當前和今後生活必需品市場穩定供給和價格平穩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區“兩節”前儲備的30億元商品,尚有近一半庫存;糧食儲備可滿足六個半月使用;各類蔬菜儲備達1.5萬多噸,可保證7天左右的市場供應,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正在全力調運補貨,加大儲備量,增加市場供應。

目前,全區商貿流通企業加強產銷銜接和貨源組織,各地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現有庫存充裕,糧、油、肉、蛋、奶等五大類基本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蔬菜依託四季鮮、海吉星等大型批發市場加大外調供應量,每日進貨量逐日回升。據監測,1月29日銀川市調入蔬菜1200噸、1月30日調入2000噸,1月31日全區五大批發市場共調入3056噸,未來幾天還將加大調入量,加上本地蔬菜的優先供應,市場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從價格上看,受全國疫情和春節假期雙重影響,物流成本增加,寧夏生活必需品市場出現小幅波動。根據對寧夏16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監測情況看,與往年春節期間相比,糧、油、肉、蛋、奶等五大類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基本持平,耐儲蔬菜價格基本穩定,時令蔬菜價格略有上漲,但總體價格仍在合理區間。

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把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給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採取多種措施,全力保障市場供應,1月23日,寧夏商務系統啟動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銷售日報、應急商品數據庫日報、節假日重點流通企業日報制度和節日期間市場監測值班制度,搭建微信群平臺,全面掌握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情況,及時發佈預測預警信息。自治區防控物資和市場供應及生產生活保障組分別派出多批次指導檢查組,赴大型商貿流通企業摸排、掌握生活必需品市場供需情況,確保關鍵時刻、極端情況下生活必需品調得快、供得上。

據悉,“兩節”前寧夏共組織8萬多種商品供應市場,在253個投放點組織投放政府儲備牛羊豬肉1451噸、蔬菜1.18萬噸。各市認真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及時出臺政策措施,提升應急保供能力。銀川市對蔬菜運輸新增物流成本給予補貼,對批發市場交易佣金給予50%的減免;吳忠市與本地蔬菜經營、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簽訂購銷協議,採取企業動態蔬菜儲備模式,保障6種耐儲蔬菜以低於市場價格10%進行銷售;石嘴山市、固原市、中衛市組織重點商貿企業加大配送頻次,確保生活必需品不脫銷、不斷檔。各類商貿流通企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市場保供主體作用,新百連超、北京華聯、永輝超市、天天鮮、四季鮮、海吉星等多家超市、便利店和大型批發市場紛紛承諾,全力保障春節和疫情期間貨品供應。新百連超加大備貨和自採力度,商品品種保持在4000種以上;四季鮮批發市場增加訂貨數量,日均到貨量保證2000噸左右;海吉星批發市場日均到貨量保證400噸以上。

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曉平表示, 商務部門將督促各市縣區認真落實“菜籃子”市長、縣區長負責制,全面落實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蔬菜保供的措施;指導全區各商務主管部門建立疫情聯防聯控應急工作聯絡機制,協助商貿流通企業加大生活必需品採購的力度,加強與集散、供應地和供應商的對接和採購,確保各級批發市場、超市、連鎖店、不休市、不關門,供應不斷檔、不脫銷。在寧夏1250噸活體牛羊肉儲備的基礎上,增加凍豬肉儲備200噸,支持銀川市再增加2610噸蔬菜、130噸肉品儲備,支持石嘴山市、吳忠、固原、中衛各增加蔬菜儲備1800噸、1000噸、500噸、500噸,確保有庫存、可調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