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瑰寶。和其它三部名著相比,《紅樓夢》最大的特點是寫實——它特別貼近生活,就像作者在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

然而,如此寫實的一個故事,卻以神話開頭。《紅樓夢》一開篇,就交代了這個故事裡,有些人物來自太虛幻境。他們是太虛幻境的“風流冤家”,下凡都有各自的使命。

神瑛侍者下凡,他的使命就是“造歷幻緣”;絳珠仙子下凡,她的使命就是還淚報恩。

那麼,同樣來自太虛幻境,同樣歸於“薄命司”,同樣屬於“金陵十二釵正冊”,並且還和林黛玉並列第一的薛寶釵,她下凡的使命又是什麼呢?

曹雪芹並沒有明確寫出薛寶釵的使命,但他卻賦予了薛寶釵一個非常特殊的生日。這個特殊的生日,和三個中國傳統節日有關。

從這三個傳統節日,我們就能分析出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一】天穿節——賦予薛寶釵“鍛鍊賈寶玉”的使命。

天穿節的起源,是為了紀念女媧補天。

關於女媧補天的傳說,很多古籍裡都有記載。比如《淮南子·覽冥訓》是這樣記載的: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後世人為紀念女媧補天,就設立了“天穿節”這個節日。

“天穿節”這天,婦女們會用紅繩繫上煎餅,放到屋頂上去,寓意為“補天穿”,以此效仿和紀念女媧補天,並祈求一年風調雨順。

天穿節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十九至正月二十三。

最早記載“天穿節”的是東晉王嘉,他在《拾遺記》寫道:

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煎餅置屋上,曰補天穿。

明代楊慎在《詞品》裡說:

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日,言女媧氏以是日補天,俗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

也有不少史料記載,“天穿節”在正月十九,或正月二十一日等日期。例如,陝西光緒《渭南縣誌》裡,記載“天穿節”在正月二十一日;嘉慶《增城縣誌》卷一《風俗》裡,記載“天穿節”在十九日、二十日這兩天。

雖然“天穿節”日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在正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這段時間。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女媧補天

《紅樓夢》恰好以女媧補天開篇,原文如下: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

被女媧丟棄在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後來就成了賈寶玉身上那塊“通靈寶玉”。

雖然我們不能把賈寶玉等同於那塊頑石,但他身上的確有頑石的影子。

頑石的責任,本來是補天,可它經過女媧鍛鍊後,依然無才可去補蒼天;賈寶玉的責任,原本是拯救賈家,也就是“補賈家的天”,可他偏偏愚頑怕讀文章,根本沒能力拯救家族。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間的賈寶玉,就相當於仙界那塊無才補天的頑石。

而生於“天穿節”期間的薛寶釵,就相當於女媧。

薛寶釵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紅樓夢》裡,曹雪芹明確點明瞭生日日期,並正面描寫了生日場面的姑娘,只有薛寶釵。

曹雪芹只細寫了薛寶釵的生日,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點出薛寶釵生日的特殊性——和三個重要傳統節日有關,其中一個傳統節日就是“天穿節”。

“天穿節”的宗旨就是紀念女媧補天。補天之前,女媧先鍛鍊頑石,把它們煉成可補天的材料。

曹雪芹讓薛寶釵生於“天穿節”期間,其實就是賦予了她女媧煉石般的使命——鍛鍊賈寶玉這塊頑石,讓他成為能“補賈家之天”的繼承人。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薛寶釵鍛鍊賈寶玉的方法,就是督促他讀書。

賈家走到賈寶玉這一代時,也就只剩下個空架子了。第二回冷子興就對賈雨村說過,賈府外面的架子雖未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古代的世襲制度,是一代代遞減的。寧榮二公的爵位,傳到賈珍、賈赦這,已經不大了。賈政那個小官職,也只是皇帝看在賈代善的份上,格外賞賜的罷了,不能世襲。

賈家要想振興家業,唯有讀書科考這一條路。但賈家的男丁們,卻個個不爭氣。唯一中進士的賈敬,早早拋家棄子,出家為道了。還有個14歲就進學的賈珠,本來是家族的希望,可也早早就夭亡了。

其他賈家子弟裡,若說有些希望,也只有賈寶玉罷了。賈寶玉沒有賈珍賈璉等人的紈絝惡習,而且生性聰敏,只要好好讀書,成才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寧榮二公才特意託付警幻仙姑,請仙姑引寶玉走讀書科考的正途。

賈寶玉是賈家唯一的希望,卻偏偏“愚頑怕讀文章”。這時候,就需要有人督促寶玉讀書。而這個督促寶玉讀書的最佳人選,就是肩負“鍛鍊寶玉”使命的薛寶釵。

生於“天穿節”的薛寶釵,被賦予了“鍛鍊賈寶玉”的使命,所以她才會總勸寶玉讀書上進。不管寶玉多討厭她勸讀書,甚至當面給她甩臉色,罵她是“沽名釣譽,國賊祿蠹”,她都不會放棄勸讀。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二】穿天節——賦予薛寶釵“金玉良姻”的使命。

