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儒將,他們打了什麼樣偉大的戰役?

不才講史


1、孫武春秋吳國將軍,可謂世界級的軍事鼻祖人物,一部《孫子兵法》已開全世界軍事理論之先河。

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繫,預測戰爭勝負主要就是分析以上這些條件如何。孫武不僅相信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強調在戰爭中應積極創造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

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

2、李靖唐初開國名將,正統文人出身,有軍事理論著作《李衛公問對》傳世。

李靖毫無疑問是唐朝第一名將,無論戰功、能力、知名度、當時後世評價,堪稱大唐軍神。唐朝朝廷設置武廟,李靖名列武廟十哲,和韓信、白起、孫武、吳起等古之名將同列。李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他將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3、周瑜三國吳名將,史傳“妙通音律,時人諺曰:曲有誤,周郎顧”僅憑彈著古琴“談間,強虜灰飛煙滅”的儒雅勁頭。

在三國的英雄中,周瑜是著名的一位,羅貫中為了襯托諸葛亮才德卓越,智慧非凡,把周瑜寫成一個心胸狹窄,嫉妒心很強的人。其實,歷史中真實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膽略過人”,“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在其它三國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有關周瑜“量窄”的記載。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周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赤壁之戰,指揮者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有取西川的計劃,但卻被周瑜搶在了前面,只是天妒英才,周瑜病死在伐蜀的路上,並非被諸葛亮氣死。按真實的歷史推斷,周瑜會有更大的作為。

正史上週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4、左宗棠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戰績是入疆平定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之戰。

《清史稿》:①宗棠為人多智略,內行甚篤,剛峻自天性。……國籓以學問自斂抑,議外交常持和節;宗棠鋒穎凜凜向敵矣,士論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門者,成德達材不及國籓之盛雲。 ②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過人。廉不言貧,勤不言勞。待將士以誠信相感。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撫綏,眾至如歸。論者謂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則以王道行之,信哉。

5、岳飛南宋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岳飛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岳飛的業績不可磨滅。他表達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

6、袁崇煥其輝煌戰績當屬著名的寧遠大捷,一戰擊斃悍酋努爾哈赤。

萬曆十年(1582年),大政治家張居正走了,人亡政息;20歲的萬曆皇帝開始了他25年不上朝的親政,中國一下子從輝煌燦爛的頂點跌入了黑暗不幸的深淵。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努爾哈赤祭告天地祖先後,起兵攻明。腐朽的大明帝國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打一場慘敗一場,天啟二年廣寧一役,王化貞的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四十餘座城落入了後金手中,明軍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正是在這一年,袁崇煥挺身而出,投筆從戎,開始登上了悲壯的歷史舞臺。

7、孫臏有軍事理論著作《孫臏兵法》傳世

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於《孫臏兵法》。在戰爭觀方面,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爭。他強調戰爭是國家政治生活中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只有以強有力的武力作為保障,才能夠使國家安定、富強。但是他反對窮兵黷武,指出作戰勝利能夠挽救瀕臨滅亡的國家但戰敗也同樣會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戰必然會滅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須慎重地對待戰爭,不可不用也不可濫用。孫臏主張積極地做好戰爭的準備工作來獲得勝利,這樣才能做到以戰爭抑制戰爭。他指出政治和經濟條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礎,“強兵”必先“富國”,只有具備強有力的政治和經濟作為後盾才能做到“事備而後動”。他又指出民心軍心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戰爭必須順應民心軍心,要做到“得眾”、“取眾”。

8、陳慶之毛澤東評價:“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在陳慶之坐鎮江淮期間,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發展邊境城市的生產,兩年的時間,邊境一帶府庫充足。同時又陳慶之又表請精簡南司州為安陸郡,置上明郡。豫州鬧饑荒,陳慶之開倉放糧濟災民,使大部分災民得以度過饑荒。以李升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請求為陳慶之樹碑頌德。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陳慶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詔,都要洗沐拜受;生活儉樸,只穿素衣,而且不好絲竹;雖身為武將,但善撫士卒,能使部下為其效死力。

創造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有的戰例。陳慶之的戰績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時愛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當時有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9、吳起 有軍事著作《吳子兵法》傳世。

中國歷史上將星雲集,家喻戶曉的將軍說上三天三夜都未必能說完,但是中國歷史上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的一生無敗績的將軍卻只有一人!

吳起的第三個伯樂就是楚悼王。然而比魏國更不幸的是僅僅幾年楚悼王就去世了,吳起被楚國貴族射死在楚悼王屍體的旁邊,和自己的第三個伯樂也是人生最後一個伯樂死在了一起。我知道吳起死的時候非常痛苦,這痛苦不是萬箭穿心的痛苦,而是因為一輩子為了建功立業辛苦奔波卻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哀莫大於心死!吳起最後是因為心死而死!

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一生無敗績的文武雙全的將軍,但他也是一個失敗者,更是一個可憐的人!

