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大火破壞巨大卻沒燒死它,這種生物已進化出對抗火災能力


澳大利亞大火破壞巨大卻沒燒死它,這種生物已進化出對抗火災能力

澳大利亞當地有一種鮮粉色的蛞蝓,之前只在澳大利亞的一座山上發現。很多人擔心,森林大火破壞了它們的大部分棲息地,有可能導致這個品種的蛞蝓滅絕,但是沒想到的是,這種蛞蝓在破壞性的森林大火中倖存了下來。

這種鮮粉色的蛞蝓已經進化出應付火災的能力

這種獨特的、引人注目的生物只生活在新南威爾士州卡普塔山一座孤立的不活躍火山的山坡上,這種蛞蝓被稱為卡普塔山蛞蝓,名字就是取自發現它們的地點。

新南威爾士州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護林員在最近的降雨後,發現了大約60只卡普塔山蛞蝓還活著。

之前悉尼大學的生態學家估計,僅新南威爾士州就有大約5億隻動物受到森林大火的影響。

卡普塔山蛞蝓的身長差不多是20釐米,直到2013年被確認為一個新物種之前,都沒怎麼被研究過。研究人員此前認為,這是在新南威爾士州發現的紅三角蛞蝓的變種。

談到蛞蝓,澳大利亞博物館生態學高級研究科學家弗蘭克·科勒告訴媒體:“卡普塔山國家公園是大約20種蛞蝓和蝸牛的棲息地,是一個瀕危的生態群落。這些蛞蝓已經和很多其他物種一樣,進化出了對付火的能力。如果遭遇火災,他們會撤退到有保護功能的裂縫中,比如岩石裂縫中。雖然他們的主要食物真菌和地衣會受火災影響,但是一旦火災停止,這些真菌和地衣會較快生長回來。”

目前卡普塔山國家公園還因為森林大火造成的破壞對公眾關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