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能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llsj1990


希望家长在孩子还没有发现孤独症倾向时,提前尽力做些预防工作,重视对孩子的养育和陪伴。

1、出生后的喂奶

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瓶喂养,重要的是能够抱着孩子,并且有目光眼神和语言的交流互动。

2、对于孩子的哭

现在还有太多家长认为,孩子哭时不要抱,哭几次就习惯了。

那不是习惯,那是绝望。孩子有可能从此不再对外界产生希望,只待在自己的世界里。

希望对孩子的需求,父母能及时回应并满足。

3、平时多跟孩子玩,多说话,多互动,多肢体接触

孩子最早最容易观察到的自闭倾向就是,没有回应,没有眼神交流。


师师姐姐


一岁以内很难确证,一岁以后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来判断:


  1. 不看。自闭症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婴儿期便存在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
  2. 不应。自闭症患儿常常呼之不理。
  3. 不指。自闭症患儿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但是其他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表情、动作及姿势却很少。他们多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想法。
  4. 不说。自闭症患儿言语发育迟缓或缺如。患儿说话常常较晚,会说话后言语进步也很慢。起病较晚的患儿可有相对正常的言语发育阶段,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

自闭症具体表现:

自闭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缺乏目光对视,“目光无人”;

独自嬉玩,不合作;

通常不怕陌生人;

不喜欢拥抱或者避免与他人接触;

极少微笑、难相处;

与母亲的依恋情感障碍或延缓;

不恰当、奇怪的或延迟的交流或情感反应。

2、语言交流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方面均存在障碍。其中以言语交流障碍最为突出,通常是患儿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言语交流障碍。

不会说话或说话迟(就诊的主要原因);

语言倒退;

自言自语、听不懂或无意义的语言;

电视广告语;

语言刻板、重复、鹦鹉式语言;

你我(人称代词)不分;

自我中心的话题。

(2)非言语交流障碍。

自闭症患儿多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少变化。他们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但是其他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表情、动作及姿势却很少。


3、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患儿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具体表现如下:

重复动作(迷恋于看手、转圈、摇晃等);

重复行为(迷恋于重复按开关、撕纸、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同一首歌、天线宝宝等);

重复刻板语言。;

强迫行为(睡眠、路线、排便、座位等);

强迫思维(重复问题、难以摆脱的痛苦);

对某些物件或事情(科学事实)不寻常兴趣;

部分患儿可专注于文字、数字、日期、时间表的推算、地图、绘画、乐器演奏等,并可表现出独特的能力。

*种类繁多,各个儿童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4、其他表现。

多动、不知疲倦;

癫痫;

睡眠问题;

胃肠道问题;

自理能力差;

违拗、攻击、自伤、冲动、固执、激动(可能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等。


逗妈育儿分享


自闭症早期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差异很大。有些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就有了迹象,有些孩子直到2、3岁才变得明显。那么对于家长,能否通过通过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来识别风险呢?

  • 6个月前很少或没有笑容或其他温暖、快乐和迷人的表情;有限或无眼神接触;
  • 9个月前很少或没有来回分享声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
  • 12个月前少说话或不说话,很少或没有来回的手势,如指指、展示、伸手或挥手对名字几乎没有反应;
  • 16个月前很少或没有言语;
  • 24个月前很少或没有有意义的两个词短语(不包括模仿或重复),在任何年龄失去先前习得的语言、说话或社交技能,避免目光接触,对孤独的持续偏爱,难以理解别人的感受,语言发展迟缓,单词或短语的持续重复,对日常生活或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缺乏抵抗力,具有限制性且重复性的行为(拍打、摇摆、旋转等),对声音、气味、味道、质地、光线、颜色的不寻常和强烈的反应。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任何情况,请立即向具有诊断资质的医院寻求评估。


新星育儿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障碍,在婴儿时期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只是由于婴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很难鉴别,一般都会在3岁时做出诊断。

但是在早期会有一些表现:

1.不看或少看:目光接触异常,很少与人发生眼神接触,也不会与人对视,即使偶尔眼神接触也会迅速避开;

2.不应或少应:一个是指在你叫孩子时,孩子很少或者不会有反应,另一个是指孩子很难和别人产生共同注意;

3.不指或少指:缺乏适当的肢体动作,不会对想要的东西提出要求,不能自己用手指来表明需求;

4.不语或少语:很多孤独症的孩子会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会出现没有语言、只有模仿语言、自发语言少等问题;

5.行为异常: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注意力在很异常的地方,如玩汽车是关注转动的车轮、关注运动中的电风扇叶等。

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孩子干预的黄金期是0-6岁,错过了黄金期,干预效果会大打折扣,家长需要注意一下。


优加学院


你好,沈阳六一儿童医院儿科专家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

专家对家长的建议,总结了七个重要的早期征兆,它们分别是:

(1)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2)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3)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4)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5)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6)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7)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


儿科专家张静


孤独症有七个重要的早期征兆,它们分别是:1、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2、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3、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4、没有婴儿语;5、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6、没有语言;7、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孤独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烧红的云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主任王东记来回答,期待您的关注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宝宝有哪些早期征兆?

(1)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2)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3)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4)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5)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6)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7)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若确诊为自闭症,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干预康复训练。自闭症虽没办法治愈,但早发现早干预是可以较为明显的改善自闭症患儿病情,自闭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的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对于自闭症患者的矫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轻度患儿可恢复近似于常人水平的生活自理能力。


儿科医生王东记


(1)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2)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3)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4)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5)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6)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7)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

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孤独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大红的生活录


  • 家长怎么能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的行为及兴趣为主要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统称。
  • 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智力低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等问题,成年后生活不能自理、社会适应不良,致残率很高,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ASD早期迹象大部分ASD患儿在12~24月龄时即表现出发育异常,有些孩子甚至在12月龄前即有所表现。家长一般在15~18月龄左右可以发现异常,主要以非言语沟通能力等社会性行为缺陷最为显著,如缺乏眼神交流与接触,呼之不应等。其他异常迹象还涵盖言语发育、游戏技能、感觉、运动等方面,这些早期迹象使得早期筛查工具的研发成为可能。
  • 下表简要列出了ASD的早期迹象。

琪琪的老父亲


虽然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会有差异,但大部分应该都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里波动,而不会出现明显的偏差。

家长可以参照下图对孩子的能力做一个初步的评估。

当然,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能力出现落后时,需要对日常教育方式进行自省,有没有日常缺乏沟通,过分依赖电子产品等因素导致。最后,需要结合医院专业评估才能断定孩子是否有自闭倾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