“穿天節”日期很明確,就是正月二十一。它是湖北襄陽特有的節日,和“天穿節”沒有關係。

“穿天節”起源於“襄陽解佩渚”的傳說。

傳說西漢時期,襄陽有個貴公子叫鄭交甫。一天,鄭交甫帶著隨從去踏春,走著走著,就到了萬山。

萬山這個地方很神奇,時常有仙女出沒。仙女們喜歡在萬山北邊的漢水裡洗澡,還在沙灘邊尋找帶眼的白玉石。

這天,其他仙女都回去了,只有兩個仙女玩得忘記迴天庭。恰好這時候,鄭交甫看見了兩位仙女。

鄭交甫見兩位貌美仙女,就去取仙女胸前掛著的佩珠,想留作定情之物。大仙女見他這樣,就說:“這佩珠是穿天石。”小仙女就說:“穿天石是送子娘娘祈子求福之物,你要供奉在神臺上。”

鄭交甫都誠懇答應了,於是仙女就把穿天石給了他。他揣著穿天石,就往回走。結果沒走多久,他就發現兜裡的穿天石不見了,回頭一看,仙女也不見了。

回去後,鄭交甫就把這事告訴家人,後來這事就在整個襄陽傳開了。從此,大家就把仙女解佩的地方叫解佩渚,把這一天定為“穿天節”。

“穿天節”這天,襄陽的婦女們,都去江邊撿帶孔的石子,並用綵線穿起來,佩戴於胸前,以此表達對美好愛情與幸福生活的追求。

關於“穿天節”的文獻記載也不少,其中宋朝人莊綽在《雞肋編》裡寫道:

襄陽正月二十一日謂之穿天節,雲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會漢水濱,傾城自萬山泛綠舟而下。婦女於灘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絲貫之,懸插於首,以為得子之祥。

可見“穿天節”和美好愛情,以及求子有關。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而薛寶釵的生日,恰好就在“穿天節”。這就註定了,她今生要找到帶“穿天石”的男子,然後嫁給他。

她要找的那塊“穿天石”,就是賈寶玉那塊自帶穿孔的“通靈寶玉”。所以,嫁給賈寶玉是她今生的使命。

為了加強寶釵的使命感,曹雪芹又設計了“金玉良姻”說法——一個癩頭和尚,送給寶釵兩句話,說要把這兩句話鏨在金器上,並說將來定要撿個帶玉的公子,方可婚配。

這兩句話就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和賈寶玉那塊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恰好是一對。

​為了嫁給寶玉,寶釵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表面上看,寶釵對寶玉沒男女之情,但實際上她既對寶玉有情,又對“金玉良姻”有意。

寶玉捱打後,寶釵去看他時,情急之下,表露了她對寶玉的愛情。當時寶釵見寶玉被打成這樣,就心疼地勸寶玉說:

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裡也疼。

話音剛落,寶釵就意識到自己說話太露了,立刻紅了臉,忙低下頭去弄衣角,滿臉嬌羞怯怯的模樣。她這樣子,分明是少女情竇初開的樣子。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至於她對“金玉良姻”的努力,原著裡也寫過多次。

第八回,寶釵病著,寶玉去看她。這時,寶釵主動提出,要看寶玉的玉。寶釵早知道,自己那塊金鎖,要撿個有玉的方可婚配。若她無意於寶玉,只怕避之還不急呢,哪裡會主動開口,要看寶玉的玉呢?

看到“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時,寶釵連著唸了兩遍,還嗔鶯兒不去倒茶。這時鶯兒說:“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以寶釵的博學,她看一眼就應該知道,通靈寶玉上的字,和她金鎖上的字是一對。若她無意於寶玉,根本不會念出來,更不可能念兩遍。

這裡與其說是鶯兒“微露意”,倒不如說是寶釵自己微露意。她主動提出看通靈寶玉,又唸了兩遍寶玉上的字,其實就是故意讓寶玉知道“金玉良姻”,讓寶玉知道他倆是天生的一對。

正因為在意“金玉良姻”,寶釵才會比較留意別人帶的東西。所以別人都不知道史湘雲有金麒麟,她就知道。為此,林黛玉還當眾譏諷她:“寶姐姐在別的事上,心還有限,唯獨在人帶的東西上,比誰都留心。”

