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割舍不掉的过年期间的美食?

似蜉蝣


故乡兰州的美食可不止只有那道面,虽然这座城和那道面已经形成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非常复杂的关系。兰州人每天清晨就是从一碗面开始的,说它不仅唤醒了兰州人的胃,还换醒了整座城,一点也不是夸张之词,兰州人亲切的称之为兰州牛肉面。而兰州拉面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除了兰州,全国哪都有。

其实,兰州的美食并非只有牛肉面才拿得出手,只是很多都不为大家所知而已。像下面这些不为人知的美食,却是兰州人在过年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兰州夹沙,夹沙一般是用豆腐皮或者鸡蛋摊的皮做外衣,然后里面放上一些肉馅,牛肉也好,羊肉也好。接着再铺上一层豆腐皮或者鸡蛋摊的皮,这样就把牛羊肉夹在了中间,因为这样才能叫做夹沙嘛!之后将其切成小块,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切成菱形,现在就很随意了。最后,把切好的夹沙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就可以了。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夹沙已经可以吃了,不过为了让夹沙更加的美味,一般大家在吃的时候还会再加入一些配菜以及配料翻炒一下。等到出锅的时候,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可蘸料干吃,可糖醋夹沙,可以酸辣夹沙,口味多样。

炸油饼也和炸果子、蒸花卷一样,是兰州人过年一定要做的一道美食。油饼,油果子的特点是,外皮酥脆、里面煊软。口味是可咸可甜,也可以是什么也不加,就保持其原味。而且,制作起来也并非那么的简单,没个多年制作面食的经验还真做不出来呢!而且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真是百家百味。

兰州八宝饭,兰州八宝饭俗称瓤饭(也叫甜米饭),兰州人的妈妈们过年最会做的菜。最受小孩子和老人们欢迎的甜食。上好的糯米浸泡一夜,上笼蒸至绵软粘稠,搅撒开来拌上红糖或白糖,取粗瓷碗一个,碗底刷烧开之大油(🐷油),这是我妈的秘方,很多人家嫌炼大油麻烦,省略这个步骤,令味道大打折扣。碗底均匀码放各色果脯,葡萄干,红枣,芝麻,核桃仁,花生等,最多可达八种之多,将拌好糯米饭平铺在上填满粗瓷碗,再次上笼蒸制几个小时即可。八宝饭软糯香甜,有稻谷的绵软,又有各种果脯,干果的香甜。是最能代表兰州的一道甜食!

兰州糟肉是以猪肉为主料,红豆腐乳作为主要配料的地方性美食。过年过节,兰州人会做很多糟肉。这道菜也是考验兰州人的爸爸们刀工和厨艺的美味!因为那一碗碗肉片薄厚均匀码放整齐,咸香,软烂的糟肉多出自老爹之手。 是爱吃肉的人士大快朵颐的绝佳美味!每家的味道亦不一样!

过去兰州人过年之前都会一下子做很多过年美食。冬天寒冷的季节非常便利存放这些美食。以前家家户户家里都会放置一口大缸,什么八宝饭饭啊,炸丸子,糟肉,扣肘子还有炸的油饼和油果子什么的都存在里边。现在都放冰箱冰柜了。过年来客人了,就会拿出来放到大大的几层的大笼屉里蒸一蒸,蒸汽飘散,七碟子八碗,七荤八素一上桌,推杯换盏,好酒好肉好菜好面,酒香四溢,美食美味,这才是兰州人过年的架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难忘是那家乡的味道,最好吃是妈妈的年夜饭!








楚楚的下午茶


韭菜哈饼,没办法,从小就爱吃韭菜哈饼。记得高中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每个周末不能回家的时候,都是妈妈骑着她那个大金鹿自行车来给我送饭,每次都是韭菜哈饼,因为我爱吃。当时妈妈患了肝癌,每次都和邻居同学妈妈一起来送饭。我也是后来才听我同学妈妈说的,说妈妈路上疼的厉害,骑一阵歇一阵,就因为自己的宝贝儿子喜欢吃韭菜哈饼,每周都会来给我送饭。唉,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天底下最大了遗憾了。后来,妈妈去世了,每次送饭都是同学妈妈捎来,还是韭菜哈饼,接替妈妈的是奶奶,奶奶在家里做好了,给带过来。家门前有一片小菜园,爷爷去世的早,奶奶一人将2个儿子2个女儿拉扯大,奶奶是我们家的佘太君,说一不二。规定菜园什么也不种,只种韭菜,就因为她大孙子爱吃韭菜哈饼。现在生活好了,我也能孝敬奶奶了,每次出去旅游都带上老太君,现在馋了,跟奶奶说,奶奶还是给我烙韭菜哈饼,那味道,简直了,一辈子都忘不了,啰里啰嗦,说的太多了。。。。。


