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CT结果为“未见异常”。可以多久时间不用担心肺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HONGYANGXI


肺部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最敏感的检查手段。目前公认的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方法就是胸部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

对于有肺癌发生风险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都要进行一个胸部CT检查。 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年龄大于45岁以上,抽烟非常严重,具有肺癌家族史或者有肺部疾病史,或者有曾经的职业暴露史的人群,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应该进行每年一度的胸部CT检查。

对于这样的高危人群,如果一次检查没有发现肺部的病变,特别强调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检查,因为不是一次检查就能完全排除,以后不会再发生疾病。

而对于年轻的,没有高危风险的人群进行胸部检查,如果没有肺部疾病的存在,往往不需要每年进行常规的胸部CT检查。

因此,如果肺部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以后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检查呢,这主要看年龄、职业暴露、吸烟等高危因素有没有存在。如果没有高危因素,可以短期内或者几年内不进行重复的检查,如果具有高危因素,仍然需要提高警惕,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放射科医师。肺部CT结果为"未见异常",可以多长时间不用担心肺癌?看到这个问题,可以感受到大家对肺癌的恐惧。做了CT体检,还担心时间间隔太长了,会长出肺癌来。我每天也会书写很多来做胸部CT体检的报告,每年定期来体检的都不少。如果做过CT确实是未见异常的,那么在半年到一年内不担心有肺癌,起码大部分的肺癌不会长的那么快。如果一年后发现有结节,那么也还是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当然,这个一年的时间间隔前提是,上一次做的CT检查结果是准确的未见异常,是肺内完全看不到结节。而不包括有病变,却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或者影像科医生没有注意到的结节。这是一个肺癌生长的病例,在2016.12月的时候发现小片影,这时候要诊断肺癌真的很难,因为是非常刚开始长的时候,只有一点点的病灶,发现病灶,不要不管不顾。一年半后病灶长大到1cm的结节,这时候是早期肺癌,早期切除预后良好。

所以从未见异常,至少一年的时间间隔不担心长肺癌,就算癌症长出来,ct发现,也是来得及处理的。

很多朋友都问过,胸部CT的体检间隔是多长时间的问题。确实,很多朋友对癌症的恐惧,导致发现了结节,就不断的用CT去复查,半年内都做了好几次,这也是CT检查的滥用。还有一些朋友,发现了肺结节,却不管不顾,两三年后才复查,可惜已经转移了。


我们建议,如果发现肺结节是高危型的,就是影像已经考虑肺癌可能了,就积极的去处理,包括活检或者直接手术切除。如果对于一些结节,不能完全定性,但是有肺癌的征象,可以短期3个月后复查。如果一些结节偏向良性的,可以6-12个月复查一次。对于良性的结节,可以一年查一次。如果完全没有发现病灶,一年一次的体检就可以了。有些专家还建议可以延长到2-3年一次的体检,但是我觉得这个时间有点长了。

因为我遇到过一个病例,他2015.6月做了直肠癌手术,做了胸部CT未见异常,但是2017年6月做了胸片已经发现小病灶了,当时没有处理,2017年12月才又做了CT,发现病灶很大并且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典型的肺小细胞肺癌。2年半的时间,CT从无到有,并且已经转移了。幸运的是,他对化疗敏感,经过治疗后病灶小了很多。


小影大夫


如今肺部CT在体检中逐渐普及,也正因为此,肺部小结节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很多早期肺癌通过肺部CT及时发现。肺部CT结果为未见异常,是不是真的无异常,毕竟不同的医院CT设备、医生的阅片水平都有不同。比如一些基层医院还在用最老的单排CT,分辨率较低,而如今大部分医院已经使用64排,128排CT,能够发现肺部更细微的病变。

