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今年上高二,去年9月份被查出了抑鬱,不知道該不該上學?

離空島海81856347




我是啟智優學,歡迎朋友閱讀!

抑鬱症

是一種持續穩定的情緒及心境低落的心理表現。它不比得傷筋動骨,必須在床上躺著才能恢復。

抑鬱症嚴重的可導致強烈的孤獨感,最後可能自閉或自殺。良好的社交能起到部分緩解病症的作用。所以,不建議你的孩子休學。應該讓他繼續上學,同時輔以科學的心理治療。

對孩子的陪伴和鼓勵誠然能幫助孩子抵抗抑鬱惡魔,但深入瞭解抑鬱症的成因、特點是幫助孩子走出抑鬱症陰影的首要工作。



第一、抑鬱症的成因

抑鬱患者都是消極思考的人,他們透過自己的黑色眼鏡來看這個世界。他們極度消極的觀點,使他們放大了痛苦的體驗而縮小快樂的體驗。

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抑鬱症的成因:錯誤的歸因。所謂歸因,就是對一件事情的解釋。比如,考試的成績下降了,到底是什麼原因?正常的解釋會從多方面去分析,如知識的把握、考試的狀態、身體健康因素等。但一個抑鬱者往往會認為主要是自己太差了。

抑鬱者往往比正常人更多的表現出消極的解釋風格。他們更傾向於將失敗和挫折的原因歸結為穩定的(他將會一直持續下去)、普遍的(它會影響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和內在的(這全是我的錯)。

上面關於考試的歸因,嚴重的抑鬱者會認為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差,而且以後也會很差,做什麼都會很差,都是因為自己學習能力不足。

這種歸因,會一次又一次地增強。由於自我的否定,他們往往都不怎麼受人喜愛。他們還會從那些不喜歡他們的人的觀點中,證明並進一步增強他們不良的自我概念。



第二、抑鬱者的特點

首先,是自我增強錯誤的解釋。這導致抑鬱者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其次,抑鬱者往往都是“悲觀而明智”的(嚴重抑鬱者除外)。比如:

普通人往往誇大自己的能力和受歡迎程度;抑鬱的人卻不這樣。

普通人常會在回憶過去的時候加上玫瑰色的光環;抑鬱的人(除了嚴重抑鬱的)在回憶成功和失敗的經歷時則更客觀。

普通人大多對自己持正性的評價;抑鬱的人會既描述自己正性的品質又描述負性的品質。

普通人一般把成功歸功於自己的能力,而推卸失敗的責任;抑鬱的人則無論成功和失敗都認為是自己的責任。

普通人誇大他們對於周圍發生的事情的控制能力;抑鬱的人就不太容易受到這種控制的錯覺的影響。

普通人不現實的相信,未來會賜予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糟糕的事情會很少;抑鬱的人對未來有更現實的認識。

事實上,幾乎在普通人表現出過分的利己、控制的錯覺和對未來的不現實預期的每一點上,抑鬱的人都沒有表現出這樣的偏見。



減緩抑鬱

關於如何有效地減緩抑鬱症,目前還沒有百分百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主要是因為抑鬱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它也是一個慢性病。來時無聲息,去時如抽絲。

不過,既然我們知道了抑鬱的成因,也瞭解了抑鬱者的特點。我們可以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幫助他們從抑鬱中走出來。

1.有針對性。就是針對抑鬱者最近最關心的事項進行歸因糾正。比如,這段時間他比較喜歡打籃球,就針對打籃球這件事去糾正。

在這裡,不是很建議用學習上的事去針對性糾正。因為學習的效果往往是滯後的。看不到效果的事情比較難讓抑鬱者看到自己的進步。

2.有目的性。就是為了糾正抑鬱者,我們要設計好場景,找好輔助人員。讓抑鬱者在活動中通過別人的鼓勵、誇獎和表揚感覺自己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

這裡要非常注意的就是不能讓抑鬱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則,他會認為自己真的無可救藥。



除了設計場景來糾正抑鬱者歸因之外,還有幾點要同時進行。

1.適當的關心。多觀察少溝通。你越噓寒問暖,抑鬱者就越覺得自己廢了。

2.無目的。不要給抑鬱者“目的”,他們會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達成了也是運氣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學習上的目的。

