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之後,創業者應該怎樣開展運營讓企業活下去?

鼠年伊始,突降疫情,徹底打亂了整個商業市場的運營計劃,春節假期的連續延長讓廣大創業者和企業主們開始焦慮,不得不開始考慮資金儲備還能持續多久,開工之後如何快速回血的問題,目前,各個省市初定的開工時間為2月10日左右,如果2月10日左右能夠開工,作為創業者必須在整個2020年做好以下幾點:

疫情結束之後,創業者應該怎樣開展運營讓企業活下去?


1.專注發展盈利能力強的主業,大力度提升工作效率。

2020年對於多數行業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恐怕不是一個適合大面積投資擴張的年份,因為2019的影響還未結束,各個行業的結構重組和恢復仍然處於進行階段,所以專注於發展你目前營利能力更強的主業進行縱向有限度的擴大發展是最重要的,這樣做可以確保整個公司的運營更加高效,所有人做的事情都圍繞著最能賺錢的主業開展,不會產生時間浪費,能夠幫助企業更快更好的回血。

2.加大庫池資金的儲備,保持良好的現金流。

西貝莜麵村的老總賈國龍之前表示,如果疫情仍然持續的話,自己企業的現金流只能支撐三個月,這不是個例,前期我們的企業經歷著最好的發展階段,很多企業把擴張投資放到第一位,視儲備巨大的現金流為浪費,這樣的觀念在經濟高速發展期是對的,但現在整個市場的節拍都慢了下來,百業俱全,高利潤時代結束,各行業風險開始頻繁出現,那麼我們對待資金的觀念也要同時發生改變,提高自身的庫池資金的現金儲備在應對風險衝擊時無比重要,說白了,就是保留利潤成果,待到市場恢復,新機會出現時,手裡有足夠現金的企業才能夠第一時間抓住下一波浪潮。

疫情結束之後,創業者應該怎樣開展運營讓企業活下去?


3.多舉措降低硬性成本,堵住利潤流失的小孔洞

人員工資、物業費用、原料採購、貨品倉儲等,這都是硬性的成本,無論這些成本當下對你是否有壓力,都要拿出解決辦法來降低,人員方面成本採用人員精簡+利益捆綁的方式來減低,把人才留下,意義不大的解約,同時對留下的員工採取新的薪資方式,在這困難時期誠懇的與他們溝通,把硬性而死板的固定工資佔比減小,把績效考核和業績掛鉤的分紅提成比例加大,業績越好拿得越多,出讓更多一部分企業的利潤以業績獎勵形式給員工,以此降低固定支出成本,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接著,其他的物業費用也要儘量降低,辦公空間夠用就好,現在不是裝樣子比面子的時候,實際最重要,利用率不高的車輛以及類似的貶值型資產都賣掉,回血補充庫池資金,不賣不能產生效益,還要支出使用和養護成本,留著何用?以此類推,找出吞噬你利潤的平時不在意的小孔洞,全部堵上,別不在意。

4.用新思路和新服務來避免營收下滑

即便2月10日各行各業能如期開工,但相信此次疫情給消費者帶來的心理恐懼至少還要持續一個季度,大家仍然會減少外出,儘量避免去人流較大的地方消費和聚集,甚至會減少相關肉製品和來自環境衛生較差的市場的食品的採購,更多平時不做飯的人肯定會選擇在家吃飯,這些心理的變化會對實體商業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沒辦法,顧客 消費心理產生了變化,作為商家和企業,你們必須適應他們的心理需求,他們擔心衛生安全,那就改善衛生狀況,引入消毒滅殺的設備高密度消毒以讓顧客放心,他們想要減少外出安全在家,那就提供網絡下單和送貨到社區的服務,他們想要安全衛生的在家吃飯卻不會做飯,那就把菜品做成成品或者半成品,並且每個訂單都明確標示已經做好了消毒措施,他們不敢讓孩子去培訓班,那就開通課程直播間,既安全又不耽誤孩子的學習……

疫情結束之後,創業者應該怎樣開展運營讓企業活下去?


如此種種舉措,作為創業者和經營人,都要想到和用到,各行各業有各行各業的特點,我不敢保證每個行業都適合這樣的方式,甚至肯定有許多行業會因此倒下去,但是如果你是可以用到這些方式的行業,那至少請你做好足夠的舉措,先讓自己活下去,你必須明白一點,就算人們再不敢外出,但他們賴以生存的基本需求總量並不會減少,你總得做點什麼對吧,如果你不做,這些需求就會被做的更好的對手帶走。

同時,作為創業者和經營人,我們必須兩手準備,一是做好如期開工的相關運營計劃安排,二是做好萬一防控時間仍然要後延的可能性,現在誰也不好說這種可能性不存在,因為整個商業市場何時開工完全取決於疫情的控制狀態,假如這種防控還會延長,我們又要做些什麼準備?不能幹等啊同志們!大家以為營銷是什麼,這就是營銷啊!周密計劃,應對變化,防患未然是何等重要。

疫情結束之後,創業者應該怎樣開展運營讓企業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