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聯控 西安在行動#短評:不可大意,但也別慌

繼口罩之後,遭搶購的是雙黃連。昨日,一則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讓全網的雙黃連口服液頃刻脫銷,實體藥店也排起了長隊。人民日報緊急提醒:抑制並不等於預防和治療。搶購的背後往往是恐慌的心理作祟。

病毒流行時期,公眾因神經緊繃肯定比平時更加敏感脆弱,往往被傳染的不只是病毒,還有恐慌。大災面前,恐慌的危害不容小覷。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部多年前的韓國電影《流感》流行起來,成了熱門。電影講述的是,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但是整個集裝箱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著羸弱的身體僥倖逃入鬧市之中。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視人命為草芥的冷漠,自私自利的哄搶,損人利己的行為,在影片中多有觸及。

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恐慌”。因為恐慌,有人逃避治療,結果傳染給更多的接觸者;也因為恐慌,造成了社會動盪,更多無辜的人們因此受到傷害。防疫不可大意,但也切莫恐慌。恐慌式搶購“囤積”更不應該有。

以搶購口罩為例,有的人的確是剛需,但也不排除有人想囤一點安全感。過往一些公共事件中出現過的搶購行動證明,事件過後,終有一些搶來的物品砸自己手裡。

非常時期,理性購買,讓緊俏物資流向更加需要的地方,對疫情防控也是一種貢獻。連日來,各級各部門都在嚴格落實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的“加強有關藥品和物資供給保障工作”要求,提高效能,組織生產主體、商貿流通企業、進口機構等,進一步擴大各類物資的有效供應,優化供需精準對接,以更大更好更優的物資保障滿足民眾防疫需求。作為災難中的每一個“局中人”,既不能心存僥倖,也不能自亂陣腳,唯有正視自己的恐懼和焦慮,保持冷靜和理智,全力配合各項防疫工作,不給防疫大局添亂,才能一起度過難關!(西安報業全媒體評論員 劉海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