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十年,在歐美市場上“碾壓”歐美產品,日本是怎麼做到的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協定,史稱“廣場協議”。

僅用十年,在歐美市場上“碾壓”歐美產品,日本是怎麼做到的

這一事件之後,日元一路升值,出口企業節節敗退,日本經濟二十年沒緩過神。

這是歐美“眼紅”的結果,也是當“出頭鳥”的代價,因為在這之前,日本企業海外發展太過強勢,完全擠壓了歐美企業的生存空間。

舉個例子:80年到85年,日本企業開啟了在美國的收購狂潮,平均每年收購上百家美國本土公司,最輝煌的時候,曾買下美國“經濟繁榮的象徵”洛克菲勒廣場(三菱集團)和“文化繁榮的象徵”好萊塢(索尼公司)。

作為一個剛剛經歷了二戰,而且是戰敗國的日本,在70年代之前,他們都還是在自我恢復階段。也就是說,從真正走向世界到獲得以上成就,日本僅僅用了十年時間左右,這是非常令人驚訝的速度,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美國一本財經著作中看到這麼一個流行於70年代的“諷刺笑話”:倫敦交易所裡,美國人和英國人交談正歡,一群西裝革履的日本人走了進來,列成一排,拿出本子,記錄交易所工作人員所說地每一句話,就好像小學生般規矩。

這時英國人對美國人說:你瞧,這就是日本人不可能成大事地原因,我們歐美人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研究並解決它,而日本人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來看看歐美人是怎麼解決這類問題的。

僅用十年,在歐美市場上“碾壓”歐美產品,日本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笑話講出了當時歐美人對於“日本人是模仿專家”的不滿,在這背後是日本企業打進歐美市場的“四步走”戰略。

第一步:取經。每家日本企業都會選定一些他們業務範圍內要生產的產品,然後派人到歐美國家學習先進技術和研究市場,尋找消費者的關注點和排斥點。這些人回國後,如果能獲得外國的技術許可合作協議,便直接生產,如果不能,就將學習到的基本原理傳授給國人,讓他們在形式上創新,以迴避專利法。

第二步:彩排。將學習回來的技能生產屬於自己的產品,在日本國內銷售,通過本土市場的彩排不斷完善產品功能。在這一階段中,日本政府會通過提高進口關稅和減少同類產品進口配額進行“打掩護”,保護這些民族工業的幼苗。

第三步:織網。在日本對外貿易工業部的協調下,生產同類產品的公司聯合起來,低調地在歐美市場上佈局銷售網絡。他們在不觸碰歐美傾銷指控和觸怒當地競爭公司的原則上,將價格儘可能調低,而且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因為有提高進口關稅作為掩護,日本在本國市場上的定價很高也沒太大影響,這樣他們就可以用國內賺到的錢去貼補歐美市場“打江山”時所產生的損失。

另外,由於有政府的統一協調,日本企業在歐美佈局的時候,就算在當地建廠,使用的相關配件也是日本國內工廠輸送,可以避免受制於人。

第四步:升級。通過第三階段佈局,打開銷路後,日本企業會推出同類產品的2.0升級版,這個時候定價保持與歐美當地市場差不多。同樣的價格,日本產品是升級版,而歐美本土產品是原始版,這樣的優勢讓日本企業迅速佔領了當地市場,而且沒能讓歐美找到任何傾銷指控的理由(畢竟價格和當地一樣)。

僅用十年,在歐美市場上“碾壓”歐美產品,日本是怎麼做到的

這樣的“四步走”戰略,不得不說還是非常高效的。它不需要像歐美人那樣花大量的時間和財物去研製開發新的產品,只需要引進這些先進技術,然後打上“日本特色”——更好的產品質量,就可以在歐美市場上獲得獨有的優勢。

從服裝到鋼鐵到家用電器到汽車到電子產品,日本企業慢慢佔據了歐美市場,索尼打敗了美國廣播公司,豐田打敗了通用汽車,日立、東芝成為了IBM、惠普和戴爾最大的競爭對手。

當然,廣場協議之後,這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轉,日本十年的佈局敵不過一紙協議。這樣的結果,誰是誰非,見仁見智,有人覺得這只是歐美拿回屬於他們的專利而已,有人又認為歐美用政治手段打壓經濟,屬於惱羞成怒。不管怎樣,就七八十年代的日本而言,這種策略確實取得了成功。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