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海外「社交」實錄:“出國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鬱....”

陪讀媽媽海外「社交」實錄:“出國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鬱....”

陪讀媽媽海外「社交」實錄:“出國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鬱....”

From 棕櫚大道美國高中申請

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國外教育,有這樣一群媽媽們義無反顧的陪孩子出國定居,開始嶄新的生活,但隨之也迎來了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社交圈。

這些陪讀媽媽們、華裔家庭、“雙職工”家庭們,初去國外最多的感覺是“不容易融入”

隨後我和幾位陪讀媽媽們聊了聊,才發現,這些陪孩子出國的留學家長們不僅有社交焦慮,有的家長還有社交恐懼,有的家長甚至有抑鬱症...

“出國後,我丟了自己的社交圈”

紹傑媽媽曾是國內某四大銀行的經理,在北京擁有體面高薪的工作,但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到了美國。

但不久,她就感到一些危機:在國內“價值千金”的她,出去後卻發現,自己找不到心儀的工作。

還有更嚴重的一點是,和這裡的孩子家長們交流時,常常缺少共同的愛好和話題,自己的社交價值感非常低。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在國內的時候,週末可以約一約姐妹,或者志同道合的客戶一起出去做臉、做瑜伽、喝茶,有聊不完的話題,社交對我來說就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樂趣之一,我的很多成就感都是從社交中來的

但跟孩子出國後,總因為聊不到一起而苦惱,我丟了自己的社交圈”。

跟紹傑媽媽一樣,很多陪讀或者新移民過去的家長都會面臨社交圈的重組,因為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自己面臨的社交壓力竟然比孩子大很多

“突然,你被孤立了,

你的孩子也被孤立了”

曉文媽媽就有很嚴重的社交壓力,因為孩子小,出國就必須有家長的陪伴,於是她和丈夫開始了兩國分居狀態,她在美國陪讀,丈夫在國內上班

因為自己剛來,她特別希望能交到朋友,有固定的社交圈,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孩子,她十分擔心自己跟別的家長關係不好導致孩子被社交隔閡。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但人生地不熟,自己的語言也不是很流暢,走到學校裡,和其他家長打招呼都感到有莫大的壓力。

“人人都羨慕我們出國,但光鮮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壓力啊。”曉文媽媽感慨道。

“當你到了一個新環境,當你的孩子進入了一所新的學校,突然,你覺得你被孤立了,你的孩子也被孤立了,你焦不焦慮。”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曉文媽媽說,有社交壓力的並不僅僅只是她一人。

大家都是因為孩子的學業,放棄自己在國內的一切跑到國外,對環境的不熟悉,對文化差異的沒把握,還擔心會拖累到孩子,這一切都讓自己心裡沒底氣。

大多數的陪讀父母因為語言不通,無法很好地與外界進行溝通。所以,他們只能把自己限制在家裡,囿於見聞。

有的家長都有了社交恐懼,害怕跟外向的美國家長交流,有的家長甚至有抑鬱症。

“我融不進家長圈子

每一天都覺得難熬”

與曉文媽媽不同,玲玲媽媽在美國跟鄰居們相處的很不錯,但最近,她發現了一個新圈子,這也是她煩惱的開始

在接送了幾次孩子後她觀察發現,在孩子的同年級,有一些由孩子的媽媽組成的核心家長社交

圈子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這些核心圈子裡的媽媽們,她們外向、非常善於社交,也很會玩,經常會小圈子範圍內聚會,邀請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玩。

她們還會相約一起到世界各地去度假、旅遊。

知道有這個圈子後,玲玲媽媽開始不淡定了,她感覺自己被遺忘了,被忽視了,開始想著如何融入這個

圈子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那兩年真的很難熬, 當時很想融入,融入之後,又很擔心能不能繼續保持在那圈子裡面。”玲玲媽媽坦言。

因為這不同於其他圈子,這是家長圈,會涉及到孩子方面的社交,自己孩子本來就靦腆,她總覺得如果家長走得近,孩子也就會走得更近一些。

她經常會做一些小吃、烤一些餅乾之類的送給學生的家長,希望能得到她們活動的入場券。

後來也跟著大家參加過幾場聚會,她發現這個圈子裡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出局,自己跟了幾場後,別人就不帶她玩了。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總是會有很多家長想融入這個圈子,沒有人願意被圈子排斥在外。所以這些圈子裡永遠不乏捧場客,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都好,但大家也都是各取所需。”

“你和我不是一個階層

我不跟你玩”

為了讓兒子有一個“更好的童年”,Joy媽媽一家移民美國一年多了,去年他們從紐約的“下城區”搬到“上東區”,也就是紐約精英階層居住、社交和購物的專屬社區。

自己工作和孩子上學方面還很順利,就是她和孩子的社交出了問題:兒子沒有玩伴,她也交不到朋友。

因為他們一家是“外來者”,想要融入這個上東區的圈子,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但Joy媽媽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因為穿得過於隨意而被別的媽媽瞧不起

美國上東區的媽媽們都很自律,平時打扮的也很精緻,她們會認為只有“下等人”才會不注重自己的外表,這也是這些鄰居不願意和她為伍的首要原因。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Joy媽媽為此也做過努力,她買過打折時的名牌衣服,精心裝扮自己,她還厚著臉皮出現在任何可以出現的媽媽們的社交場合。

一開始,她的努力都是徒勞的,無論她如何熱情、如何主動,都很難得到媽媽們的友情。

擔心因為自己不能融入上層圈子而影響到兒子“階層”的媽媽,變得憂心忡忡,充滿了負罪感。

結果,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打開了局面,她在一場家長會上認識了一位學生的爸爸,這個爸爸建議她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可以一起玩。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關鍵點就在於這位爸爸家庭背景很厲害,那些傲慢的媽媽們當時正好都在現場。從此,Joy媽媽順利打入了這些媽媽們的社交圈。

“階層分化在美國得到很明顯的表現,我們是這場遊戲的受害者,也是受益者”。

是什麼阻礙了媽媽們

融入當地人的社交圈?