3.討論哲學問題。大部分抑鬱者都善於思考,只不過常想到死衚衕裡了。跟他們討論一些關於人生的哲學,會激發他們積極的思考。

4.公益活動。行善,能激發人的善心,對別人或對自己。同時,抑鬱者會通過善行去思考人生,會重新給自己定義。

5.適當的社交。絕對不能讓抑鬱者長時間地獨處。要安排適當的社交讓抑鬱者分心。但不必強求抑鬱者在社交中的言行。

小結:抑鬱症是一個長期形成的心理疾病,每一個抑鬱者都有其獨特的成因。找到那些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走出自我否認的歸因錯誤才能幫助他們從抑鬱的陰影中走出來。

文中所列的抑鬱者特點,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別抑鬱者的成因。


啟智優學


孩子被查出抑鬱症,一定要及時治療!至於該不該上學,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到底該不該上學,這個取決於孩子得抑鬱症的源頭。

我拿之前我的一個學生來說一下。

學生背景:男孩,高二,性格文靜,待人友善,症狀:輕度抑鬱

高一的時候,孩子剛上高中,因為性格比較和善,平時也不和別人鬧矛盾,在老師眼裡就是那種老實巴交的人,學習功課的時候也不喜歡問老師和同學,總是一個人在默默的學習,成績在班裡排中等。

高二的時候,文理分班後,學生開始有些不正常了。有一次,在自習的時候,從來認真寫作業的他突然低著頭不知道在幹什麼,我走過去之後發現他在強忍著眼淚,我問他怎麼了,他也不說話,我感覺有問題,所以就把他帶到了辦公室,並且給他家人打了電話。我對他家人說,你們先帶孩子回家,今天太晚了,週末去你們家瞭解一下情況。

在這幾天,我沒有讓該學生來上課,我讓他在家好好休息一下,週末我來到了他們家,經過了解我才知道事情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原來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1. 選擇文理科的時候和家人產生的衝突,馬上就要選科了,所以有點不想上課;

  2.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一直想讓孩子學習進步,所以給該學生安排了大量的課外補習班,但是成績並沒有進步;

  3. 由於性格文靜,平時也不和別的同學說話,如果分班後,如何和新同學相處,這個使他犯了難。

我們來看一下上面的原因,分別涉及到選科壓力、學習壓力和人際交往壓力。看似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對於一個文靜的孩子來說,就不是那麼容易解決了,因為他一般都很少發出在自己的觀點,而且很容易按照別人的指示辦事,把心中的不滿壓在心裡,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抑鬱現象。

當他媽媽問我說,是不是讓孩子繼續呆在家裡,我直截了當的和他說,千萬不要待在家裡,我的理由是這樣的:

很簡單,呆在家裡對孩子的輕度抑鬱沒有任何的幫助。順便提出了我的建議:

  1. 選文理科,學習是孩子的事情,他有自己的思想,這麼大的孩子也是可以為他的未來而做出選擇了,既然他和你們的意見不統一,那麼肯定有他的想法。我打算回頭讓班級舉辦一次文理選科的討論會,學生自己說一下他們的看法,您的孩子也可以上去回答,集思廣益,最終根據題目自身的情況決定。

  2. 我能理解您的望子成龍的心態,但是學習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做好孩子的工作,從高一起就給一直給孩子補課,但是成績不見提高,那麼是否可以換一種方式,我在學校也觀察了一下孩子的情況,發現平時他遇到問題也不會主動問別的同學和老師,錯誤的題目也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這樣的話,學生的成績自然不會有明顯的提升。讓孩子回到學校,以後每週抽出部分時間對錯題進行討論,準備錯題本,不會的就去找老師問,我會和其他老師打聲招呼。

  3. 至於性格文靜,這個很難改變,我覺得孩子現在過於擔心了,我們是學生,不是社會人,大家的第一任務是學習,人心也沒有那麼複雜,何況您孩子現在文理還沒有決定,我覺得先不用考慮人際交往的問題。平時多和現在的同學溝通,多參加學校和班級的活動,會有改善的。

聽了我的建議,該學生的家長並沒有把孩子留在家裡,再一次送到了學校。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就是到分班的時候,(他選擇了文科,因為我就是文科老師,所以該學生還是繼續留在了我的班級),學生比之前開朗了一些,雖然還是很文靜,但是同學有很多沒有變,話語也逐漸多了起來,最後考上了一個二本學校。

總結,孩子有抑鬱表現一定要找到源頭,看看造成孩子抑鬱的原因,如果孩子和上面的孩子差不多,那麼就不建議孩子在家待著,他需要環境來幫助他走出陰影。

我是知高,每天分享教育相關的內容,如果您需要可以【關注】我!如果您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我會第一時間回覆您!

