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確保過程能夠決定結果(恍然大悟)


怎樣才能確保過程能夠決定結果(恍然大悟)

企業管理中經常會說這句話”過程決定結果“,相信很多管理者和員工,都說過和聽過,尤其當管理者安排有難度的工作時希望他人快速去執行,更會經常將這句話掛在嘴上,可話雖說了,結果卻不都是理想的,有人說肯定是過程中員工運用的方法不對,嗯,這確實是一個原因,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造成結果偏差的麼?怎樣才能確保過程能夠決定結果呢?一個前提,一項規定。

一個前提:先對齊目標

對齊目標的標準:理解、相信、認可

很多管理者覺得對齊目標並不難,溝通就好了,其實溝通不是目的,很多時候的溝通,都是管理者認為得對方已經理解了,或者不是自己沒有溝通,而是對方不能理解。其實這都是因為忽略了對齊目標的標準,是對方有沒有真的理解、相信、和認可。沒有理解,就沒有對齊,沒有相信,就沒有對齊,沒有認可就還沒有對齊,所以對齊的關鍵。

對齊目標的重要性

目標是行動的方向,確保你的執行過程不偏離軌道,沒有方向的行動,就好像無頭蒼蠅亂竄,也好像沒有舵的船,雖然可能也會取得一些成果,但無法得到結果。

明確目標,會在潛意識裡面幫助你去做出更好的決策。

怎樣才能確保過程能夠決定結果(恍然大悟)

一項規定:反饋機制

反饋是過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很多人對這個動作,都是耳熟卻行動陌生,並且經常會出現以下錯誤的反饋:

1、報喜不報憂,只反饋好的,不反饋不好的

2、遇到問題才反饋,沒問題不反饋

3、等到完成時間了再反饋,不論結果如何

這些反饋都是不正確的,反饋的目的不是僅僅是為了反饋,而是為了讓自己及被彙報者瞭解進展,清楚目標差距,當遇到障礙時,去制定正確的下一步行動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去清除障礙,保障目標可以達成。

其實除了員工自身會做出錯誤的反饋,影響反饋的質量和最終的結果外,管理者的意識不到位也會影響反饋與結果,很多管理者更多隻會安排工作,要求員工理解工作,但是並不會要求員工做反饋,其實不管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應該記住這句話,並且養成習慣,“凡有安排必要反饋,凡有執行必給反饋”。

反饋可以視進度、進展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反饋,定期反饋根據時間進度制定,而不定期反饋主要是用於突然情況或者進展不順時的來設立的,它的彙報內容和定期彙報也有所不同,更偏重突發情況的解決方案彙報。

怎樣才能確保過程能夠決定結果(恍然大悟)

進展反饋設置(來源:tita.com)

安排工作不要只想用“過程決定結果”來打發員工執行,更重要的是對齊目標,和加強過程管控中最重要的反饋環節,這樣才能真的讓過程決定結果。

定目標,做計劃,大量的行動!《Tita|企業一體化閉環工作追蹤管理平臺》 點擊更多,立即下載註冊免費試用! 2020贏在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