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舉人.探花.進士.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封華


舉人是什麼?明清時代,京城以及各省的省城舉行一種考試叫做鄉試,通常三年一試,一般是在子、卯、午、酉年舉行。又考期通常在農曆八月時舉行,因此鄉試又名"秋闈"。其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和進士出身的各部院官擔任。

通過這個鄉試的考生,便是舉人。考中舉人,不僅可以參加全國性考試,就是會試未能取中,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好,以這個舉人來論,你什麼學歷可以與之比擬?你有清華北大的學歷就能做官了嗎?要是這麼想你就秀逗了。在全國各地,幾乎是任何一個地方,想做官,哪怕是一個芝麻綠豆官,學歷這種玩意,都是擺在牆壁上供認參觀的虛無之物,什麼樣的人有做官的資格?你難道不懂?

大家都聽說過范進中舉,范進其實啥關係也沒有,老丈人就是一個個體戶,可是他參加科舉那麼多年,一旦中舉,34年的折磨摧殘,34年的忍辱偷生,34年的辛酸,都賺回來了,你說值不值?很多人認為是值的——因為在若干年後,天下的讀書人,就完全喪失了這個機會。

所以當下的高學歷學子,就連一個舉人都比不上,就不用談什麼進士探花狀元了。

實際上,當下還是有一種考試,與以往的科舉考試有些類似之處的。但是這種考試,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根本上的不同,那就是背後的競爭,更勝於考場上的測試。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大多數此類考試,都是打槍的不要,悄悄地幹活。

如果把這種背後的東西忽略不計的話,那麼可以說,那種考試的勝利者,是可以稱之為舉人的。當代古代舉人出來是直接做官,而在當下,一般是從科員辦事員做起。但是不要緊,我們說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那五個字:背後的競爭。如果你在這五個字上能穩操勝券的話,不要說啥探花狀元,一切都不在話下。

大家知道不?最近捅出來一個,20幾歲便已經是鎮黨委書記、正處級,四年後當上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成為當地最年輕的廳級幹部,結果到2014年便被查了,說是有問題。試想一下,他是怎麼混到這個職級的?難道真是年輕有為?如果他去參加科舉考試,能拿探花還是榜眼?能中進士還是舉人?依我看,是啥也中不了的。

不得不說,古人的科舉制度,多少還是有點公正可言的。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古代舉人.探花.進士.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題主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將舉人、探花、進士、狀元和現在高考制度下的學歷進行對比,看看一一對應什麼學歷。


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兩者沒有對比性,因為科舉的功名從來就不是一個學歷的概念,用科舉來對比高考,是十分滑稽的。

1

如果非要對比的話,我們首先從讀書學習開始說起。

在現代,孩子的入學率非常高,九年制義務教育還免費,所以,基本上人人都可以進學校讀書學習。

而在古代,理論上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但是能夠讀書的,基本上都是家裡條件比較好的,貧苦人家是沒錢進學校的,遠的不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文盲率達到80%以上,能認識幾百個字就不算文盲,標準就是這麼低,所以,古代社會的文盲率絕對在90%以上,元朝更慘,文盲率超過95%。

2

看到這裡,我們還怎麼比!

我們接著說,古代的科舉制度,並不是人人都能參加的,首先,性別上,女人先天就與科舉無緣(太平天國那幫假道學除外),以明朝為例,對科舉考試審查非常嚴格,上查三代一點不誇張,商人的社會地位最低,所以商人和他的子孫後代是沒有資格參加考試的,最多花錢捐個小官,一輩子就這樣,沒有上升空間。

另外像什麼犯人、娼優、僧道等亂七八糟出身的,直接pass掉,斷了你的讀書夢。

如果你的身世清清白白,那麼恭喜你,你可以踏上漫漫科舉路了。

3

我們現在考試,大概分4次,中招、高考、考研、考博。

在古代,考試分六次,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前三者是確定資格的,後三者屬於正式的科舉。

從入學到中秀才要走三步,縣試、府試、院試,縣試、府試每年都舉行,在你戶籍所在地的縣和府考試,今年不行,明年再來,反正考試成本也不高,最多花點路費和食宿費,過了縣試、府試,就叫做童生,考中了童生才有繼續考試的資格,你以為童生很好考嗎?五六十歲考不上童生的大有人在,清朝,全國的童生大約200至300萬人。

院試三年一次,要在省城裡舉行,錄取比例10%左右,考中了就是秀才,也叫生員,第一名叫案首,考中了秀才就表示你有了參加正式科舉的資格了。

中了秀才,就意味著你被統治階級接納為預備隊了,秀才是有功名的人,可以享受見官不跪,受審不受刑,免稅田,免徭役的待遇。

《同福客棧》中呂秀才被李大嘴敲詐稅銀,很明顯李大嘴是違法的。

清朝秀才總共46萬人,清朝的人口為一億到四億之間,晚清時突破四億,260多年間,億萬人口的清朝產生了不到50萬的秀才,2018年全國高考人數975萬,零頭都不到,我們還怎麼比較。

如果考不中,不好意思,三年後再見。

4

那麼舉人是什麼概念呢?

