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空中的最后荣耀!突然杀出的喷气战机,打得盟军措手不及

要谈论战机的发展史,我们就不得不回到炮火连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当纳粹德国已经颓势尽显、制空权丢失殆尽的时候,一款犹如"外星科技"般的新式战斗机的服役,顿时打得盟军飞行员措手不及,它也被称为"希特勒的空中救星",在盟军高层眼里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该存在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Me-262"飞燕"战斗机,简称Me-262。

第三帝国空中的最后荣耀!突然杀出的喷气战机,打得盟军措手不及

Me-262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首款投入实战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虽然英国也于1943成功完成"格罗斯特流星"喷气式战斗机的首飞实验,但是由于其气动设计并不如Me-262,传统的平直翼设计也很快被淘汰,所以就没有那么出名。但德国空军"闪耀仅一年"的Me-262却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国的梅塞施密特公司最早开始研制Me-262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开始的,当时的代号为P-1065,由于1939年之前的德国统帅部,在希特勒狂妄的言语中都认为德国能很快让欧洲臣服,并打赢战争,所以并没有倾注太多资金去刻意研制Me-262。

第三帝国空中的最后荣耀!突然杀出的喷气战机,打得盟军措手不及

正在德国地下工厂中生产的Me-262

虽然开始顺利,但是随着进攻英国本土的"海狮"行动的失败,英国强大的皇家空军迫使德国开始研制能够碾压一切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1940年梅塞施密特开始研究后掠翼并试图将一对35度后掠翼安装在Me-262的原型机上,但是这个方案却没有通过,直到1944年Me-262的HGII型高速版本上,才使用有该型后掠翼,为了维持飞机重心保持平稳,量产的Me-262拥有一对前缘后掠18.5度的机翼。

第三帝国空中的最后荣耀!突然杀出的喷气战机,打得盟军措手不及

Me-262的复制品

Me-262量产的最大阻碍是发动机,由于德国极其缺乏铬、铜和钨等金属,耐高温能力的发动机一直无法获得技术突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梅塞施密特公司的技术人员尝试了数百种合金方案,但都收效甚微,直到新型发动机重新设计后,Me-262才于1944年开始量产并服役。

梅塞施密特并没有将最高时速达到0.71马赫的Me-262视为最终方案,在其一连串的测试和方案设想中,梅塞施密特提出的HG型方案最高可以在平飞突破音障并达到1.3马赫,但该方案并未实施。

第三帝国空中的最后荣耀!突然杀出的喷气战机,打得盟军措手不及

盟军方面出于对Me-262的忌惮,一直在优先轰炸战机工厂和零件制配厂,希望通过打击Me-262的生产链来使得德国空军屈服。所以在二战的最后一年,Me-262都是在地下工厂、废旧矿场甚至丛林中生产的。即使如此,德国仍然在1945年年初让Me-262拥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德国一共有28位飞行员成为了驾驶Me-262的王牌,其中库特·维尔特中尉击落22架敌机被公认为第一。据战后统计,德国在二战末期一共损失了100余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却击落了盟军509架战机,这仅仅是经过统计的数据,实际结果可能更加夸张。所以可以说,Me-262即使在缺少燃料、稀有金属和僚机的情况下,仍能够取得如此战果,实在不得不令人惊叹。

第三帝国空中的最后荣耀!突然杀出的喷气战机,打得盟军措手不及

在二战结束之后,Me-262被英美和苏联拿回去分别进行研究,同时双方也缴获了很多架完好无损的Me-262,像美国的F-86"军刀"和苏联的米格-9都有着Me-262的影子,世界各国战机的研制之路,都受到了这款梅塞施密特"末日"喷气式战斗机的很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