六扇门小捕头的跟班


过去平常是很少吃白面、大米、猪肉,青菜的。过年期间这些我们现在天天吃的食物那时都是我的最爱,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七这些好吃的天天吃(那时我和我妈妈说如果天天吃馒头,没菜都行,那时我们东北天天是玉米面大饼子或玉米面 窝窝头玉米面粥)。我家自从1979年以后逐步的吃的好了起来,今天吃的不知要比那时好多少倍.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我们两口子经常和我们的孩子说起过去的事,可他们不愿意听。


毛毛球真帅


凉粉!

外婆他们就是做凉粉起家的,养大了两个小孩。

老家的凉粉真的很好吃,自己做的豌豆凉粉,十分纯正,不似现在外面卖的凉粉,多数都添加了一些不必要添加的添加剂。

每年过年回老家烧年纸,都要去镇上亲戚那里去买凉粉吃,亲戚家的酱料也特别好吃,秘制的格外不一样。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舅舅他们回老家,加上我们这一家子八九个人一次性吃了10斤凉粉!!!

每次想起都觉得不可思议,那次是我调的佐料,大概是我调的料太好吃了吧,哈哈哈。

不过,从去年开始,凉粉就成了记忆中的味道了,亲戚去世了,外婆现在也不做了,纯手工的,大概很难吃到了吧。


不碎泡泡


春节期间我最割舍不掉的美食是《杀猪菜》。

因为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吃到它更体会到年味,有一种家人团圆的感觉。见图思情,想起妈妈的味道。

在我们北方农村快过年时家家都杀猪,《杀猪菜》的原料就是用自家养的猪肉和血肠还酸菜制作的。它不仅仅是这几种原料这么简单,虽然现在好多饮食店都制作这道菜,但却没有过年在家妈妈做的味道好吃。因为最根本就是原材料的选用。

农村每家都有菜院,自己种菜,而白菜都是必种的品种。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收获制成美味的菜肴,供一家老少食用。因为自己种的是施农家肥,农药使用的又少,所以是最健康的绿色食品。

为了更好的储藏白菜,幸劳智慧的人们想了一办法,就是“渍酸菜”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觉得有点儿应当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韩国制作辣白菜一样,是一种人文情怀。

白菜晾干,用开水烫一下过凉,放入缸内,一层白菜一层盐,盐要适量,直至装满,再用石头压上,让其自然发酵。

一个月后就可食用。这就是酸菜的制作过程。


我们北方农村家家又养猪。自己种的粮食和剩菜剩饭等喂猪,没有喂买来的饲料,虽然这样猪生长的缓慢,但猪没有吃含有激素的食物,那么猪肉里就谈不到残留概念了。到过年时猪已成长肥壮了,就可以宰杀了。这猪肉是绝对的天然美味。

猪肠和猪血制成血肠。放入猪骨汤中煮制。


再放入新鲜的猪肉煮熟。

用这些自己精心打造的天然无污染的原材料做成一道美食-----《杀猪菜》。过年期间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吃老妈妈亲自做的,心里无限感激、无限幸福!

下面晓海把《杀猪菜》的作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原料:酸菜,五花肉,血肠、葱、姜、八角、香菜。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十三香

制法:1酸菜切丝,五花肉切片,葱姜切段

2热锅凉油,用猪油,下葱姜、八角爆香,下五花肉煸炒变白,下酸菜煸炒断生。

3加适量骨头汤,加盐、胡椒粉、十三香调味。小火慢炖。

4炖至肉软嫩,汤汁浓稠时加入味精出锅,撒入葱花香菜段,美味即成。

不过现在不同的地方口味也略有不同,所放的原料也有不同,但最终都是一个目的------呈现一道美味佳肴。

以上就是晓海的心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晓海美食


半百光阴倏然过,铜火锅,舍不掉这烟火


家里有一个用了几十年的铜火锅,从柔和的手感和包浆都能知道,这火锅都快成了宝了。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的,反正慢慢形成了习惯。每年初一的中午,我家就是铁定的火锅,而能把火锅的味道保持几十年不变的人,当然是父亲。

(可惜一直没有拍下照片,只好借别人的来替代,我家的就是这个样子。)