知高出品,必是精品!


知高


我家孩子今年上初三,也是去年9月份被查出患有抑鬱,由於當時不是很在意,認為很多孩子都患有抑鬱,只是輕重問題,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到了10月份,孩子的身體開始出現不良狀況,全身開始疼痛、失眠、厭食。就這樣有堅持了一個月,11月份辦理了休學手續。你的孩子還在堅持上學,孩子很累、很苦,那是一種無語言表的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的到。


孩子的苦惱無處傾訴,來自學習的壓力、來自家人的不理解、來自家人的自以為的愛,這些都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而此時的孩子又非常敏感,父母、同學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放下我們家長所謂的面子,放過孩子,也是放過自己。孩子休學後,我們家是這樣做的,僅供參考。


我孩子從11月份開始進行藥物治療,到今年的3月份,已經停藥,精神狀態良好。

2、引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

這一條也是許多心理醫生給出的建議。我孩子不願意出去跑步,買了個跑步機在家進行跑步,每天40分鐘左右,或跑5千米左右。孩子一開始不願意跑,沒辦法,和孩子商量跑步打卡獎勵,第一天1元,第二天2元,……一個月為一個週期。

3、陪孩子多出去走走。

家長或同齡人陪孩子出去走走,走進大自然,接受陽光的照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人生的美。

4、家長不要過於焦慮。

一開始,我也是非常焦慮,不知所措,一天的心情全由孩子的心情決定。家長要改變,這樣反而又給了孩子壓力。家長可以看點這方面的書,先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做自己情緒的管理者。如果自己都無法管理自己的情緒,又何談孩子呢?

5、給孩子獨處的空間。

孩子需要安靜獨處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擾。我們大人的情緒也不是整天都是積極的,所以孩子的情緒也有低落,甚至很糟糕的時候,不要太大驚小怪。

6、帶孩子找心理諮詢師(不是醫院的心理門診)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孩子走出泥潭。

我覺得醫院的心理醫生和社會上的心理諮詢師對孩子進行疏導的方式不一樣,有的注重於生理方面,有的注重於家庭方面,有的注重於心理方面,還有的注重於細節方面。

7、不要主動與孩子談學習。

我們是愛孩子,不是愛孩子的學習。雖然我們無法排解我們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視,但我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等到一定程度,孩子自己就會想到學習,讓孩子意識到我們愛的是孩子本事,不管他學不學習。

8、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避風的港灣,我們的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試著接受孩子的一些想法,甚至是我們認為無聊、滑稽的。

9、轉換角色,體驗孩子的感受。

父母都愛孩子,但父母的愛不能強加給孩子。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多從孩子的角度想想,也許許多事情我們就釋然了。

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幫助到家中患有抑鬱的孩子,希望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辰心聽雨


孩子抑鬱了,如果他提出不想上學,厭學情緒嚴重,就不要逼他了。允許他休學回家,給他心靈脩復的緩衝時機。畢竟,生命遠重於其他一切。

我身邊一個朋友的孩子,也是高二的時候患了嚴重的精神抑鬱症,強烈要求回家休養,哭喊著要離開學校,放棄學習,請求休學,甚至在家曾大鬧過,多次要求家長允許他離開學校,把他送到寺廟去,遠離不愉快的壓力過大的學校生活,想清靜。

這個朋友當時沒有想到那麼深,只覺得孩子不該那麼脆弱,學習壓力不至於到自己孩子承受不住,始終不認為孩子是抑鬱了,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患了抑鬱症了,也不認為孩子是真的要離開學校,就沒特別在意,自然也沒答應孩子的請求,要求孩子必須堅持。

孩子又堅持面對了一段學校生活後,沒看到家長的理解支持,更加鬱悶,變得沉默,情緒不穩,最終選擇了離家出走,說是出家敬佛去了,就是想討得一方清淨,遠離世俗塵囂,請家長不要去找他,至今未歸。家長後悔不已。

