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藝術的界限是什麼?科學與藝術是對立的嗎?

tiantinligong


科學是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現。

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

貌似獨立 卻大有交集。二者相輔相成 不可缺


舞媚美妹


科學的定義: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源於社會實踐,通過實踐形成真理。

藝術的定義: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它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是藝術家知覺、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藝術也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在社會生活尤其是人類精神領域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通過各自的定義來看,我個認為科學與藝術之間是不存在界限的,也不是對立的關係,相反我認為科學與藝術之間是屬於相輔相成的關係。

比如說歷史上偉大的藝術家達芬奇,但同時他還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把科學和藝術進行了完美的結合,科學是理性的,藝術是感性的,,兩者完美的結合才是最好的,科學加上藝術也許就是奇蹟。

在比如說尼古拉特斯拉,偉大的科學家,被稱為最接近神的男人,他的很多發明更是科學的藝術,電的藝術。


半邊黑桃


關於科學與藝術,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在主編的大型畫冊《科學與藝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中說“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學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於自然現象的普遍性,是人類對自然現象的抽象和總結,適用於所有的自然現象。它的真理性植根於科學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學家和整個人類只是這個外部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藝術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於整個人類,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儘管科學的普遍性和藝術的普遍性並不完全相同,但它們之間有著很強的關聯。因此,科學和藝術的關係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聯的。”起源的角度說明科學與藝術本是同根生,後來隨著學科的分化才走上不同的道路;科學與藝術之發展都試圖進行有條件的、謹慎的創新;在歷史上兩者共濟進化,譜寫了人類文明的壯麗篇章;科學理論的選擇從內部和外部都受審美原則的支配;作為生成與組織原則的對稱性,是科學與藝術最主要的共性所在,對稱性對於理解科學與藝術至關重要。

藝術美感在科學創造中往往能給人們意想不到的啟迪。特別當你在科學創造過程中遇到困難,思路受阻,百思不得其解時,某些藝術美感的啟示,能使你茅塞頓開,接通已經失掉和忽略的線索,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繫,促使你浮想連翩,觸發靈感,使難題迎刃而解。

科學與藝術的互動關係是伴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同時科學與藝術是發展也是行影相隨的,藝術需要科學的眼光來創作,科學指導藝術的發展,藝術為科學提供了服務,藝術與科學的關係既是互動的,又是相互依存的,藝術離不開科學,科學也少不了藝術,藝術時刻都發生,是永恆的。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科學與藝術的交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已成為當今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特徵之一。藝術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藝術的深層哲學思考也越來越深入。對於藝術的哲學思考,我個人並沒有太獨到的見解,一直都在努力的探索著和追尋著,什麼是藝術,什麼是哲學,這個概念非常的抽象,很難理解,藝術與哲學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到底裡面有什麼聯繫呢?這樣的問題似乎也引起思考過,一直沒形成系統的東西,但現在社會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很難讓人跟得上,藝術的發展也呈現了非常繁華的局面,這讓我發現了一些東西,看到藝術和科學的跟緊密聯繫,工業化的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創新,就是所謂的學科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需要藝術設計,藝術規劃,他們之間就形成一種互動關係,形成一種彼此依賴關係,科學的進步,對藝術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藝術進行了思維的導向創作,一個科學的產品,必須要有藝術的成分和藝術設計畫在裡面,這個方面是從產品的外觀來分析,科學是服務人類的,科學的產品也是一樣,藝術是也是一樣,科學的產品是按照個人的生活需要來定製的,是用科學的方式加工製造出來的,同時也是藝術設計的結果,這個過程也是藝術思維指導的過程,如果沒有藝術的思考,沒有對產品造型的理解,沒有通過藝術抽象思考,那麼製造出來的科學產品就可以和我們生活所需求的不一樣,那就是不科學了,不是藝術了。打個比方,製造一個電視機的形狀你不可能製造成航空母艦的形狀。製造一個手機的形狀也不可能搞成大炮的形狀啊等等,當然我這裡是指得是體積和重量。藝術設計是要人性化的,是和人的需求結合在一起的,這樣才能讓人接受,這都是根據他們的內在聯繫,組建的位置的擺放來進行組合的,而這個過程就恰恰是藝術設計的過程,是藝術思考的過程,是藝術與科學互動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藝術設計往往提供的一個形象,或者是構架,或者是模板。也可能有更深的藝術化。一般的情況是這樣的。

藝術和科學的互動關係,在過去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過論述,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有些專家和有些記者又在媒體上做了進一步的闡釋,認為“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是21世紀藝術發展的大趨勢。”“與科學結合,有利於克服藝術家個人的‘情感偏向’”,“有利於藝術家介入社會、介入生活,全方位地表現和反映社會生活”。是不是“大趨勢”現在還不敢說,至於怎樣“融合”更有待討論。但是,說到“克服藝術家個人的‘情感偏向’”,卻反映出目前被說得比較熱的“藝術與科學”這一個話題在認知上存在著一些誤區。

