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疫情信托能做什么?来看看慈善信托的三大优势

  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心系湖北、心系武汉,想通过发挥自身能量驰援武汉。那么,作为金融机构,信托可以做些什么?

  其实,对于想要捐款捐物的人来说,总体来说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法人慈善组织,一种是非法人慈善组织,第三种就是慈善信托了。

  与资金信托计划不同,慈善信托最重要的在于其公益性(利他性)。2001年《信托法》颁布,对公益慈善相关的信托给出了专门规定,慈善信托正式取得了法律依据。2017年,原银监会与民政部联合印发《慈善信托管理办法》,为慈善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慈善信托,优点在哪里

  跟法人或非法人的慈善组织相比,慈善信托主要有三方面优势:

  第一,慈善信托设立的规模、类别、期限和运用方式灵活,可由委托人与受托人协商进行个性化安排。慈善信托一般被认为是以慈善为目的的合同,慈善信托的管理依托成熟的受托机构,额外成本低。除资金外,实物物资也可以成立信托。

  此外,慈善信托没有100万元的设立门槛,重点是“基于合同”。2018年,中建投信托设立“银信封慈善信托1号”,规模13.1977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其次,慈善信托监督机制健全,公信力较高。跟慈善组织相比,信托公司有更强的专业投资能力,有利于财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信托公司受银保监会监管,慈善信托还接受民政部、委托人、受托人、信托监察人等多方监督,透明度和公信力都有保障。由于慈善信托财产本身独立于信托公司财产,若出现信托公司违反义务或无法履职情况,慈善信托还可以依法置换受托机构。

  第三,慈善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强,依托法律有效实现财产隔离。在慈善信托中,信托财产所有权分割为名义上的所有权和实质上的所有权,信托财产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仅属于唯一的慈善信托计划,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财产相独立。受托人需依约定管理信托财产,并根据条款规定将收益转移给符合资格的受益人。

阻击疫情信托能做什么?来看看慈善信托的三大优势

慈善信托,我们能做什么

2020年1月8日,民政部出台了《慈善信托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慈善中国网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2月2日,慈善信托备案项目共285单,其受托财产总规模共计29.39亿元,慈善信托数量逐年增加,受托资产类别更加丰富。

  自1月以来,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中国信托业协会向所有会员单位发出倡议设立“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中建投信托作为首批参与设立该项慈善信托的信托公司之一,第一时间捐赠资金投入对湖北防疫新型肺炎的帮扶救助工作。

阻击疫情信托能做什么?来看看慈善信托的三大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