另外,医生的阅片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最好将肺部CT片带至综合性的三级医院或者肺专科医院请专家会诊看看。如果确实肺部CT无异常,多久不用担心会出现肺癌呢?一般来说,癌细胞从发生变异到形成细胞团,至少需要2-3年时间,而通过肺部CT能表现出来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不过,不同的个体肿瘤生长速度不同,不同的细胞类型,不同的分化程度其生长速度也不一样。比如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细胞倍增时间短,生长快。所以,多久不用担心,这个没有绝对的时间。一般来说,每年做一次肺部CT对人体基本无害。如果年龄轻,没有任何高危因素,也可以2-3年做一次。而有高危因素的人最好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高危因素包括45岁以上、长期抽烟或者被动吸烟、长期接触粉尘或者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化工原料或化学物质、既往肺结核或者支气管扩张而使得肺内出现疤痕。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个是老生常谈了,首当其冲肯定是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雾霾天及高污染地区出门戴防霾口罩。远离接触致癌因素的职业,加强职业防护;烹饪时打开抽油烟机。平时加强锻炼,增加肺活量,增强体质,不熬夜疲劳,生活作息规律,保持乐观心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体检,如果发现有肺部小结节,要按肺结节治疗指南规范复查。曾经有个同事,单位体检发现肺部有个片状影,找了几个专家阅片都认为是机化性肺炎,抗感染治疗并建议定期复查。五个月后复查CT发现片状影增大,手术治疗后病理为肺腺癌I期。所以,肺部有结节,规范复查很重要。如果胸部CT未见异常,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可以1-3年体检一次并复查胸部CT。


胡洋


这个是很准确的放射科的范畴,杨大夫来回答下。

回答问题前,先要明确包括CT在内的的检查结果是怎么来的。只有明确这个,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

CT的结果,第一是做出来的,第二是放射科大夫的眼睛看出来的。

第一个环节:貌似差不多的CT设备,做出的图像可以千差万别,但要想尽量的少漏诊,误诊,高清,薄层的CT原始图像,加上合适的后处理,才是基础。这也是放射科质控,要做的内容之一,没有合格的检查,就无从谈起合格的报告。

第二个环节:放射科读片,有了第一环节的保证,放射科大夫的水平蒋直接决定CT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放射科大夫的水平怎么来的,经验,专注,专业知识积累,不停的自我学习,迭代知识,与临床大夫的交流等等,都会对自己水平起到正向作用。如此,一个优秀的放射科大夫出的报告才是相对可靠的。



假如具备上述两点,此时CT的结论是无异常,又假如是增强扫描的结果。注意是增强扫描,因为平扫会漏掉一些信息,尤其是肺门,纵隔等部位。

提问者关注的是肺癌。

如果是肺癌高危人群,仍然需要年度低剂量CT筛查,具体年龄和危险因素可参考本人之前的问答或文章。这种筛查可查出多数早期肺癌,但对小细胞肺癌,可能无效,因为这种癌可发生在筛查间期,一发现就是晚期。



如果不是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CT筛查,有无必要,目前并无证据支持。

假如不具备先前设定的两个条件。问题可能会很严重。比如笔者很多次发现外院报告无异常的CT上,有中央型肺癌!或者是肺血管病变等等。甚至一些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早期肺癌,因为CT扫描图像质量问题而被漏掉,当做无异常。

这时,事情就另当别论了。


放射科杨大夫


肺部CT结果为“未见异常”不能完全排除肺癌。

我们知道,癌有大小之分,大的直径有几十厘米,小的可以是一个癌细胞。通过CT能够检查出一般各种类型的癌,但是对于早期癌、原位癌的未必能够检查出

另一个方面,CT成像基本原理是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就像把面包切成一片一片后来看。这个厚度可能比较厚,也可能比较薄,与CT排位、操作有一定的关系。如果CT扫描的层面恰好比癌灶厚,则可能检查不出来

再一个方面,CT的诊断是检验科医生通过阅片后作出的,这个结果的准确性与阅片医生的资历、知识储备有密切关系。

如果肺癌在CT上成像不明显,医生水平有限,则可能漏诊。

因此,即便肺部CT为“未见明显异常”,也不能100%排除肺癌的诊断,这与癌灶大小、检查的仪器、阅片医生的技术都有关系。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群来说,如果肺部CT结果为“未见明显异常”,几乎可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不用过度担心。但是,对于长期大量吸烟、长期不明原因咳嗽、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身体他处有癌症的人,肺部CT未见异常后需要注意下列建议。

  • 长期大量吸烟: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胸部X线检查。
  • 长期不明原因咳嗽:建议每季度复查一次CT,直至找出病因,或咳嗽停止。
  • 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出现咳嗽、消瘦、盗汗等表现时,及时就诊。
  • 身体他处有癌症:根据他处癌症的性质定期复查。
当然,除了上面的信息以为,最重要的的一点,建议所有人戒烟。