不要忽視抑鬱的危害,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支撐,孩子是很難跨越這道坎,更不容易自己治癒解脫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性,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坦然面對困境,並能夠具有很好的應對方法的,這在現實中也是多被證明了的。在困難面前,有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有人立刻驚慌失色,不知所措,有人趕緊找理由推卸責任或是躲避,有人……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練就一顆平常坦蕩的從容心,但那是需要一定的環境培養鍛鍊的。如果平時少於這方面的指導訓練,而多給孩子的不是指責就是壓力,忽視孩子的不同性格的成長,那就不要單對孩子希冀什麼了。

任何情況下,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真的抑鬱了,就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不要再逼迫在學習上了,放鬆他的心情最重要。投身到大自然中,陪伴其徹底釋放胸懷的興趣旅遊,是最好的治癒方法。

給他自己的自由獨處空間,不去打擾,讓他安全隨性,也是最好的治癒途徑。

在其不排斥的前提下,多陪伴關愛,給他溫暖,更是不可或缺的理療方案。

總之,孩子患了抑鬱症一定不能忽視,基於生命的愛惜,要想方設法地消除孩子的敏感心理,解除孩子的痛苦壓力,讓孩子釋懷,盪滌心中的汙垢。


子舒教育


抑鬱症是個可大可小的病,如果恢復得好,一切都是過往雲煙,如果恢復的不好,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我身邊曾經有個也是高中得抑鬱症的女生,然後高二休學一年,後來聽說她休學之後又回來接著讀高中了,但是好像高考考的不太好,現在已然結婚生子。

我的建議是,要首先搞清楚抑鬱的原因,是覺得學習壓力太大,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我曾經碰到過有家長反映孩子抑鬱,孩子說不想上學,但是卻願意每天在家打遊戲。顯然這種情況就是害孩子的。孩子只不過是找了個藉口不想上學而已。

如果一旦發現自己有抑鬱的傾向,就要找個出口發洩出來。無論是找人傾訴,還是跑跑步,抑或是找人打打架都可以。把心裡的鬱悶發洩出來才是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不要輕易說休學。


金豆麻麻加加油


我家孩子今年上高二,去年9月份被查出了抑鬱,不知道該不該上學?

去年9月份知道是抑鬱症,現在是轉年4月份,已經拖了8個月了,現在最要緊不是上學,而是抓緊治療。

如果孩子還堅持上學,說明孩子的自控能力非常好,是個優秀的孩子。但是帶著症狀上學,聽不進去,記不住知識,學習效率很低,甚至還可能退步,這樣會加重病情,所以先不去上學,暫時請假和休學一段時間,等調整好了再去上學。

我是心理諮詢師,調整過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這樣能堅持上學的學生,調整起來肯定是很快的,因為他想好的動機非常強,也會非常努力。


霍體清


我也是剛從高三畢業出來不久的學子,所以高中生活離我並不是很遙遠。其實我們都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高中生活,你一定會遇上抑鬱症患者。因為抑鬱症人群主要為學生和產後婦女,所以我身邊也有抑鬱症的同學。

學了心理學才發現,抑鬱症這種病可大可小。有時候就是一場旅行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可有的時候就是一輩子都有陰霾的事情。用個例子跟你們說吧:

身邊的一個女同學因得了抑鬱症,無論做什麼都自己一個人,上體育課也是。搞什麼活動也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她給我們的感覺永遠都是心在人不在,跟丟了魂一樣。剛開始,我們以為她可能不喜歡這個班級,但久而久之,她的一些行為變得有些偏激了。

比如說:別人因為她的鞋帶沒有系,多看了她兩眼,他就可是哆嗦,跑回宿舍。還有當別人看著她的眼睛有點久,他就說別人在取笑她......

什麼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必須明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在做進一步的抉擇,如果抑鬱症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行為等等,想必高考你也做不到如何真正去備考了,與其這樣,不如休學康復了再說,畢竟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和健康的靈魂,何來前途可言。要是是輕微性的,就要考慮到近期發生了什麼,學習壓力大?交際出現問題?自己內心出現矛盾?

把原因分析清楚,自然你就懂得怎麼做了!


小橙子心理學


用實際身邊的例子給你分析!