交流方式的差異

很多陪讀媽媽的社交問題都出在了語言不通,因此沒法很好地與外界溝通。

美國一些中學經常有活動,需要父母參與或者發言,而相當多的陪讀父母因為聽不懂英語,導致無法融入當地的家長群體裡面。

同時,孩子的語言能力提高很快,還會和孩子之間的隔閡擴大,媽媽們焦慮更容易加大。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興趣愛好不同,也會導致沒有共同話題可聊。美國人幽默且健談,平時對體育運動和聚會充滿了異常大的熱情,這對初來乍到的中年媽媽來說,著實需要適應好一陣才能接上話頭。

還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很多思維和交流方式的差異。這些差異乍看起來似乎是些小事,但是慢慢會如蝴蝶效應般產生巨大影響,導致巨大文化鴻溝。

對社交過於緊張

媽媽們都過於心思敏感,一部分陪讀媽媽因為文化差異、語言溝通而產生社交恐懼,他們把自己限制在家裡,導致越來越不敢打開自己,每天只為孩子的三餐考慮。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還有一部分中年父母,想融入社交圈的原因大多都是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跟著出了國,最後又因為怕給孩子帶來社交隔閡而產生社交焦慮,總覺得如果家長走得近,孩子也就會走得更近一些。

如果自己做過努力還是融不進去,會產生更多的焦慮,“越怕什麼來什麼”。

階層之間溝通降低

就跟融不進去上層階級圈子的Joy媽媽一樣,上東區的媽媽會“看人下菜”,這是美國的階級固化的表現之一。

處於越高層級的人越有著強烈的階層地位的需求,所以和相同甚至更高社會地位家庭交往,這樣可以幫助整個家庭穩固甚至提升自身的地位。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階級固化嚴重,階層流動性下降,就會導致階層之間溝通降低,社會各階層互相不能瞭解,也不能理解。

這就導致了勢力的家長們的扎堆及排他心理——你所在的階層如果不夠高,對不起,你的孩子不可以和我們的孩子玩,你也不可以跟我玩的局面。

所以,可以像Joy媽媽一樣,找到爬進階層的捷徑,找不到也沒關係,接受它。

該怎麼找回自己的社交圈?

找到合適的組織

紹傑媽媽在一次參加當地人的節日活動中,被一位美國媽媽問是否可以介紹中國文化和漢語,她欣然答應。

她精心準備了中國的對聯和福字,在中國樂曲的烘托下,活動特別成功,她交到了很多朋友

此後,社區邀請紹傑媽媽定期給媽媽們講中文課,她開始有點為難,沒有教過中文,也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心裡沒底,但這個機會很難得,可以有機會和媽媽們多交流。

於是,她開始了定期在社區教大家中文的工作,這讓她交到了新朋友,焦慮也慢慢沒有了。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在美國,有很多學校有家委會、家長志願者活動等,尤其在美國,美國人社區服務意識很強,很多家長都會參與志願活動,這是一個非常合適的社交場合。

平常也可以多跟中國朋友一起社交,加入一些華人社群,從別的家長那裡汲取經驗。如果有信仰,華人教會也是個好選擇。

所以,儘可能的脫離自己的舒適圈,儘可能的走出去特別重要。

不適合的圈子不必強融

有個耶魯人類學博士薇妮斯蒂·馬丁寫了本書,叫《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經歷著一樣的社交困境。

陪读妈妈海外「社交」实录:“出国半年,我比孩子先抑郁....”

她所處的也是美國的上流圈子,自己再怎麼努力也融入不進去。

難得可貴的是,她從人類學家的角度,悉心觀察並思考,將這種把新成員排擠在群體外的現象解釋為與某些靈長類動物,如狒狒的群體社交行為模式是一致的,也就不足為奇了,她通過這種理解方式,排解自己的焦慮。

像文中的玲玲媽媽,她到底是沒有融進學校的核心家長圈,但是她在慢慢了解了這些家長圈子裡的遊戲是怎麼一個玩法,也慢慢在調整自己的心態。

而曉文媽媽現在也看得比較雲淡風輕。

“現在已經不焦慮了,看開了。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收到活動邀請的,想去就去,不想去的就不勉強自己。我是和我的家人一起過日子,不是和外人過。”

有些階層融不進去也不必強融,找到適合自己的圈子才是舒服的。

其實,多焦慮也好,少焦慮也好,生活就是如此。

初來乍到的媽媽們,確實曾經不理解這裡的遊戲規則,但瞭解之後,就要學會更加客觀的看待自己所處的環境。為了孩子,也要為了自己,找到合適的圈子,見到有趣的朋友,才是高質量社交的第一步

本文系授權發佈,From 棕櫚大道美國中學申請,微信號:palmdrive_highschool,棕櫚大道:創立於斯坦福大學的高端教育諮詢機構,致力於為學生打造最具個性化的成長及申請方案。被家長和學生稱為“有溫度有情懷的機構”,是「名校錄取」+「真實成長」雙保障教育的踐行者。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誠意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