每三年的秋天,在省城的貢院舉行鄉試,就是傳說中的“秋闈”。對於古人來說,到省城去一趟,夠吹一輩子牛了,考上舉人後,省裡派人下通知書,偏遠地區,一個縣有一人中舉,就已經是教化有方,夠縣太爺吹一陣子牛了,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我們最熟悉的就有唐解元唐伯虎。

整個清朝260年,產生了15萬舉人,一年也就600多個,每年從全國幾億人中選600人,這是什麼概念?明朝時期,全國共兩京十三省,每個省錄取135人,全國也就兩千多人,清華在各省的招生,2016年,全國11個省超過130人,北大10個省超過130人。

舉人真的不好中,我們再也不要再嘲笑范進了,《范進中舉》現在看來不是笑話,那是個勵志故事好嗎!

中了舉人,也就正式踏入官老爺的行列了,雖然官不大,也就七八品吧,相當於現在的副縣長之類。這絕對與普通老百姓有了質的差別,縣太爺在古代老百姓眼裡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中了舉人,好處那就多了去了,除了繼續享受秀才的待遇,在地方被尊稱為舉人老爺,有候補縣官級的實缺的,如果舉人犯事兒,是不能用刑的,就像我們現在的人大代表,必須先免除代表資格,才能批准逮捕,地方的鄉紳都會來拍馬屁的,范進剛中舉,就有人送銀子上門了,現在知道範進為什麼瘋了吧?

5

剛剛中舉的老爺們,還來不及happy呢,就要收拾行裝進京準備來年春天的會試了,也叫做“春闈”,路費不用擔心了,一般朝廷都會補貼路費。

禮部組織考試,這個考試難度就更大了,因為只要是沒有當官的舉人,無論是哪一屆,都可以參加會試,所以,競爭是相當的激烈,明朝時期經常有4500人參加會試,錄取率7%左右,也就是大概350人,要連考三場,每場三天,很辛苦的,暈倒在考場很正常,通過了會試考試,就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前十名稱為元魁。

會試結束後,就要參加科舉制度最高級別的考試了——殿試,皇帝在大殿上,對錄取的貢生進行策問,有時候是委派大臣主持,殿試一般不會淘汰,只會重新排排次序,也就是定下三甲。

第一甲:狀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進士出身:大約50—60人。

第三甲同進士出身:300人左右。

一甲三個人立即授予職務,狀元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編修。

考中進士,最慘的就是分配到地方當縣令,而舉人能在退休前當個縣老齡就是燒高香了。一般來說,一個進士再窩囊,在地方混個五品知府退休是沒問題的,大部分的進士,幹個一二十年,當個布政使算是平平的,能力強的,當個巡撫,如果進中央的話,混的不錯,追封三公三孤或者太子太師少傅也有可能,也就是說,中了進士,大概率當個省部級是沒問題的。

我們現在的高考狀元、高校畢業生真的不好和古代的科舉比較,因為這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時代。

不過,在古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絕對是至理名言,而在現代,成才之路千萬條,不一定非得靠讀書、升學、入仕這條道路,但是,多讀書在任何時代都是沒有錯的,只能說,我們遇到了一個好時代。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這是隋朝以後各王朝設科考試,用以選拔分科取士而得名一一科舉。清光緒31年(1905)開始推行學校教育。下面以明清科舉制為例:

🍁①舉人一一三年一次的八月,於省城(鄉試)考試,由朝庭派員″監臨″。資格考生為″生員″(庠生,俗稱″秀才″)、監生。

🔥 鄉試取中者統稱為舉人,俗稱″孝廉″。前五名世稱″五經魁″,第一名為″解元″。舉人可任知縣、教職(府、州、縣學官)。

🎯 ②進士一一會試後的五月所舉行的″殿試″,後改為四月二十一日,起初於天安門外,後定太保和殿舉行。皇帝主考,親王、大臣監試,大學士、部員閱卷。資格考生均為″會試″考中者一一"貢士″(其中第一名為"會元″)。

🌹 進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各為″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後取並列倆名),第三名為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 從童試(非科舉)、鄉試、會試、殿試的考試內容有一一經、史、時務、八股文、試帖詩。

👲 ″舉人、探化、進士、狀元″是科舉制度中的仕官糸名稱。體現的不是學位、學歷,所以相當於什麼學歷,是一種造作,沒有可比性!