當年大學一年級時,同宿舍就有一個室友,因為不是一個班的,所以一開始不是很瞭解,總覺得他少言寡語,有時候行為還有點異於常人的古怪。但是不敢下定論,後來到了大二,身邊很多同學都說他有問題,估計是心理疾病。再後來,他媽媽就帶他去做檢查,結果是中度抑鬱了,然後醫生和老師都建議先帶他回家治療。

後來我讀大四的時候,他回來了,整個人看起來好了很多,老師說,他的抑鬱症已經基本痊癒了,據說在休學的兩年時間裡,他媽媽並沒有讓他去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而是帶著他到處旅遊,天天陪著他,他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一直都陪在他身邊。

所以,我建議,如果已經查出孩子抑鬱了,不管是輕度還是中度的抑鬱,都讓孩子先休學回家,因為一旦同學們發現或者知道孩子有抑鬱症,那麼不排除就會有異樣的眼光看待他,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他的心理負擔,致使病情更加嚴重。

而且患了抑鬱症,也會影響學習,因為自己總覺得世界是灰暗的,對學習也不會提起什麼興趣,如果有,也是硬撐著比自己去學,這樣下去,也會造成心理負擔。

總結:本身高中的學業就比較重,孩子這樣下去肯定跟不上。所以建議孩子休學,然後有父母家人陪著他,開導他,最好就是陪他走出去,旅遊運動等等,必要時可以請心理醫生做心理干預。


野火知事


關於抑鬱症,這幾年才聽得比較多,所以不是特別理解;我網上搜索有關抑鬱症知識,抑鬱症是一種心裡疾病,有些人稱之為富貴病;按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抑鬱症之分,最壞的結果是自殺;


經歷過高中,知道高中三年不容易,特別高二是關鍵期,以前我們一般都是高二分科的,有嚴格分班分數,全級2000多人,只有分數在全年級前200名才能繼續留在實驗班;以前讀書的時候分在了實驗班,一天一小測,二天一大測,數理化,語數英,史地生一個接著一個,天天都跟時間賽跑,晚上11點半甚至12點才休息,早上5點多起床;天天都是頂著熊貓眼上課,同學很多休息不好,都是表現的很煩躁,很壓抑;


所以,樓主你要根據孩子的表現以及醫生的診斷結果來判斷孩子的抑鬱症處於哪個階段;如果是輕微抑鬱症,那麼很多高中同學都存在,要提醒孩子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多做體育運動轉移學業壓力;


如果是屬於中度抑鬱,那麼得提高警惕了,最好趁早休學治療修養;這個時候基本吃不好,睡不好,常常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內心焦慮不安,對世界很多東西提不起興趣,對人性感到失望和排斥,對自己不夠自信,甚至很自卑;處於中度抑鬱,基本上休息不好,學習也學不進去,硬留在學校只會讓孩子更加的辛苦,索性讓孩子帶病修養一段時間,出去旅遊放鬆放鬆;平時生活中多為他樹立自信心,對孩子學習成績不要過度關注,在他面前多強調讀書重在過程參與而不是結果,在家多陪孩子玩玩,找專業醫生進行諮詢救治;


最後最危險的是重度抑鬱,如果孩子這個症狀一經確診,就必須高度重視,休學接受抑鬱症住院治療,在治療期間要接受醫生的正確指引,父母要營造良好家庭環境,這樣方可減輕孩子負擔,降低抑鬱症

!!




肥妹DIY


看孩子的心理問題程度和他的內心想法意願。抑鬱症這種病,很多家長不夠了解,我想告訴你,一定要重視起來。

我當時抑鬱症時,很排斥上學,總是心裡緊張,莫名對學校感到恐懼,記憶力下降,頭腦緊繃,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反過來又加重了我的抑鬱症。

但是,當時,我不知道自己是抑鬱症,家人也不知道,就一直在堅持上學,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身體也沒有問題,家裡人都以為我只是壓力大,所以,一直過的很痛苦,但很幸運我走出來了。

現在孩子得抑鬱症的越來越多,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原因是孩子很迷茫,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目標是什麼,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什麼,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既然得了抑鬱症,必須得管,放任下去只會更加嚴重。

見過不少得抑鬱症的孩子,最小的才十三歲,但是到最後也都好了。

抑鬱症所帶來的痛苦,比身體疾病還要嚴重,特別是孩子。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