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已启用全球服务,如何使用手机北斗卫星导航?

园园熊


要想使用北斗导航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看你的手机是否支持北斗导航。一般来说现在市面上搭载着骁龙、麒麟和联发科处理器的安卓手机一般都支持。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去手机厂商官网查询一下是否支持。一般来说手机参数里面都会有解释。

如果手机支持使用北斗导航的话,那直接用就可以了。只不过我们在用北斗导航的时候需要下载软件。毕竟现在手机主流的导航还是GPS,如果不设置的话,系统默认使用的就是GPS,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北斗的辅助软件来完成北斗的使用。

打开应用商店,搜索AndroiTS GPS Test Pro进行下载。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前段时间比较火爆的北斗导航软件千万不要下载,不能用,而且还有很多附加内容。

打开之后会发现它的页面除了底部的操作键,中间就是一个圆形,跟指南针一样。而圆形上面有很多卫星分布,红色的代表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北斗卫星,其他的作用不太明显,而且个人感觉用起来也不太好用。

不过不好用我感觉也是正常,毕竟现在北斗最主要的使用阵地还是在军事方面,目前还没有投入民用。在生活中我们最常使用的估计还是GPS为主,当然我们在使用GPS的时候也是借助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地图软件来实现的。而我们下载的北斗仅仅就是北斗卫星软件,所以看起来十分别扭,这也能说明在民用方面,北斗还有一些不足。


欧界科技


其实很简单,你直接打开高德导航、百度导航、凯立德导航、图吧导航等等导航软件,然后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导航即可,这时你已经在使用北斗卫星导航了。

为啥就这么简单呢?因为目前的手机芯片除了苹果的A处理器,剩下的都已经提供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的支持!对,你没看错,就是手机芯片直接支持北斗导航,而不是软件支持。获取北斗信号的工作主要由手机处理器(SOC)中集成的定位芯片来完成,因此只要手机芯片支持,就可以使用北斗。

也就是说手机是否能用北斗卫星导航,就看你使用的什么手机,iPhone全系列都无法使用北斗导航,再用什么乱七八糟的导航软件也都无法获得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而安卓的机器只要是采用联发科、华为麒麟、高通骁龙这些芯片的手机都可以正常使用北斗卫星导航,当然以上这些芯片厂商最早的旧型号芯片也是不支持,毕竟按时候北斗还未完全成熟。

目前采用以下手机处理器的手机均可以使用北斗卫星导航:

高通:骁龙800、600、400这三个系列的型号均支持,比这更老的部分型号也有支持。

联发科:P10、P15、P20、X20、X10等支持北斗。

华为麒麟:作为国产芯片,麒麟从930开始就已经支持了北斗。

所以,目前国产品牌手机可以说都支持北斗卫星导航,你所要做的就是打开我们常用的地图导航软件正常使用即可。正常情况下,系统会自动选择当前信号最好的卫星导航进行定位导航,有时候可能北斗,也可能是GPS,更多的可能是两者同时进行相互补充。



Lscssh科技官


虽然说北斗卫星已经开始全球使用,但你的手机到底能不能用还是要看手机支不支持。一般来讲近两年发布的安卓手机都支持,但还是要查看下,可以通过手机配置,也可以去售后,让他们分析,不过可以保证的是iOS现在还不行。

如果你使用的手机是安卓系统,而且支持北斗的使用,那就可以使用北斗。只不过北斗并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目前手机的定位还是以GPS为主,一般来讲北斗不会投入生活。但也不是用不了,可以通过北斗的辅助软件来实现。

从去年开始,有关北斗的各类软件争先恐后的出现在市面上,用户饱含希望去下载,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后悔,没什么用,也看不懂。其实真正的北斗软件也是看不太懂,但这些软件都不是真的,纯粹是来蹭热度。

真正的北斗相关APP只有一个,就是:AndroiTS GPS Test Pro。

下载完成之后,打开手机的设置,找到定位,调成高精准度。然后打开软件就能使用了,只不过可能看不太懂,他的画面很简单,就一个圆盘,但里面的内容很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全都是卫星分布图……红色的代表我们国家的卫星,其他的都是别的国家。


除此之外,这款软件就没有其他的功能了,所以很多用户可能会失望,这也没什么用啊。其实没什么用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现在北斗的主要使用方向还是军事,生活上还有点不全面,没有普及到。


全域消费关注


首先要知道:

1、使用手机导航并不能由用户选择具体使用哪一个卫星导航,而是由手机的硬件支持范围决定的。

2、硬件支持几种卫星系统,就能收到几种卫星信号用来定位,你用的地图APP,是不管你收到哪种卫星信号,只要能收到的就都用来定位。

3、手机是否支持北斗,自己看机型参数定位系统支持那一栏。现在安卓手机硬件已大多都支持所有常见的卫星定位系统,当然也包括了北斗。而iPhone是不支持北斗的,所以iPhone可以关闭出去逛别家了,如果你说APPstore不是有北斗地图下载吗,嗯没错,但,这个是需要硬件的,它没这功能的硬件。

