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鸽粪便正常,可是幼鸽孵出来没几天就死是怎么回事?

紫冰159598049


老鸽粪便正常可是幼鸽孵化出来,没几天就死了怎么回事?在正常的情况下,幼崽是不会死亡的。如果是出壳几天就死亡,那就不用想肯定是有什么病毒感染,重点注意两个方面,幼崽的窝是不是卫生很差?有严重的有害微生物感染,刚出壳幼崽身体完全没有抵御力,有害病菌没有有效的清理掉,幼崽几天死亡而这很正常,还有就是我非常担心的是毛滴虫感染


养鸽子的人都非常的清楚,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是亲鸽哺育,很少有几天就死亡了情况发生。除非是人工饲养还有这种可能,只要是亲鸽饲养正常情况下,成活率可以高达90%以上。怎么可能出壳几天就经常死亡呢,这时候就应该重点考虑,是有害微生物感染了小幼崽,而小幼崽这个时候身体是极度虚弱,几乎没有抵抗力,一但被病毒感染是很难有成活下去机率。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仔细的综合分析考虑了一下,基本上可确定就是这两个问题,才引起幼崽经常死亡。


经常引起幼崽出壳几天就死亡,首要怀疑的对象应该是毛滴虫。你肯定会想那为什么母鸽,而且粪便都是正常的,也没有发现有毛滴虫的迹象,这就说明母鸽的身体很强壮,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毛滴虫毒病也不算太严重。母鸽的身体完全所能承受,所以病毒是不会爆发的。对于母鸽来说问题不大,看上依然很正常,恰恰又是母鸽在哺育幼崽的时候,把毛滴虫病毒传给了幼崽。但是对于刚出壳的幼崽威胁就是致命的,因为这个时候幼崽身体完全没有抵抗力,可以说毛滴虫病毒在幼崽体内任其发展壮大,一但病毒发作幼崽在一个星期就会死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卫生太恶劣,特别是鸽巢附近的卫生太差。鸽子窝的旁边一圈,有很多粪便经常不清理,粪便基堆积如山一样,只要是这种情况鸽子窝旁边,及窝底部都是有害细菌的天堂。只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可能下面全部是有害微生物,对于母鸽和成年鸽子当然是没事,对于刚出生的幼崽可想而知,完全没有抵抗力的情况下,一但被窝底下的有害病毒感染,死亡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幼崽死亡时间时间都很短,刚出壳的幼崽身体极度虚弱,染病以后撑不了几天。所以在鸽子孵化之前一定要把卫生搞干净,鸽子的窝清理干净以后彻底做消毒处理,不要让鸽子窝有潮湿的情况,尽量保持干燥,都能很好的起到预防效果,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大家好我是乡村徐哥!喜欢养鸽子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经验,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转发+关注。


乡村徐哥


“早晨看粪便,晚上数一遍”,这是对鸽子健康状况检查的一句民间谚语,主要是告诉我们要判断一只鸽子的健康状况,可以查看鸽子的粪便。

没错,鸽子生病最先从粪便体现出来,颜色、形状和异味三个方面。比如鸽子粪便出现水便、稀便、散便、血便、绿便、黄便等现象,说明鸽子身体是不健康的,需要进一步查实具体病害,以便对症下药。而健康的鸽子粪便是这样的:呈现螺圈状,粪小而硬,上面还有一点白色。

如果题主的老鸽粪便正常,没有病害,可生出来的乳鸽没几天就夭折了。那说明问题应该出在这么2个方面,即鸽蛋在孵化过程中出了问题和孵化出来的幼鸽管理出了问题。



■鸽蛋在孵化过程之中出了问题,造成凉蛋,幼鸽出来后体质弱,不易成活

鸽蛋在孵化的过程之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只有在适合的温度条件之下,才能保证胚胎的正常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孵化出来的幼鸽才能健康。通常情况下,鸽蛋孵化周期为18天,温度要求在37.8~38.2℃之间,相对湿度要求为55.56%。

但是,如果在鸽蛋孵化期间,出现了凉蛋的问题,也就是种鸽不能正常抱窝。在此种情况下,孵化出来的幼鸽抵抗力会相对减弱,体质不佳,出现“孵化出来没几天就死掉”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凉蛋”的问题呢?