吳冠中先生說:“科學揭示宇宙的奧秘,藝術揭示情感的奧秘”,基本上把科學和藝術的各自特性說得比較明白。因為藝術家和科學家之間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方式,藝術家的“情感偏向”,正是科學家所要克服的,也正是科學家所要學的,一個優秀的科學家,他是思維應該是一位藝術家的思維,感性和理性的結合,抽象和具象的綜合考慮,生產和設計出來的產品可能就更加的人性化了,更加的適合我們的需要了,就更能體現科學和藝術的深層互動關係,如果藝術家在發揮“情感偏向”的同時,那藝術和科學具體結合起來,就象一個室內設計師在裝修的同時把裝飾的材質材料,性能,效果,安全考慮進去一樣,把藝術和科學有效的結合起來。這樣的話我想應該是一種綜合知識的結合和優秀智慧的運用。有一種說法“科學與藝術追求的目標都是一種普遍性”,科學追求的目標是真理的普遍性,藝術追求的目標是情感的普遍性。他們之間追求的都是一種認可,一種讓人們接受的普遍性,科學的真理有一定的標準,它的普遍性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並被人們普遍地接受;藝術的情感也許沒有什麼沒有標準而言,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都不一樣,但是他們所進行的都是最廣泛對象的活動,他們的目的都是努力的讓人接受。不過藝術的普遍性則是通過模糊的審美認識被人們廣泛地接受。科學的普遍性是通過客觀的真理顯現科學的共性;從而也讓人廣泛的接受。

關於藝術與科學的哲學思考,藝術與科學除了有互動關係之外還有哲學關係,他們就是哲學的關係,是哲學思考的關係,他們是同時進行的,同時發生的,上面我也提到過,藝術和學科是形影相碎的,誰都離不開誰的,有科學的出現就存在著藝術,有藝術的地方就有科學的成分,這可能絕對了一點,但是也並不誇張(當然這個也可以反駁為那宗教藝術是什麼呢?也算是有科學的成分在裡面嗎?我說有,他們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就是用科學的思想在進行指導,否則是不可能完成的,科學是一門規律性,所以只有遵循他我們才得以開展活動,進行實踐。)那麼就有藝術與科學的哲學思考,科學的進步是藝術發展的標誌,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看看他們的藝術發展情況就可以推出他們科學技術水平,在歐洲,藝術是非常發達的,科學技術也是非常進步的,法國的巴黎,英國的倫敦,他們是藝術是世界上有名的,同時他們的科學技術水平也是非常發達,做為工業革命主要國家,英國、法國、德國,他們的藝術在世界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就引起哲學和藝術的思考,用哲學的眼光看帶,用唯物辨證主義和方法論來看待,來思考。科學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必然推動了藝術的進步,藝術的發展。這是一個很好理解的邏輯思維,非常的通俗,想一下就知道了,但是哲學思考,用哲學來思考就不那麼一定了,我上面的所進行的論證也許不夠能證明哲學與科學的關係,但我想應該也有一定的道理,哲學與藝術、科學的關係也應該是緊密聯繫的,哲學的思考的越深入就能更好的理解藝術與科學的關係,科學與藝術的進步,發展也就越能促進哲學的思考。

總上所述,藝術與科學的互動關係哲學思考是相互聯繫的,科學的進步促進藝術的發展,對藝術提出新的要求,藝術的發展也對科學起到了指導作用。藝術、科學、哲學、這三個是連在一起的,思考起來三個都要涉及到的。


不太藝術


藝術美感在科學創造中往往能給人們意想不到的啟迪。特別當你在科學創造過程中遇到困難,思路受阻,百思不得其解時,某些藝術美感的啟示,能使你茅塞頓開,接通已經失掉和忽略的線索,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繫,促使你浮想連翩,觸發靈感,使難題迎刃而解。

科學與藝術的互動關係是伴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同時科學與藝術是發展也是行影相隨的,藝術需要科學的眼光來創作,科學指導藝術的發展,藝術為科學提供了服務,藝術與科學的關係既是互動的,又是相互依存的,藝術離不開科學,科學也少不了藝術,藝術時刻都發生,是永恆的。


大菠蘿ART社區美術


科學與藝術最大的界限(或者說區別)在於對待事物的態度。

如何去理解呢?我們可以舉個有些穿越感的例子想象一下:比如達. 芬奇和達爾文有一天都見到了美麗的蒙娜麗莎本人。達. 芬奇被眼前這個美人的音容笑貌所吸引,被她高貴不凡的氣質所激發,產生了要將蒙娜麗莎的美麗凝固在畫作中的創作衝動。但達爾文面對美人可能就是另外的想法:她這人很有趣,她生成這個樣子和父母的遺傳有多大的關係呢?她看起來似乎懷孕了,她懷孕後心理會有哪些變化呢?生理上又會有什麼化學反應呢?.......

