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时下,正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也是节后返程的高峰期,面对更加严峻的疫情防控挑战,全市上下不断升级疫情防控手段,为全市人民筑牢平安防护墙。今天,多路记者来到易感人群集聚的养老机构;病菌容易滋生的小区垃圾箱房、公厕;暂无条件封闭管控的老街等处探访发现,各部门携手配合,联防联控,尽可能将抗击疫情的管控网络织得密些再密些。请听报道: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我是记者李雪梅,大年初一起,宝山区大场镇敬老院就实行全封闭管理,暂停家属探视。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袁女士平时一有空就来陪80多岁的爸爸说说话。几天没见面,实在惦念,2号上午还是忍不住前来探望。只是这次,按照院方规定,隔着大门,与爸爸简单见了个面: 工作人员:“远一点,不要太近。” 袁女士:“哦。大家都在屋里厢,不要外头瞎跑跑,侬在里厢安心点,阿拉大家平平安安度过就可以啦…”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袁女士:“希望子女多看看关心关心他,这是每个老人的心愿,实际情况你现在进去会影响到他们,我们也感到(理解),为了安全起见嘛。”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袁女士带来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清洁消毒后转交给了老人。 据了解,目前敬老院内入住72位老人,平均年龄85岁,最大的101岁。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老年发病人群高达70%,敬老院对老人的防护已全面升级:每天两次测量体温、做好房间清洁卫生、增加公共空间消毒次数,工作人员不嫌啰嗦,反复将宅在房,戴口罩,勤洗手的“宅、戴、洗”三字防控口诀跟老人宣传。所有老人房间转下来,负责老人护理的院业务科科长张炜能轻松刷出2万多步:“看一下防疫工作做得怎么样,是不是开门窗通风,是不是喂水了吗,特别是专护的老人,还有身体状况怎么样,卧床老人还要看一下皮肤状况。” 在此期间,工作人员也更加关注老人的心理情绪变化,经常会安排老人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家属沟通。院内一位85岁的钱老伯被子女接出去回家过年回来后,就被安排单独居住进行医学观察。这些天,院长朱步青一上班就会先到他那里问问情况,安抚情绪: 朱步青:阿哥,今朝蛮好哇? 钱老伯:好,好,好。 朱步青:这两天还是多喝水勤洗手戴好口罩,好不好,隔壁房间还是不要串,希望阿哥积极配合好 。 钱老伯:应该的,应该的。 对于从外地返沪的工作人员,养老院实行居家隔离14天,隔离期间不可上岗,充分运用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老人情况,与家属沟通。象17年前的非典时期一样,朱步青有信心和同事一起,守护好老人的平安:”03年的时候我就在这个养老院,那次老人都蛮好。这一次,我们不管从消毒、护理、服务都更加到位,很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敬老院的老人都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个难关。“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李雪梅 编辑:山巍 责任编辑:包露

「听」疫情下的敬老院:17年后,我们依然能护你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