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要問哪些非一流大學,卻改了一流的名字?這得從中國高校的歷史說起,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除了小部分綜合性大學,大部分高校都冠以“地名+行業”的名稱特點,隨著1998年高校擴招,很多高校走上了合併、更名的步伐。自此,教育部已經嚴格審批冠以“華東”、“華北”等區域性地理位置的校名,而在這段歷史進程中,一部分二三流高校因為政策照顧等原因,拿到了一批高大上的校名。下面我們盤點一下一批一流校名、二三流實力的高校。

1,華東交通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華東交通大學的校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著名的5所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新竹交大,這5所交大才是國內正本清源的交大嫡系,而華東交大,只是1971年由上海鐵道學院、上海交大機車車輛系部分專業遷往江西南昌而新組建的學校,不論是實力還是歷史,都和以上幾所無法相提並論。但是因為冠以“華東”的大區校名,讓不明就裡的考生以為該校實力甚至超過上海交大。實數一流校名,三流實力。

2,西南科技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光聽這個校名,肯定以為這個學校坐落於成都、重慶這樣的西南核心城市,然而這所學校卻位於四川二線城市——綿陽。它也是2000年由西南工學院和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合併而來,一所二本加一所專科,再加上高大上的校名,還以為其實力超越同省的西南交通大學,殊不知更名之前只是實力非常普通的高校。

3,北方工業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北方工業大學的校名,在名校如林的北京,校名依然不落下風。然而其前身,只是隸屬於中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北京冶金機電學院而已,1985年更名北方工業大學。然而其影響力,也僅僅侷限於有色金屬行業而已,校名高大上,十分唬人。

4,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又是一所佔了首都光的學校,很容易讓大家類比同城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經貿是中國對外貿易界的最高學府,實力超群,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1995年由北京貿易學院和北京經濟學院合併而來,合併之前都是北京的市屬普通高校而已。

5,中國醫科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在國內冠以“中國”校名的大學,既不是行業頂尖、也不是211、985的院校,恐怕中國醫科大學要算一個。其實中國醫科大學的歷史和實力還算不錯,但是因為地理位置、重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其醫學類實力和北京的協和、原北醫、上醫(現復旦醫學院)、上二醫(現交大醫學院)不可同日而語。

6,上海金融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又是一所佔了地域光的學校,其實上海金融學院(現已與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合併,更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本身實力平平,在2003年以前還只是一所專科學校,由於上海國際金融城市的定位,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該校和上海財經大學旗鼓相當。

7,華北理工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作為一所行業類院校,原河北理工學院的地位只能算煤炭行業中的二流,遠不及原同屬煤炭工業部的中國礦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由於河北唐山的經濟快速發展,京津冀一體化進程加速,再加上唐山曹妃甸的發展迫切需要一所高水平大學來支撐,河北理工得到了河北省的大力支持,在建設新校區的博弈過程中,積極爭取到了華北理工大學的校名,這在近幾年嚴格審批高校更名的環境下是非常難得的。從此,至少在校名上就和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平起平坐了。

8,南華、西華、北華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自從原來的實力強校中國紡織大學更名為四不像民辦氣息十足的東華大學之後,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緊隨其後合併、更名南華大學,再加上四川的西華大學,吉林的北華大學,東南西北華終於湊齊一桌麻將了。

9,西南醫科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瀘州醫學院,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更名西南醫科大學。2015年4月成功申請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之後,遭到川大(合併了位於成都的華西醫科大學)的激烈反對,2015年12月經教育部協調,重新掛牌“西南醫科大學”,因此2015屆學生也成為該校歷史上僅有的一屆“四川醫科大學”畢業生。不過從該校實力來看,還和西南這個大區名相去甚遠。

10,南京財經大學

盤點這些不是一流的大學,卻一個個改了十分一流的名字?

南京財經大學其前身南京財貿學院,在南京只能算非常普通的二本,由於沾了財經熱,近年分數線一直水漲船高。特別是更名南京財經大學之後,分數線直逼很多駐江蘇部屬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