再比如大詩人白居易在一片荒草古道旁與大藥植學家李時珍不期而遇,面對野草荒城,白居易吟出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千古名句。而李時則正淺蹲在野草身處,聚精會神地在野草中辨識著它們的根莖花葉,記錄下它們的品性形源......

上面這些看似荒誕的例子正說明了科學和藝術在對待同一個事物態度上的不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態度上的不同,正是因為我們人類思想的多元化:有物質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有求真的需求,有求善的需求,也有求美的需求。

因為有了不同的需求,就有了不同的態度,也才產生了科學和藝術在思維模式和表現形式上的區別。

科學的思維模式中很少會有情感和意志,而更多的是抽象思考和邏輯推理。在表現形式上是在混亂的事物中尋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和條理,並推演出關係模型,並用這個模型再去分析不同的個物,並循環往復,不斷前進,揭示的是宇宙的奧秘。

而藝術不推求事物之間的內在關係、條理和因果,所以在藝術的思維模式中就不會有科學中的抽象思考和邏輯推理,更多的則是情感和個人意志的表達。在形式上雖然有不同的藝術表現,但都是作用在人的情感和心理的精神領域,揭示的是喜、怒、哀、樂、悲、恐、驚這些情感的奧秘。

科學雖然和藝術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兩者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對立統一的,即都是統一在我們每個人的頭腦裡面。

我們知道達. 芬奇不僅僅是一位藝術大師,同時他在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建築學等領域也都有顯著的成就。還有前面提到的著名的藥植學家李時珍,也曾詩興大發,寫下過“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的詩句。

還有我們每天生活中見到的那些矗立著建築,飛翔著的飛行器,使用中的大小電器,帶給我們快樂的樂器和運動產品...... ,每一樣也都是科學和藝術的統一體。

科學和藝術就好比是上帝創造的亞當和夏娃,雖有很多不同,但卻不能分割,只有統一在一起,才會繁衍出燦爛的人類文明。





德國諾亞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藝術和科學的概念稍作梳理。不然討論起來可能會雞對鴨講,莫衷一是。

廣義的藝術是人通過技術行為和物質媒介,製造感官可直接感知的具體形象(不是具象),以導示無形的精神指向,獲得精神的體驗和滿足。

廣義的科學應當是指-----人為了自身的存在發展,在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人自己)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產生的所有的理論和實踐的知識體系。在這一概念下,實際上藝術也在其中。 。所以自藝術誕生起(別問什麼時候誕生的,我也不知道,但是一定會很早,推測很有可能和科學一樣誕生於人類的產生),一直緊隨緊伴科學的發展,他們也從未相互遠離,而且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藝術的目的具有形上的性質,而這方面向來多和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藝術表達所藉助的媒介材料具有形下的性質。而這向來多和自然科學相結合的。另外即使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也只是人所做的方便劃分,也並非完全對立,也是相互有別而又交融結合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從藝術誕生至今,所有的藝術都是與科學結合的,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實例。所有的科學產品都能夠成為藝術的內容或形式。所有的科學產品最終也成為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實例。以上連用了四個“所有”,沒錯,就這麼絕對,包括古今中外所有的科學和藝術,不如此表述就不夠準確。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應當是由於科學、藝術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分工、學科細化所帶來的疑問。學科細化是精深研究的必然選擇,但並不意味著這種細化是孤立的、割裂的,學科細化要充分發揮作用則必須是綜合的,渾融的。研究是分解過程,應用是組合過程,研究是為了應用,應用須藉助研究,無法混淆,也不能割裂。


仁雲莙時代藝術


科學是理性的,客觀的,是研究物質的,藝術是感性的,主觀的,是表達精神的。

舉個例子,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有理性跟感性之分,西方人繪畫,用科學的態度去研究繪畫,研究造型,透視,光影,非常嚴謹,這就是寫實油畫和超寫實油畫,畫的比照片都細緻,你能說這不是藝術嗎。東方繪畫以水墨為主,通過寫意來表現主題,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總之各有所長。

總之,科學是為藝術服務的,科學的發展使藝術之花綻放更久,具體一點的例子,以前油畫都是蛋彩畫,蛋清加礦石粉加動物皮膠,後期才有了標準的油畫顏料,再後來又出現各種各樣的顏料,像丙烯這樣的萬能顏料出現不過幾十年,還有過去稀釋顏料用松節油,刺鼻性氣味很大,現在都換成了無味稀釋劑,攝影技術的發展讓繪畫愛好者足不出戶可以畫遍天下美景。