10、陸遜三國吳名將,出身“奶油書生”,經典戰例當然是火燒連營七百里的夷陵之戰。

陸遜擊破關羽、大敗劉備、氣死曹休,達到了許多將領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對於這樣的將領,應該怎麼獎賞呢?想來想去,孫權在大將軍之上又設置了“上大將軍”,地位比三公還高。

陸遜出將入相,在文武兩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然而,晚年的陸遜,不小心捲入“立儲”之爭。當時,孫權嫡長子孫和、四子孫霸為了爭奪太子之位,爭鬥不休。孫權秘密召見楊竺,楊竺表示孫霸有文武英姿,適合作為太子。不巧,孫和的手下躲在床下,聽到了這番話,將這件事捅了出去。

巧的是,陸遜上疏歷陳嫡庶之分,稱:“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

孫權明白,肯定是他與楊竺的密談洩露出去了,便將楊竺抓起來審問,又以嚴厲的口吻斥責了陸遜。就在這時,陸遜得罪過的人乘機誣陷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誇大軍功謀取官位,這讓陸遜十分憤怒。不久,他突然死去。《三國志》記載,“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海納百川智識分子


十、中興名臣——曾國藩

曾國藩,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組建湘軍,攻滅太平天國。

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 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九、陽明心學——王守仁

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曾親自率領精銳部隊,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寧王謀反時,率兵平叛,在鄱陽湖決戰,寧王戰敗被俘。因功封為新建伯。諡“文成”。

八、中興名將——岳飛

岳飛,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曾率軍收復失地,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後遭受奸相秦檜等人的誣陷,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被平反,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七、大唐軍神——李靖

李靖,唐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為大唐的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文武兼備,出將入相,被譽為時大唐軍神。他一生完美,壽終正寢,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賜諡“景武”,陪葬昭陵。

六、功蓋諸葛——王猛

王猛,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大將軍,封清河郡侯。王猛博學好讀兵書,善於謀略和用兵。在軍事上,王猛經常統兵征討,攻必克,戰必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幹和大將風範。

留鎮鄴,都督關東六州軍事,王猛親自統軍,大破前涼、蕩平前燕。王猛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文治武功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五、淝水之戰——謝安

謝安,東晉政治家。孝武帝時期,任中書監、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太保、都督十五州軍事、假黃鉞。淝水之戰,作為東晉的總指揮,以八萬兵力大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因功被任命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建昌縣公。他多才多藝,有宰相氣度,治國以儒、道互補,有“江左風流宰相”之稱。因功名太盛被孝武帝猜忌,避禍廣陵。六十六歲那年病逝,追贈太傅、廬陵郡公,諡號“文靖”。

四、社稷之臣——陸遜

陸遜,三國時期東吳政治家、軍事家。參與襲取荊州後,被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封婁侯,鎮撫荊州。繼任大都督後,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一戰成名,加封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封江陵侯。石亭之戰,大敗魏國大將曹休。孫權稱帝后,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三、王佐之資——周瑜

周瑜,東漢末年東吳名將。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追隨孫策平定江東。赤壁之戰,出任東吳大都督,與劉備聯合,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有 “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之稱。

二、鞠躬盡瘁——諸葛亮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劉備三顧茅廬後,出山輔佐劉備,使劉備從無立錐之地,到三分天下建立蜀漢。因此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劉禪繼位後,聯吳抗魏,北伐中原,但未能如願,病逝五丈原。追諡“忠武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威震西域——班超

班超,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為人有大志,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迴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射聲校尉,朝廷為了表彰班超的功勳,下詔封他為定遠侯,食邑千戶。










溪源影視


何為儒將?通常指出身於讀書人且具有儒雅風度的將軍元帥。對於如何判定儒將,除出身文人、風度儒雅這兩條基本條件外,還應該胸有韜略(最好有軍事理論著作傳世), 腹有文墨(棋琴書畫詩詞歌賦俱通),且戰績卓著(擁有經典知名戰役)。

中華五千年, 可謂武將名將如雲,但能稱得上儒將者卻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諸葛亮:這位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就不多介紹了。

左宗棠:晚清中興名臣,舉人出身,自比“今亮”,太平軍戰功顯赫,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戰績是入疆平定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之戰。僅憑此一項即可入選中國戰史儒將之列。

袁崇煥:明著名將領,進士出身,金庸先生曾專門撰文推崇袁督師為中國一代儒將之冠,其輝煌戰績當屬著名的寧遠大捷,一戰擊斃悍酋努爾哈赤。如果崇禎後來不中皇太極的反奸計,滿清能否入關還很難說。僅憑這點就該入選。

李靖:唐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正統文人出身,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唐太宗曾給予高度評價:“……尚書僕射代國公靖,器識恢宏,風度衝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運始,效績邊隅,南定荊揚,北清沙塞,皇威遠暢,功業有成。”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有軍事理論著作《李衛公問對》傳世,最輝煌戰績是滅東突厥一戰,其過程簡直是韓信滅齊的翻版。應名列中國古代戰史儒將之列。

陸遜:三國吳名將,出身“奶油書生”,經典戰例當然是火燒連營七百里的夷陵之戰。孫臏戰國齊將田忌高級幕僚,有軍事理論著作《孫臏兵法》傳世,也有擊敗其同班同學龐涓的兩大經典戰例:圍魏駒輝和馬陵之戰,只因其非主帥的身份只能位居末席。