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如今全球最大的四个卫星导航是:

1、美国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一般称为GPS;

2、俄罗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般称为GLONASS(格洛纳斯);

3、欧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一般称为Galileo(伽利略);

4、中国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BDS,我们称为“北斗”系统。

除了上述4大全球系统外,还有很多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比如我国常见的日本的QZSS/ MSAS。

最近几年北斗与美俄的兼容与互操作一直不断前行,作为普通用户的手机是否支持中国的北斗,一个是查手机参数导航支持列表,一个是下载软件看能搜到哪些卫星。

手机看导航卫星定位情况的APP,推荐国内的“北斗伴”或者国外的“GPS TEST Pro”,注意不是“GPS TEST PLUS”,这两个软件建议在可靠安全的地方下载安装。

北斗伴:图一,图二

GPS Test Pro:图三,图四






约个时间去拔草


感谢您的阅读!

这还不简单吗?我们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北斗地图不就可以使用北斗导航吗?我们打开iPhone手机,你能看到好多北斗地图,你打开一个北斗地图,就能使用了。可是,真的这么简单吗?要知道,可是那么多北斗地图,到底怎么选择呢?

APP store中的北斗地图:这些地图都是真的吗?显然我们要说的是:它们并不是北斗导航系统出的地图,北斗也没有在任何地方,发布北斗地图APP,这里的地图都不是真正的北斗地图。因为压根就没有北斗地图。更何况iPhone手机呢!

我们在iPhone手机上,看到iPhone的导航系统,是哪些? GPS、GLONASS、Galileo 和 QZSS 定位系统,这四大导航系统中,可没有北斗地图,可见iPhone是不支持北斗导航的,拿来的上面的北斗地图呢?

那么,既然iPhone手机不支持北斗导航系统,那么,哪些手机支持北斗导航系统呢?这里,我要说的是:安卓手机。目前大部分的安卓手机都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现在的处理器基本上都会搭载北斗导航,我们有两种方法查询:

  • 在该手机的官网上,查找它的参数,在定位一览会有它的导航信息。

  • 通过下载搜星软件,如果软件上,出现红星模样,那么就是北斗导航。

目前的北斗导航是怎么运行的?

我们现在的手机基本上都是采用联合导航的形式,多种卫星在一起导航,如果该地区北斗的卫星信号强,就切换到北斗卫星导航;如果是GPS卫星强,就切换到GPS,所以,如何导航?大家自己使用地图定位的时候,已经在导航了。


LeoGo科技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这个很简单,只要你的不是苹果,基本上大部分安卓都支持了北斗导航系统。

我们目前使用的手机大多数都是:高通骁龙系列的芯片、苹果的A系列芯片、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联发科的芯片。除了苹果的A系列,其他几个芯片大多都支持北斗导航系统。所以说,只要你的手机不是苹果手机,基本上都支持北斗导航系统。

要是你不确定的话,上网去查查参数,你会发现他们标注了支持北斗导航系统。

有人问,为什么这些手机支持了北斗导航系统还支持其他导航系统啊?

主要是为了方便手机切换导航的系统,也方便用户出国去其他地区。因为北斗导航还没有覆盖全球,所以出国还没有依靠其他的导航系统。

同时,即使在国内,手机也会根据不同卫星的信号的强度来选择你的导航系统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在的位置GPS的信号更加强,那就选择GPS;如果你的位置上北斗更强,那就自动选择北斗导航系统。

放心,使用其他的导航系统都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是民用的,并没有什么好担心了。


太平洋电脑网


浏览了前几个回答,发现有点有趣的地方就是大家都在说北斗导航,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就好比GPS,他的正确叫法应该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也一样,北斗是一个提供位置信息的卫星系统,它能确定的,只是你的地理位置和高程。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导航,实际上是各个地图软件通过软件算法,从地图数据中优选出来的一条线路,在导航过程中,软件通过手机内置的卫星信号处理芯片接收到的卫星发送的位置信息,反馈到显示画面上。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用过较早的导航软件,不管是早期的高德,百度还是凯立德,因为受限于当时智能手机或者载体的机能限制,显示画面中位置的移动看起来就像放ppt一样一卡一卡,现在通过软件算法和优化,会让画面看起来更流畅。所以,不管怎么叫,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卫星定位系统,自身并不提供导航功能,导航功能的是通过软件实现的。而目前国内发售的大部分手机,是支持接收北斗系统的卫星信号的,而这类手机在使用导航软件的时候,软件会自动选择信号优良的卫星定位系统来提供服务。扩展到测绘领域,RTK系统可以同时解算多个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用来保证精度和稳定性。