藝術可以表現科學,比如說你的作品可以畫一下高科技的東西,科學也可以加入藝術的元素去展示,比如一架戰鬥機或者機器人做的非常炫酷好看,也是一種藝術,但藝術完全去表現科學,或者反之,就失去了價值觀賞性,藝術跟科學永遠是對立共存的。總之不能違背自己發展方向。

忘了哪個人物曾說過:我們現在努力發展科學,就是為了後代更好的學藝術


大魚油畫


即有藝術又有科學的東西才會完美

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藝術,例如詩歌、繪畫、音樂等等,用創新的手法去喚起每個人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深藏著的、已經存在地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問月》中寫道: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公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年後,蘇軾(公元1037-1101年)作了《水調歌頭》,他寫道: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在詠誦這些詩的時候,它們的相似之點和不同之處同樣感動著讀者.儘管李白、蘇軾生活的時代和今天的社會已經完全不同了,但這些幾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詩在今天人們的心中仍然能夠引發強烈的感情共鳴.

同樣,我們現在閱讀莎士比亞的著作,或者觀賞莎士比亞的戲劇,不論是原文或譯文,也有著和幾百年前英國的讀者和觀眾相似的情感共鳴.

情感越珍貴,反響越普遍,跨越時空、社會的範圍越廣泛,藝術就越優秀.

科學,例如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對自然界的現象進行新的準確的抽象,這種抽象通常被稱為自然定律.定律的闡述越簡單、應用越廣泛,科學就越深刻.儘管自然現象不依賴於科學家而存在,但對自然現象的抽象和總結實一種人為的,並屬於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和藝術家的創造是一樣的.

在科學中,人們研究物質的結構,知道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構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合電子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中子組成,質子、中子又由夸克組成等等.人們認識了物質的基本結構,進而去認識世界和宇宙.

科學技術的應用形式會不斷髮生新的變化,但其科學原理並不隨這些應用而改變,這就是科學的普遍性.

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科學上有兩個關鍵性的發現,它們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無關.一個時邁克耳孫和莫雷在 1887年做的光速實驗,另一個時普朗克在1900年發現的黑體輻射公式.前者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實驗依據,後者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基礎.正是有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20世紀的科技發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線技術、半導體、超導體、超級計算機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學原理應用越廣泛,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形式也越多樣化.

科學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於自然現象的普遍性,是人類對自然現象的抽象和總結,適用於所有的自然現象.它的真理性植根於科學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學家和整個人類只是這個外部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藝術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於整個人類,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儘管科學的普遍性和藝術的普遍性並不完全相同,但它們之間有著很強的關聯.

因此,科學和藝術的關係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聯的.對藝術的美學鑑賞和對科學觀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隨後的感受昇華語情感又是分不開的.沒有情感的因素和促進,我們的智慧能夠開創新的道路嗎?而沒有智慧的情感能夠達到完美的意境嗎?所以,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的,兩者都在尋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於自然,而對自然的探索則是人類創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現.事實上如一個硬幣的兩面,科學和藝術源於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著深刻性、普遍性、永恆河富有意義.

自1987年以來,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每年舉辦國際科學學術會議,不但由世界一流的中外科學家和中國青年學者參加,而且每次會議都邀請畫家根據會議的科學主題發揮作畫.作者中有已故的藝術大師李可染、吳作人、黃胄先生,有華君武、吳冠中、常沙娜、袁運甫等接觸藝術家,也有劉巨德、魯曉波、陳雅丹等中青年畫家.這絕非僅為追求一種用繪畫手段描繪科學特定領域的表面形式,而是探求在一個更深奧地意境中進行科學和藝術間的對話.這些作品閃耀著藝術家的思想火花,又給予科學家藝術欣賞.

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還在1993年和1995年分別與炎黃藝術館、《科技日報》社合作舉辦了“科學與藝術”研討會.藝術家和科學家共聚一堂,對藝術和科學之關係各抒己見、相互啟發,有的藝術家當場潑墨揮毫,有的高歌一曲,十分活躍.這些都受到了國內外科學界、藝術節和新聞界的廣泛讚賞,促進了藝術家和科學家更緊密的合作.


海南黃花梨海黃閣


科學與藝術不是兩個毫無關聯的學科,兩者的淵源頗深,共同影響著我們當下社會的發展進步。

科學技術是社會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而藝術常常被人們認為是社會發展的非必需品。這種認知是錯誤的。藝術是一直情感的表達,而科學是方便人們進行表達的工具,藝術改造精神世界,科技改造物質世界,兩者註定在社會發展的道路上是相互扶持的關係存在。


理工男餘歌


科學必須遵守科學的原理和定義。容不得半點錯誤和隨意篡改發揮。而藝術可以隨意發揮,沒有標準的答案。這就是二者的界限和區別。兩者是對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