◆种鸽容易受到猫、鼠、蛇等惊扰,不能正常抱窝,就会出现凉蛋的现象。

◆种鸽第一次产蛋孵化,经验不足,不正常抱窝。

◆鸽蛋孵化期间,喂食饲料的时候,饲料盘距离太远,种鸽需要离开较长时间摄食。

此外,有一点也需要提醒养殖户,在幼鸽出壳的时候,要顺其自然,能够成功出壳就好,不能出壳也不能人为帮助。幼鸽出壳,前前后后大概需要1~2天时间,不会超过2天。养殖户可能觉得时间过于漫长,于是在观察幼鸽出壳的时候,用手掰开蛋壳。这么做会导致出来的幼鸽脐带没有收好,屁股还是湿漉漉的,体质变得十分脆弱,成活率十分低。要知道,幼鸽出壳的时间长是有原因的,它在啄蛋壳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吸收里面的营养物质,增强体质,同时也在收缩脐带。如果人为加快了幼鸽出壳时间,幼鸽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脐带不能正常收缩,体质自然变差,难以成活。



■孵化出来的幼鸽管理不到位,也难成活

幼鸽孵化出来之后,所处的环境都是新的,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种鸽管理不到位或者人工管理不当都会导致幼鸽的死亡。那么,归结起来,在管理上出了问题可导致幼鸽死亡的情况,如下:

◆温度太低,幼鸽熬不了。

幼鸽在冬季破壳而出,要面临一个大问题,即温度太低。鸽子适合生长的温度在25~32℃之间,而幼鸽由于刚孵化出来不久,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对环境温度的要求相对高一些,鸽舍的温度要保持在27~32℃之间,即便是冬季温度也要保持在15~20℃之间。如果温度过低,幼鸽就会被冻死。

◆夏季高温+鸽痘病也会影响到幼鸽的健康。夏季到了,不开空调,待在房子里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幼鸽。由于温度高,幼鸽就有被闷死的危险。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夏季蚊蝇多,导致幼鸽患上鸽痘病的概率相当高,甚至可以说不可避免。只要是患上了鸽痘病,严重起来也会导致幼鸽死亡。

◆湿度太高,幼鸽也抗不了。这里说的湿度,主要是鸽巢的湿度,太过于潮湿,仅是一天的时间,幼鸽的状态就会非常糟糕,长时间鸽巢湿度太大,就会有患上病害死亡的危险。

◆种鸽不正常反应导致幼鸽死亡。一些种鸽,特别是年轻的种鸽,产下幼鸽之后并不给予哺乳,加上养殖户没有及时发现,长此以往,幼鸽就有饿死的可能。此外,种鸽遭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出现过激反应,不小心对幼鸽造成伤害,导致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幼鸽不论是鸽蛋问题,还是幼鸽管理问题导致的夭折,都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养殖效益的下降。所以,有必要围绕种鸽孵化期的管理和幼鸽早期的管理进行探讨。



■种鸽孵化管理3个要点,幼鸽管理3大点,提高幼鸽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益

种鸽进入孵化期,务必要做好3个方面的管理问题,把精力投入在环境的改善上,让产下的幼鸽能够拥有健康的体质。

①创造安静舒适的孵化环境。为了避免“冷蛋”的问题,或者种鸽受到惊吓伤害到鸽蛋,务必要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要避免遭受到老鼠、蛇、猫、狗以及邻近鸽子的干扰;要避免人为制造噪音带来的惊吓;要避免强光直射的影响等。

②控制好温度。夏季高温,也注意开窗户通风,或者给地面淋水降温,或者使用电风扇等,同时,夏季湿度高,特别是一些地区还有梅雨天气更需要控制好湿度,过于潮湿的鸽巢不利于种鸽完成孵化任务。冬季,最关键的是保暖,做好草窝,防治贼风侵袭。

③提供优质的日粮和干净的饮水。优质的日粮,丰富的营养,充足的水分,可以增强种鸽的体质,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孵化任务。由于进入孵化期之后,种鸽活动少,食量是下降的,我们要求提供的饲料重在优质,如此才能以最少的饲料弥补种鸽消耗的营养和能量。

种鸽经过18日的孵化之后,幼鸽破壳而出,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管理才能提高幼鸽的成活率呢?

①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适宜的生长环境是第一位的,这一点跟种鸽孵化期的管理要求是一样的。温度尽量控制在27~32℃,夏季控制高温,冬季注意保暖。还是鸽巢不能太湿润,要干燥。当然了,安静的环境也很重要,避免干扰。

②注意消毒,预防病害。在幼鸽出壳之后,要及时清洁和消毒,保持鸽舍的通风和干净,定期喷施消毒液,抑制病菌杂菌的滋生。

③查看亲鸽是否进行哺乳。幼鸽出壳之后,需要注意观察亲鸽是否进行哺乳,特别是初次产幼崽的年轻鸽子,经验不足,会出现不哺乳幼鸽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建议搭配一只保姆鸽。



好了,以上关于老鸽粪便正常,幼鸽出来没几天就死亡了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同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终归农村】,多多给予点赞,激励我分享更多的三农知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