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在疫情防控一线——追记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志

2月1日,中共淅川县委下发《关于开展向杨俊志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党员干部以杨俊志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他不畏艰险、一心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加快建设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间回到庚子年农历正月初三,1月27日下午5点50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的山城淅川,冷清却不失祥和,人们正享受着新春佳节阖家团聚的幸福,但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志却再享受不到这种天伦之乐了,5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俊志是累倒的。年前年后都没闲着,疫情防控、年末烟花爆竹市场整顿、冬春救灾物资发放、单位财务报账,哪样少得了他……”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新生眼圈红红地说。

永远缺席的“团圆饭”

“疫情就是命令,我咋能安心在家过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杨俊志吞下最后一个饺子,把碗一推,准备往单位去。

“儿子刚从郑州回来,一家三口一年团聚不了两天,你这两天还说不舒服,咋都不歇歇,大年初一还上班!”妻子王晓丽不满地唠叨道。

“咱淅川紧邻湖北,在湖北武汉等疫区上学和务工返乡人员多,为了应对疫情,县里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应急上的事,多着呢!”杨俊志不愠不火,一边笑着向妻儿解释,一边走出了家门。

“县城几个入城口是重点,与湖北紧邻的乡镇是重点,武汉返乡人员是重点……”去单位的路上,杨俊志思考着。淅川县7个乡镇与湖北省相连,交界线达100余公里,跨省大小道路近百条,村挨村、户挨户,日常交流频繁;加之淅川在武汉务工、求学者多,淅川外迁至湖北荆门、钟祥移民多,春节期间返乡人流多,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为了更好防控疫情,县里要求村村24小时设卡,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登记,作为负责全县卡点帐篷、棉被、棉大衣等应急物资发放的他,得第一时间把物资配送到位。想到这里,杨俊志的脚步更快了。

来到单位,他认真核对各乡镇上报材料,根据需要分配应急物资,逐个通知领取……晚上6点多,全县73个监测点的应急物资全部发放完毕。“儿子,爸爸明天好好陪你!”杨俊志揉着发酸的眼睛,露出了疲惫的笑容。

“老杨,县里召开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会,关键时刻,咱得把会议精神领会好,把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好,安排扎实。”1月26日一大早,接过局领导刘新生的电话,杨俊志默默把给儿子准备的菜塞回了冰箱。

这一去,又是整整一天。

1月27日早上6点,晨光熹微,杨俊志办公室灯光明亮。

按照前一天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紧急部署,杨俊志所在单位负责滔河乡8个村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他要及早赶到办公室,把单位人员编排成8个小组,安排好车辆、路线、带队人员,并培训大家入村如何开展工作,注意哪些事项等。

“疫情不解除,人员不撤离。”上午8点,杨俊志带着局工作人员向百里外的滔河乡出发。在他所分包的滔河乡陈家湾村,杨俊志查看村口卡点设置,了解武汉返乡人员隔离防控措施,调研村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情况,并召开村、组党员干部会议再提要求……返回县城时,已是下午2点整。回家吃了碗面,杨俊志再回单位汇总8个小组工作开展情况。

下午5点30分,他略感胸闷,但仍坚持将工作汇报发给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并跟同事做好工作对接,准备去医院看看。5点50分,连续熬夜、过度劳累的他,诱发心脏猝死,倒在去医院的路途中,如歌生命戛然而止……

敬业奉献的“老黄牛”

“他是个严谨的人,办任何事都细致入微,尽善尽美!”“他关心同事、体恤下属,这么好的人,咋说走就走了?”“他特别有责任心,是无私奉献的‘老黄牛’!”杨俊志的死讯传来,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都是一片哀悼惋惜。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工作最繁杂的地方去。”响应总书记号召,杨俊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杨局长没有一点官架子,替咱老百姓着想。”年前办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时,杨俊志给荆紫关镇吴村鞭炮经销商老魏留下了深刻印象。鞭炮易燃易爆,春节前后,市场需求大,零售许可证审批要求比较严格。在1月17日全省还未实施全域禁燃禁放前,为了方便经销商办理,搭乘“放管服”改革契机,在杨俊志的推动下,县里启动了网上办理系统,只要材料齐全,上传到网上后,五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批复。

“知道网上办理方便,但我岁数大,不会上网,眼看年关临近,证办不下来,生意就一直耽误着。”老魏说,后来接到通知,县应急管理局专门开辟了线下窗口为他们集中办理。从村里到县城,已经下午3点多,看着前面的队伍排成了长龙,老魏心里“咯噔”一下,今天一定办不成了。后来得到告知,为了不让他们跑空腿,可以加班办理,接待他们的正是杨俊志。上传材料、审核、出证,杨俊志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办理着,一个又一个……办完最后一个证件,已经接近午夜12点。

走出行政审批大厅,杨俊志略显蹒跚的身影,被昏黄的路灯拉得老长,没有人知道他今天的时间是怎样挤出来的:当时,恰逢淅川深度贫困县脱贫验收,县内互查、省检、市检、国务院第三方评估验收……杨俊志是大石桥乡石燕河村5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每天处理完迎检工作,他还要驱车近百里回到县城,连夜排查鞭炮生产企业和经销点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单位后勤、财务工作都由他分管,他硬是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了头绪……

最近三个月里,杨俊志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没按时下过一天班,每天睡觉时间甚至不足6个小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