帝天陌


都說是文弱書生,但是一旦讓這些書生接管兵權之後,打起仗來可謂是一個比一個狠。

周瑜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是蘇軾對於周瑜的評價,從這幾句詩中我們在腦海中就可以形成一幅畫面,一個高大英俊的男子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後是迎親的隊伍。

同時,在戰場上週瑜也等同於武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多麼自信的表現,周瑜一生中經歷多次大戰,其中少有敗績,最出名的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赤壁之戰,

時值曹操率領20萬大軍誓要攻下東吳,孫劉聯手總計不過五萬人馬,最終周瑜使用各種計謀大勝曹操,名揚天下。

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三國演義》中的三氣周瑜是不存在的,當時周瑜正值風華,並且周瑜出身很高,家教是很好的,並沒有嫉妒諸葛才能一說,而且周瑜是病逝也不是被氣死的。

諸葛亮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劉禹錫《八陣圖》

要按理解的話,諸葛亮更是非常符合這個標題,諸葛亮出生名門諸葛世家,雖然當時已經沒落但是祖上一代仍舊功高明就,也是因為這一點讓諸葛臥龍還沒走出自己的小木屋就名傳天下。

如果說周瑜更像一個將領的話,諸葛亮就完全是一個書生,在還未出世的時候每天在家看書耕田不亦樂乎,甚至自稱自己為鄉野之人,但是其背景還是很強大的。

雖然諸葛亮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生,但是在一生中指揮的大戰不計其數,比起那些專門引兵作戰的將領有過之而不及。

諸葛亮出世的第一戰,火燒博望坡,在當時劉備的實力遠遠不及曹操十分之一的情況下還能給曹操眾創,讓曹軍連夜徹底博望坡地帶。

火燒赤壁就不用說了,曹操南下,諸葛亮提出孫劉聯手,最終直面抗衡了曹操。

火燒上方谷也是一次經典戰役,此戰中雖未擊殺司馬懿,但是眾創了曹軍讓蜀軍重新恢復士氣。

在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一人扛起蜀國的大旗,其中六出祁山在現在依舊被我們津津樂道。

諸葛亮一聲可謂是鞠躬盡瘁,一生都在為匡扶漢室做努力,用一個書生的能力改變了三國的格局。

陸遜

持矛舉火破連營,玄德窮奔白帝城。一旦威名驚蜀魏,吳王寧不敬書生

三國中吳國盛產儒將,周瑜是一個,還有後來的魯肅,陸遜是在呂蒙之後當上了吳國大都督這個職位,陸遜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書生,一生飽讀詩書,被稱之為‘社稷之才’

西晉的代表詩人陸機這樣評價陸遜:智勇兼備,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並且品德高尚。

孫權把他比作周初的姜尚,可見其才華橫溢。

在軍事上,讓不可一世的蜀軍大敗在夷陵,在劉備明面報仇實為吞吳的情況下陸遜出兵,後世把此次戰鬥成為夷陵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

也是此戰之後讓蜀國根基大傷,為之後的沒落奠定了基礎。

我是文青,一個零零後歷史愛好者,原創不易,覺得不錯請支持一下,謝謝;

如有不同觀點,請在下方評論,文青必當學習。


文青聊史


儒將,就是文武兼備的將領。下面略舉幾例。

一,孫武。春秋時人,曾仕吳國,與伍子胥同統兵伐楚,攻佔楚都郢。後歸隱,著《孫子兵法》。其後人孫臏,曾大敗魏國,殺龐涓,對《孫子兵法》有所增益。

二,樂毅。戰國時人。應燕昭王黃金臺召,為燕率聯軍伐齊國。攻佔齊國七十二城。齊僅餘臨海二城。後燕惠王受奸臣蠱惑,懷疑樂毅,令騎劫代樂毅將兵,被齊國打敗。

樂毅避難去'趙國。後燕惠王悔,想召回樂毅。樂毅寫信回絕。他的信便是著名的《報燕惠王書》,文采煥然。

三,韓信。漢朝人。韓信無文章傳世,但他用兵,多用奇謀,次用武力,亦有儒將之風。

四,曹操。三國時人。曹操征戰一生,武功赫赫。又有詩作傳世。其詩慷慨雄壯,樹魏晉風骨。

五,周瑜。三國時人。赤壁一戰成名。又風流儒雅,精通音律。傳有"曲有誤,周郎顧"的佳話。

六,諸葛亮。三國時人。征戰一生。著有《前後出師表》。文采風流,冠絕古今。

七,李靖、狄仁傑。唐朝人。出將入相,文武兼備。

八,岳飛。南宋抗金名將。詞作《滿江紅》,堪稱傳世名篇。

九,辛棄疾。曾率五十人闖數萬軍的金營,抓回叛徒。其詞作被譽為宋詞之巔峰。

十,文天祥。宋末抗元名將。其詩作《過零丁洋》感人至深。

十一,于謙。明朝愛國將領,曾率軍大敗瓦刺入侵軍,拯救明朝。其詩作《石灰》令人感動。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