🍀🍀👫👫🌻👲👲☀🌴🌴








全峰山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漢代,進士科舉制度始於隋朝,成制度於唐,宋。

一,縣試。考中者為秀才。這是為正式科考做基礎。

正式科考分為三級:

二,鄉試。在省裡舉行,每三年一次。考取者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亞元。

三,會試。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考取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四,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貢士資格者參加。考取者稱進士。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進士一般已具備做官資格。

如果放在今天,那麼,鄉試相當於現在的高考或大學畢業考試。貢士相當於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生。

會試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參加者起碼應具有大學以上水平。

殿試相當於從已考取的優秀公務員中選拔最優秀者,以備擔任較高級的職務。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科舉制度就是古代選取當官的人才的一種方式。考試開始到結束獲得的身份分別是: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

相較於現在是什麼身份,我們可以做簡單的對比,雖然不恰當但是可以更直觀得了解科舉制度:

以清代科舉為例。

通過童試的稱童生,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

通過歲試的稱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學士。

(有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資格)

通過鄉試的稱舉人,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可以面試參加公事單位)

通過會試的稱貢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

(在一些地方可以直接入職公務員)

通過殿試的稱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後。

(直接進入某些領導崗位)


BecauseSSlike


這個問題有必要跟你詳細介紹一下,狀元,榜眼,探花和舉人的區別!古代科舉制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末瓦解!古代科舉制度大致如下: 1、縣級考試也叫“童試”,考中的人稱為秀才。2、省級考試,也叫“鄉試”,中著為舉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3、國家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中者稱貢士。3、經皇上親自監考,這級考試叫“殿試”,中者稱貢士,前三名為鼎甲三元,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其他進士稱“進士出生”。考進進士,就等於獲得了國家承認有編制的官員!其實如果非要排學歷,其實不好排,因為古代考試和學習制度跟現在出入很大!狀元,榜眼,探花相當於現在的北京,清華大學的學霸,舉人相當於一般的二本和一本畢業生吧!


淚花朵朵開


古代科舉是不是培養而是選拔人才的制度。古代如果考上舉人就相當於擁有了現在的縣處級待遇,如果非要說學歷的話大致相當於清華北大,因為舉人三年一考,每省(看人口,文化水平)兩百名左右。而一甲狀元榜眼探花相當於現在全國公務員考試的前三名,擁有未來當總理政治局常委的資格並進行培養,並且擁有司廳級待遇


1啊米豆腐1


不請自來,見諒!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科舉。“科舉”是一個含義豐富複雜、具有動態特徵的詞語。廣義的科舉指分科舉人或設科取士,約略同於貢舉,起始於漢代;狹義的科舉指進士科舉,始於隋朝。科舉制的諸多特徵是經歷漫長的過程才逐漸形成的,但要定下一個起始年代,必有標誌性的創制,而真正具有標誌性意義且與歷史上“科舉”一詞相符合的,只有隋煬帝創立進士科這一歷史事件,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科舉分為六級,分別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探花,榜眼,狀元,其中後三面三個為同一級。即通過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分別獲得不同級別。

現在說一下現在的學歷。學歷,指曾在學校結業或畢業之後得到的一紙文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指最後也是最高層次的一個學歷證書,已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擁有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瞭解完了科舉制度和學歷之後,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概念沒有可以比較的涵義。科舉制度是一種逐步提升社會地位的渠道,經過層層篩選,逐步變更身份,最終的目的是入仕,所以科舉制度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而現在的學歷則是證明你有一定的能力或技能水平,而不是身份的變更,若想入仕,則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


歷史閒賦者


古代的舉人,探花,進士,狀元其實更像現在的公務員,再直白點說,秀才就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當你成為了秀才,才有資格去當官,也就是現在的只有是大學生才有資格考公務員一樣。

舉人就是科級幹部了,進士至少也是個市級幹部,至於探花,榜眼,狀元,省部級幹部打底吧。

所以還是不一樣的。


一個創業show


現在的高考是選拔知識型人才,為做業務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古代的科舉考試旨在選拔官員,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二者不好作比較。

古代科舉制:先考秀才,秀才考舉人,舉人考進士。進士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