普外三角针


ct结果提示未见异常,说明可能没有明显的问题,但不等于真正没有问题!!我们试过一个病人在妇幼保健院做的ct提示炎症,其实我们作为专科医生一看就知道已经是一个肺癌了,但由于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对胸部疾病没有经验,才怀疑是炎症,导致一年后患者肺部肿瘤明显增大,才来我院手术,确诊是中晚期的肺癌。

这个病例让我觉得特别的可惜。所以建议做ct要注意,尽量去综合性医院检查,因为他们有相对丰富的诊疗经验。

请重视良心医生的忠告!享受幸福健康的人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了解更多防病知识。欢迎评论,转发[抱拳][抱拳][抱拳]


王继勇医生


随着体检的普及,以及防癌筛查越做越多,很多人都会去做体检。很多人已经都知道了,想要筛查肺癌,做普通的胸片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胸部高分辨的CT检查。

CT结果未见异常,首先我们要肯定是不是真的没有发现问题。有的机构,拍摄的片子质量一般,而且放射科医生的水平良莠不齐,最好是去一个综合性医院或者胸科专科医院检查,如果真的是未见异常,那就可以放心了,说明肺上面没有问题,没有肺癌。

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45岁以上,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或者长期接触石棉等职业的工人,目前的指南建议,每一年左右,要做一个胸部低剂量的CT检查。所以,如果这次没有问题,那么就等明年再复查一个CT。

平时要注意什么

大家都听说过养胃,其实肺也是需要养的,首先第一点,戒烟,不管是一手烟还是二手烟,都要戒掉。不管何时,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戒烟越好。戒烟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肺病的发病率。

第二,多多呼吸新鲜空气。经常去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有利于肺部健康的。

第三,定期复查。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个肺部CT。对于普通人群,不必那么频繁,听医生的医嘱就可以了,一般可以2至3年复查一个。


普外科曾医生


纯属看到肺部CT结果为“未见异常”,你还没完成整个看病流程,不能得出任何有代表意义临床诊断!

没几个医生会光看影像科拿出来的肺部CT结果报告单的,哪怕是“未见异常”,都会拿出片子再重新读片,不是说影像科医生出的报告就一定不对,而是拍片和读片跟医生主观判断关系很大。

专科医生往往在拿到患者的片子以后,都要在重新读片基础上,再反复确认你是否有其它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还要结合其他检查报告,才能做出最后诊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去看病挂完号,医生开完检查报告后,让你等报告出来以后再复诊的原因,专科病还是要找专科医生来看,会更专业!

同时,拍片还要注意一点:不要偷懒,投机取巧!

拍片跟影响科医生本人水平可以说是正相关的。我们说读片读的有点问题了,还有专科医生可以及时纠正,但是拍片没拍好,这个是无法挽回的!

但是随着看病难,拍片排队更难的现象更加突出,有一些影像科医生看到了一条财路,私底下私自预约患者在他值夜班时候前来拍片,不需要排队还不需要挂号,同时还会给患者打折优惠,将拍片收入收为己有,前两年我就听说有一家医院一位影像科医生被患者告了,因私自出报告,开始以为只是简单体检,结果后来因自身水平有限,没仔细观察,造成患者癌症误诊!所以,不管是你私自找影像科医生拍片,还是影像科医生私自接单,对双方都是有风险事情,切勿为了节省时间不按正常程序排队!

一份影像科报告签发,必须由一个报告医师和一个审核医师共同签字完全的。而一般现在做检查的都是技师,医生才是负责写报告的,而技师是没有资格出具诊断报告单的,因为其大部分只是持有影像技师证但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


医学小侦探


问下我这个什么意思。医生说问题不大。也没有让我复查。我感冒之后咳嗽了一个多月。


动漫小铺


小影大夫您好,您能帮我看看这个诊断报名吗?这是今天在长沙湘雅医院cT扫描的报告单,右肺中叶,下叶小结节,Lu一RADs2类,是什么意思,不会转化成癌症吧?需不需要手术切除什么的,麻烦您在百忙中抽空帮我看看并回复,好吗?谢谢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