真不是普通的火锅,想想看,里面的食材几乎都是父亲自己种植的,绝对纯天然,这简直已经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了。不说别的,就父亲种的大白菜,一般是放在火锅的最下面,他得饱蘸了汤的香味之后姗姗出场,颜色什么的不说,只说口感,软,绵,香,稍微在嘴里轻轻咂一下,基本上就化了。

(自己家地里的白菜)

炸红薯必不可少,红薯是自己家地里的;丸子酥肉当然不能缺,肉每年都是村里人杀猪之后特意送来的笨猪肉;豆腐是定制的,已经给家里送了十几二十来年了;粉条也是用了田老哥二十年了,正宗的襄汾连村红薯粉条,没有任何的添加,口感劲道,可惜今年他已经停产,“金田园”的粉条已经成了绝响。其他的给力的佐料如大葱、蒜和辣椒之类,都是父亲自己的成果。

(父亲种的辣椒和大葱,秋天回去的时候拍的。)

一家人每年围成一桌,等着父亲揭开锅盖,最上面的一层烧肉片片铺开,色泽鲜艳,像一朵盛开的花,然后举筷大快朵颐,像看着年味儿在火锅里慢慢地冒着热气,我从来不怀疑,这年味儿曾经消减过。


太史叨叨令


过年期间我最想吃的一道菜,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也不是什么鸡鸭鱼肉,而是老妈炒的一盘土豆丝。老妈说想要炒好土豆丝其实也不难,只要掌握窍门就可以做的非常美味。

步骤分享给你们:先把洗好的土豆切成细丝,热锅倒入熟油放葱丝、姜丝、花椒粒爆香;再放入肉丝,等炒出香味后,再放入事先切好的土豆丝;再放入一点味极鲜,在这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翻炒大约5分钟后,等快出锅时,再放入适量的盐、醋,最后放入蒜片,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虽然炒土豆丝很简单,但是还是要掌握窍门。

土豆丝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如那些燕窝人参的滋补,但就是这种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隔一段时间不吃就会特别想。

妈妈炒的土豆丝是独一无二的。总是能够让我回味无穷!吃一口,想一盘,吃一盘想十盘,永吃不腻!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呢?


幸福的天使


割舍不掉的还是那份热腾腾的饺子。

在我们那过年好像专指大年初一,实际上年前年后那几天都算是过年,但饺子年前不会(刻意)去吃,总不自觉的留到大年初一。

饺子是猪肉芹菜馅的,猪肉馅偏要一刀刀自己剁,芹菜也要起个大早去买,饺皮非得自家小麦打的面粉。

以前的我很“聪明”,不断的表达:猪肉馅机器绞的又快又好,芹菜早买晚买都一样,超市的面粉不是又白又好么?

可一煮好,哇,小小的,满满的灰皮儿肉饺,就从锅里挤进漏勺,又从漏勺滑进我的碗里。

现在感觉,有些机器做的,商家卖的好东西不一定好,尤其是那些维系着情感的东西。


BQM乌托邦


只记得幼时,每逢过年,父亲必买的一个猪头带一套下水。二十八九一起卤好,(出锅也有先后顺序)猪头煮的酥烂,红烧着吃!拱嘴、耳朵、小肠、猪肝、舌头凉拌着吃,大肠炒着吃,猪肚或凉拌或炒或烧汤,猪蹄用煤球炉烧的糊,焦味四溢,用水泡软,再用刀刮去。这些是回忆,盼着过年,有年味!花样蛮多,美食又好看又好吃。现在父亲不在了,自己也不会鼓捣这些,甚是怀念!


投资顾问12


  1. 酥肉。

  2. 梅菜扣肉。

  3. 羊肉火锅。

这三种都是我们这里的传统春节必吃的食物。

先说酥肉,这是一种面粉混合一些调料裹上猪肉放入油锅里炸的食物。

这种酥肉炸得酥酥脆脆的很好吃。每一年过年必吃的。

不过,这些年来,过年吃的大鱼大肉太多了,这个酥肉也改良了,变成了鸡蛋、糯米还有桃酥一起做成的一种面粉团子,是过年必备的糕点。

至于梅菜扣肉,则需要用将猪五花切成四四方方的放在油锅里炸,炸了之后再放上梅菜一起上蒸笼蒸。蒸着蒸着,屋里就是满屋的香味 了。

最后一道羊肉火锅,则是一家子团员在一起的时候必须吃的菜。羊肉火锅煮在锅里,酥酥烂烂的,吃完肉再烫上各种蔬菜,那一家子围在一起吃饭的氛围,真的很有气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