王壮壮811


能不能使用北斗卫星导航,取决于你的手机硬件,你要你的手机支持就可以,近两年发布的安卓手机好像都有这个功能,你可以去手机官网查询参数看看,一般支持的手机在参数里面都会写,苹果手机除外。我刚拿起去年买的红米6 Pro,居然都有这个功能。

很多人都在问如何使用北斗导航,实际上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软件来查看到北斗卫星,但是我们不能自己选择是使用北斗导航还是GPS导航,因为这个是有手机硬件决定的。而我们的手机是通过联合导航的形式来自动切换信号强的卫星来实现导航的。

想要查看北斗卫星的话,只要手机支持北斗,那么就可以下载一款APP来实现了。

首先要在手机的设置中,将位置信息里的“定位模式”设置为“高精准度”,很多人说自己的手机支持北斗,结果又看不到,可能就是因为这里没设置吧。

设置好后打开刚刚安装的软件,在主界面里,先做一次经纬度校准,注意看,这里的第一个指南针图标;

然后进入到搜索界面,就可以看到当前有哪些卫星了,看图上,这里有一个红色的小球,这个就是北斗卫星。


码农聊科技


手机想要使用北斗导航,首先要求手机上使用能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的导航芯片,这是前提条件。

1.北斗概要

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经历了三代,第一、二代都要依托地面计算机中心的帮助,才能精确的进行导航计算,但是只实现了局部地区的导航功能。第三代北斗将实现和GPS一样的全球导航能力,而且在局部地区的定位精度比GPS还要高,达到了厘米级别,通过地面基站增强技术,还可以更高!目前已经发射了48颗导航卫星,经过调试即可实现全球组网导航。导航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导航之外,精确授时也是其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大范围多目标的时间同步。北斗除了导航之外,还提高了短信服务,这是其它导航目前不具备的功能,即用户知道自己在哪,还能把自己的位置和短信通知给服务器,是一种双向的定位通信。

2.手机导航

其实目前北斗导航在某些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军工部门和船舶救援系统中都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但是在商用领域,特别是手机导航,还有一些因素需要考虑。

  1. 价格成本 手机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产量也是数千万台以上的级别。因此,首先就要考虑到芯片的成本。目前,北斗芯片的成本和GPS比起来,还是略高。但是如果北斗产量上不去,成本又很难下来,这是一个矛盾。我认为首先从军工、移动通信等国家企事业单位开始应用,逐步的降低成本,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2. 体积功耗 这在手机应用里面也是关键指标。手机做的越来越薄,电子元件越来越多,所以体积大了也不行;功耗同样非常重要,手机应用特别强使用功耗和调待机时间。而北斗芯片在这两点上与GPS芯片还是有些差距的。

3.前景看好

虽然北斗导航在手机应用上目前还不是那么普遍,但是在其它对功耗和成本不是那么敏感的行业内已经得到在成功的应用,预计2020年其应用产业规模能达到2万亿!我相信,依托国内的巨大市场和中国北斗芯片企业努力,加之一路一带沿线国家的导航应用逐渐展开,北斗芯片的成本会慢慢降低,技术也会逐步的接近甚至超越GPS芯片。手机上广泛地用上北斗导航,只是时间问题!


嵌入式经验分享


感谢邀请: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北斗已启用全球服务,如何使用手机北斗卫星导航?

除了iPhone之外,现在搭载麒麟,高通处理器,以及三星处理器,还有之前的联发科的处理器都是支持北斗导航的,当然三星处理器早期也有一些机型是不支持北斗的,不过国内使用三星处理器的手机只有魅族了,而且也是之前的机型,我们这里就不讨论啦!


中国北斗服务已经开始启用,如果使用手机北斗卫星?

首先如果从我们实际使用来说的话,比如我们常用的是百度,高德地图,以及腾讯地图这些是看不出来的,因为手机是默认的GPS,当然也有使用北斗卫星,但是我们很难分辨出来,如果你想单独使用的话,也只有下载导航软件了,虽然前一段时间很火爆的问题就是软件都是骗人的,但是确实有这样的一款软件,AndroiTS GPS Test Pro下载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界面如下:

而红色的部分就是代表的是中国的北斗卫星,但是用起来不是很好用,大家可以下载使用试试,只要显示接收到卫星的都是对号。

总结:

虽然我们对于北斗卫星很渴望,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用于军事方面的相对很多,而GPS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使用了是因为覆盖面相对较广,而北斗卫星大从去年年底的时候才开始面向全球提供服务,所以要想单独使用或者是默认的话,还需要时间,即便我们现在单独使用的话,体验并不是很好,还不如使用百度和腾讯,以及高德地图,所以实际使用的意义不是很大,就像刚才那个界面其实看起来确实和普通的地图APP还是有差距的。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