除了這些外,她還常常去怡紅院坐坐,以此來爭取“金玉良姻”。比如有一天,她大中午跑去怡紅院,還忘情坐寶玉床邊,給寶玉繡肚兜。

還有一個晚上,她去怡紅院找寶玉聊天,結果被晴雯抱怨說:“有事沒事就來坐坐,害得我們三更半夜不得睡覺。”

因為寶釵積極爭取“金玉良姻”,所以不少讀者說她陰險虛偽,這實在是誤解了寶釵。嫁給寶玉,本來就是她下凡的使命。她所有的努力,都只是為了完成這個使命,和陰險虛偽沒任何關係。

正月二十一,是襄陽的“穿天節”,是一個女性祈求愛情婚姻美滿的日子。

曹雪芹讓薛寶釵出生在這一天,就賦予了她找到帶“穿天石”的賈寶玉,完成“金玉良姻”的使命。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三】地穿節——賦予薛寶釵“補地”的使命。

“地穿節”在天穿節後一天。前文我們說了,“天穿節”在正月十九到二十三之間,大多在正月二十。那麼“地穿節”自然就在正月二十到二十四之間,大多在正月二十一了。

宋朝葛勝仲在《驀山溪·天穿節和朱刑掾二首》裡說:

天穿過了,此日名穿地。橫石俯清波,競追隨、新年樂事。

可見薛寶釵的生日,既可以說是“天穿節”期間,又可以說是“地穿節”期間。

“天穿節”是女媧補天,“地穿節”當然就是補地了。那麼,什麼叫“補地”呢?

“補地”有多種形式,比如警醒壞人是“補地”,生活中幫助他人也是“補地”。

薛寶釵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也在“地穿節”期間,那麼她就被賦予了“補地”的使命。

我們不難發現,寶釵經常做的兩件事,一是警醒壞人,二是幫助他人。

她常常借詩詞諷刺時事。比如螃蟹宴那回,她就作了一首《螃蟹詩》,以諷刺當時的權貴。這其實就是警醒壞人的行為。

當然,寶釵做得最多的,還是幫助他人。而且她做好事不張揚,不圖名利。

湘雲要做東請客,卻又沒錢,寶釵就主動提出幫忙。寶釵讓薛蟠去薛家店鋪了,弄了幾簍螃蟹,幫湘雲辦了一次豐盛的螃蟹宴。寶釵還推心置腹,告訴湘雲不要多心。

見邢岫煙當了棉衣,大冷天只穿夾的,寶釵就悄悄幫岫煙把棉衣取出來。

香菱一直想進大觀園,寶釵就記住了。後來薛蟠外出做生意,寶釵就立刻圓了香菱的夢,帶她進大觀園住去。夏金桂進門後,總欺負香菱,寶釵也主動出來,保護香菱。

就連“情敵”林黛玉,寶釵也憐惜疼愛。黛玉忘情,在宴席上說了《西廂記》裡的話,寶釵就悄悄拉了黛玉,教育她不要讀雜書,以免壞了閨閣小姐的名聲。

後來,她又語重心長,寬慰黛玉好好養病,並派人給黛玉送燕窩去。

其實寶釵是個非常善良的女孩兒,卻被不少讀者誤解成“心機女”。她這樂善好施,不計回報的性格,實際上也是她天生的使命。

​她諷刺時事、警醒壞人,幫助弱小者,為的就是讓這個世道更平坦,這就是她今生“補地”的使命。

紅樓夢:從三個中國傳統節日,來分析薛寶釵的神話使命

總結:

薛寶釵生在正月二十一,這個日子十分特別,因為它和三個中國傳統節日有關。這三個傳統節日,正賦予了寶釵三個神話使命。

正月二十一,正好在“天穿節”期間,這就賦予了薛寶釵像女媧鍛鍊頑石一樣,去鍛鍊賈寶玉的使命。

鍛鍊賈寶玉的目的,是讓賈寶玉成為能“補賈府之天”的繼承人。鍛鍊賈寶玉的方式,就是勸寶玉讀書上進。可惜,她最終沒能完成這個使命。就像女媧沒能把那塊頑石,鍛鍊成能補天的材料一樣,寶釵也沒能把賈寶玉,鍛鍊成能拯救賈家的繼承人。

正月二十一,還是“穿天節”,這就賦予了寶釵要找到帶有“穿天石”的男子,完成“金玉良姻”的使命。

這個男子就是賈寶玉,因為他的通靈寶玉,就是天生的“穿天石”。所以,嫁給賈寶玉,就是寶釵今生的使命。

正月二十一,也在“地穿節”期間,這就賦予寶釵“補地”的神聖使命。

這個使命,給予寶釵警醒壞人,以及濟世助人的美好品格。所以寶釵才會常常諷刺世人,常常低調幫助弱小者。

總之,正月二十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曹雪芹選這個日子,作為寶釵的生日,就是為了賦予她以上三個神話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